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第216节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第216节

  “史书上曾记载,在灾年的时候,便有朝廷出银修缮房舍,这是为了让流民有事情做,有粮食吃,有银子拿,不至于恐慌闹事,又能救活他们。”
  “这是好事,是仁心!”
  “而如今,天降大旱,就有人立马散步谣言,说是天罚。天罚——若是老天真有天罚,那便该去罚那些贪官污吏,罚那些杀人放火的盗匪。而不是说陛下修建北城有错。”
  他振臂一呼,“陛下有什么错!陛下当得起千古一帝,仁善爱民,勤政苛己,他什么错处也没有,他唯一的错处就是太过于爱民,他明明知道有人在趁机搅乱浑水,毁坏他的名声,但因这事情涉及天下百姓,他便不忍心百姓受苦,宁愿违反自己的原则,去写大赦天下的圣旨。”
  说到这里,沈怀楠也已经泣不成声,“我朝陛下,大秦百姓之父,爱民如子,但他的民,却不理解他,臣心痛啊,臣等心痛啊!”
  一时间,御书房里面啜泣不止,大臣们已经全数下跪,一个个哀声喊陛下,场面顿时感动极了。
  沈怀楠心道大家都是唱戏的好手,就没一个哭得假的,都是情真意切。他任由眼泪流下,泪眼朦胧,然后不似刚刚那般激动,而是用一股平静的,安宁的声音道:“太子殿下常常因为陛下太过于勤政而担心他的身子有损,这是因为他是陛下的儿子,他跟在父亲身边,看见了父亲的苦和累。”
  “天下子民没有看见过陛下如此操劳,他们不理解陛下,又在灾难之中,也能理解。”
  “但是,我们这些臣子,也是如同太子殿下一般看见过陛下辛劳的,怎么就,怎么就能任由陛下去写大赦天下的圣旨呢?”
  他说着说着哀声哭泣,伏地磕头,“陛下,求您收回成命,那些乱臣贼子,他们不过是想找个借口祸害百姓,蛇鼠一窝,就该乱箭射死!若是有老天真有责罚,也是因为他们有贼心,只要将他们抓住处死,老天必能欣慰。”
  “陛下,臣愿意去江南赈灾,臣愿意跟随将军们去剿匪,臣要杀死那群贼子,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仁心!”
  此话一出,老狐狸们哪里还肯让他一个人出风头,纷纷请命表忠心,太子则是感动,想不到在沈怀楠心里,他们天家父子如此好。
  他也振臂一呼,“父皇,让儿臣去吧!儿臣要去替父皇分忧!”
  皇帝很是满意。沈怀楠一番话说在了他的心口上,他有什么错?他已经是难得的明君了。
  不昏庸不好色,不猜忌不滥杀,他实在是对得起千古一帝的名字。在他手上,大秦一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难道他称不得一个仁德之君吗?
  他站起来,斩钉截铁的道:“那就依爱卿所言,命人去剿匪,杀掉那些散步谣言的妖人,再次加大救灾的银两。”
  至于这个钱从哪里出,皇帝也有自己的决断。
  一是省出来,二是让富商出。
  这又是一桩事情。沈怀楠却不用操心这个事情了,他被皇帝直接派遣去江南赈灾。
  这是桩好差事,一般这种事情,可轮不到沈怀楠这般的身份。他在陛下面前那一跪,真正的将他的名声跪了出来,这两天人人都在说他在御前的话。
  折邵衣却又在给他擦伤药了。她叹气,“你就不能不用这招苦肉计吗?”
  沈怀楠痛得嘶了一下,然后道:“没事,这般效果更好一些。”
  他躺在榻上,脸不动,任由折邵衣擦药,手一直揪着她的头发玩。
  “我要去江南了,你可别想我。”
  折邵衣点头,“好啊。”
  沈怀楠撒娇,“那你还是想一想吧。”
  折邵衣眼神狐疑起来,“这是盛瑾安的招数吧?你跟他学撒娇了?”
  沈怀楠将头埋进她怀里,“是啊,他说这招好使。”
  折邵衣笑起来,“你可别学坏了。”
  她道:“盛瑾安如今真成了鬼见愁。走到哪里,都要问一问对方有没有去青楼的。”
  她感慨道:“现在不止是京都,就连其他地方也开始清查了。你知晓吧,八姐姐写信回来,说是在路上看见了一群卖孩子的,那牙婆要将人卖入青楼去,被打了八十板子,直接将人的命打没了。临近的几个县便不敢将姑娘卖去青楼了。”
  “之前救下的那一群孩子都被送去了慈幼堂里。”
  她小声的道:“这种事情禁是禁不了的,怕是暗地里还有人送进去。”
  “我真想剥了他们的皮,砍了他们的子孙根。”
  沈怀楠叹气,“无事,能有如今的效果,已经很好了。”
  他道:“这是千秋的功绩,能救一个人,便能救一个人。”
  江南大旱,朝臣们救灾,沈怀楠有他的战场,折邵衣也有自己的战场。太子妃娘娘放出了话,皇后娘娘千秋在即,她要给皇后娘娘积德,也要给皇后娘娘做一件天下最好的衣裳。
  这是她的孝心。
  积德便要行善,这些年京都西城所赚的银两都涌入江南,在那边设立江南织造厂。
  虽然现在天下大旱,织造厂里没有活干,但是总有天降雨霖的一天,便将善织的小姑娘都买下来,将来教导她们如何织布,绣花,做衣裳。
  一天一点米粥,便能救下她们的命。
  织造厂里只收孩童,老人大人不收,但也可以做杂事。
  江南地界的父母官也积极帮着牵线卖人,皇帝抬了手,也下了一道命令过去,但凡敢把姑娘往青楼卖的,或者逼良为娼的,便要打死。
  虽然没有禁止住所有的人,但因确实公开打死过几个人,镇住了不少人。不过也有暗窑,甚至有父亲让女儿带了男人回家来卖的,这种就制止不住了。
  这个无法制止。
  每日里,从各州慈善堂送去的银子都去了江南织造厂。当年那些在京都官绣做过事情的姑娘们嫁去了各州,她们没有失言,嫁去了一州,便努力的做慈善堂,绣坊,这几年里,天下绣坊几乎都被她们笼到了手里。
  厨娘,绣娘,梳头的娘子,首饰等等,让女子可以行商的行头更多,赚的银子也更多。
  听闻江南卖儿卖女,大多数要被卖去青楼,小倌馆,太子妃为皇后娘娘积德□□们,天下妇人们都在各州慈善堂的牵引之下,捐了银子和粮食,衣裳送去江南。
  民心所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看见了实际的好处,但凡有心的父母也不想把孩子送去那虎狼之地,慢慢的,都送来了纺织厂。
  虽然没有拯救所有人,但是比起往年灾年的惨烈,这也已经很好了。
  皇帝大喜,还嘉奖了太子妃。
  他自然知道太子妃的家底,这是舍了所有的东西去江南。不仅是她,还有无数的女子,她们也是舍下了全副身家去救的。
  皇帝写了无数的牌匾去嘉奖。
  他很喜欢这种天下一心的场面,他也很喜欢心地纯善的人。
  折邵衣有一次进宫的时候还给他磕头。
  “任何一朝,任何一代,都有为了天下大义奋不顾身之人,只是她们没有用武之地,如今陛下给了她们机会,陛下,您的功绩,千秋万代,无人敢忘。”
  当时太子就在身边,看着折邵衣脸上虔诚的神情,觉得这两夫妻可真不错。
  江南的灾情其实一直都在救,但无奈天旱的太久了,百姓们越来越没有希望,这才让贼人有了机会去散步谣言。
  但是你可以制造矛盾,我也可以转移矛盾。你既然说这是天罚,那就是天罚好了。
  天罚的便是你们这些作乱的人,既然老天有所罚,那就出兵去扫荡贼匪,去捉拿那些妖言惑众之人。
  肃清内外。
  沈怀楠在御书房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于是,朝廷就开始动了起来。
  折邵衣给沈怀楠准备了很多路上要用的东西。她道:“你小心些,多少人盯着你,你如今风头太盛,怕是遭了不少人妒忌。”
  沈怀楠倒是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他抱着媳妇的脸亲了亲,“不遭人妒是庸才,邵衣,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别担心。”
  然后抱着女儿舍不得撒手,“小花花,等阿爹回来给你买糖吃。”
  等他回来,估计小花花也会说话了。他跟折邵衣道:“可一定要教会她喊阿爹啊。”
  折邵衣哭笑不得,“知晓了。”
  他走的时候,太子还来送行。拉着沈怀楠的手道:“怀楠,你代表着孤的脸面,你在江南行事不要怂。”
  沈怀楠很是感动,“殿下,您放心,臣必不会辜负您的信任。只是此一去,千里迢迢,臣不在您的身边,您可一定要顾好自己的身子。”
  又道:“臣此去数月,怕是不能给您做事了,只望李兄能替您扫清那些小人的心思。”
  他低声道:“您现在风头太盛,五皇子必然看不惯,其他皇子们可能也有跳脚的,您可一定要防备着。”
  沈怀楠如此为他着想,太子很是感动,不由得在脑海里面畅想了一下未来君臣相知的场景,高兴的很,“好,你尽管去,孤在京都给你护着。”
  沈怀楠:“其他的倒是算了,只是臣的妻女……”
  太子脸色一变,啧了一句:“得了吧,不用担心她们,你也不打听打听,你妻如今是个什么名声。”
  什么名声呢?折邵衣如今的名声其实比起沈怀楠来差了些。她手里抓的东西太多了。
  她还想在北城里面抓一些地皮。
  北城如今可是块肥肉,谁愿意舍下?有人的地方,有利可寻的地方就有争斗,折邵衣倒是不怕,她如今连着姨娘都接到了澹台府里面住着。
  谁要是敢来,就来澹台府吧。
  太子妃夸赞她,“你如今越来越厉害了。”
  折邵衣嘿了一句,“如今的朝臣们可都是在澹台老大人手上吃过瘪的。”
  她还去找了陛下开口,给她划了一块地界出来。
  “他们抢疯了,眼里只看得见银子,可是陛下,臣妇看得见一个仁字。”
  皇帝最近的心情很好,“是吗?你准备如何做?”
  折邵衣:“什么都做。一条街上,什么都做。”
  为什么要限制自己呢?又或者说,为什么要限制那些会做生意的姐妹们呢?
  她才不给自己做限制。
  皇帝乐了。
  “口气还不小。”
  他也没有多问,“去吧,你们这次在江南赈灾一事中做的不错,这个世道,许是就需要你们这些人翻一翻风浪。”
  只要不翻大波浪就好。
  折邵衣高兴的磕头。刚磕下第一个头,外面雷声阵阵,磕下第二个头,大雨稀里哗啦。
  皇帝震惊住了。
  虽然是巧合,但是皇帝陛下最近总是烧香拜佛,也是有些迷信的,于是觉得这也许正是老天的意思,又给折邵衣划了不少地方。
  折邵衣得了好处赶紧跑,免得陛下后悔收回去。一回去就给周姨娘的菩萨磕头,“您可一定要保佑啊。”
  周姨娘抱着小花花站在一边笑,“瞧你阿娘,之前还说我拜菩萨不好,如今自己拜了。”
  折邵衣拜完了接过闺女就笑。不过没一会又得放下孩子出门,有了地皮,就要商量怎么用,给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