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七零年代青云路>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86节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86节

  “你是说,将那些工厂争取到咱们南湾来?”
  “都争取来恐怕不可能,但是争取一两家总可以试试吧?那些都是国有企业,尤其是拖拉机厂,规模和技术都很强。咱们县里现有的那家拖拉机厂我也了解过情况,好几年了也没听说他们有什么技术上的突破,省里和市里关于机械的展览会我这两年都参加过,并没见过咱们县拖拉机厂的展台。”
  苗利民说:“咱们那个拖拉机厂的技术跟不上形势,已经准备下马了。”
  “反正也是要下马的,不如跟市里商量一下,让市属国有企业和县属国有企业联合经营,咱们县里有现成的厂房和工人,即便需要扩建厂房,也有空余的土地。双方各取所需,还能让咱们县的下马工厂转产。”
  “这样做对咱们当然好,但是人家市里的工人未必乐意来县城上班。”
  宋恂无语道:“西郊那边都是大荒地,还不如咱们南湾县繁华呢,他们有什么不乐意的?”
  “即便西郊再荒凉,人家那里的居民也是海浦市的户口。”苗利民起身对着墙上的海浦地图仔细辨认,跟他再次确认,“飞机场真的定在西郊了?”
  “差不多吧,不过,市里没有正式公布前,谁也不敢保证。”
  苗利民:“要想办成就得打个时间差,等到市里正式宣布选址的时候,兴许那些工厂的迁址方案也早已经定下来了。”
  他在办公室里转了转,说:“走,咱们先去跟冯主任商量商量。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要想办就得尽快。”
  宋恂却道:“我就不跟您去了,我管好县委办和外事办那一摊子事就行了,工业工作不归我管。我就是过来跟您提个醒。”
  说着就摆摆手,跟对方告辞了。
  他还想回家过年呢,工厂迁址哪是那么好谈的,修建机场的消息至今还没对外公布,估计得拖到过年以后才能有个结果。
  *
  每年春节,宋恂和项小羽是要回瑶水村过年的。
  宋恂虽然没有插手争取拖拉机厂的事,但他还得在县里站好最后一班岗。所以只好由项小羽先带着两个儿子返回瑶水村,准备过年事宜。
  宋恒和宋悦来了瑶水村插队以后,并没去知青点,而是直接住进了宋恂的房子里,所以当项小羽带着孩子回村时,家里被打扫得纤尘不染,连院子里的柴火垛都被有强迫症的宋悦整整齐齐地码成了一座小山。
  “你们弄得也太干净啦!比我在家的时候还干净呢!”项小羽拉着小姑子的手说,“辛苦你们了。”
  “嗐,辛苦啥呀,我俩比其他知青幸福多了!”
  宋悦说的是心里话。
  尽管她二哥不住在生产队里,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俩是宋恂的弟弟妹妹,又有项队长这门亲家在,即便他们同样需要与其他知青一起下地干活,可是社员们对他们这两个新手相当宽容,在生活上也得到大家颇多关照。
  “你下地的时候是不是没带帽子呀?”项小羽在她的脸蛋上摸了一把说,“咱们这边的海风特别有劲,阳光也烈,不带帽子可不行。再这么晒下去,小心被晒得跟我爹似的。”
  “我以前在城里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下地的时候总是忘。”
  姑嫂俩正在屋里说着话,延安就举着一个草帽颠颠地跑了过来,殷勤地递给宋悦说:“小姑,给!”
  宋悦抱起侄子,在他的小嫩脸上狠狠地啾啾了好几口,“走,小姑带你们出去玩去!”
  延安却不想跟她玩,从她腿上滑下去,呲溜一下就跑远了。
  这是小哥俩断奶以后,第一次回瑶水村,见到什么都稀奇,手拉手在每个房间都巡视一遍后,又盯上了在院子里趴着的大黄。
  县委家属院里也有几户人家养狗,不过宋恂和项小羽并不让他们过去摸,每次都只能远远地看着。
  刚回来的时候,项小羽带着他们跟大黄打过招呼,大黄也在他们身上嗅闻了好半晌。
  双方就算是简单认识了。
  这会儿小哥俩一人捧着一个苹果跑到大黄跟前,想要讨好人家。
  吉安一手将苹果递过去,一手去摸大黄的狗头,见它不拒绝,又伸着小手在大黄的软毛上摸了好几下。
  延安看得眼馋,也想伸手去摸的时候,大黄的耳朵却突然动了动,从地上爬起来,就扭头对着院门外汪汪吠叫。
  没见过啥世面的小哥俩懵了,把苹果往地上一扔,便拉着手往后退。
  顺便随着大黄一起望向院门口。
  此时,他们家院门口站着好几个人,最前面的两人一高一矮,正满眼放光地盯着他们打量。
  延安被大黄吓得有点害怕,拉着吉安的手就想回屋找妈妈。
  倒是吉安冲着大黄喊了一声:“小黄,别叫啦!”
  等大黄稍稍安静下来后,他立在原地远远地冲着门口问:“爷爷,阿姨,你们找谁?”
  只见那个阿姨笑眯眯地走到他们近前,蹲下身说:“我们是找宋吉安和宋延安的!”
  人生头一次被人指名道姓找上门的小哥俩,懵懵地对视一眼,延安从哥哥身后探出脑袋问:“找,找我们干嘛呀?”
  “带你们去坐小汽车的!”阿姨指了指停在院外不远处的吉普车,“你们坐过吉普车没?”
  吉安摇摇头,而后趁着眼前阿姨没准备,憋足一口气,扭头冲着屋里大声喊:“妈妈,拍花子的来了!”
  项小羽和宋悦姑嫂俩被他这大嗓门一起唤了出来,刚迈过门槛,便被院子里的阵仗钉在了原地。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第114章
  距离七六年的农历新年还有三天, 老宋和孟玉裁被送来了瑶水村生产队。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两位中年军官和一个司机。
  好几年没有见过父母的宋悦,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二人,整个人都木愣愣的。
  父亲的头发白了大半, 几年前的旧军装挂在他身上恍恍荡荡的, 只勉强能找到些记忆中高大威严的影子。
  母亲外貌上的蜕变并不明显,但是人黑了也瘦了。
  “你这孩子瞅什么呢?还不快过来!”孟玉裁站在原地张开双臂, “是不是嫌你妈老了, 不漂亮了?”
  宋悦如梦初醒, 乳燕投林般扑了过去,哽咽着说:“没有,我妈永远年轻漂亮,貌美如花!”
  “就你嘴甜!”孟玉裁也鼻子发酸,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来。
  他们两口子早就商量好了, 今天是归队的好日子,又恰逢春节, 他们只许说好话行好事,不许在儿女跟前哭哭啼啼的。
  母女俩抱在一起抹眼泪,项小羽让已经看傻眼的小哥俩进屋去, 自己走到院门口, 激动地招呼:“爸, 你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怎么不提前跟家里说一声呢!我们好去接您跟我妈呀!哎呀, 这么大的喜事宋恂还不知道呢!”
  “跟你们说了也是让大家白操心, 这样见面不是更好嘛。”宋成钧笑。
  半个月前农场就收到了让他们归队的通知,严主任还主动询问过他们, 是否要跟家属打声招呼。
  不过, 他这辈子谨慎惯了, 只要没有正式踏出农场的大门就不算被解放。
  凡事都有个万一,万一事情出了变故,又让孩子们白白空欢喜一场。
  所以他们每天在农场里数着指头过日子,愣是将这个消息瞒了半个月。
  项小羽挨到老宋身边,背对着外面的几人低声问:“爸,您跟我妈这是彻底没事了吧?以后不回去了吧?”
  这件事太突然了,没给她丝毫的缓冲时间,她心里还有点打鼓,担心她公婆这件事还会有反复。
  老宋也配合地小声回:“以后会怎么样还不好说,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跟你妈暂时没事了。”
  风向一天一变,他也无法轻易下结论。
  “哦哦,那就好那就好!”项小羽蓦然笑开,“我去大队部给宋恂打个电话,让他赶紧从县里回来!”
  老宋阻拦道:“不用打电话,别影响他的工作。”
  “那,你们……”项小羽为难地看向他身后的几位随行人员,“您不是要归队嘛……”
  车和人都在门口等着呢,一看就是急着离开的。
  老宋笑问:“我跟你妈要是留下跟你们一起过年的话,不打扰你们吧?”
  “打扰什么呀!简直求之不得呢!”项小羽面上的笑明晰又恳切,欢喜道,“小宋哥早就盼着一家团圆的日子啦!你们要是能留下过年,那可太好了!”
  老宋点点头,回头对两个中年军官说:“你们都听到了吧?儿子儿媳妇都想让我们在这边过年呢!”
  “首长,军区那边交代得急,您看……”
  “我还没归队呢,还是叫我老宋吧。”老宋背着手说,“你就跟他们说,宋大炮要跟儿孙一起过年,等我回去以后再跟组织报到。”
  与几人约定好大年初一返程的时间,老宋便客气地将几人送走了。
  进了堂屋,瞧见扒在门口看热闹的两个小孙子,孟玉裁倏地反应过来,她刚才还答应要带孩子去坐小汽车呢。
  可是,车已经被老头子打发走了……
  她只好若无其事地抱起其中一个小不点问:“你是吉安还是延安呀?认识奶奶不?”
  吉安对她的认知还停留在“这个阿姨是拍花子的”,被她抱起来以后就着急地想要挣脱,伸出双手找妈妈。
  “妈妈,拍花子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项小羽好笑道:“这是奶奶,不是拍花子的,赶紧叫人!”
  吉安眼里含了一汪泪,盯着奶奶瞅了瞅,抿着嘴不开口。
  “咱们吉安延安可真聪明!”孟玉裁给他擦了擦眼泪,又在他小脸蛋上亲了一口说,“这么小就知道拍花子啦?那奶奶就放心了,咱们吉安延安丢不了!”
  项小羽赶紧跟婆婆解释:“这事也怪我们矫枉过正了。前段时间县制衣厂的家属院里差点丢了孩子,那孩子跟他们差不多大,被人贩子抱进自行车后座的儿童座椅里,伪装成接送孩子的样子。要不是家属院门卫的眼睛尖,那孩子就真被拍花子的带走了。”
  “我跟他爸听说了以后就有点担心,延安是个自来熟,谁跟他说话给他吃的,他都接受。我们怕他被人拐了,最近就一直反复交代这俩孩子,要是有陌生人给吃的,或者要带他们上车,就是拍花子的,让他们只管喊……”
  喊错了也不怕,大不了她给人赔礼道歉。
  “好好好,吉安记得还挺清楚的!”孟玉裁坐在堂屋的凳子上,极有耐心地哄着两个小孙子说话。
  这俩小子刚开始还有点矜持,不让抱也不跟她讲话,在她使出浑身解数,给他们唱了一首歌谣后,终于引得小哥俩开口喊了一声奶奶。
  喜得孟玉裁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老宋也不甘示弱,掏出在农场时编好的两只草蚱蜢,逗着他们玩。
  吉安延安虽然年岁小,但毕竟是男孩子,天生就对这类事物感兴趣,爷三个很快就围着蚱蜢玩到了一起。
  项小羽见状不由在心中感叹,这年头爷爷奶奶也不好当了,没点才艺都哄不住孙子。
  *
  宋恂的院子在村口,所以老宋两口子进村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但他们闹出的动静不小,附近的几户邻居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傍晚时分,苗玉兰匆匆推开自家院门。
  见到坐在门口编筐子的项英雄,就匆忙喊道:“老头子,你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出大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