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生活>数千般> 数千般 第5节

数千般 第5节

  崔翕闻笑笑,揉了揉余自由的脑袋。
  余君药一大家子人都围了过来,爷爷余仲弦在最中间,往常都是迎接余君药,今日却一个个都看着这位婚后初次上门的女婿。
  崔翕闻拎着大包小包仍旧神态自若,从爷爷开始,一一了叫人。
  老爷子满意孙婿不卑不亢的样子,含笑点头。
  哥哥余肯和嫂嫂宋海心也叫妹夫。
  余君药的妈妈高女士对女婿最是热情,满脸笑容地将小夫妻迎了进来,嗔怪崔翕闻如此见外,一顿便饭还带了这么多东西进来。
  崔翕闻在长辈前惯会做温和驯良的姿态,恭敬道:
  “不知道爷爷和爸妈喜欢什么,都是茵茵帮忙挑的。”
  陡然听见自己小名从崔翕闻口出说出,还在感叹他演技颇佳的余君药毫无防备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她出生前,父母准备给她取名余茵,后来老爷子亲自赐名余君药,茵茵就成了小名——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在方中不可或缺。
  这一名字雷霆万钧,足可见爷爷对她给予的厚望。
  虽然是刚刚上楼前以防父母“茵茵”这么叫她,崔翕闻连是谁都不知道,她才提前说明的,却没想到他就这么从善如流地用了。
  一句“茵茵帮忙挑的”,既显自己谦逊,又显对她爱重,真是会说话的很。
  只可惜,她压根连他准备了什么都不知道。
  余家家教良好,连五岁的余自由也会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拆礼物。
  余君药趁大家注意力集中在崔翕闻身上,偷偷观察崔翕闻准备的东西。
  一个长条形的盒子,她猜测是一卷书画,用来送给喜好赏玩的爷爷,另外的东西就比较好猜了,白毫银针是送给爸爸,两个爱马仕的礼品袋,里面看上去是丝巾,应该一袋给妈妈,一袋给嫂嫂,手部按摩仪是送给要做外科手术肌肉劳损的哥哥,乐高是送给小侄子。
  不得不承认,崔翕闻准备得的确熨贴。
  不仅礼物送的熨贴,话也说的熨贴,饭桌上哄的一家子围着他开怀,显得默不作声的她更像外人。
  当然,这只是一顿普通的团圆饭,话题不会一直围着他们这对小夫妻打转。
  老爷子慈爱地看着大口吃饭的余自由,温声问:“自由最近喜欢什么呀?”
  孩子的兴趣总是瞬息万变,小侄子以前喜欢恐龙,后来喜欢挖掘机。
  听到太公问他,圆头圆脑的余自由脆生生答:“喜欢望远镜和星星!”
  老爷子仍旧笑眯眯的,余君药知道,其实爷爷心里想听到的答案是“中医”。
  爷爷很看重世家传承,但不会强逼孩子更改自己的兴趣爱好。
  就像哥哥余肯要学西医,他也不曾阻拦。
  “那自由喜不喜欢弟弟妹妹?”老爷子抚了抚颔下白须,又问道。
  余肯脸色微变,反倒是宋海心神情镇定,面带羞赧的笑意。
  余自由对这个问题自然是懵懂的,呆呆点头,说喜欢的。
  余肯在此时,沉声说:“爷爷,我上个月做了结扎手术,不准备再要孩子了。”
  此话一出,包括嫂嫂宋海心在内的在坐所有人都震惊朝他看来,连专心吃饭的崔翕闻也抬眸。
  全场最淡定的反而是老爷子,他脸上笑容淡了,顿了顿似乎有些不悦地开口:“你急什么?我让你们夫妻生了吗?现在茵茵也结了婚,自由就不能多个表弟表妹?”
  宋海心脸上冷汗涔涔,递给余君药抱歉的眼神。
  余君药用眼神安抚嫂嫂,不紧不慢地思考如何搪塞过去。
  童言无忌的余自由却在此时说:“可是姑姑很忙,她有时间生小宝宝吗?我在阳台上看姑姑家,姑姑每天晚上都在书房写字。”
  这回余肯的冷汗也被自己儿子吓出来了。
  他们一家和妹妹住在同一小区的两栋楼,从他们家阳台望去正好可以望到妹妹的住所。
  只是儿子这么一说,就等于告知了老爷子,妹妹婚后仍旧独居,没有搬去和妹夫一起住。
  饭桌上陷入了比刚刚更加可怕的寂静,连余君药的父母也带着责怪的眼神去看余君药。
  坐在主位上的老爷子笑容早就彻底消失,雷霆盛怒之下,他低喝一声,冷冷看向把头低下去的孙女,质问:
  “你是怎么答应爷爷的?”
  第5章
  余君药的爷爷余仲弦幼承庭训,随父学医,十六岁时已能独立出诊,辗转各大高校、医院进修深造后带领余升允堂革故鼎新,一点点坐稳“江南中医六大家”之首,又独创一套体系治疗消化病尤其是胃癌、结肠癌,誉满杏林。
  老爷子共收四名外姓弟子,倘若再算上带教的研究生、博士生,那就难以计数了。余老先生对学生们一视同仁、倾囊相授,以授亲子的准则教导诸人,余氏中医之秘法向来不是绝学。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也早已成为济世救人、名扬四方的大家。
  不过即便如此,老爷子仍执着于血脉传承,从余君药兄妹幼时便进行医学熏陶,后又亲授余君药,如今孙辈成家立业,他又希望能再寿终前,再为玄孙一辈开蒙。
  这样的执念,别说同行,连余枢启有时也会嘲笑父亲的守旧古板。
  所有人都能说老爷子的死板教条,唯独余君药不能。
  因为倘若祖父真是如此,便不会在幼时她展露出比哥哥更高的对中医的兴趣和天赋时,就毫不迟疑地将她立为第九代传人。
  哪怕历来嫡系皆为男子,余家女性几乎从不行医,哪怕在她因唤醒植物人而真正“立起来”之前,有数不清的人嘲笑老爷子昏聩,不将一身本领传孙子而传孙女,余氏恐后继无人。
  和崔家共进晚餐那晚,爷爷察觉到余君药对崔翕闻的不喜。回家后,他面露忧色,问孙女是否的确不满崔家,若真是如此,那就重新相看,另寻他人,或者孙女自己,有没有心仪的意中人?
  只是,这婚还是得结,只能结。还得尽快生子,这样爷爷才能再教那个孩子一段时间。
  老爷子已是耄耋之年,虽然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加童颜康健,但终究显老态了。
  余君药看着爷爷头上的银丝,心里对崔翕闻的不满,突然一句也说不出。
  她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对崔翕闻那近乎无中生有的“三宗罪”,其实也是是对奉命成婚身不由己的不满,进而将气发泄在相看对象身上。要是换一个人,她仍旧会百般挑剔。
  那晚她一夜没合眼,第二日清晨,她轻声说对父母和爷爷说:
  “崔翕闻可以的。”
  只是对崔翕闻仍没有一丝好印象。
  饭桌上,仍旧是一片可怖的氛围。
  老爷子气得扔了筷,谁也不好再进食。
  余自由知道自己说错话害了姑姑,见太公发怒,早扔下吃得正香的鸡腿,忍不住无声抽噎。
  余肯夫妇就这么冷冷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劝慰。
  余君药倒是不忍,可是她也无从辩解,还有对爷爷的愧怍。
  满堂死寂之时,还是崔翕闻突然温声道:“爷爷,这事只能怪我。”
  他看着余君药低下的脸,细细说起:“是我察觉两家吃饭时,我明明对茵茵一见钟情,她却对我态度不善,所以领证当天说了几句难听的话伤了茵茵的心。不过我已经知错,今天来的路上,我跟茵茵道了歉,也跟她说,希望按照两家长辈的意思搬到我那去,否则无处培养感情,我也无从博得她好感。”
  余君药忍不住微微瞪大双眼。
  她自然不会相信什么“对她一见钟情”这样的话。领证那天,他如平时一样冷着张脸,什么也没多说,听完她的三条建议,倨傲地点了点头就扬长而去。
  今天来时更是一路无言。
  可他这么真假参半地说起,从旁人角度听着倒是十分可信,让余君药在爷爷那里,顿时从罪无可恕,变成了小打小闹。
  老爷子表情松动,余君药的妈妈也趁此,为他换上一副干净的筷子。
  余君药的父亲佯装生气,问:“那你感觉到茵茵对你的态度,领证当天还说了她,是不是不喜欢她了?要是这样,我可不放心让茵茵搬到你那。”
  崔翕闻忽然伸手覆在余君药交叠在膝上的双手。
  他的掌心冰冷,又有着强势的力量。
  余君药抬头,正对上那双似笑非笑的丹凤眼。
  他似乎在说,自己已经帮了这么多,你就这么冷眼旁观?
  余君药不知哪里生出的急智,作出一副娇羞的儿女情态:“爸,你就别管了。”
  崔翕闻这才悠悠开口,声音清冽好听:
  “我气茵茵,却没有不喜欢。”
  他的手早就松开了,如同刚刚与她交握只是幻觉,此时此刻闲适地搭在椅子扶靠上。
  余君药只敢看他那双指节分明的手,不敢看他说这话的神情。
  嫂嫂宋海心,也适时出来圆场打趣:“看来妹夫在来的路上,不仅仅只说了道歉的话。”
  否则这半个月里没有交集的两人,妹夫从哪里得知妹妹的小名。
  刚止住哭声的余自由,一抽一搭,又天真地问:“妈妈,你..你怎么知道?”
  宋海心轻拍儿子的脑袋,看着余君药,笑着说:“妈妈不说了,再说下去姑姑该恼了。”
  餐桌上气氛缓和,老爷子也不似刚才那般生气,目光却锐利地看向余君药:
  “茵茵,翕闻刚刚说的是真的吗?”
  余君药表情镇定,又带几分愧意,点了点头,她鲜少在老爷子跟前撒谎,第一次发现自己还有这般演戏的天赋。
  老爷子将目光转到崔翕闻身上,语气柔和道:“翕闻,茵茵这孩子只是戒备心重,吃饭那天并不是对你有所成见,回来她也告诉我,她对你是极为满意的,只是对你家世有所顾虑。”
  余君药没想到爷爷居然也会为了她说慌,一时间心情复杂,更是愧疚得无以复加。
  老爷子又话锋一转,又说:“茵茵本性质朴纯良,没有不动声色的城府,她的心事全写在脸上,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你既然愿意与她结婚,我便希望你不要为这点而苛责她。她的性格并不适合你家这样名利交错的望族,你更要护着她不受旁人的欺负。”
  余君药有些眼酸,又重新低下头去。
  崔翕闻诚恳道:“我不会。我家中虽有几分薄产,但人口简单,爷爷也知道如今崔家只有我的祖父祖母,和一位二叔、一位堂妹。他们对爷爷、父亲和哥哥济世救人很是敬仰,又了解到茵茵如此年青却也医术高超,见她心地善良、性格温婉,也很喜欢茵茵,常常惶恐我一事无成,配不上她。至于其他无关紧要的人,我今日保证,绝不会让他们对茵茵有所不敬。之前是我狭隘,不曾留意茵茵的顾虑。”
  他这一番话说的谦虚又周全,不愧是浸淫商场多年的崔家皇太孙。
  老爷子面色触动,又说:“我如今只期盼你们能早点为我生个玄孙。至于吃饭那天,的确是茵茵的不对。”
  余君药妈妈站出来帮腔:“不过那都是半个月之前了,如今孩子们把话说开,接下来和和美美相处就是。茵茵不是还要搬到翕闻哪里吗?吃完早点动身,别整理到太晚了。”
  话题绕来绕去,又回到同居上面。
  其实原先两家并没有要求崔翕闻和余君药闪婚,以结婚为目的相处了解即可。不过他们既然自己领证,就没有再任他们扭扭捏捏毫无进展的道理。
  余君药有些为难地说:“今天恐怕来不及,我打算明天搬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