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玄幻奇幻>异时空新三国传奇> 第五十一章徐庶守樊城稳如山

第五十一章徐庶守樊城稳如山

  第五十节 徐庶守樊城稳如山
  秦王施妙计得贤臣
  (原本想歇几天,但书友们盛情相却,便更新一章作为爵士对书友的新年贺礼!同意爵士也希望书友们以后能多多支持爵士,记得投上支持的一票!)
  却说马超领我将令,率兵五万杀奔樊城而来。重甲骑兵遮天蔽日席卷而来,铁蹄震动大动,十余里外便如同闷雷一般轰鸣不绝。如此威势,樊城守兵俱各听音变色,颤粟不已。徐庶探马闻报,急令四门紧锁,各军仔细,备齐滚木、擂石、箭矢准备迎敌。
  渐近中午,远远地地平线上出现一条遮天的黑线,迅速无比席卷而来。黑线渐渐驰近,樊城之上已经可以清楚地看清黑线的真实真实面目。只见秦军无数黑甲骑士如同地地狱中的恶魔一般连人带马全都遮蔽在厚实的盔甲中,只剩下两只眼睛闪闪发光。锐利的枪戟闪烁着刺眼的寒光,散发出凛冽的杀气。巨大的骑兵战阵虽然是急驰而来,却无一丝杂音,只有隆隆的蹄声在不停作响,空气中陡然充满了惊恐和不安。数万重甲骑兵奔驰而来的巨大气势惊得徐庶等将兵几乎喘不过气来,胆小的近乎吓得直吐苦水。是啊,江南水乡的战士们如何见过这纵横北方平原的无敌精骑。
  转眼间,大队黑甲骑兵扑至城下。马超一马当先,亲纵战马来到城下叫战。虽然此时的马超全身白盔白甲、雪马银枪,和身后的黑色死亡战阵格格不入,但是却散发出强烈的战意和凛冽的杀气,使得樊城之上的荆州兵将一时胆寒。此时樊城并无荆州名将镇守,马超勇名冠绝天下,谁人敢出战。徐庶虽年少时好游侠,爱击剑,但只是步上功夫,马上功夫也不怎么样,当然不会去送死,故死守城池。
  马超等了一会,见徐庶并不敢出战,心中虽是不甘,却也只得率大队退至二十里外下寨。樊城守兵见秦军暂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此时不禁惊诧的发现:自已全身的衣服不知何时竟然全都湿了?
  次日,秦军大队在马超率领下组装好云梯、冲车开始攻城,战火开始剧烈的燃烧起来。可是由于徐庶本身智谋值非常高,极善守御,且在西川守葭萌关时就吃过秦军的苦头,故把樊城的防务安排得是妥妥当当:加宽、加深护城河,城下遍布鹿角等以防吾军火药攻;另为防秦军故伎重演,再以奇兵偷袭,其在城上多施火把,增派守兵,多设响铃严防。直把樊城守得如铁桶一般固若金汤。面对如此坚城,即便勇悍如西凉铁骑一般的精锐之兵亦无可奈何。马超挥军狂攻数日,竟无奈樊城何!每日除了上千的伤亡和一地燃烧的攻城器具之外一无所获,不禁什么的气闷!
  一日,马超正在郁闷间,忽闻报赵子龙领兵大败刘备、诸葛亮于襄阳,已得襄阳城,秦王正率大军赶往樊城而来。马超心中大急,因为赵子龙俨然武将之首,马超虽勇亦只能居其后也。马超好强,心中虽钦佩有加,但常有超越之心,今闻子龙已取襄阳,成一大功,自己却对樊城束手无策,心中生气。次日,马超亲领大军发狠攻城,从早至晚,激战整夜,除伤亡两千余人外,樊城仍是巍然不动,丝毫未损。马超虽气得钢牙紧咬、双目赤红,却也是无可无奈,只好忍气吞声,静待我领大军前来增援。
  不日,我兵至樊城,马超领众将出城相迎。因未取下樊城,马超自觉脸上无光,下拜请罪曰:“孟起无能,屡攻樊城不下,有负主公厚恩。”我急忙扶起道:“孟起无须多虑,胜负乃兵家常事,何况汝并未败阵也。徐元直乃天下名士,汝不能急下樊城也是情理之中,勿虑。”马超感厚相谢。我令军下寨,然后会聚群臣道:“孤现已得襄阳,若再得樊城,荆州大门洞开也。待明日孤和汝等一起指挥攻城,希望早日夺下樊城。”众人称是。
  次日,因吾此次在樊城下具有大军二十五万,兵力足以樊城守军一万五万千人之十好几倍。故我将大军除虎豹骑亲兵外,分为十六队,每队一万五千人,每队一个时辰日夜攻城。于是乎,无数投石车架起,火箭、飞石蜂拥而至,黑压压遮满天空,白天变成了黑夜,黑夜被照亮成了白昼。一连四天,虽樊城守军伤亡也较大,但在徐庶的指挥下仍然坚守不退,我军的伤亡却已过万。
  我心中烦闷,故暂停攻城。时军中去岁用火器大败曹操,将一年多的火器积蓄损耗殆尽。最近一年来,由于落后的制作工艺、紧缺的原材料和出于保密安全的考虑,火药生产量仍然不是很大,现军中亦只有万余斤火药,一万余枚石雷,此是我全部家底,若将其全数用在樊城,当可攻下毫无疑问。然而,我不禁自问,此次以后呢,火药用完了,我就不能奈敌军何了吗?这可不是好现象,尤其不久以后还更有连番大战啊。看来,得另想办法了。遂召集众将商议道:“如今吾等久攻樊城不下,若相持甚久,恐师老兵疲,无力再下江南耳。君等可有奇计破之。”
  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御,就连郭嘉也是摇摇头,一时无计,帐中顿时冷场。我心中烦闷,不由得站起身来,心中大怒:小样的,徐庶,我就不信奈何不了你了。昔年,曹操不是照样把你玩弄在鼓掌之中吗。想到曹操,我忽然想起一计,不由得大骂自己混蛋,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会忘了,曹操不是正用徐庶之母为质招徐庶来降的吗。想到此,我忽然仰天大笑,诸公愕然,面面相觑,不知吾为何发笑。
  郭嘉曰:“大王可有良谋相敌耶?”我笑道:“然也,孤有一计料徐庶必是手到擒来。”诸人大喜道:“愿闻其详。”我对程昱道:“仲德大才,多年来一直镇守西川,未能示人,今吾有一计,令公扬名矣。”(其实是让你背黑锅,嘿嘿!)程昱道:“大王请讲,吾必尽力。”我缓缓道:“久闻徐庶事母至奉,嗯,仲德可明白孤意乎?”
  程昱大笑道:“大王果是妙论,知吾旧年与其相识,知晓其为人也。徐庶果事母至孝,今其弟徐康病亡,老母无人奉养,不若将其接至军中,好生照料,徐庶闻之,必来降也。”我大笑然之,遂令程昱去取徐母。
  不一日,取徐母至。我知徐母刚烈,谓徐母道:“今令嗣徐元直为刘备效力,现正镇守樊城,被吾大军重重围困其中,不日其城必破。我深爱元直之才,久欲招之,不忍见其遇害。今烦老母作书,召其来降,勿使其美玉落于污泥也。”
  老母曰:“刘备何人也?”我一听,乖乖了个龙的东,果然精明啊。遂道:“刘备此人虽颇有仁义之名,然则实际却颇为奸诈,割据城池,据受王命,非真英雄也。”老母曰:“大王之言有失偏颇也。吾久闻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率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名卓著。世间黄童白叟、渔夫樵子皆知其名,真乃当世英雄也。汝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为王,虽造福一方,但名不正,言不顺,吾岂能令子投汝。”
  我听了心中哑然失笑,果然如历史记载的一样,徐母果然是臭脾气,只不过是将发脾气的对象由曹操改成我而已。好在我比曹操仁德、宽宏许多,徐母对我所说还算是客气,比对曹操所说的好上许多。
  程昱见徐母不应,恐我怒发,急道:“大王勿要动怒,今徐母欲以言语激怒大王,以求死也。其若死,大王一则落下欺凌妇幼之恶名,二则徐庶必死心塌地归服刘备也。”我笑道:“仲德,我等多年不在一起,汝对孤还是不甚了解。孤并未动怒,反而觉得老母之言有理耳。然则其理只是小义,却未得大义也。”
  此言一出,不仅程昱愕然,徐母也是愕然。徐母道:“久闻大王能从善如流,胸襟广阔,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老身佩服。然则老身平日颇读些诗书,公言吾只知小义,不知大义,吾实不服也,请试言之。”
  我笑了笑,挥手屏退左右,只留程昱在此。缓缓道:“当今天下,时逢乱世,百姓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应天顺命,必会出一明主,结束此乱世,以救万民耳。老母以为然否?”徐母道:“甚善!”
  我接着道:“老母可能不知,在前二十年前,孤就料言天下有三人之才学可与孤相敌耳。第一便是曹操孟德,其统兵作战,颇有谋略,且胜不骄、败不馁,为当世一等一的英雄也。然吾早洞悉其弱点耳。其为人过于残暴,有失天下民众之心,且其为人疑心病过重,宜为智者所乘。故其最终为所败。可见孤所言非虚耳。江东孙氏,一门英豪,我亦早有察觉。然则其不论何人主政,皆不可一统天下,以定中原耳。老母以为为何?”
  老母道:“孙权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兵精粮足,猛将如云,焉知不能一统天下耶?”我大笑道:“我说老母知大义有限矣。江东门阀众多,保守之习甚浓,皆只是惟愿保家而不知进取、不善进取者也。故不论何人主政,皆会受限于门阀以致无力逐鹿中原。最终充其量不过一割据诸侯耳,迟早为他人所灭。如果能能破除门阀影响,打击士族保守习气,励精图治,重用北方贤德之士,若可奋力一搏耳。但以目前孤对孙权等人了解看,其才必不能达此地步矣。老母以为然乎。”
  徐母闻言,半晌无言,额头冷汗冒出,良久回言道:“大王之言甚是有理,老身并未看到如此深远之内幕,大王之眼光果然厉害。”好吗,不给你点厉害瞧瞧,你还真不能我当盘菜啊。现在言语都客气许多。
  我接着道:“适才老母言刘备种种善处,甚惜老母又错矣!”徐母愕然道:“何错之有?”我笑道:“老母以为刘备乃天下英雄,必能一统天下耳。只是可惜刘备虽有贤名却有几大弱点孤了如指掌,其能力再大,亦飞不出孤掌心矣,迟耳必为孤所擒也。”徐母道:“愿闻其详。”
  我笑曰:“刘备昔年未得诸葛亮之前,先后投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皆不克终,不是夺其主位,便是叛其主而走,可见其虽口称仁义,其实亦乃功利之徒,惜天下人为之所蒙蔽耳。当然孤亦夺刘璋之位,可能不会比其高尚些。但孤从不讳言于此,至少比那些口称仁义,实甚奸诈之徒坦荡些吧。此刘备其一假仁义之弱点也。其二刘备未得诸葛亮前,狼奔兀突,奔走天下,几无容身之所,可见其才能有限,空有其名,无有其实耳。而孤与曹操及江东孙氏父子三雄之基业,哪位不是一枪一刀血战而来的。此其二刘备徒有虚名,实乃无能之徒耳。其三刘备麾下只有一州之地,谋臣一两人,名将三四人,而吾据有中原、巴蜀,麾下可谓谋臣如雨,名将如云,如文有:郭嘉、贾诩、荀彧、荀攸、刘晔、戏志才、田丰、沮授,仲德。武有:赵云、马超、典韦、高顺、太史慈、张辽、甘宁、张合、高览、徐晃、臧霸等。实力强其多倍以上。就是江东孙权处实力亦比其深厚也。此其第三弱点,实力薄弱也。其四第四大弱点乃是过于倚重诸葛亮耳,诸葛亮虽乃天下杰出之谋士,但孤亦有郭奉孝可以相敌,陆伯言亦不惶多让。惟诸葛亮此人过于自负,皆以为天下之人皆不如其聪慧,喜欢大权独揽,处处亲躬。其导致的恶果必是其不能久持,久持必会劳累至死。其一旦归去,荆州因前处处皆有诸葛亮照抚,现今突然撒手,必会人才不继,急速凋零。那时,纵孤已归去,孤之子孙亦必可轻易而下荆州也。此其第四弱点也。此刘备之四大弱点吾皆洞悉明白,故其不可能将孤击败,一统中原耳。方今天下,非自夸,唯有孤方有此才能,方有此实力一统天下,老母以为然否。”
  此论一出,即使贤名程昱者亦是傻眼,徐母更是惊呆莫名。随即大悲曰:“吾思王上之言,十分有理,然则大汉天下实已无救乎?”我笑道:“老母不必悲伤,正有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间也没有不灭的王朝,今大汉气数已尽,覆灭早晚间事耳。但不要忧虑,天下朝代更替,实属寻常,只要新君贤明,百姓怎管你改朝换代。老母可曾闻听民谣曰:百姓旦知村长谁,哪管皇帝谁来做。只要君主贤明,老姓能够安居乐业,不要说改朝换代百姓无所谓,就是皇帝由女人来做了,只要其确实能造福苍生,恐怕百姓亦会愿意的。”
  徐母听了长叹一声,默然不语。我接着道:“明人不说暗话。对老母孤实话实说,孤确实想做皇帝,建立新朝,代大汉而起。”此言一出,不仅老母闻听惊讶,就是程昱也是第一次听我明说,亦是面有惊骇之色。我看二人面色道:“勿需如此紧张,大汉气数已尽,必为他人所取代。当今世上能代汉而立者,无非孤与孙刘三人耳。孙权进取心不足,不足为大汉开疆拓土,扬威四海;刘备虽有心,但其才不足,亦不能为大汉降伏四夷,威加天下。只有孤即有心,亦有才,若孤代汉,内可保天下安康,此时中原各地皆民生大复,百姓安康可以为证;外则制伏蛮胡,扬威四海,此点亦可以孤平羌氐、破三胡、灭辽东为证。将来孤还会为大汉万年长远计,开疆拓土,纵横万里。老母乃明理之人,现今当明白汝助刘备,实乃小义,只能保守一方,对中华万年基业所助有限。若能助孤,则可泽及天下,威加四海,可称大义。小义、大义之间,愿老母自思之。“
  徐母闻言,泣泪半晌方道:“今日闻大王教诲,老身方知大义也。今大王不以小犬为不才,欲用之造福天下。老身愿写书劝其来归,同归大义也。”我闻之大喜,遂令人取笔墨纸砚侍候。徐母提笔作书一副于徐庶,令其来归,不得有误。我得书,命人用箭射入樊城,荆州兵得到,交于徐庶。
  徐庶展开观之,顿时泪流满面。徐庶至孝,多年未见老母,心中牵挂,今见母亲笔信至,感伤非常。却见其母招其归降,心中踌躇。思虑再三,不得已,担心老母,终命人至我营中纳降。我大喜过望,好生款待使者,善言相待,令其见过徐母,回告徐庶。徐庶得使者报,知老母无恙,且真心相招,遂下决心,献樊城而降。我大喜过望,重赏徐庶,令其和老母相见。二人相见,抱头痛哭,徐母将吾所说言语细细说与徐庶,徐庶闻言感动,亲来见我。
  徐庶曰:“感谢大王善待老母,今从老母处得知大王高义,愿相随也。”我大喜过望曰:“元直相投,真令孤喜出望外也。君可有计于孤如何得破荆州耶?”徐庶长叹道:“刘使君待吾甚厚,我不相谋之,望大王见谅。”我钦服道:“元直不忘旧主,真乃忠义之士也,孤安敢怪罪耶!”遂封其为军师中郎将,于贾诩等同列,留在军中听用,徐庶拜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