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幻想奇缘>驸马假清高> 记忆回忆

记忆回忆

  岑越乍一听‘姬离’二字只觉熟悉,稍加回忆便想起自己在何处听过, 只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只疑惑道:“此乃何人?从未听说。”
  刘僖姊没有回答他, 自己退至角落缓缓坐下,抱膝屈起把脑袋埋进了腿里,陷入了沉思。
  姬离是谁?这也是她想要知道的。
  岑越虽然好奇‘姬离’究竟是谁, 怎会有如此通天的本事,但见刘僖姊此刻反应, 也识相的不再开口, 自己找个了离孟金缨稍近一些的地方坐下。他有些担心孟金缨,但不如方才急切了。他虽然还不知孟金缨究竟为何昏迷不醒,但孟玊与刘僖姊都没有十分忧心的样子, 那便说明小丫头无事。
  此处的牢房是废弃矿洞,设在深山腹地, 昏暗无光, 四处寂静, 也没有什么守卫, 只有他们四个人的呼吸声和潮湿水珠的滴答滴答声。刘僖姊一直静静的坐在角落里,不休息也不出声。孟玊假寐同样也很安静, 但若仔细观察,便瞧见他眉宇间有一抹煞白,额头也有一些细汗。
  岑越劳工一日自然是累极, 倒在席子上昏昏沉沉的快要入睡, 只是他朦胧之间透过昏暗的烛火光线看到刘僖姊的侧脸, 只觉得哪里不对劲,这感觉异常的熟悉,他似乎在哪里瞧见过,好似……是在奉京相府,他的家里。
  那时,帝都春暖花开的日子刚刚过去,即将到来的是炎炎夏日。春闱的礼部试刚刚结束,殿试却迟迟未开。奉京城不太平,从那道册封皇太子的诏书开始,朝堂就波谲云诡,暗浮人心。先皇驾崩,岭南道哗变、东党败落、新帝即位,数月的时间里发生了诸多事情,一时间人人自危。
  岑越年幼时长在陇右金田老家,由族中亲友照看,唯一的兄长远在帝都。后来,兄长官途得运,拜至左相,才将他接入京中。彼时他已经十一二岁,稍懂人事。入京后,兄长安排他入太学,学习诗书礼乐御射。他虽基础不好,但天资聪颖,不过一年光景就已经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但太学门生皆出身贵门,家中要么是贵胄世族,要么是皇亲国戚,如他这般的很少很少。渐渐地,他性格便养的有些古怪,有时阳光如少年,有时顽劣如泼皮,有时安静如老人。久而久之,他便长成了如今的样子。
  太初十四年冬季,兄长以他多年未回乡祭祖为由将他送出京师。那个新年他没同兄长一起,过的有些不称心如意。待春暖花开,他便启程返回奉京,想早一日见到兄长。可刚刚入城,从前那些爱与他作对的太学门生便拦路告知,兄长在朝中妄议亲王,被贬至中书右谏议,收相玺。
  更重要的是,长公主垮了。
  彼时长公主刚刚平定了岭南道哗变,可皇上的态度丝毫未变,甚至有诛杀之心。若非一众老臣在城门迎候,长公主怕是连城门都入不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在老家乡下,竟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收到。他隐约觉得,兄长是故意将他支开的。等到他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将尘埃落定。可笑他不过离开一个冬日,短短数月,权倾朝野的长公主就垮了。兄长是长公主的人,长公主不行了,兄长自然要遭难,妄议亲王不过是个由头罢了。
  他当时来不及同那些看笑话的人辩解,急急赶回府中,想亲自问一下兄长。可他回到府的时候,却得知长公主也在府中。那时候长公主应该是坊间传闻的闭门不出,百官不见,却不想竟悄悄来到了相府。管家要他回自己的院子先休息一会儿,晚上再去找兄长。他却支走所有人,偷偷去了兄长的书房。他想见一下这位长公主,想见一下这位当初逼死嫂嫂的狠心女人。
  他到书房时里面并没有人。待进去以后,外面才有了动静。他情急之下躲到了书架后面,兄长爱书,书房里的书架很是高大,书也多,藏他绰绰有余,但有些遮挡,不好视物。
  长公主与岑怀进屋后屏退了左右。他隐约可见这位长公主穿了件白色的斗篷,将全身包裹遮住,很难瞧见面容。他费了好大力气,才得以窥视个朦胧。不过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与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下意识有些失望,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对这位以女子之身主政中书的长公主有些什么期待。如今想来,他与俗人无异,不过是坊间野闻的心态罢了。
  “左相在家中好闲情,这诗词歌赋都不曾落下。瞧这副画的功力,依旧是当年披红白马状元郎的风采。”
  岑越瞧见,长公主拿起兄长刚作的一副《挥扇仕女图》细细品看,末了评价一句,只是语气有些古怪,岑越躲在书架后都能感觉到这话背后的无力感。那是他第一次听到长公主的声音,不太真切,但很清丽。挥扇仕女图,是他兄长极爱画的一幅画,只因从前嫂嫂就喜欢收集各种扇面,他隐约有印象。
  “长公主入府一叙,所为何事?”岑怀收走了长公主手里的画,小心翼翼的卷起来,放在旁边的架子上。那架上,已经有不少一样的画卷了。
  岑越心想,他兄长一直都是这样,对谁都是冷冷清清的模样,没想到对长公主也是这样。他顿时有些自豪,觉得自己的兄长永远都是独然于世,一如多年前离家时那般,一壶清水一匹马就可上京赴考。他突然有些好奇,这位长公主会不会主动提起已经去世的嫂嫂,这是兄长的逆鳞。
  “你肯定已经猜到我为什么找你。那些人在公主府门前已经跪了好几日了,折子都是成山的往里送,何喜走了,苏珮自己一人着实是累坏了。”长公主并没有顺着画说下去,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那画上的人是谁,但也正是因为心知肚明,所以无人敢戳破那层窗户纸。
  长公主口中的‘苏珮’‘何喜’岑越是知道的。长公主一共有一十六名亲信女官,其中最得力的就是这两位。苏珮年岁大,是宫中资历深的女官,常年随侍在长公主身侧,这辈子估计也就是深宫度过了。何喜却不同,这位女官大人是关内何家的小姐,出身极为尊贵。何喜走了,这事儿岑越并不知道,不过这也不是他关心的。他更关心的是‘那些人’。长公主口中的那些人,自然就是朝中的诸位臣工。皇上刚刚驾崩,太子虽立,但前头有一个执政多年的长公主挡路,这便有些微妙了。
  岑怀为长公主倒了一盏茶,道:“殿下是如何想的?”
  “我如何想的,那日在云崖山已经说过了。你似乎忘了,我并不喜欢重复。”长公主回他一句,尝口茶,赞道:“这茶不错,是山南姑胥的云雾茶吧。”
  提到山南姑胥,书架后的岑越心神一凝,知道长公主绝非无意提起。世人皆知,姑胥孟家与长公主的婚事。
  岑怀听罢只道:“今时不同往日,那时先皇仍在,殿下不争是为了社稷稳固。如今,先皇驾崩,新帝才庸,殿下难道还是从前想法?”
  长公主在茶水的雾意缭绕中笑笑,语气十分的平静,没有一丝波澜,道:“不过数月,何以今时,何以往日。左相大人一向七窍玲珑,当初我进云崖山,你怕是已经预料到今日局势,唯一意外的只是岭南道哗变而已。”
  岑越听得模糊,他不知长公主之前做下了什么决定,但显然这二人讨论的事情他是明白的。这件事情,也是满朝文武目前最关心的事情。那就是紫微星变,皇室夺位之争。
  “既然殿下的决定不便,那找我又为何事?”岑怀的语气听起来没有失望,仿佛他早就预料到会是这个答案。
  “这云雾茶很好,就是少了些鲜气儿,你说我若是亲自去山南尝一尝,味道是否会不一样?”长公主一改方才的庄重,此刻的语气有些玩笑的调调。
  岑越心道,果然是故意提起的。他虽刚刚回京,但想来也知朝中必有一群老顽固会拥护正统,这些礼法他们看的一向比命都重要。若是真如此,那长公主必要放权,姑胥孟家这个法子肯定是要动一动的。太学的学生们曾私下议论,先皇驾崩前数次在宫中询问尚功局和尚服局,多半与公主出阁的礼制有关。那时就有人私下议论,说是皇上有心出嫁长公,皇太女之事说不定有变故。只不过当时立储的诏书未定,长公主还是那个叱咤朝堂的长公主,谁也不敢将此事宣大。可是现在不同了,太子是正统的太子,长公主是个随时可能夺位的威胁,那想来此时尚公主,倒是真的可以解决眼前的难题。只是……兄长会同意吗?岑越有些紧张,他担心长公主真的嫁人,兄长已经被贬,日后岂非断了仕途。
  “先皇驾崩,国中守孝三年,不许婚嫁。”岑怀不过微顿,便冷静回答。
  长公主再笑一声,轻快道:“谁说我要嫁人?我只说去尝尝,若是不好喝,还真能吞到肚子里?你当我傻啊。”
  此话一出,岑越震惊,但他兄长的反应却截然相反,很是平淡,只是问了一句。
  “何时动身?”
  “待新帝登基以后吧。我若此时有所动作,只怕我这位皇弟就要坐不住了,届时只怕苏珮又是一番劳累。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去尝茶,随便转转也是不错的。这帝都深宫困我已久,我一直都想出去走走,见见山,见见水,也挺好的。”
  岑越听出长公主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有些别扭,好像在希冀着什么。他大概能猜到原因,只是不敢肯定。
  “随你。”岑怀出口,只有近似冷漠的两个字。
  岑越看不清长公主此时的神色,但想来失望是有的。可转念一想,兄长对已故嫂嫂的感情这位长公主应当是知道的。既然知道,那便没什么失望可言了吧。岑越当时并不懂男女感情这档子事,待很多年后他也历经了那些肝肠寸断的痛苦,便明白过来,有些失望明知会有,也还是要尝。明知尝了会苦,也还是要希冀下一次的。
  “今日我来是为了新帝。他初登帝位,不知有多少人虎视眈眈。我想请你……”长公主再次开口,此番是道明来意,但她话至一半,便被打断。
  “我已决意辞官,带幼弟回乡,从今往后不问政事。”
  书架后的岑越屏住了气息,岑怀的话就像是石头打入平静的水面,激起他心中的层层涟漪。他不知兄长怎会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说出这样的话。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年轻有为的左相大人,大靖王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辅,这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命运,他怎会如此不在乎。
  岑越有些心绪不稳,只觉胸腔内有一股无名的怒火燃烧。纵然长公主垮了,前路艰险,兄长以后的仕途定会坎坷波荡,但他相信以兄长的才能,即便是没了长公主的一时庇佑会遭难落魄,但终究能是个好的结果。可是现在......
  那时岑越还不懂,他以为是长公主庇佑兄长,可他不知一直以来是他的兄长殚精竭虑,耗尽半生心血来辅佐这位公主殿下,从年少无知的公主到担当成熟的殿下,他的兄长为师为兄为友,最重要的是为臣。直到很多年后,他已不再是太学里的少年郎,方知晓君君臣臣,又有几人能做到如兄长和长公主这般。但或许他们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只因长公主未能成为真正的‘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