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古代种田奋斗史>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29节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29节

  陈如松去送,一直没回,直到杨稔烧水给儿子洗了澡,陈如松才慢步走回来。
  “怎么这么久?”杨稔不大明白,自家离老宅没多远,要说的话也说了,聊两句就能回来了呀。
  “跟爹娘又聊了会,他们说打算将这个家交给大哥大嫂当了,只是爹竟然还询问我是怎么想的。”陈如松难免意外,平日都是他爹说什么就是什么,今日还问了自己的意思。
  这事陈如松意外,杨稔却不意外,“你如今出息了,看着是个可靠的人,爹娘想问你拿主意也是正常,只是大哥大嫂这事,你也不好说什么。”
  大房一家子瞧着都不大靠谱的样子,陈大哥当初没分家时,瞧着也是不错的,虽然昏了头要收养罗翠儿,可公公送走后他也没犟了,她是没想到分了家,大房是过得奇奇怪怪的。
  二房和自家才几亩田地,如今这日子都是过得蒸蒸日上的。
  陈如松点点头,“明日买驴我和爹去就是,你在家歇着,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买回来。”
  “好啊,刚巧我也不想走路,没什么想要的,你看着买点就是,今日才去的县城,东西都买了,家里也不缺什么。”走路去镇上,也要一会儿,还有大太阳,能在家里歇着自然是好的。
  第二日清晨,父子俩吃完早饭就出发。
  杨稔拿着绣帕子的东西又去打听消息去了。
  只买了一亩地可不够,还是得多多注意着,多买几亩田地。
  午饭未到,一辆驴车进了村里,陈家村的村民都看了过去。
  驴车上只有陈如松和陈大兴两人,陈如松在赶驴车,这会还是上午,没搭上驴车也没必要租一辆驴车回来,所以这应当是买的。
  “咦,这,是大兴叔买驴车还是如松买驴车了?”一位与陈如松同辈的族人嘀咕道。
  这人还在嘀咕,已有人大声问了出来,“大兴叔,你买驴车了吗?”
  陈大兴乐呵呵道:“是如松买的,日后去县城也载客的,耕地翻地也可以租借。”开始替儿子招揽生意了。
  一群人围了过来,打量着驴车,一个村民道:“这驴子买的好,瞧着就精神,有力气。”
  另一个村民接道:“这可是刚买的驴,能不精神吗,如松小子,你出息了,都能买得起驴车了。”
  陈如松谦虚着,“哪里哪里,这驴车还是借钱买下的,只等着今年农忙时挣点,好早日还清借的银钱呢。”
  一群人围着驴车瞧了好些时候,杨稔在村民聚集时就回家了,反正等会驴车就回来了,她也不着急看。
  午饭煮好,陈如松才牵着驴车进门。
  院子里已经留好了关驴子的地方,驴子可以直接栓在那,下午陈如松再给它做个遮风挡雨的棚子就好。
  只是菜地又缩小了一些,好在勉强够一家三口,便是暂时没有新鲜蔬菜吃,杨稔储存的野葱头、蕨菜干、竹笋干等等能吃上一些时候。
  “这驴车要多少银钱?”瞧着挺好的,比利叔那头驴子精神多了。
  “十六两,刚好是利叔那头驴子的两倍。”
  “是咱们家里最贵的一样了。”杨稔摸了摸驴,笑着道。
  陈如松表示赞同,“这倒是,连房子也未必有它值钱。”
  十两不到建的房子,地皮是批的宅基地,小小的,便是买也要不了几个钱,是以驴车这会还真是家里最值钱的一样。
  第43章 想法
  驴车买好了, 家里又添了一个进项。
  架驴车去县城,驴车上能挤着坐八个人,一人来回是两文, 便有十六文。
  除了这个, 驴还能耕田,等春耕时租出去每日都有一些收入。
  “除了这两个,咱们还能买个石磨,帮村里的人磨米面, 村里之前就一头驴, 也没做这个,咱们磨米面都是靠自己的力气或是背去镇上, 若是家里有个石磨, 驴子磨得快,一下就好了, 村里人定然有人不想费力气而来咱们这磨的。”陈如松建议道。
  “好呀,买来也方便咱们自家。”之前磨米面都是男人去操心,是以杨稔一下并未想到这些。
  应下后杨稔忍不住笑道:“这驴子可真是没得歇了。”
  “买它回来就是用的,咱们给它吃好住好就行了,不过也别让它太累了。”
  “这是当然。”花了不少积蓄买下的呢,可得珍惜些。
  石磨很快就到位,驴子开始劳作。
  过了些日子, 桃子成熟了, 家里地边就种了一棵, 只是种在外面的果树,每到即将成熟时,许多小孩子就会去偷偷摘了,是以真正能熟了等到杨稔过去摘时已经没几个了。
  总共就七个桃子, 杨稔吃了一个,给自家男人留了一个,剩下的留给儿子吃。
  再过几日,杨稔坐着自家的驴车去县城了,这是她第一次坐自家新买的驴车,感觉与从前坐别人的驴车是完全不同的,坐着自家的驴车,心里有种踏实感。
  只是杨稔却没办法与自家男人诉说这些感觉,因为驴车上还有七个人,陈大嫂也在驴车上。
  “嗨呀,这驴车可真好,这十六两花得可真值。”陈大嫂也是第一次坐这驴车,农家普通妇人是几月难去一次县城的,基本有什么缺的就在镇上买了,除非是镇上没有的,要去县城买,也要凑了好些东西要买才去县城,毕竟来回两文的车费虽不贵却也不算便宜了。
  不过陈大嫂坐车自然是不收的,看着这结实宽敞的驴车,陈大嫂心里觉得,三房买这驴车的钱,怕不是有自家的份吧,哪里就那么容易分家三年多就买地又买驴车了,二十多两,哪里存下的?
  “三弟妹,嫂子可真羡慕你,这既是买地又是买驴车的,家当添了不老少,爹娘可没少帮忙吧。”分家后,陈大嫂的大方是再也装不下去了,心里想什么也直接说,算是直来直往了。
  “这驴车是爹帮着选的,确实多亏了爹娘,只是这买驴车的银钱,却是我跟如松辛辛苦苦挣的,要是铁蛋之前未念私塾,大嫂怕是也能买驴车了。”陈大嫂怀疑公公婆婆贴补了自家,杨稔听明白了,自家能买得起驴车,靠的可只是他们夫妻俩。
  杨稔说的,陈大嫂心里可不信,不过她也不再继续说,左右人也不会承认。
  车上还有六个村里的人,杨稔也不想在这与陈大嫂争论公婆到底有没有贴补自家,见陈大嫂不说话了,她也没再说话。
  一路沉默到了县城,陈大嫂跳下驴车,朝陈如松叮嘱道:“三弟,我去买些东西,你等着我回来再走。”
  语气不大好的说完,陈大嫂飞快地走入人群。
  其余人也都各自交钱下驴车,夫妻俩停好驴车也往街市去。
  “大嫂刚刚的意思是说爹娘贴补了咱们才买了这驴车。”杨稔将刚刚陈大嫂的话复述给自家男人听。
  “不止她这样想,大哥怕是心里也嘀咕,不管他们,他们不思进取,咱们却是要越过越好的,这会十几两她觉着爹娘拿得出来贴补咱,日后咱们去县城买房,他们总不至于还觉得是爹娘贴补的吧,爹娘也那不出那么多银钱。”
  自从之前,大哥在爹娘吃喝不好的时候还拎不清去送钱给罗翠儿,陈如松就对自己大哥失望了,对大嫂更是不抱什么期望。
  “行,我也就是跟你说一下,免得你不清楚,今日再买些果子吃吧,这会不知道寒瓜(西瓜)有卖没。”在杨稔心里,吃是很重要的。
  “应当有了,便是今日没有卖,过几日也有了。”陈如松也不想去想大哥家里那一堆奇怪的事,顺着媳妇的话去想寒瓜最开始成熟的时候。
  “寒瓜重,咱们先买齐需要的东西再去看吧。”上次自家男人背着满满一背篓果子来来回回的,杨稔就心疼了,记在心上。
  “好,有阵子没来了,家里是有不少东西缺了该买。”陈如松对于什么先买什么后买是无所谓的,反正都在这个范围内。
  买齐东西,夫妻俩开始逛了起来,看了大半摊子,终于找到了卖寒瓜的摊子。
  寒瓜汁水丰富,甜滋滋的,炎热的夏季吃着是最好不过,十分解渴,是消暑利器。
  “咱们买两个给爹娘吧,甭管大哥大嫂他们如何,咱们顾着爹娘就好。”看着寒瓜,陈如松想起自己爹娘也是喜欢吃的,从前家里每到夏季,寒瓜是少不了的。
  “买吧。”杨稔没意见,然后又想到娘家,“再多买两个吧,我想给我爹娘送两个过去。”
  最后总共买了七个,老宅两个杨家自家三个。
  东西买好,夫妻俩就到停驴车的地方等着村里人。
  陆陆续续六个村民都来了,只有陈大嫂还未过来。
  八个人在这等了半个多时辰,陈大嫂才姗姗来迟,背篓放满了东西,手里也拿满了。
  “哎呀,难得来一次县城,这要买的东西太多了。”陈大嫂坐上驴车,催促道:“还等什么,咱们这就走吧。”
  其余六人碍着这是车主的亲大嫂,日后还要搭着驴车,勉强忍下了这气。
  “大嫂买得不少啊,怎么大哥不来,这样多东西,一个人怎么好拿?”陈如松关心了下。
  “他要干活,哪有你命好啊,有闲。”
  这话说的,眼看自家男人被说,杨稔忍不住怼道:“大哥十几亩田地自然要比我们劳累,我们几亩田地的活,一下子就忙完了,可不得想尽办法挣些银钱过日子,哪里能和大哥比,送铁蛋去私塾念书还有闲钱帮助别的孩子。”
  这话说得陈大嫂脸一僵,这是她最不想听的话,分家后家里的银钱,自家男人不说抓紧点,反而拿去给那个狐狸精的女儿,自己累死累活,却便宜了自己最厌恶的人,这让陈大嫂很是气愤,恨不得那个贱人马上去死。
  是以当时公婆说要重新当家,她心里是愿意的,自己男人当家,她管不到银钱,家里多的银钱全被自家男人拿去给狐狸精,公婆当家,好歹能存下来,便是自己一时管不到,日后也能收到。
  可自从三房买地后,她就不这么想了,公婆是不会给外人,会存着,可他们还有两个儿子呢,二房三房又都是才几亩田地,公婆怕是心里想方设法要贴补两房吧,当初分家时就是,除了田地是按四六分,家里的各样东西都是两房占的多。
  是以她跟自家男人说好,让他去跟爹娘暗示一番,该到他们当家了,总不能一直是两个老的当家吧,这回,她怎么也要将银钱捏在自家手里了,绝对不能放在自家男人身上,如今自家男人被公婆管教过,银钱她有把握拿到手。
  只是过了好些日子,公婆都没有回应。
  而三房居然买了驴车,陈大嫂几乎确定了,公婆定然私底下给了三房不少银钱,不然光凭那几亩田地,吃喝嚼用后还能剩多少?便是卖鱼,一年也就二三两,哪里有买驴车的银钱。
  至于说那什么养兔子,她可不觉得能挣钱,能吃上几顿都是不错的了。
  因着觉得三房拿了自家的钱,陈大嫂是很不高兴的,加之又是大嫂,跟两人说话并不客气。
  未料三房得了便宜还不卖乖,还敢对上自己,陈大嫂更是生气。
  心里非常不满自家男人之前做的事,可对外,她还是维护着的,“你大哥就是热心肠,心善的很。”
  陈大嫂不再说话了,怕三弟妹又戳她痛处,家里两个弟妹都是娘家从小宠着长大的,脾气并不软,只是当初二弟妹一直没生儿子,没底气,三弟妹又是新嫁娘,才让她能摆长嫂的谱。
  如今,在二房三房面前,她竟是都不能说教几句了。
  在陈大嫂这心思复杂的时候,驴车到了陈家村,既然送到村里,陈如松就干脆更体贴一些,沿路将各个村民都送到离家几步的地方。
  村民们一个个下了车,最后才送陈大嫂,陈大嫂又不高兴了,“三弟,你知不知道亲疏远近,怎么也是先送你大嫂我回去,再送那些人吧。”
  “大嫂,今日坐上这驴车,你就一直在挑刺,怎么,觉着我这驴车你不喜欢坐是不是?”陈如松可不惯着她了,自己越退让,她还觉着自己是因着拿了爹娘的银钱才退,既然如此,就自己怎么爽快怎么说了,免得让媳妇也跟着被气到。
  “我哪里在挑刺,我这说的难道不是正理?”她可是亲大嫂啊,就应该是先送她回家,反正就是这样,没先送她就是不对。
  “道理你自己明白,到了,你下车吧,要是还想做我这驴车,日后就别挑刺。”小道理大嫂不可能不明白,不过是故意这样说的罢了,陈如松不想多费口舌。
  陈大嫂碎碎念念地下去,陈如松马上赶车走了。
  “你今儿怎么如此没耐心了?”杨稔还以为自家男人会解释几句呢。
  陈如松摇头,“不是没耐心,明知道大嫂是故意那样说的,我再顺着她的话解释,显得我多傻啊,咱又不欠她的,她凭什么不好好说话。”
  第44章 天气
  “咱们过得比大房好, 大嫂自然会认为是爹娘偏帮咱们,大房十几亩田地,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 咱们要过得比他们差才是对的。”
  陈如松抿唇, “就让他们想去吧,咱们过咱们自己的,爹娘过些时候定然会让大哥大嫂他们自己当家,自然就知道爹娘到底有没有贴补咱, 除去分家那时, 爹娘帮衬的都是他们,他们还不满足。”
  爹娘如今还是能挣银钱的时候, 分家, 便是大房占了不小的便宜,就分家这三年多, 爹娘都是生龙活虎的,能给大房干不少活,若是未分家,那虽是大房占多些,可二房三房也是得利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