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崇祯窃听系统> 第383章 吾皇万岁

第383章 吾皇万岁

  建虏连投石车都不要了,这么明显的事情,当然能得出结论,建虏绝对是要撤兵了。
  而此时,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也有了机会,终于可以公布推断到的事情,因此,卢象升第一时间,便让手下传话,吆喝了出来。
  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一听,在稍微一愣之后,看着败退到愿出去的建虏,看着被建虏抛弃了的剩余投石车,他们立刻就回过神来,顿时,就爆发出了更大的欢呼声。
  “大明万胜,大明万胜……”
  之前的时候,以为只是打退了建虏的第一次攻城而已。可是如今已经知道,建虏这是要直接退兵,赶着回去救他们老巢了,这个喜悦之意,当然就更为狂热了。
  看着他们那么疯狂的欢呼,朝鲜军卒中,有听懂了事情经过的,也跟着大喊了起来。他们没有喊别的,全都跟着明军将士一起高喊“大明万胜”!
  而那些没听懂的朝鲜军卒,则连忙问他们在欢呼中的同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啊,我也不知道啊,反正肯定是好事,跟着一起喊就好了啊!”
  除了这种坑人的回答之外,也有的朝鲜军卒回答了同袍的疑惑:“总督大人说了,大明天兵攻入辽东腹地,城外建虏要急着回去保他们的老巢呢!”
  搞清楚了是什么事情,所有的朝鲜军卒也跟着欢呼了起来。甚至就连那些伤卒,一时之间也忘记了疼痛,跟着高喊了起来,哪怕牵动伤势,他们还是乐意继续高喊。
  如此,“大明万胜”的呼声,就回荡在平壤城的上空,久久不散。
  相对平壤城这边,撤回去的建虏,就显得垂头丧气地多了。虽然他们之中,有的悍勇之辈,还是向平壤城这边吐着口水,说着什么“等着瞧”之类的话,可绝大部分人,还是士气有些低落的。
  准备了这么久的平壤之战,承受了不小的伤亡,结果却还是没有打下平壤城!
  不过,绝大部分建虏,士气有些低落归低落,他们还都是相信,平壤城迟早会被他们打下来。
  然而,他们却没想到,刚撤回大营,还没有好好休息一下,就接到了军令,说立刻恢复体力,马上就要拔营回转辽东。
  这一下,建虏步军就有点炸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就这么退兵了?平壤城明明能打得下来的啊!”
  “没有投石车了么?那些投石车丢掉多可惜?要不再打造就是,还怕明军跑了?”
  “就是啊,就一座平壤城,我们只是围着,就能围死他们,为什么要撤?”
  “……”
  说真的,这一刻,这些刚退下来的建虏步军,实在有点难以接受立刻退兵的军令,情绪有点不稳。
  不过很快,皇太极的最新旨意下来了:“明国皇帝领着五万兵马到了海州附近,朕领着你们回去逮明国皇帝!”
  听到这份旨意,所有的建虏步卒顿时就不闹了。
  一是因为这是圣旨,就说明是他们皇帝的意思,他们没法反抗!
  二是明军竟然到了海州那边,大清国的腹地受到明军攻击,而大清主力却在平壤这里,当然是要回援了。
  三是明国皇帝竟然只带了五万人马就到了海州这边,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来,那就一定不能让他走了。抓明国皇帝和打下平壤,当然是抓明国皇帝更重要了。
  军队的军心是安抚住了,但是,皇太极听着平壤城头上的明军那一阵阵的欢呼声,感到格外的刺耳,让他的脸色一直就没有好看过。
  边上的范文程一见,心生一计,便对皇太极奏道:“陛下,不如派人向平壤城头喊话,说明他们明国皇帝领着五万人马就到了海州,这次我大清主力回辽东,就是去抓明国皇帝去了。相信城头上的明军该知道,就算明国皇帝的五万人马是天兵天将,也绝对不是我大清的对手,让他们担心担心他们皇帝的安危,就不会如此嚣张开心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偷瞧了下皇太极的脸色后又道:“另外,那保定总督卢象升是明国崇祯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因此他对那崇祯皇帝皇帝可谓是忠心耿耿。如若他知道,我大军主力回师辽东,明国皇帝有危险,指不定他会不自量力,出了平壤城,试图拖住我大清军队返回辽东。如此一来,说不定能顺带着灭了他!”
  听完了范文程的建议,皇太极想了想,感觉还真有道理,于是,他便稍微和缓了点脸色,点点头对范文程说道:“范卿言之有理,此事就交给卿了!”
  范文程一听,心中其实有点不乐意的。在他想来,他就是动动嘴皮子出出绝妙主意,具体干活,就让那些粗人去做便是。可是,如今皇太极却让他去面对卢象升,说真的,他有点怕卢象升的神箭,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皇太极既然已经开口了,他就没得选择,只能领旨。
  没过多久,他就领着几名自己的家丁,举着白旗靠近平壤城。
  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一看,都有点好奇,便纷纷停止了欢呼,有点好奇地看着城外过来的建虏。
  就站到了一箭之地外,范文程便让家丁上前喊话道:“请卢总督出来说话!”
  卢象升在城头上看到竟然是范文程这个狗贼,他都已经说过,去和这狗贼说话,那是掉身份的事儿。就见他当即吩咐一门红夷大炮边上的明军军官道:“瞄准了,轰了他!”
  城下,范文程没看到卢象升从城头上冒出来,心中有点没底,就怕卢象升这厮躲起来用箭射他。虽然待在一箭之地外,可他始终觉得不大安全,就立刻吩咐他的家丁齐声大喊起来,等喊完话之后,他就算完成皇太极的旨意可以回撤了。
  “明国皇帝领着区区五万人马就想攻打海州,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如今大清主力回师辽东,就等着你们皇帝被大清抓住的好消息吧!”
  “……”
  就怕城头上听不清楚,范文程让他的家丁连续喊了三遍。
  第一遍喊的时候,其实城头上就听清了。顿时,所有的明军将士都是听得一愣。
  等底下建虏在说第二遍的时候,不少人都转头看向“卢”字帅旗下的卢象升,不知道他怎么看这件事情。
  就见卢象升只是转头看向那门红夷大炮边上的明军军官道:“准备好了就开炮!”
  那明军军官一听,不敢怠慢,立刻命令手下开炮。
  “轰”地一声,很突兀地炮声响起,与此同时,已经散去了硝烟的平壤城头,重新冒出了一股硝烟。
  几乎是电光火石间,一颗铁弹便呼啸而至,就砸在范文程他们不远的地方,而后向前弹起,刚巧不巧地,就刚好砸在了一名范文程的家丁身上。
  顿时,“嘭”地一声,这个倒霉的家丁,连惨叫声都没有来得及发出来,就四分五裂,鲜血溅了其余的家丁一身。
  范文程等人傻了一下,回过神来后,那还管什么皇太极的旨意,立刻落荒而逃,真是有多远就逃多远了去。
  城头上的明军一见,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刚才一瞬间起来的担忧神情,顿时就被眼前这一幕给冲没了。
  卢象升冷眼看着那狗贼逃远,心中暗道一声可惜了。而后,他才大声对身边的亲卫以及其他明军将士说道:“没想到是皇上亲自领军策应,让我们转危为安。皇上英明神武,必不会让建虏得逞。吾皇万岁!”
  听到的人,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他们也没想到,会是皇上亲自领军策应,这得有多受皇帝重视!
  这么想着,他们便激动起来,立刻跟着卢象升的话音大声喊了起来:“吾皇万岁!”
  听到没听到卢象升话的明军将士和朝鲜军卒,也都纷纷跟着大喊了起来,声音之响,再次响彻在平壤城上空。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
  听着城头上再次响起的声音,皇太极的脸上,重新阴沉地像要拧出水来。他当然知道,平壤城头上的那个吾皇,绝对不是他,而是明国崇祯皇帝!
  范文程的这个馊主意,不但没有打击到平壤守军,反而让明国皇帝的声望,在平壤守军这里更增了一分。
  一种偷鸡不着蚀把米的感觉,让皇太极非常地不爽,看到范文程落荒而逃,就心中更是生气,直接下旨道:“着范文程领三千汉军旗步军,立刻出发,日夜兼程赶往辽东,不得有任何耽搁!”
  而城头上,卢象升其实也确实就如同他所说得那么想的,这一点范文程就想错了。
  对于崇祯皇帝,可以说,卢象升是一次又一次地收获惊喜。
  想当初,他领着勤王军,因为勤王军中一直拖欠军饷,士气低落,他正有点发愁时,皇上就派人送去了好多钱,不但补足了欠饷,而且还有赏银发下,让他得以重振军队士气。
  想当初,他想到了退敌之策,但是却缺乏畜力运送军队赶去拦截建虏。正有点发愁的时候,又是皇上把整个京师的畜力都事先为他征调了,而且还下旨命沿途的城镇做好了运送人力的准备。正是因为皇上的这种种支持,才有了天津之战的成功。
  想当初,他要重建东江军,面对一穷二白的基础,正有点发愁的时候,皇上慑服了东南的郑芝龙,让他一下便有了足够的水师,而且还是最强大的那种;又亲自御驾亲征,消灭了河套鞑虏,夺取了足够的战马,让他有了骑军这个兵种。而且还从流贼中挑选出了有觉悟,有战技的老兵成为了东江军的主力。
  …………
  所有的这一切,无不证明当今皇上的英明神武。
  如今,他又料到了朝鲜这边发生的战事,知道自己会策应朝鲜从而转变为和建虏的决战。皇上肯定是担心关宁军不可用,怕耽搁事儿,肯定是亲自领着御马监辖下三大营亲征辽东,绝对是狠狠地打疼了建虏,因此,建虏主力才会立刻回师辽东。
  作为英明神武的皇上,肯定是会料到大概什么时候,建虏主力必定回援辽东,如果正面打不过建虏主力的话,一定是会撤兵的。建虏来回奔波,注定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不但以前,包括眼下,可以说,当今皇上的种种做法,有着很多解释不清的地方,可是,皇上就是能做到。这大概就是因为,皇上就是皇上,天纵英才,太祖指点,能人所不及,是老天特意降下皇上来中兴大明的!
  因此,卢象升对崇祯皇帝是充满了信心,绝对不会有事的。
  随后,他就开始巡视全城,救治受伤将士,整理战死将士的遗体。所过之处,都能看到将士们的兴奋之意。甚至有个别大胆的将士,比如李来亨等人,还会当众询问卢象升,真得是皇上亲自领军策应了平壤之战么?
  对于这些将士的疑惑,卢象升非常乐意回答,也非常乐意把皇上的英明神武,多加宣传一下。
  因此,当他说出崇祯皇帝的种种英明神武之举时,周围围着听着的将士们,不管是明军将士还是朝鲜军卒,无不露出崇敬之色,高喊“吾皇万岁”!
  东江军的主力,就是原本的流贼,用后世的话来说,他们在以前的时候,是很少感受到大明皇帝的温暖。如今,当他们成为了明军将士之后,深切感受到了崇祯皇帝对他们的重视,只是眼前的一条,皇上亲自领军策应,才让他们转危为安,就足以让这些曾是流贼的东江军将士,一下对皇上感激涕零了。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建虏主力气势汹汹而来,兵力雄厚,远超守城的兵力。如果没有皇上的亲自领军策应,只要建虏坚持攻打平壤,按第一次的攻打烈度,都不用多少天,恐怕平壤就会被建虏攻破的。
  真得是皇上英明神武,才能及时解救平壤,吾皇万岁!
  到了第二天一早的时候,就见城外建虏大军,开始大规模地撤兵了。平壤城头上,所有的明军将士和朝鲜军卒,无不高呼欢送建虏。
  此时,城内城外,或多或少都有疑惑,崇祯皇帝如今在哪里,在干什么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