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回到三国当皇帝> 第九百三十二章 寻铁记

第九百三十二章 寻铁记

  这可把陶章给感动坏了,李琛现在的身份和当年在中丘的时候,可不一样了,那时候李琛还只是个中丘小县的贼曹,说白了不过算是个斗食小吏罢了,可是现在的李琛短短几年时间,便靠着他自己的本事,蹿升到了一个郡国的守相之职,而且还获封列侯。
  而他则充其量只能算是李家的一个身份比较超脱的门客罢了,两人之间的地位可以说是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了,但是李琛到现在依旧还如此礼遇于他,如何不让陶章感激涕零。
  于是陶章赶紧拜倒在地,叩谢李琛,连说折杀他了,他如何承受得起。
  李琛连忙搀起陶章道:“陶先生不必惶恐,在我心中,陶先生乃是大才,称呼您一声先生,毫不为过!
  因我之故,现如今还要让先生长途劳顿,不远千里从中丘赶来此地,先生受我一拜,又有何妨?
  想必先生一定累坏了,我早已在城中给先生安排好了住处,先生先入城洗涮一下,今日我就不叨扰先生了,先生好好休息一下,明日我再设宴为先生接风洗尘!”
  陶章这心里面就别提多暖了,虽然现如今已经进入了深冬,走在路上,天寒地冻的,着实身上寒冷,可是当见到李琛这样待他之后,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一种暖洋洋的感觉,再无一丝寒意可言了。
  另外李琛也见了一下那些被迁到沛国来的铁匠们,对他们嘘寒问暖了一番,还当众赏了他们一些钱,每个人还发给了他们一身提前准备好的冬衣,让他们可以御寒。
  除此之外,还告知他们到了这里,不用担心住处问题,这里早已在城外给他们安置好了住处,他们来了之后,每个人都可以立即住入暖和的房屋之中,丝毫不用担心会忍饥受冻。
  这些铁匠们看到现在贵为沛相的李琛,还记得给他们准备新的冬衣厚靴,让他们御寒,另外还赏他们钱花,甚至连住处都给他们安置好了,令这些铁匠们也都感动不已,集体拜倒向李琛叩谢。
  李琛就是这样的脾气,虽然生活在这个阶层分明的年代之中,但是李琛的阶级感却并不是非常强烈,即便是对待这些身份卑微的工匠们,他也能很好的与之相待,能考虑到这些人的疾苦,这也是这些年来,这些匠人们始终忠心耿耿的为李家卖力做事的原因。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都不是真正的傻子,即便是见识短浅的平民百姓,他们也能感受到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也懂得知恩图报,这也是李琛此次远赴沛国的时候,很多之前跟随他的兵将们,愿意抛家弃口的追随他前来沛国为他效命的缘故。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李琛表面上看起来一切如常,继续督促屯田之事,另外在跟陶章商议过一番之后,决定把李家在沛国的铁作设立在竹邑。
  之所以选择竹邑,是因为相县和竹邑都位于睢水岸边,相县处于睢水上游,竹邑则处于睢水下游,两地往来可以走水路,用船只运输,不管是人员还是货物运输都要比走旱路要便捷,运输成本也低很多。
  最关键的是竹邑周围有山有水,处于几条河环绕之中,相对来说环境比较封闭,也易于管理,李琛下一步有他自己的打算,需要大量的储备兵器,如果将铁作安排在相县的话,这里作为沛国的治所,人多眼杂,如果大规模的打造兵器,肯定会被人怀疑,并且被人指责他居心叵测。
  但是把铁作放在竹邑,便可以避开很多人的视线,更何况竹邑还有一座谷山,虽然山不高,但是环境却相对来说比较僻静,而且植被比较多,就地获取木炭也比较容易。
  最重要的是,李琛到了沛国之后,经过了解,发现就在相县西部,和梁国砀县交界的地方,居然有铁矿,只是所发现的铁矿规模不大,也没有设立铁官,但是自古以来,当地就有人采矿,私下里建有小型的铁作炼铁,但是因为规模的原因并不受重视,产量也很低。
  李琛前段时间拿下临睢的时候,还专程派了几个随军铁匠带着他的手令,到临睢和相县交界一带,专程去看了一下当地的铁矿资源情况。
  现在几个铁匠都已经返回了相县,报知李琛,说就在相县和砀县交界的地方,确实有一些铁矿资源,但是矿点的铁矿储量不大,要是大规模开采的话,估计十年时间,他们所发现的铁矿就能被全部挖光,除非再发现新的铁矿。
  而且他们还带回来了一些铁矿石,正好陶章也来了,有了陶章这个精通炼铁的大匠在,拿到这些铁矿石的标本之后,陶章立即点头说这些铁矿可以炼铁,只是铁含量比较低,要经过选矿才能用于炼铁。
  (有资料显示,在河南的商丘永城一带,确实有铁矿,而且很早之前就有开采炼铁的记录,只是因为储量比较小,规模始终不大,在历史上也没什么名气,而永城就位于东汉时期的梁国砀县和沛国相县!并不是我胡说八道!)
  李琛一听就乐歪了嘴巴,只要这些铁矿品位没有低到这个时代的技术没法炼铁就行,虽然要选矿,会导致成本升高一些,但是只要有铁矿就行,他最怕的就是在沛国境内找不到铁矿,附近最近的铁官现在应该在九江郡那边,也就是后世的六安,但是现如今九江郡归扬州刺史部管辖。
  另外去那边采购铁矿,运回到沛国这边进行冶炼,以目前的交通运输条件,实在是成本太高,即便是炼出铁,也有些得不偿失,还不如从那边直接采购铁料运回来合适。
  但是这个时代九江郡铁官据说铁产量也很低,基本上都被郡府控制着,就算是他觍着脸去买,九江郡的太守很给他面子,一年下来也卖不给他多少铁料,因为这个时代当官的并不十分重视铁官的建设,铁官也把持在不少阉党亦或是权贵手中,他们虽然追求利益,但是目光短浅,却不愿加大投资,所以各地铁官在这些年天下大乱之后,铁产量都在急剧降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