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替宋> 第248章 我是个好人

第248章 我是个好人

  赵佶虽然还没有公开宣布退位,但回宫之后已经不再处理政事,开始逐渐将手上的大权转移给赵枢。
  他更是离开了延福宫,搬进了自己当年的端王府改造的龙德宫,高俅也故意饮酒闹事被罢职,改封龙德宫使,天天跟赵佶一起踢球。
  现在,大家都能感觉到大宋的风向正在一点点的改变,谁也不能阻挡这位燕王登临大位。
  暂居燕王之位的赵枢现在反倒是比以前更加低调。
  他从不上朝,只是每天处理一些军务,并在黄昏时进宫面见官家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一直风雨无阻。
  开封又恢复了平静,只是这平静多少有点让人心焦。
  果然,在宣和五年的秋天刚刚到来时,总领三省多年的蔡京致仕,跟之前每次滚蛋都要哭着表达对大宋的忠诚不同,这次蔡京很光棍地表示要回仙游老家。
  他给赵枢献上一封洋洋洒洒的万言信,倒是没说什么自己的功劳,只是详细列举了自己的处处家产以及一些机密内容。
  享受了一辈子,蔡京终于准备彻底交出自己的权力。
  除了大儿子蔡攸还留在开封,其余诸子全部跟随他回家,蔡京还在信上承诺,他带走的所有家产不会超过一船。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紧接着,原马军副都指挥使,现在接任高俅的官职就任殿前都指挥使的刘延庆将自己在泰山上的亲眼所见所闻公开,参太子赵桓、郓王赵楷谋反。
  他详细揭露了赵楷伙同王黼企图发动兵变挟持天子的种种罪行,朝中众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两位皇子大不孝,不配继续待在任上。
  赵佶从善如流,直接将两人从族谱中开革,废去赵姓,关进天牢。
  而太宰余深在泰山上的表现堪称灾难,更在最后时刻向赵楷屈膝,回来之后也只能黯然辞职,交出手上的大权。
  现在开封留下了一大片的权力真空,正是赵枢提拔自己人收拢人心的机会。
  赵佶在即将卸任的时刻总算做了件人事,让赵枢可以用提拔官职的最切实手段拉拢自己的手下重臣。
  这一点,赵枢倒是非常感动。
  他看着面前厚厚的一沓书信,冲刚刚从河西风尘仆仆返回的张叔夜悠然长叹道:
  “都是求官、举荐、说情的书信。
  以前有以前的烦恼,现在有现在的烦恼。
  嘿,现在这么早就说本王要登基,会不会让人觉得有点不妥。”
  张叔夜哑然失笑道:
  “臣这次回来,是听闻开封有变,宫中贵人召义军勤王,生怕有小人乱群,这才匆匆返回,可不是为了求官,请大王……哦,请官家明鉴了。”
  之前王贵妃矫诏令天下勤王,使者一路快马向西,张叔夜也收到消息,他担心赵枢有失,赶紧与种师道商议,从西北招募义军一千,又汇合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等人兵马共三千,一路狂奔回开封。
  没想到跑到开封这边居然是一片风轻云淡的景象,倒是让他尴尬了。
  赵枢在朝中的心腹宇文虚中乐呵呵地道:
  “张公心念国事,千里来源,虽然没有赶上,终究是一片赤诚。
  官家可不能慢待了。”
  左一个官家右一个官家,让赵枢听得有点不开心。
  他皱眉道:
  “别的都好,只是官家这个称呼本王很不喜欢。
  叫小赵都比这个好听,呃,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现在吧,本王还是要好好计划一下眼下的事情。”
  现在大宋对内要平息土地改革带来的混乱。
  已经有不少旧党开始蠢蠢欲动,利用百姓对朝廷的多年不满准备直接摊牌造反。
  想想元祐党人碑上都是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明星人物,而新党这些人吧……
  哎,说实在赵枢也是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才知道原来新法首领王安石的名声这么差,名臣王韶收复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边二千余里,改变了对西夏作战的走势,可在后世寂寂无名,赵枢穿越之前压根没听过此人的姓名。
  而新旧党争在蔡确被贬到岭南之后就彻底撕破脸皮,如果不是大宋的版图太小,恨不得都得把人贬到南极。
  赵子在位之初还想化解一下党争,可这一代的新法派(包括赵子自己)都不当人,搞得朝堂乌烟瘴气,连带导致新法派的名声臭不可闻,
  再斗下去,就算赵枢一时能占据上风,可当皇帝之后无法继续使用燕王的超然地位,早晚会被这些党争拖入泥淖,再被他们用丰富的经验压制。
  毕竟大宋科举可是考策论的,赵枢当皇帝之后真不一定能赢过这些卷王。
  好在他现在手上有兵。
  能动手的话,就不用一直逼逼。
  “咳,你们说我以后当了皇帝,死了之后会不会弄个‘武’的谥号?”
  “呃,大王是不是没有分清谥号和庙号?其实我大宋不少先皇谥号中都有武字,这个完全不需要在意啊。”
  张叔夜为宇文虚中的耿直捏了把汗,好在赵枢似乎完全不在意。
  “这就好——张经略,你手下的义军有多少敢战可信之人?”
  “呃,都时刚刚募集的义民,若是大战,只怕远不如西军众人。”
  “自然不需大战。
  你帮我物色几个果敢之人,之后叔通将升任枢密使,我需要有忠勇之人掌握军机房,皇城司也要抓紧改革,乱世重典,谁在惹事我要通通抓起来!”
  就算被后世当成暴君,就算跟朝中的文官阶级开战,也一定得把朝堂的声音统一在一起。
  赵枢有这样的决心,让宇文虚中和张叔夜都颇为动容。
  大宋多年来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铁腕皇帝,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手腕又能找到正确方向的铁血皇帝。
  有赵枢在,说不定大宋中兴之日终于要来了。
  “出将入相啊。”张叔夜颇为感慨地道,“臣读书的时候,前朝人人都喜欢这句话。
  当年的汉儒上马击狂胡,下马书草书,这是何等风光,吾辈士人本应更在他们之上,却连祖宗的荣光都不能恢复,也只能拿家法说话。
  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大王的身上了。”
  ·
  赵桓和赵楷回到开封的时候都被幽闭在家。
  赵枢之前一直没有跟二人见面,直到将二人废出族谱,赵枢才准备好好跟自己的几个兄弟谈谈。
  赵桓没什么好说的,赵枢还有点同情他。
  这位太子没什么主见,脑袋也不太灵光,周围都是耿南仲这样自我感觉良好,却要谋略没谋略、要手段没手段的俗儒。
  赵枢犯不着为了这种人背上什么骂名,甚至没有对他太过控制,只要赵桓不举家出门,他自己也可以到处闲逛在开封散步。
  至于另一个人,他就没有这样好的心情了。
  郓王赵楷,理论上跟他一母同胞之人。
  作为兵谏的主谋,回到开封之后,他被夺去了王府,举家安置在了一座小房,周围布满了大量的宪兵盯梢,防止外人给他联系。
  赵楷甚至都不能跟自己的王妃见面,几天的时间,这个曾经风流倜傥的皇子已经憔悴地脱了形,看赵枢的眼神满是怨毒。
  “别这么看着我,我给了你机会了,是你自己不中用。”
  赵枢平静地坐在赵楷的对面,朝这个理论上跟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哥哥耸耸肩。
  “当时童贯和你一起行刺本王的时候,本王就应该杀了你。
  不过当时为了征战,本王顾全大局,想不到你们居然弄出这种手段——啧,话说你们的谋划果然很抽象,本王真是替你们捉急啊。”
  赵枢对历史的研究很不到位,不过也听过不少靖康时君臣的段子。
  这些人搞事情之前难道不先写个可行性报告详细论证一下,连预案都没有,现在被抓住了就瞪着眼,这跟打架输了的小学生有啥区别?
  “你到底是什么人?”赵楷声音沙哑,满脸不甘地问。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受官家喜欢的儿子,如果赵枢不出现,自己以后肯定是大宋官家,一代圣君,带领大宋走向辉煌。
  他根本就不是我大宋的血脉,是他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替换了五弟,现在他即将要夺去大宋的一切,这让人如何接受?
  “呵呵,我是什么人不重要。”
  这里只有赵枢和赵楷两人,赵枢说话也轻松了不少。
  “你只要知道,就算我不出现,皇帝也绝对没有你的份就行了。”
  “不可能!如果没有你,父皇一定会选我为太子!”赵楷一脸幽怨的道。
  赵枢耸耸肩,微笑道:
  “你这样除了鼓动我杀你,没什么别的作用。
  想想看我都不是你的亲人,等羽翼丰满之后大可随便处置你的家人,你忍心让你的妻儿被我收拾地一愣一愣,死的苦不堪言吗?
  都是成年人,别跟小孩子一样意气用事。
  别的不说,就你在泰山上发动的那个兵谏,你觉得你当上皇帝能做的比我好?
  做梦吧你!”
  赵楷怔怔地看着赵枢,良久才叹了口气。
  “说吧,你要我做什么。”
  “不需要。”
  “不,你一定需要我做什么!
  你要当皇帝了,需要名声,是不是需要我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来拥护你?好让天下人觉得你是个仁慈良善的好皇帝?是不是?”
  “兄弟,你魔怔了。”赵枢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也难怪,你从小受的教育让你相信的就是这鬼话。
  可我不一样,我上学的时候就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至于为什么不杀你……”
  “可能是因为,我是一个单纯的好人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