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崇祯窃听系统> 第275章 毕懋康和宋应星

第275章 毕懋康和宋应星

  另外,地方都察院和大明皇家银行分行的设立,都比预期得要缓慢。
  当然,这有崇祯皇帝自己的原因。御驾出征在外,不少事情,比如地方都察院的主官,监国都没有权力确定,必须要由他这个皇帝亲自拍板。大明皇家银行分行的主官,也同样如此。甚至比地方都察院设立还要麻烦的是,银行是要有本金存储,随时供大明百姓兑换银两。可是,这个钱的调动,也必须经过皇帝的御笔钦批,监国同样没有权力。
  崇祯皇帝心里也明白,这两个事情,一个关系到地方吏治,一个关系到地方上的经济驱动,都不能草率。因此,他在浏览过名单后,先行设立了山西、山东、应天府以及河南这四个省份。
  之所以这么做,山西那边是有洪承畴在,且官场也好,军队也罢,包括商人都被狠狠地清理了一顿,具备了推倒重来的基础。而山东这边,是卢象升在看着,重建东江镇,也急需银钱和官吏的支持。
  应天府那边就不说了,是大明的陪都,这个必须要先有。至于河南,那边是五省总督陈奇瑜亲自看着,刚遭受了兵灾、旱灾,也需要朝廷支持。
  等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着手税制的革新了。总而言之,农税是不能再加了,可商业税以及其他税收方面,他就准备动手了。
  当然了,这个事情太过重大,也不能无脑的直接下旨,崇祯皇帝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以及首辅薛国观进行秘密商议。
  在这期间,崇祯皇帝还抽出时间,跑去兵仗局视察,同时也是第一次见到了毕懋康。
  “陛下,微臣在这几个月里不敢怠慢,又打造出了两件军国利器!”毕懋康在见礼之后,就立刻禀告道。
  崇祯皇帝一听打造出了两件军国利器,不由得大喜,连忙挥手道:“是何军国利器,速速呈上来一观!”
  毕懋康自然早就准备了,连忙招手,让两名手下抬来了用红布包着的大长杆,揭开其中一件之后便介绍道:“陛下,这一件,微臣称之为十眼铳,一次点火,可发射十次,数杆一起,敌人骑军难近!”
  崇祯皇帝看得有点目瞪口呆,大明是有三眼铳,四眼铳其实也有,但已经不多了。因为军中试验,三眼铳最合适军用。可是这个毕懋康,竟然还打造出了十眼铳,就是十根铳管一捆的那种。
  还以为是什么军国利器呢!崇祯皇帝心中暗叹,不过表面上,却还是保持着笑容,点点头问道:“射程如何?威力如何,射击精度如何?”
  这杆十眼铳看着笨重,一个人肯定是难以开枪的。
  毕懋康一听,便立刻请皇帝移步打靶场,要实弹演示给皇帝看。
  崇祯皇帝就随他的意,反正就是几步路而已,到了打靶场,看着他让人演示。
  让崇祯皇帝有点意外的是,这个十眼铳,竟然是一个人操作。不过不像普通的火铳那般拿在手中瞄准,而是用一个架子,架在地上,放铳的人,则是半蹲着。铳口斜朝上。
  看到这个,崇祯皇帝就立刻想起了虎蹲炮,这不是差不多嘛!
  没想到的是,毕懋康竟然搬出了一门虎蹲炮,就在边上一起操作,很显然,他这是要比较优劣了。
  崇祯皇帝一见,仔细瞧瞧两者的差别,心中便有数了。
  果不其然,试验的结果,这种十眼铳的优点在于可以一起点燃十个眼,又可以一个一个的点;虎蹲炮根本没有射击精度可言,但这十眼铳在二十步的有效杀伤内,是可以瞄着打的。可是,这个距离也太短了吧?还不如虎蹲炮呢,就等敌人临近之时,一炮干了拉倒。
  不过崇祯皇帝没有表露出生气的神情,只是看着毕懋康又开始介绍另外一杆军国利器。
  这个军国利器,崇祯皇帝倒是在后世见过,就是满清中后期的抬枪,也就是现在火绳枪的加强版,在尺寸、重量、装药量、威力、后坐力等方面都比火绳枪要大。
  毕懋康让人演示,同样是一人抬着枪管,另外一人在后面瞄准射击。不用说,威力自然要远大于普通的火绳枪了。
  等演示完了,毕懋康便重回御前,向崇祯皇帝介绍道:“这两种利器,可补目前军械之不足,长短火器具备,能让我军战力更高一个层次!”
  崇祯皇帝现在的眼力很好,一眼就看出,毕懋康眼神中微微带着一点得意,很显然,他对自己的这个新发明很在意。这个毕懋康,还是带有文人的那种自傲,这样不行啊!
  于是,他便沉下脸,摇摇头说道:“毕卿,虽然你这个十眼铳和以前的那种不一样,不是一节一节的,可是,朕依旧看不出,这种火器在战场上有广泛使用的基础。就一个词评判:鸡肋!”
  一听这话,毕懋康的脸色顿时一下涨红了。他没想到,皇上竟然不认可。
  “毕卿要是觉得朕之评语不公的话,卿可从成本,打造时间,使用方便与否,射击精度,威力等诸多角度列举出来,和普通火铳进行比较,看到底是否划算?而后,也可以给军中打造一点使用,听取军中将领的评语。如此,相信卿当能心服口服了!”
  毕懋康一听,神色有点黯然。他想起皇上刚刚领军出征回来,显然对军中之事熟悉地很,这么说,肯定是有把握了。
  正有点伤心之时,却听崇祯皇帝又说道:“不过这抬枪倒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当火炮不便动用之时,可用于步军支援之用。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也不会太多,少量打造用于军中是没问题的。”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毕懋康之后又道:“那就这样吧,以后军器好用与否,可用与否,都按朕刚才所说,用数据说话,军中检验,受将士们欢迎,那就是好军器!”
  “微臣遵旨!”毕懋康听了,终归是心中叹了口气回奏道。
  对于他的心情不佳,崇祯皇帝心知肚明,不过也没有在意。大明这些文官有一点不好,就是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用大概,差不多这种类似的词来说话,而不是用数据,精准度来说。
  因此,崇祯皇帝就有意从兵仗局这边开始,慢慢地培养这种用数据说话的做事方式。
  不过,毕懋康有一点是没有让崇祯皇帝失望的,就是燧发枪的打造。
  他到任之后,知道皇帝有交代要流水线式打造,就按这个意思做了。结果发现各个工匠打造的尺寸多少都有差别,导致最终不能达到皇帝所要求的效果。因此,他琢磨之后,开始实施标准件似的设计,经过两个月的磨合,终于差不多了。
  而皇帝过来视察时,已经打造了一百一十多把,精度和威力达到了戚继光在兵书中的要求,燧石点火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就听毕懋康恭声奏道:“如今是有两条线在做,每天可做二十把;只是这击火弹片要求极高,目前就是卡在了这里。要不然,微臣就能增加流水线来打造更多的燧发枪!”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微微露出一丝苦笑,又奏道:“陛下,这燧发枪的成本实在太高,微臣做着都有点心疼。”
  以兵仗局这么多工匠,还是只能达到每天二十把,也行,要求严格一点才好,要不然,点火率上不去,战场上就是致命的。崇祯皇帝正这么想着,没想到他来了这么一句话,便微笑着说道:“只要东西好,能给大明军队带来更大的战场优势,再贵也要打造。毕卿不妨想想,就说上次建虏入关,造成了关内多少损失?这么多的损失用来打造军械,从而能防住建虏,不让他们再尽管肆虐的话,卿说这个钱值不值得花?”
  毕懋康一听,原来还可以这样算账?真要这样算账的话,那确实是值了!
  经过皇帝这么一番话,此时的他,忽然心中轻松不少。
  可在这时,崇祯皇帝却又话锋一转,微笑着说道:“不过话说回来,毕卿要是能优化工艺,减少成本而又不损威力的话,那就是最佳!”
  “微臣遵旨!”毕懋康一听,也露出了笑意,连忙回答道,同时在心中想着,还真以为皇上丝毫不顾及钱,原来也是想着能节约钱的啊!
  一个时辰之后,崇祯皇帝从兵仗局出来了。
  看过燧发枪,心中有了底,便想着,勇卫营和磐石营这边,都可以用燧发枪训练起来。等明年初的时候,给卢象升那边拨一些过去,这样能减轻他重建东江镇的压力。
  另外,也不担心燧发枪被满清缴获。毕竟连兵仗局这边,想要打造出合格的燧发枪都这么吃力,就不信凭满清那边的工艺,就能超过兵仗局这边。再者说了,就满清那点本钱,又能打造出多少燧发枪?
  真要邯郸学步的话,崇祯皇帝那是巴不得。最好都把钱拿去打造燧发枪,然后在战场上,结果点火率只有两三成,那就有乐子可以看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到了文华殿,传旨开物司员外郎宋应星觐见。
  这个宋应星,在后世听闻了名声,不过还没见过,这也是如毕懋康一般,是第一次见面。
  毕懋康身上有文人的习气,不知道这个宋应星如何?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有点好奇。
  没过多久,宋应星便来了。崇祯皇帝只一看,就能看出他应该是个务实的官员。
  事实上,宋应星和毕懋康不同,他是在科举之路上碰得头破血流,不管多少菱角,都已经被磨去了,不再想科举之路,只是凭着兴趣去做一些科举意外的事情。这么一来,他对待事物的态度,自然就不一样了。
  于是,他便问起宋应星,有关《天工开物》的事情。
  宋应星这边,得皇帝知遇之恩,原本就心中非常感激;加上听到皇帝英明神武,刚刚凯旋,就更是对皇上恭敬有加。皇上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不得不说,在他所擅长地领域,哪怕崇祯皇帝这个来自后世,也听得连连点头。一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上所记载的,都是记在了他的脑子里,并且每个内容,他都能给皇帝说出来,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看到并记录,关键的技术环节是什么?
  当然,遇到他有疑惑的,他也是直言不讳,说这个只是猜测,真实情况如何,他没有亲自动手过,不能保证。
  对于他的这个态度,崇祯皇帝很是欣赏,便鼓励宋应星道:“开物司缺人,缺钱,缺物,都直接向朕提出来,朕给卿解决。不过朕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你验证的过程,以及每个步骤都要详细记录,并且,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要用数字来说话。如果现有尺寸、重量等等,不足以表达的话,卿就创造出更小或者更大的衡量单位,就一个目的,要保证你的验证,是具有可重复性,并且,最好还能明其理!”
  这一块,其实就是科研了。说起来,也算是投入大,产出未必大!
  可是,对于来自后世的崇祯皇帝来说,这块科研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并且是有系统地做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大明未来的科学可言。
  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的序中就有感慨过,自己没钱没人来验证一些猜测。如今皇帝承诺直接向他要钱要物,都是会支持的,这让宋应星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连忙答应下来。这时候的他,不要说是详细记录了,就是让他脱光那啥,估计都会干了。
  在和宋应星沟通到最后的时候,崇祯皇帝忽然对他说道:“卿在《天工开物》最后章节所提那个,朕知道一个细节,只要……”
  听着他的介绍,宋应星脸上明显露出诧异之色。等到听完之后,他就有点激动了,连忙回奏道:“陛下,微臣这就先做这个的验证!”
  他当然知道这东西值钱,真要做出来了,他开物司花老多钱的事情,心中愧疚也能少点,而且朝廷缺钱,他也是知道的。
  “嗯,不过卿要记得,此事需保密!”崇祯皇帝听了,便叮嘱他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