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大唐之神级驸马> 第一百九十三章 移民实边

第一百九十三章 移民实边

  因着海拔高的缘故,青海的春天远比关中等地要来得迟——封路的积雪直到二月中旬方才算是差不多化尽了,如此漫长的一个冬天自然是不能虚度的,在此期间,赵文振接连两次上本,提议就此展开移民实边计划,具体来说,便是将关中、蜀中的紧县(县中土地储备已不足以支撑均田制的县皆为紧县)之富余人口以及被判流放的罪犯全都移到青海五县居住,预计移民总数为十五万人,分三年完成。
  移民实边一事牵涉颇多,耗资也自极为的庞然,朝中对此自然是争议多多。反对者当真不在少数,最终还是太宗力排众议,准了赵文振之所请,第一步便是在五县周边划出大量的肥沃土地。以为封赏随赵文振屯驻青海的一万两千余将士之用,免税十年,鼓励但并不强制这些关中将士落户青海;第二步便是下诏赦免关中、豫州、并州五年劳役以上、十年以下之罪犯,连同家属在内,一并迁移至青海定居,盘缠皆由朝廷支出,并给予土地以及耕牛、种子等补助,第三步则是统计关中、蜀中的紧县之富裕人口数量。做好分批移民之相关工作。
  故土难离一向是国人的通病,无论哪个朝代都是如此,毫无疑问,赵文振搞出的移民实边计划注定会被不少人诟病甚至是谩骂,对此,赵文振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可也没辙,概因要想巩固青海,移民就是断不可缺的手段,且,值此青海各部落都已被慑服之时,正是移民的最佳时节,错过了这么个机会,后头再想移民,少不得要遭遇青海各部族的反弹,当真不知会惹出多少的事端来,有鉴于此,哪怕明知会身背骂名,赵文振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相较于从关内移民而论,驻屯军将士的落户之进展无疑要快得多,此无他,经历了三年战乱后,青海各部族的青壮折损极多,各部族都难免出现了女多男少之状况。而驻屯军士兵们因着被划入边军之故,粮饷充足,连番胜仗下来,所有将士手头都很是宽绰,自然是很得各部落女子们的青睐,这一年余来,不少将士都已在当地娶妻,顺势落户自然也就属顺理成章之事了的——截止到五月三十一日,共有七千五百余士兵转成了青海户籍,个中不少人甚至将在关中的父母兄弟全都接了来,光此一项,就为青海带来了两万余汉族丁口。而陆续抵达青海的那些罪犯以及家眷也有近万之数。
  移民一多,事情就多,好在聂无畏等县令皆是赵文振精挑细选出来的干员,个顶个都是政务好手,在处置相关安置工作一事上,尽皆尽心尽力,小麻烦虽是不少,可大体上来说,却并无甚差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井井有条,倒也无须赵文振太过操心,可有一桩事却令赵文振颇为伤脑筋的。那便是教育问题——前年随他进青海充当教谕的士子近半都已因功升官了,教育力量本就已相当之吃紧,而随着汉民的大量涌至,捉襟见肘也就属必然之事了的。
  教化乃是固边的根基之一,那是断然缺失不得的,问题是青海目下依旧是苦困之地,对士子的吸引力着实不高,哪怕有着能快速入仕之诱惑。愿意前来青海为国效力者依旧少得可怜——朝廷早在去岁年底时,就已经下了鼓励之诏令,奈何应者却是寥寥,在这一方面,太宗显然也没太多的办法,无他,朝廷本身还缺人才呢,没见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州、县之主官还是由武将担纲么?哪有多少的余力去支援青海的。
  自力更生?天荒夜谈罢了,首批移民青海的汉民不是文盲就是半文盲,没经过十数年的艰辛努力,青海根本不可能形成看得过去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此。赵文振也自想不出啥妙招来,好在一桩意外之喜解了赵文振的燃眉之急——因着为长孙皇后守孝之故,本该在贞观十一年三月中旬举行的大比推迟到了六月底,最终。该科成绩于六月二十八日揭晓,青海前去应试的二十八名士子中,赫然有十一人金榜题名,其中祈韵更是名列榜眼。其余人等的成绩也自相当之不俗,位次最差的单同也在前三十五之列,消息一经传出,天下士子无不为之侧目。
  青海是啥地儿?在世人眼中,那就是蛮荒之地,文化大沙漠之所在,别说娇骄的士子们了,便是寻常百姓,怕也不会拿正眼去瞧青海之地,可第一次参与科举的青海士子竟然取得了如此辉煌之成绩,不服者自是大有人在,只不过随着朝廷将所有中选的九十九名进士的试卷全都粘贴出来后,原本甚嚣尘上的黑幕之呼声顿时便烟消云散了开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尽的好奇,无他,概因考中的十一名青海士子中赫然有六人原本也仅仅就只是秀才而已。进青海才刚两年,居然就能力压千余举人,这里头要说没有蹊跷,那才真是怪事了的。
  谜底很快便揭晓了——今科所有参考的青海士子或多或少都曾在赵文振座下进学过,不过么,除了祈韵与位列第七名的李预之外,余者都不算赵文振座下的核心弟子,仅仅只是每年冬季有两个半月的时间去听赵文振讲学罢了。当然了,在考前,确实都得到了赵文振的悉心指点。
  随着祈韵等人对赵文振点石成金之能的宣扬流传开来,不少落选的举子顿时怦然心动,更有不少自觉怀才不遇的秀才们纷纷到礼部报名,要求去青海任职——秀才在时下是没有任官资格的,可去了青海,立马就是从九品下的教谕,官职虽卑微,可好歹是有品级的官员了,若是能借此机会搭上赵文振的线,金榜题名未见得不可能,即便不能,四年一任过后便可调回关内,还能官升一级,终归也算是正儿八经地入了仕了,这等好事,当真没理由不去好好把握的,理所当然地,赵文振所面临的教育危机也就此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