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太子的外室美人> 太子的外室美人 第10节

太子的外室美人 第10节

  锦玉轩,是长安最负盛名的衣坊。名下店铺遍布长安,既有出售成衣的衣铺,也有贩卖布匹的布庄,更有规模庞杂、连结成网的制衣坊。
  少有人知,锦玉轩是太子的私产。
  自数日前,锦玉轩旗下所有制衣坊都停了订单,千百名技艺精湛的绣娘日夜赶工,只为裁制一人的新衣。
  如那身花笼裙一般华贵绮秀的衣裙,已赶制出数件,尚只作一时应急之用。
  但如今,自然要重新量体裁衣。那些已完工的衣裙,尽数作废。锦玉轩的幕后主人,毫不顾惜其中耗费的物资与心血。
  *
  江音晚的风寒治愈后,又休养了几日。她一直惦记着,裴策曾许诺,待她病愈,可带她去见大伯母一面。
  说是见面,实为探监。
  江音晚觉得自己身体早已恢复了。然而这几日裴策只在晚间过来,看她喝完药歇息便走,未再提起此事。
  江音晚明白,大理寺狱的死牢,岂是轻易可探的?遑论自己如今是从教坊出逃的罪女,不能现于人前。纵使以裴策的身份权势,恐怕也不易安排。
  且她隐存着一分犹疑,裴策当夜,许只是心情好时随意提了一句,并不当作一诺放在心上。
  她蒙裴策收留已是万幸,怎可再得寸进尺?裴策不提,她便暗暗劝自己放下。仍是温软的笑,掩起每日晨起时悄悄滋生的希冀,和入梦前反复的失落。
  直到太医诊脉,道她彻底痊济。不过先天禀赋不足,还需长期调理。次日,裴策难得在下朝后便过来。
  彼时,江音晚方起身不久,正坐在外间的黄花梨木圆桌旁,拈着调羹,一小匙一小匙,用着膳房按太医叮嘱熬煮的药膳。
  药膳里,炖入了黄芪、党参、当归等补中益气的药材。滋味并不比黑褐浓稠的药汁好上多少。
  江音晚舀起浅浅一勺,犹豫着不愿往嘴边送,眼巴巴望向身侧的秋嬷嬷,软声商量:“嬷嬷,我真的已经大好了,太医都说了。”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这药膳,我就不必再用了吧?
  秋嬷嬷不接这茬,笑得和善端谨:“是呀,恭喜姑娘大好了。”
  江音晚垂下了长睫,微不可察地撅了撅嘴,还欲再争取几句,便闻庭院里沉缓的靴声响起,渐行渐近。
  她抬头,看到身披狐氅的男人款步而来。墨色泽润的软绒领,衬出一副白若象牙的清俊玉面。
  狐氅下,是未及更换的常朝公服,随步伐露出绛纱衣摆,腰侧金缕鞶囊轻曳,矜贵凛越。
  江音晚微讶,放下碗勺,就要随婢女们一道行礼相迎,却被他轻轻按回月牙凳上:“孤已说过,不必行礼。”
  她只得轻轻唤一声:“殿下。”算作迎接。
  裴策在一旁坐下,江音晚不敢再抱怨药膳的滋味,低着头,一勺一勺乖乖地吃了。心里猜测着,他怎会在这个时候过来?
  待一碗药膳见底时,裴策终于言简意赅地开口:“一会儿带你去见江夫人。”
  “叮琅”一声,均窑蟹青釉的调羹跌回碗里。江音晚抬头望向裴策,樱唇轻颤着,杏眸里,噙了玉轮般的光。
  是喜极。
  “音晚多谢殿下。”
  她不便再自称“罪女”,更不可能称“臣女”,又不知道自己眼下同裴策的关系是否该自称一声“妾身”,抑或称“奴”,便一直含糊着。幸而裴策不曾计较。
  裴策淡淡“嗯”了一声,随手拿起圆桌上江音晚搁着的一方丝帕,凑到她唇畔,轻轻拭了拭,闲澹若漫不经意。
  那力道,与其说擦拭,不如说只是沾了两下。
  江音晚从怔然中回神,赶忙从裴策手里接过帕子,自己随意擦了擦,口中道:“不敢劳烦殿下。”
  裴策看着她一时慌乱,控制不好力度,将娇柔双唇擦得嫣红,微沉的眸多凝了一眼,到底没说什么。
  裴策并不打算匿行暗往,仍是用了青盖安车。他未让婢女跟随,厚实的车帷垂下,车厢内,仅二人相对而坐。
  车厢轩阔,但江音晚与他相对,仍然觉得,这方独处的空间太过狭小。局促地正襟危坐着,眸光低垂,落在绒毯上,微微飘忽。
  她猝然意识到,这辆安车,正是那个风雪夜里,她跪在裴策面前伏乞相救之所。
  厢内通铺的绒毯,已经更换。然而那夜的记忆蓦然如暗潮涌来。她想起自己卑微的膝行哀求,淌不尽的泪,也想起,将她禁锢在怀里的那双坚实臂膀。
  江音晚轻轻晃了晃脑袋,阻止自己再忆下去。却倏忽听到低沉的一句:“过来。”
  一如当日在丁字巷口,风饕雪虐,她听到那道沉冷的男声说,上来。
  江音晚怔忡抬头,对上裴策的目光,后者带着一点居高临下的慵慢。他又耐心重复了一遍:“过来。”
  她有些恍惚,一时没有动。下一瞬,她身体半腾而起,一双劲瘦有力的手臂将她轻松抄过,放在了自己腿上。
  第13章 狱  伯母
  因今日出门,婢女为江音晚换了身月白色古香缎面上袄,外罩妆缎狐肷坎肩,配齐腰百鸟裙。原还裹着银狐裘,因车厢内温暖,已解下放在一旁。
  是了——江音晚被禁锢在这双强劲臂膀间,思绪慢悠悠地转过来——这车上添了熏笼,上回还没有的。
  坎肩上一圈两三寸长的狐肷毛,半掩着纤纤玉颈,如云遮藕。
  裴策静邃目光凝了一会儿,慢慢垂首凑近,将下颌抵在那圈风毛上,高鼻薄唇若触若离地贴着粉藕温香。
  温濡的鼻息,伴着细细软软的狐肷风毛,轻轻拂在颈上。江音晚觉得痒,微侧身避开,却被肩头那只大手扣住,温热的触碰,又不紧不慢追了过来。
  只是这样贴着,并没有再做什么。江音晚渐渐从紧张中放松下来。车马辘辘,裙下天青紵丝绒靴轻晃,百鸟裙的裙摆也一曳一曳。
  百鸟裙乃取上百种鸟禽羽毛捻成丝线织就,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1)
  江音晚有些乏闷地盯着那随波澜变幻的裙摆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似乎有什么硌着了她。
  她疑心是裴策腰际佩环,但又觉得不像。磨蹭着,往外慢慢挪了挪。横在腰际的臂膀倏地收紧,大掌克制着力度掐住她的腰。
  “别动。”裴策的嗓音染了暗哑。
  江音晚骤然明白过来,睁大了眼,僵着身子,一动也不敢再动了。
  青盖安车缓缓停在大理寺前。一身常朝公服的太子裴策下车,大理寺卿今日外出公干,不在值上,大理寺少卿薛亭携属官叩迎。
  薛亭将太子迎入厅堂上座,二人商谈公事。而另一边,太子亲卫将安车停驻在大理寺侧门附近的僻静深巷。片晌后,暗里迎下来一个披银狐裘、戴薄纱帷帽、身姿纤弱的女子。
  大理寺少卿薛亭,是太子的人。
  薛亭的亲信侍从,引着江音晚,走入一条暗道。四壁幽暗无光,仅有引路的一盏灯火如豆,照亮脚下一方泥泞潮湿的地面,渐渐露出前方狭长石阶。
  百种鸟羽捻线织就的华绮裙摆,曳过沾满尘灰泥淖的阶。不远处传来窸窣响动,是黑暗里的老鼠啃啮声。
  江音晚攥紧了手,水葱样的指甲嵌入掌心,用这样的疼痛,让自己克服胆怯一步步走下去。
  想到大伯母和两位堂姐正被囚困于这样的环境,她的惧,被心底的酸疼取代。
  走道尽头,终于现出油灯的晕黄光亮。等候的狱丞躬身拱手:“卑职仅能遣开狱卒及守卫一刻钟,还请姑娘见谅。”
  江音晚微微欠身:“有劳了。”
  狱丞急忙揖道:“卑职怎敢当?”
  江音晚不知道他上头的人是如何交代的,自己眼下处境,他其实不必如此恭敬。心下正是一片涩然,她勉强弯了弯唇。
  死牢中的犯人分开关押,此地只有大伯母,并无两位堂姐。泛着锈迹的铁栅门打开,刺耳的“吱呀”声在一片森寂中突兀响起。
  倚壁而坐的中年女子,随着这道声响抬头,看向来人。澹静沉淀的眸,在认出眼前纤弱身影的一刹,起了波澜。
  一旁的狱丞卖好道:“姑娘放心,上头交代了要仔细关照江夫人和两位江姑娘,卑职不敢懈怠。”
  狱中阴冷暗沉,江音晚借着壁上幽微的灯火,看清大伯母身上的棉衣,和简陋的榻上摆着的棉被。
  狱中犯人时有冻死或病死,她知道这待遇在死牢已极为难得,于是诚恳道:“多谢费心了。”
  狱丞再次称“不敢当”。
  他其实并不知晓这位姑娘的身份,也不清楚上头的吩咐到底来自于哪尊大佛,亦不敢多问,只道:“卑职不打扰您二位叙话了。”便退了出去。
  江夫人的目光,凝在眼前人帷帽垂下的白色纱幔上,似已透过那层薄薄的遮挡,看清了自己牵挂的面容。
  然而当那双纤手撩开薄纱,江夫人还是再度陷入不敢相信的愕然,疑在梦中:“囡囡?音晚?”
  江音晚自幼失恃,大伯母在她心里,几乎同母亲无异。她双眸洇红,嗓音微颤地唤:“大伯母,是我,是音晚。”
  江夫人做了半生的定北侯夫人,夫君在外,她独自操持府务,教养子女,来往应对,撑起京中的家门。哪怕如今身在狱中,仍不能折损其风骨。
  纵使鬓发蓬乱不能梳理,棉衣下,还烙着被拷打时留下的伤,她的面上,没有怨愤,亦不见凄哀,唯有凌于霜雪的坦然冲和。
  只有当乍然面对江音晚,她终究流露出为人慈长的脆弱。眼前的锦衣华服,不能使她心安,反而引来她纷乱猜想,加深她的忧思。
  江夫人没有多问,江音晚是如何逃出教坊,又如何能来到这里,只是用慈爱忧切的目光深深凝睇她。万语千言,唯作一句:“囡囡,你……还好吗?”
  江音晚的泪,如断线的珠。已气噎喉堵,却努力弯起嘴角,忍下破碎的哭腔,答:“音晚很好,一切都好。大伯母,您怎么样?”
  江夫人想要伸手,为她磨去泪珠,却碍于自己因受拶刑而变得可怖的十指,只能静静坐着,安抚地笑:“我也一切都好。”
  江音晚自记事起便知道,自己的大伯是守疆卫土、受万民敬仰的大英雄。而望向大伯的万千目光里,最坚定、最仰慕、也最温柔的那一道,永远来自大伯母。
  将在外,家眷留京。大伯镇守西北边陲,大伯母留在京中,做最让丈夫无后顾之忧的盾。后来又把堂兄送去边疆,骨肉相隔,却无一句怨言。
  每年唯借岁首、冬至及大庆之日的大朝会,能得几日团圆。江音晚记得,每每上元节后,大伯母久久凝望大伯与堂兄离去的背影,转过身,又是慈和从容的笑。
  江音晚始终不愿相信大伯谋反,她知道,大伯母也绝不会信。终于忍不住说出来:“大伯母,音晚不相信大伯会谋反,其中必有冤情——”
  她的话,被江夫人平静地打断:“音晚,江家世代以忠君报国为训,我知你大伯的心。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我夫忠烈,至死不悔。我亦如是。”
  江夫人没有说,她心中定北侯勾结安西节度使谋反一案究竟作何论断,但是一切,都已在这寥寥数语间明了。
  她更没有说出口的是,她知丈夫忠君无悔,她亦坦然。可她的儿女们,以及音晚,还有侯府上下无辜之人,皆受牵连,叫她如何能不痛彻心扉?
  江音晚的脑中,有什么轰然炸开。大伯之案,远发于西北,侯府在长安,不知内情。她虽对朝堂局势了解不深,却也有过太多猜测,甚至裴策也在她怀疑之列。
  然而她始终下意识回避着最让人心寒的一种可能,直到她听到大伯母说,“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我夫忠烈,至死不悔。”
  大伯有没有反,根本不是此案关窍。无论是否有旁人陷害,归根到底,是大伯誓死效忠的君,容不下他。
  让人胆寒,亦让人绝望。若只是遭人构陷,还有翻案可能;若是圣意如此,便再无转圜余地了。
  江音晚面上血色褪尽,踉跄着后退了一步。只看见大伯母双唇开阖,而那本该响在近处的声音,却似远在天边,怎么都听不真切。
  良久,她终于捕捉到那些话语,原来大伯母说的是:“音晚,这一切都不该由你来承担。你要好好的,保重自己才最要紧。”
  江音晚流了那样多的泪,自己却无知无觉,唯有胸口剧烈的颤与痛,提醒着她一切的真实。
  江夫人无法为她拭泪,只能一遍遍地叮嘱:“囡囡,你要好好的。”
  直到狱丞进来,躬身催促:“姑娘,一刻钟已至,若再逗留,恐怕要惹人起疑了。”
  江夫人最后深深望她一眼,笑得沉静如海:“回去吧,囡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