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233节西域之西的宝物(1)

第233节西域之西的宝物(1)

  西域东部某处,一望无垠的大漠和戈壁,天苍苍,沙茫茫。
  一支十分奇特的队伍正在大漠间缓慢但坚定地向东前进,人、马、骆驼、羊……混在一起,其中的人数只有二三百,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灰头土脸、皮肤粗糙干瘪、眼窝深陷、身体消瘦、嘴唇犹如树皮一般干枯龟裂,看上去就像一尊尊木雕泥塑,但为首二人的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充满坚定的、坚决的、坚毅的信念,并且他们腰间的佩刀仍然寒光闪闪。
  这些人是孔明在二三年前派去“西域以西之地”的探险商队——只能称之为“探险商队”,不能称之为“外交使团”,因为孔明现在的身份是地方诸侯,而非中央政府,只有中央政府才有资格对外派遣外交使团。这支探险商队为首二人一个姓裴名峰,字子岳,乃益州汉嘉郡人氏,另外一人姓陶名高,字子峰,乃冀州章武郡人氏。裴峰虽然是益州人,但他自小跟随父母迁徙定居于西凉,十分熟悉西凉以及西凉以西的西域等地的风土人情,还会一口流利的西域多国多民族语言,并且胆大心细、勇武过人;陶高是甄家的人,他多年来为甄家来往于中原和西凉、西域等地进行商贸运输等,拥有非常丰富的野外旅行经验,并且同样身手不凡。孔明在制定这项“西行”计划后,悬以重金招募敢于执行计划的勇士,陆续招募到了裴峰、陶高等五六百名既有能力又有经验,并且忠诚可靠的勇士,将其组建成一支私人“探险商队”。裴峰、陶高等人先在西凉西部边陲地带实地训练了小半年,然后在准备齐全充分后正式出发,出西凉、经西域,翻雪山、穿大漠,一路继续向西。
  这是一趟艰苦卓绝的旅程,艰苦得哪怕裴峰、陶高等人此时身在炎热无比、骄阳似火的大漠中都会感到不寒而栗。一名探险商队的成员在事后是这样心有余悸、后怕无比地描述的:
  “……大漠真是太可怕了!这里根本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传说中的地狱也不过如此。听说,恶人在死后就会被发配到阴间的地狱里,忍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折磨,我想,阴间地狱肯定就是大漠。人在大漠中,每时每刻都忍受着令人躲无可躲、无处不在的煎熬。天空低沉昏暗,那种昏暗视觉其实是极度的光明产生的错觉,烈日一直暴晒着我们。大漠的气温真是太高了!在滚烫的沙子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进着的我们被晒得头昏眼花,漫山遍野、无穷无尽的沙海在烈日强光下反射着铺天盖地的黄光,晃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贴身的衣服就像炙热的铁皮一样烫人,干燥膨胀的热气结结实实地包裹着我们,与我们的身体进行着从头到脚甚至可以说是由外向内的密切贴合,这种感觉还不如待在蒸笼里被蒸死,因为蒸笼里好歹充满了水汽,大漠里的热气完全就是滚烫的空气,没有一丝水分。这种高温的热气不但让我们浑身极度难受,还吸干了我们身上的水分。一开始,我们浑身上下的每个毛孔都在拼命地流着汗,直到最后整个人被一层盐末覆盖并且再也流不出汗为止,皮肤火辣辣地痛,人仿佛被烤熟了。空气不但像沸水一样烫人,并且还非常沉闷,闷得让人透不过气,呼吸空气就像在呼吸开水,五脏六腑都是火热的。我们不但皮肤被晒干了,就连身体里的脏腑也被晒干了,鼻腔、气管、肺叶……被空气炙烤得犹如枯树叶般枯萎而干硬。我们就像被扔进热水里的鱼一样痛苦万分。”
  “这种鬼地方、鬼环境、鬼气候简直就像被诅咒了,让人的精神也极度萎靡。一开始,我们还有说有笑,但很快,所有人都无精打采,没有力气说话,也懒得说话了,大伙在一片沉默中麻木地骑着马或骆驼,就连驮畜也跟人一样懒洋洋的,一副要死不死要活不活的样子。偶尔,当我们发现一片绿洲时,队伍里才会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然后争先恐后地跑过去喝水。在大漠里发现一片绿洲,人就像获得重生复活般,重新感受到自己还活着,重新感受到生机,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的‘绿洲’都是飘飘忽忽的,似乎近在眼前,实际上却是远在天边,怎么跑都跑不过去。少公子在我们出发前曾经跟我们说过,他说那种东西叫做‘海市蜃楼’,乃是别处绿洲被天上的日光云气给反射了,不是蜃龙吐气形成的幻影,更不是什么天界仙境,只是一种类似于影子的东西。少公子真乃神童天人,他好像什么都知道,因为他的事先提醒,我们才没有被‘海市蜃楼’误导迷惑。差点儿忘了说,我们之所以没有死在大漠里,离不开少公子发明的一种东西,叫做‘指南针’,这种东西十分神奇,针头一直指向南方,再加上靠着夜空星辰分布辨别进行辅助,使得我们在大漠里没有迷失方向。”——指南针早在战国时期就被发明出来了,叫做“司南”,但比较粗糙原始,精确度也不太理想,孔明“改进了”司南,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真正的指南针。指南针跟放大镜、望远镜等一样都是齐鲁的机密。
  “大漠里上千里、几千里都是荒无人烟的,一片死气沉沉的死寂,人在大漠里会变得脑子晕晕乎乎的,反应力迟钝了很多,全身上下也提不起什么劲。水是大漠里最宝贵的东西,要非常珍惜地一点一点地喝,连一滴都不能浪费。除了喝,不能做其它任何事情,洗澡就像老母鸡那样在沙子里打滚,因为喝水不足,我们一天小便不了一次,大便时排出的秽物也像石头那样硬邦邦的。大漠实在太可怕了,酷热还只是其次,最可怕的是沙尘暴。太可怕了!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漫山遍野的,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土黄色,沙尘暴就像黄色的海啸般排山倒海地席卷向我们,裹挟着不计其数的沙土,势不可挡地咆哮着滚滚而来。空气仿佛都被沙尘暴刮走了,人感到窒息、恶心、作呕,衣服里、头发里、眼窝里、耳朵里、鼻子里都被灌满了沙子,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张嘴说话,因为一张开嘴,嘴巴立刻就会被沙土填满了,耳边听不到人说话声,只有那澎湃磅礴得近乎可怕的风暴声,举目望去,天昏地暗、天旋地转,宛若天地就要毁灭了似的,昏黄惨淡的太阳在沙尘暴中看上去就像一个烧红了的铁球。沙尘暴刮过来的风简直就是流动的火焰,所有人裸露出来的地方都被飞沙打出了血丝、伤痕,队伍被半活埋了,物资和驮畜都横七竖八地被掩埋在沙子中,马匹惊恐不安地嘶鸣着,骆驼则非常有灵性地在背风处跪卧着躲避沙暴,我们就躲在骆驼的侧面躲避可怕的沙尘暴。”
  尽管艰苦卓绝并且一路不断地失去伙伴,或死于贼寇盗匪,或死于迷路失踪,或死于干渴饥饿和体力耗尽,或死于疾病,或死于毒蛇毒蝎毒虫……但裴峰、陶高等人仍然信念坚若磐石地执行着孔明交代给他们的任务,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此时承受的艰苦以及付出的牺牲都是极度值得的,他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风餐露宿、流血流汗流泪……终于从“西域之西”寻找到了两样华夏本土没有的、价值无穷的宝物,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两样宝物带入华夏,从而造福千千万万的、无数的华夏同胞以及繁衍延绵下去的华夏子孙后人。
  “扑通”一声,队伍里一人软绵绵地从马背上倒了下去,因为极度缺水,体力透支了,同时,生命力也随之枯竭了。
  “虎子!”队友们急忙冲上去。
  “来人!拿水来!”裴峰急忙吩咐道。
  “不……”叫虎子的队员虽然已经奄奄一息,但却坚决地拒绝了被送到他嘴边的水壶皮囊,他用黯淡无光的眼神看着裴峰,吃力地道,“队长……水……已经不多了,要给那些……羊……我不喝……”
  “你傻呀?”裴峰想要流泪,但没有流出,因为他的身体同样极度缺水,既流不出汗,也流不出泪,“那些羊只是畜生,畜生的命哪能跟人比呢……”
  “那些羊是畜生……但是,它们可以救活很多很多的人……它们的命,比我的命要重要得多……它们已经死了不少了,不能再死了……我们已经死了很多兄弟,不能让那些兄弟白白地死掉……”
  “你给我住口!快喝水!”裴峰无泪地哭泣着,“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进入华夏家乡了!你给我坚持住啊!”
  “真的不行……队长,我不怕死,死不算什么的……少公子说过,我们把这两样宝物带回了华夏,我们所有人的名字都会被立碑纪念,后人会永远记得我的名字……少公子肯定会给我的家人非常丰厚的抚恤金,足够他们一辈子不愁了,我……已经没什么遗憾了……队长、各位兄弟,你们走吧,我不能跟你们一起回到华夏了……”
  言罢,这个队员在风沙中、烈日下闭上了眼睛。
  裴峰、陶高等人看着这个也离开他们的同伴,纷纷无泪地哭泣起来。
  “继续前进吧!”裴峰强忍住心头的悲痛,下达命令。
  队伍继续向东而去,队员们频频地回头,瞻望着那个正在被风沙逐渐掩埋的队友的遗体。一路前去,一路归来,已有一半队友这样陆陆续续地葬身在了异域间或沙海中,但永远不朽。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马匹和骆驼的奔跑声突然间从附近由远至近地传来。裴峰、陶高等人顺声看去,却见足有四五百人正在靠近过来,个个身穿异域服饰,腰佩弯刀,表情凶悍。
  “是楼兰人!”有队员立刻一眼认出。
  “准备战斗!”陶高大喝一声。
  原本精神萎靡的队员们纷纷振奋精神,拔出腰间的环首刀,愤然怒视越来越近的楼兰人。
  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虽然该国国土不大、人口不多,但其国都楼兰城正处于华夏西凉通往西域的交通咽喉要道上,堪称西域的重镇要地,汉人来往西域基本上需要经过楼兰。长久以来,汉人和楼兰人关系很差,因为楼兰人在汉匈战争期间屡屡充当匈奴的耳目和帮凶,多次攻杀抢劫汉朝使者,遭到汉军打击后,其表面上降汉,实际上两面三刀,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摇摆不定并且更倾向于依附匈奴。眼下,汉朝进入东汉末年,因为国内混乱、国力衰退,所以对西域的控制力度和震慑力度有所减缓,楼兰人也再度对汉朝变得“不老实听话”起来。
  裴峰、陶高深知楼兰人对汉人不友好,加上他们携带着两样价值绝伦的宝物,更加提高警惕提防楼兰人,因此,他们特地没有进入楼兰国向楼兰人购买饮水、粮食等物资,绕开了楼兰国,这也使得他们此时非常缺乏饮水,没想到,还是有一股楼兰人发现了他们这支队伍。
  进逼而来的楼兰人们骑着马匹或骆驼,挥舞着弯刀,一边怪叫一边不慌不忙地包围裴峰、陶高等人,个个满脸得意的狰狞,他们看得出来,这些汉人个个干渴缺水、疲惫不堪,并且人数只有他们一半多,双方打起来的话,他们稳操胜券,他们为他们即将发一笔横财而得意。
  “……”楼兰人群里,一个身份是首领的壮汉神色傲慢地高声说了几句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