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55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55节

  ……
  卫景平径直回到家中不大一会儿,宫中的太监李为就带着人给卫家送了银子和一匹云锦过来:“卫大人哟万岁爷赏您赏得高兴着呢。”
  这还是头一遭见云骁帝一出手赏赐哪个臣子这么多东西呢。你们是不知道,万岁爷有多抠门,在这之前,高兴了最多也就赏臣子一匹蜀锦,从来不会再添半两银子的。
  这个武官出身的卫景平不简单,叫万岁爷破例了,等着瞧吧,日后这孩子必是要网上升官的。
  李为来卫宅跑腿的路上想着。
  “劳您跑一趟,”卫景平回来就给他备了礼,是一套李靖与红拂女的美人墨,最近墨铺里美人墨这一系列忽然在京城畅销起来,据说都到了一套难求,光预定都到年底的程度了,他又是挑了精良上品的来,所以送人拿得出手:“谢谢了。”
  御前的人没功夫在外头多停留,李为寒暄几句就回了。
  “平哥儿,”等人走了孟氏才带着卫容与从屋里头出来,她笑道:“怎么就得了这么些赏赐?”
  白花花的银子几乎要炫晕她的眼了,还有那匹织造精美锦纹绚丽的云锦,这要是做身衣裳给老四的孩子穿身上……以后,她是想着平哥儿娶亲以后,那多显得富贵呀。
  “阿娘,我今天走运了,”卫景平笑着指了指一双俊目:“全靠眼神好。”
  上来就把姓丁的给瞅见了,没被他戏弄出丑啊。
  孟氏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也没细问,她瞧着那些赏赐,高兴了好一阵子。到了吃完饭的时候她忽然想起一件发愁的事来,问卫景平:“平哥儿,我听说京城里的闺女嫁人,都要带四个丫鬟进夫家门的……”
  往下的话她没好意思问出来,孟氏还听说陪嫁的丫鬟都是长得出挑的,日后姑爷要是看上了哪个,还会收了当通房或者抬个妾什么的。
  还能给姑爷生孩子。
  那明年开春老二娶亲,曾嘉玉嫁过来,是不是会带四个陪嫁丫鬟进门。
  再往后老四娶亲,姚溪是不是同样要带进来四个美貌丫鬟,嗐,孟氏琢磨卫景英娶亲的时候把卫景平的事也一块儿给想了。
  那她俩儿子,岂不是要纳妾了?
  孟氏可不允许儿子们纳妾,但是要是儿媳妇们从娘家带人进门,硬塞给儿子们怎么办啊。
  第177章 记里马车
  ◎秋天到,天凉了,是时候给工部找个基建的大工程干一干了。◎
  几年前老大卫景明娶大媳妇儿韩素衣进门的时候, 韩家陪嫁的都是布匹、首饰,可没有陪嫁丫鬟跟着一起进卫家的门, 就他们小两口过, 简单的很。
  因此孟氏虽然当过一回婆婆,但没经手过通房啊妾啊之类的事情,内心有点慌。
  她心道:这大户人家的闺女们可真大度,自个儿的男人怎么能让别的女人睡呢, 搁她身上是想不通。
  更让她担忧的是, 要是儿子们娶妻纳妾, 将来这生下来的孙子孙女是不是还得个嫡庶?
  嫡孙子嫡孙女倒也罢了, 那同样是卫家血脉的庶孙子庶孙女, 打出生就得低人一头,该多难过呀。
  都是自家的崽子你说说, 她这个当祖母光想想就觉得心揪。
  卫景平忽然被问到他从未想过的问题,愣在那儿了:“……”
  “阿娘, ”他想了想说道:“京城里大户人家的闺秀, 自小都是由丫鬟服侍着长大的, 她们出嫁的时候一般也要带这些丫鬟们去夫家的。”
  孟氏张了张嘴:“这……”
  卫景平以为她是怕家里的宅子小, 一下子来这么多人没地方住,忙说道:“阿娘不必忧心, 等二哥娶亲前我搬出去住就是了。”
  一般京城里的三进院大都有九百多平,呈“目”字形设计的相连的院落里差不多会盖二十多间屋子,照理说二三十口人居住宽宽敞敞的,娶新媳妇儿进门时添五六口人不成问题,可他这个宅子看着布局是三进的院子, 其实面积远远没有那么大, 仅仅只有六百来平而已, 是前业主丁举人在二进院子的地方上改造成了三进的院子,一家七八口人居住正好,十来口人就显得有些局促了。
  这宅子的地契上本来也是写的卫景英的名字,在他的名下自然归他和曾嘉玉了。
  卫景平得给新进门的二嫂腾地方。
  孟氏愣神:“……你搬出去?”
  不是,他搬出去管什么用。
  唉,她就知道小儿子在这方面不开窍,问他也是白问,还是等老二回来问老二吧。
  卫景平:“……”
  怎么觉得她娘跟他想的不是一回事呢。
  这边娘俩想岔了,正在各说各话。
  曾家那边。
  卫家选了上门下聘的吉日送过来商量,下月十二,曾文又找人合了合,各方都瞧妥后定了下来,这不他们正忙活着给曾嘉玉置办嫁妆呢。
  曾文一边给女儿归置嫁妆一边教女:“……文官做官啊可以做数朝,什么三朝老臣四朝老臣不稀罕,可是武将啊,多半只风光一世……”一旦换个皇帝,新君御案极,身边的武将头子就该换人了,不是一路跟着自己过来的人谁敢用得安生。
  “可是卫二运气好啊,”他继续说道:“他去大皇子身边的时候,殿下才六岁,爹瞧着殿下与他很是亲近……”
  大皇子秦衍年纪小,卫景英只要做一朝的武将就够了,这辈子能少受些折腾。
  听着曾文铺垫了这么多话,曾嘉玉撒娇道:“爹可是变着法儿夸女婿了……”
  曾文笑呵着摇了摇头:“爹夸卫二是想告诉你,卫家门第虽然不高,但在武官里头啊卫二有前程,你啊,嫁过去千万不要嫌弃他爹娘,要孝顺公婆……”
  曾嘉玉红着脸娇嗔道:“爹这话您都说过一遍了。”
  “对了闺女,”曾文又操心道:“爹那次去卫家啊看着他们家里不大,你婚后啊要勤俭持家,攒着钱往后你们小两口自己买个住处……”
  “爹,这话您也交待过了。”曾嘉玉道。
  曾文:“……”
  又啰嗦了,看把闺女烦的。
  ……
  听卫景平说要搬出去住,正在追着金雕崽子跑的卫容与不干了,跑过来抱着他的腿不撒手:“囡囡也要跟着小叔搬出去,囡囡怕二婶子捏脸蛋。”
  “可是你小叔也要娶你四婶啊,”孟氏冷不丁丢给她一刀子:“你四婶不也喜欢捏囡囡的脸蛋儿?”
  小丫头片子卫容与愁了:“……”
  还有三婶呢,三婶捏起脸蛋来更疼。
  卫容与一想这个家她是没法待了,气得一撇嘴哇哇大哭起来。
  怎么哄也哄不住。
  卫景平只好使出杀手锏: “囡囡不哭了,小叔带你上街买玩意儿好不好?”
  小孩子都喜欢上街,要是身后再跟着个肯花钱买买买的长辈,那就更好了。
  “买木头马车。”果然,卫容与一听说上街买玩意儿立刻不哭了,她抹着鼻涕道:“小叔,买两辆马车。”
  卫景平:“……”
  呵,小丫头片子讹上他了。
  孟氏絮叨卫景平:“你大姐二姐她俩不知道给囡囡买了多少玩意儿,又去花那个钱……”
  出了巷子往西拐有个专门做小孩儿玩意儿的木匠,手巧得不行,不知赚卫容与多少铜板了。
  鼓儿、板儿、锣儿、刀儿、枪儿、旗儿、马儿、花篮、龙船……卫容与那堆了一箩筐的玩意儿,都是卫贞贞和卫巧巧姐俩给她买的。
  小丫头片子富着呢。
  “小叔,”卫容与见孟氏叫卫景平带她买玩意儿去,立马又变脸要哭:“买马车……”
  “给买,”卫景平抱起她往外走:“小叔给买。”
  唉呀,他就是架不住小丫头片子哭,不宠着还能怎么办。
  孟氏在他俩身后埋怨:“看把她惯成什么样儿了。”
  叔侄二人去了那家卫容与时常来给店掌柜送铜板的木工活儿店郑木匠铺。
  这家铺子前面放了个硕大的梅花锁,这个卫景平认识,是孔明锁的一种,上辈子他小时候玩过一套,靠榫卯结构搭建各种东西,很益智也很神奇,他问卫容与:“囡囡,买个孔明锁回去玩好不好?”
  “不要,不要,”卫容与嘟囔了一句:“买大马车。”
  卫景平只好带她进店去看木头雕刻的玩具小马车。
  一进门卫容与就把他往铺子最里面摆着的那辆玩具马车那边拉:“小叔,我要那辆大马车。”
  卫景平定睛去看她指着的那辆木头玩具马车,只见那车子还是个复式,分了上下两层,上一层伞盖底下横摆着一面木鼓,鼓对面坐着个头戴峨冠、身穿袍服的木头人,它手里举着鼓槌,车轮打磨得光滑,看起来有机关能活动的……木工活儿做的是精妙绝伦,看上去就叫人忍不住叫好,别说卫容与了,连他都想买下来摆在书桌上当工艺品。
  “公子,这辆木头马车只要3两银子,”郑掌柜过来接待叔侄俩:“我看小小姐喜欢得紧,公子就给她买下来吧。”
  卫景平:“能拿过来瞧瞧吗?”
  郑掌柜爽快地搬了它过来:“这个叫记里鼓车,”他给卫景平演示玩法儿,拉着木马车在几上走圈,等走到第十圈的时候,上一层的木头人“咚”地击鼓一次:“哟,它走了一里地路了。”
  当然这个“一里地”肯定是小孩子过家家里头的一里地。
  卫容与乐得在一旁拍手:“会敲鼓鼓。”
  “郑掌柜说它叫记里鼓车?”卫景平愕然。
  记里鼓车。
  他隐约记得上辈子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是不是见过古代计程车的复原模型,好像就叫做记里鼓车!
  后世解说记里鼓车是汉代发明的一种机械车辆,它利用车轮在地面传动时带动齿轮转动,工匠们在造记里鼓车时只需确保车轮每转100圈,马车就可以行驶1里,齿轮刚好就是一整圈,链接的杠杆牵动木头人的右臂,齿轮每转一圈就敲一槌,有文献记载,这个是汉代时是长安城里的计程车,给百姓出行当出租车来用的。
  汉代长安的出租车,记里鼓车,赶车的师傅就按照鼓槌敲击的次数计费,收费。
  这种机械车辆在宋代以后造法就失传了。
  郑店掌柜说道:“对呀公子,这个叫记里鼓车。”
  卫景平翻来覆去细细地看了这个记里鼓车的缩小版模型好多遍,见比他上辈子在国家博物馆见的机关链接什么还多,问道:“掌柜店里有几套?”
  郑掌柜道:“唉不瞒公子说,我这店里就这一套,这是我家老父亲的手艺,放在这里许久了,因为价格太高卖不出去……”
  就没有再制作一辆了。
  卫景平说道:“这辆我买下了,不知还能不能请老人家再制作一辆?”
  他有大用处。
  一下子卖出去两辆,进账6两银子,抵得上平时一个月的生意了,郑掌柜高兴得都要唱起来了:“能,能,家父还拿得动家伙什呢。”
  哎呀今天走大运啊。
  卫景平付了3两银子将这辆记里鼓车买下来,又约定新的一辆做好了来取:“不急,不要催老人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