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 第80节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 第80节

  自打生产队搞了个学校后,朱小丫虽然都十几岁了,还是他爹送去上了学,朱老大就起早贪黑的上工,给闺女攒钱,闺女万一要是能考上初中,也得有钱供。
  不过生产队能赚钱机会太少,一年到头也分不了多少。
  上次挂面厂招工,朱老大虽然觉得自己大字不识,但还是想试试,结果自然是被刷了下来。
  要是以前朱老大就觉得自己也就是种地的料,老老实实受大累就得了。
  可是小丫上学后,懂得了不少知识,就提出教朱老大认字。
  朱老大起初是不同意,觉得浪费闺女时间。
  闺女就说教他也等于她自己复习呢,朱老大也不太明白许多,闺女这么说,他也就同意学了。
  朱老大这人虽然脑子一般,但也不是多笨,而且他还有个优点,就是特别执着,这垅地没耕完,他要耕完才回家,甭管天黑了还是下雨了。
  同样的,这个字没学会,他也要学会才罢休,而且一旦学了起来,他也不肯轻意放下的。
  是以每天是锄地的时候在想着字怎么写,连吃饭上厕所也不放过。
  所以没过多久,也认识了不少字,有些人知道了还笑话他一把年纪了还学上认字了,他也不反驳。
  但这回招工,这不就让他给招上了。
  朱老大被告知自己被录取后,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回家就把这事跟闺女说了,说以后让她好好念书,上到哪都供用她。
  朱小丫自然也十分高兴。
  不过朱老大被录取后,却招得朱老太不满,因为啥呢?
  因为朱老太想让大儿子把这个位置让给她自己。
  就说离谱不?
  朱老太六十的人了,还想顶替大儿子工作。
  说起来,朱老太自己也是没辙,自打分家后,她就跟小儿子一家过日子,后来二儿媳把钱管过去后,她在这个家说话就不怎么算了,也是闹过几回,可她儿子帮着那婆娘,她也就闹不起来。
  手里没钱嘴上也硬气不起来,所以得知大儿子居然被选上当工人了,她当即就找了过去。
  只是朱老大很硬气的拒绝了她,她当即一哭二闹三上吊,大骂儿子不孝,很快葛前进这个大队长就得了信。
  当即葛前进就很严肃告知,他们这个工厂是不允许顶替的,也不允许买卖或是等着以后老了传给孩子,反正就是跟其他工厂不一样。
  这是杜向东一早就跟他商量的,不能让他们有一劳永逸的想法。
  朱老太是消停了,生产队的大伙也没说什么,这新厂还没弄起来呢,以后还不知怎么样呢,他们没那个心思想别的。
  第93章
  这次招工, 葛前进没有像之前种树一样招的全是小伙子,而是接受了杜向东的意见,除了招了十多个小伙子外, 还招了十来个女工。
  他也同意杜向东的说法, 相比毛躁的臭小子, 还是女娃更细致些, 做些分装、包装的工作等不用出大力气的工作,也是没问题的。
  也给生产队的女娃们创造一些工作机会。
  为此,生产队年满18周岁的大姑娘小媳妇被选上的都十分高兴,小媳妇们觉得在家说话都硬气几分,想给娃买点吃的用的也不用看谁脸色了, 简直再好没有了, 发誓一定要好好工作。
  没出嫁的大姑娘家里也十分高兴,觉得有这份工作闺女说亲都能说上个好人家, 不过还想再留闺女两年就是了。
  招满人后也没地方上工, 葛前进就让他们该下地干活还去干活,等杜向东这边准备好修缮房物的原料,就让大家伙去帮忙。
  不过现在春耕呢,地里活也不能耽误,大家伙就下了工再去工厂干活, 虽然累但大伙干的还特别起劲,觉得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杜向东自然也在这些人里头, 这天一身泥的回家, 就跟媳妇感叹, “这个老葛可真不愧是当了这么多年大队长的, 这么多人让他管的服服帖贴的。”
  罗树琴给他打了盆水让他自己洗洗, “多新鲜呢, 大队长要是没点本事能当这么多年的大队长?”
  杜向东边把自己身上外套裤子脱了,边点头道:“谁说不是呢。照这个速度,我估摸着一个多月就能把房子修缮好,等回头晾一晾就能往里头放东西了。”
  他又跟媳妇念机器已经买到了,苏振兴找了j市食品厂的熟人订的,不过得先搁那边库房,等修好屋子再运了。
  说着他又想到还得再盖两间小仓房才行,收下来的果子也总得有个临时放置的地方,想到此他就去找小宝要了个本子和笔,把这事先记下来。
  小宝自打开始抄书后,本子和笔那是十分费的,小宝朝爸爸要钱买,杜向东一点也不含糊的一下子给一个月的钱,小宝看有钱拿,对抄书也就不那么抵触了。
  现在时不时都要跟小伙伴去附近镇子或是跟妈妈去县里供销商店买些好吃的好玩的。
  杜向东记好后就又跟媳妇说起一件事。
  “这次建厂,除了大队和咱家出钱最多外,第三多就要数于家。”杜向东把本子放进抽屉又跟媳妇说道,“确切的说是于家的于建兵出的。”
  罗树琴在生产队也生活这么多年了,对这边的人也有一定了解,杜向东一只说他就想起是谁了,“于家老三?那不就是林珍前夫吗?”
  说起林珍,罗树琴就有些感慨,实在没想到对方会干出抛下丈夫和孩子自己回城的事。
  之前高考恢复,知青们都开足马力努力学习,打算借此机会回城,可惜第一年一个也没考上,第二年依旧如此。
  她是试水过一次后,就没有再考。
  倒也不是放弃了,一是觉得自己基础薄弱,即使考上最多也就是个大专或是有好高职,二是她觉得两个孩子当时还是太小,而且家里事情一大堆。
  她当时接了不少针线活,后来家里又有吃食生意,再接着又承包了挂面厂,杜向东倒是说过支持她备战高考,财务的工作他可以兼任或是找人。
  可是看到杜向东挂面厂还写了她的名字,后来在县城买房也是写的她的名,她觉得她也不差这两年,再等等再去考也是一样的,反正她也没想好上什么专业呢。
  就这样她们生产队一个考上大学走的知青都没有,但今年年初的时候,上面政策也下来了,知青们可以陆续回城了,但条件是没在农村结婚的。
  于是好多单身多年的知青们便收拾包袱回了城,但是像她和林珍这样在农村结了婚的就不行了。
  她当然也不想回去,城里她爸和后妈的脸色她也不想看,更不想再回城干什么,那么多单身青年国家都安排不过来工作呢。
  她以为林珍估计也跟她一样,因为林珍刚结婚没几个月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为此她那看她不顺眼的婆婆对她态度大好,据说她在于家也不用下地干活,就看看孩子就可以了。
  可即使这样,没想到知青回城的消息一下来,对方就跟她丈夫于建兵开始闹离婚,当时闹的全村都去看热闹了,她婆婆求她不要离,两个孩子才刚两岁多,哪里离的开妈。
  她丈夫也不同意,可架不住她天天闹腾,于家也不是什么极品家庭,谁家也禁不住天天不过日子的闹,于是最后终于离了。
  离婚当天林珍就收拾东西回了城,后来就再也没回来过。
  “对呀,估计是受刺激了,于建兵这次估计把家底都投进来了。”杜向东道:“于家虽说比一般家庭富裕一点,可也是相对来说,到底就是家里劳动力多些,能攒个几百块钱也是不容易,上次买果树还不敢投这么多呢,这次就敢了。你说不是受刺激是什么?”
  据说林珍走后没一个月,于建兵曾经带着两个孩子去过一次对方所在的城市找过她,可没多久就回来了,回来后在家待了十多天没出屋,后来还是他妈把两个孩子塞他屋里让他自己管,两个孩子嚎啕大哭的,他一心疼这才出了屋。
  自那后他干活越来越拼命,村里人都说他是受刺激了。
  罗树琴听了也有些唏嘘,这是刺激成啥样了。
  两口接着就边聊了些挂面厂的事,边一块做饭。
  没一会儿,杜家就飘出了饭香。
  这时于建兵家也在吃饭,他结婚时就找大队批了块宅基地,新盖了两间瓦房,也算是为数不多住的上瓦房的人家。
  此时他正带着两个孩子吃饭,前妻还在时两个孩子吃饭都会嘴馋的说想吃这想吃那的,自打前妻走后,两个孩子就好像一下子懂事了,什么也不要了,每天晚上喝红薯粥他们也一点不挑。
  别看才两岁多,但都会乖乖的自己喝。
  于建兵看两个孩子听话,心里颇不是滋味。
  正吃着,于母就过来了,她手里还端着一碗鱼。
  于建兵看到他妈过来,起身撂下了筷子,两个孩子也眨着大眼睛喊奶奶。
  于母就忙让他们坐下接着吃,把碗放桌上说:“今天你大姑来,给家里拎了两条鱼,我都给红烧了,缎带你们爷仨加个菜。”
  “妈,我们不缺吃的,您以后别给端了,让大哥二哥家知道不好。”于建兵说道。
  于家老大老二家都有孩子,虽说比自家两个小的要大不少,但厚此薄彼总不好。
  于母却道:“他们都跟家吃过了,你去新建的厂子干活就没叫你。”
  于建兵听了,这才收下,示意两个孩子吃。
  两个孩子亮晶晶的,伸着筷子沾味道尝,他们还小,还不懂得怎么挑鱼刺,没大人帮忙不敢自己弄,就先尝尝味道。
  于母见此就帮他们挑刺,两个小男孩就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着他们奶奶。
  于母看两个孙子可怜,就有些心酸,心里就对前儿媳一阵痛骂,可嘴上却不说,不想挑儿子伤心事。
  她也就边挑边说提起村子建新厂子的事,有些埋怨儿子投的钱太多了,这以后厂子万一要是不行可咋办。
  于建兵闻方便道:“那杜老大是个能耐人,果树还没结果子,人家就卖出一半了,他要想全卖了还不容易,就是想办厂赚大钱呢?人家带着咱全村赚钱,咱还不把握机会?”
  于母也不是傻子,那杜老大都能在县城承包工厂,自然是有本事的。
  可是她还是道:“那你也不用投那么多钱啊,我听说你卖了一部分口粮才得的钱?这以后你跟两个娃可怎么过?”
  “妈,你放心吧,我留了三个月的口粮了,况且大队长早就答应厂子建成就让我们开始工作,到时每个月都有工资拿的。”于建兵说到此,神色越来越坚定。
  他就不信自己混不出个人样来,年初他不甘心媳妇就这么离婚走了,曾带着两个孩子去找过对方。
  没想到好不容易打听到对方住处找过去时,对方正跟一个男人一块回来。
  他前妻见到是他可能生怕他坏他好事,当场把他骂了一通,说他是个农村的前夫,她是因为在农村活不下去,又是孤身反抗不了他们家人多势众,这才嫁给他。
  还说他们根本不相配,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他从对方只言片语里才知道那个男的是她现在相亲对象,当时他顾念到底与对方夫妻一场,又是两个孩子亲妈,没有说什么带着两个孩子就回来了。
  回来后他大病一场,真是死了得了。
  可想到还有两个孩子,他就又振作起来。
  这次赶上村里建厂的好机会,他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拼一拼,他一定要把日子过好,让那个女人后悔去。
  于母看到儿子这么坚定也就没有再劝,只心里把那个林珍骂了一通,她们于家真是倒了霉娶这样的女人进门,她当初就看出那个女人心思不正。
  唉,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她也就什么都没说,但愿这次村里的厂子能大发起来,她儿子也能跟着喝口汤。
  且不说于家这边是怎么想的,杜向东这边的厂子没有一个月就盖好了。
  厂房盖好杜向东就把订好的几台生产罐头的机器给放了进去,一切也就准备就绪。
  转眼到六月中旬,苹果树渐渐有果子成熟起来,每天都要有人去摘果子,他们的工厂也慢慢的运转起来。
  第94章
  高树海最近挺郁闷的, 之前杜向东找他收果子,他其实是觉得这生意可以做的,但想到对方是依靠自己的销售渠道, 自己完全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收, 于是就拿起了乔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