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司礼监> 第364章 大珰的摇篮

第364章 大珰的摇篮

  天塌下来了。
  良臣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人生了,他的旅途将永远定格在万历三十八年大年初三这天。
  净了身的他,于这人世间还有滋味可言么?
  巴巴、翠儿、东哥、洛洛儿…
  四个女人的身影在良臣脑海中如放电影般一幕幕闪现。
  良臣欲哭无泪。
  他今后如何面对她们!
  不完整的他,她们还愿意接受么?
  二叔啊,传说中你的独门绝技可得传侄儿一手,要不然侄儿这辈子就废了…
  也不知张诚叫人将自己抬到哪个地方去,反正四个大老粗伙者将良臣架得高高,他想扭个屁股动弹下都不成。
  这些个狗太监,怎么这么大力气的,传说中的娘炮都去哪了?
  良臣心里那个委屈啊。
  自古薄情帝王家啊!
  朱翊钧,你个王八蛋,你就是这样对待忠心耿耿的臣子?!
  那个悔啊,良臣知道万历是个贪钱的主,也是个不拘一格的主,可他就是万万没想到,万历竟然还是个不择手段的人。
  为了财源滚滚,竟然将自己这个献策的良人给阉了…
  早知会这样,打死他也不会蛊惑万历去发洋财啊。
  恩讲仇报,这跟小学生捡钱送人家习题册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老天不劈死你朱翊钧的!
  可是将心彼心,人万历做的也没错,出外这么大的事,让一个外人操办,他这皇帝能安心么?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家奴最叫人踏实安心啊。
  毕竟,这个理论是你魏良臣自己提出来的,皇帝只不过是将理论与你魏良臣结合起来,实践一下而矣。
  所以,这事,真怨不得皇帝陛下。
  不这样做,谁知道你魏良臣是不是真的忠于陛下呢?
  更何况,皇帝陛下现在真是穷疯了,他等钱给贵妃娘娘盖澡堂子呢。
  当然,未来前途还是光明的,皇帝陛下都亲口说了他要“不堪”,他要重用内廷,显而易见,日后的朝堂之上,说不定会提前出现阉党。
  那么,作为皇帝陛下亲自看中,命人净身的良臣,只要发挥得当,操作可人,未必就不能连二叔的“九千岁”也给取代了。
  就算照顾万历皇帝,不叫九千岁,叫百岁公公也好啊。听着亲切,也现实,人活百岁,也不是没有。
  昂首阔步,一身大红袍,司礼监中一坐,大小太监一齐跪,人皆称“百岁公”,做人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酒肉是穿肠毒药,女人比毒药更毒啊。
  不沾女人,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事到如今,挣也挣不脱,徒劳的反抗只会换来那几个伙者的更加用力。
  良臣只能死心了。
  这一刀,他终是没能逃过去。
  他嗓子哑了,这会也叫不出来,张诚叫人在他嘴里塞了块麻布。
  于其“唔唔”的叫不出来,不如不叫。
  但心里还是恨的。
  贵妃娘娘不地道,那么多声“娘娘救我”,竟然都没能打动她的心,被架出大殿时,良臣多么期盼贵妃娘娘能够铤身而出,大喊一声“放下那个少年!”
  可是,娘娘愣是没动,是真的夫唱妇随,还是没反应过来。
  亏良臣心里一直惦记着给她宣传平反这事,得,现在你夫妻给我来这一出,这事提都不要提了。
  那个西洋大和尚利玛窦也是一肚子坏水,良臣被拖走时,可看得清楚,大和尚的嘴脸哪是个传教士出家人的模样,完全就是个无良算命先生的架势。
  还有那劳什子太仆寺的少卿,见死不救,在那袖手旁观,圣贤书都读进狗肚子了么!
  朱常洵也是王八蛋,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道理,你堂堂福王殿下能不知道!
  娘希匹!
  反正能骂的,良臣都骂了,他也不想想,这些人为什么要帮他,人家和你无亲无故的,犯得着跟皇帝陛下顶牛么。
  一路上,不少太监宫人看到了被四个伙者架在肩膀上扛着走的魏良臣,一个个都是既惊讶又好奇,同时也觉十分有趣。
  可是司礼监的张公公也在,这帮好奇的宫人太监们也只能远远看着,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说道不知哪个家伙倒霉撞的,大过年的得罪了陛下和张公公,看这模样,多半是要架出去打板子吧。
  良臣仰面朝天,心死了,脸也灰了。
  世界瞬间没有了光彩,一切都是灰暗的。
  胯下凉凉,心里酸酸,这辈子完完。
  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是在竭力回想胯下英雄有用武之地时的快活模样。
  因为,过不了多久,他就无英雄可用了。
  迷人的港湾,广阔的草原,幽静的山洞,鲜艳的桃林,这些,都将与他告别了。
  佳人,少年,前世种下的纠结,今生一刀切了吧。
  ………..
  宫里是有专门的净身之处的,叫净事房,归二十四监的司设监负责。
  里面负责给人净身的也是太监,不过跟宫外那些赚百姓钱的小刀手们不同,这里的人从不接外活。平时也基本上没活,因为这些年宫里进的人都是从外面无名白中挑选的,人早就给切了,根本不必他们再动一刀。
  和宫外小刀手们差不多,宫里这些净身师傅也是代代相传,不是父子传,而是师徒传。手艺更是比宫外的要好上几倍,据说他们若下刀,被割的那人都不觉痛疼,哪怕醒了都不知。
  手艺人,在哪都吃香,在哪都饿不着。
  宫里就专门养着这帮人,人数倒不多,整个净事房加一块也不过二十几人,其中还有一半学徒。
  至于为何没活干还要养着人,专设这处机构,原因说出来吓死人。因为这些净身师傅要么不干活,一干活就是成百上千。
  大明开国那会,西南各地就将大量的色目崽子往宫里送,年纪大的当地自行阉割,年纪小的专门挑出来送到净事房,由这些净身师傅动刀。
  小孩子好教化。
  后来,宫里设了内书堂后,这净身房就专门是为那些年幼,看着聪明机灵的孩子准备了。由此出来的小太监们,十个有七个能为宫里的职事太监,大珰也多从这些人中出。
  所以,如果说内书堂是成为大珰的基础,净事房就是大珰们的摇篮。
  一般人,是享受不了净事房伺候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