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779章 新联合政府

第779章 新联合政府

  “华夏联合政斧成立了!”9月9曰上午九点左右,随着孟享的庄严宣布,华夏终于摆脱了分立,形成了统一的联合政斧。
  华夏的国家的名字只有一个,所以此次宣布的只是新政斧,一个新的华夏管理者集团。
  即便是先锋军可以完全掌控,占了绝对优势,但新政斧依旧需要加上一个联合的字眼。
  大义永远是政治的华丽外衣。
  只有挂上联合的招牌,才能代表全体,而不简单是为某一群体服务。也减弱了其他势力对先锋军的仇恨值,再怎么说,也被代表了不是。
  在一番勾心斗角中,议会、公民代表大会也随同新联合政斧一起完成了三大华夏权力上层建筑的构建。
  正是有了议会和公民代表大会这两个的存在,才使得联合政斧顺利的完成了整体架构。
  孟享的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新的国家总统,而议会议长的头衔经过多番的妥协扣在了老蒋的光头上。
  虽然权力架构是西方的模板,但议长的权力已经被议会中的议员们联合架空了。更确切的说,这个议长更像是主持议会的主持人。
  “一切权力属于大众,属于全体公民!”孟享喊着这样的口号,就把议长的众多权力分散到了下边。
  自从八月底,先锋军踏人渝城后,老蒋自知权力指挥棒已经失去,能有这么一个光辉的头衔,已经是先锋军一再相让的结果了。不说先锋军的枪口所向,就是那帮权力大增的议员们,也更乐意头顶上更空旷些。
  老蒋很有默契的选择了隐忍,接过了这个有名无实的任命。
  他不知道孟享根本没有对之赶尽杀绝的意思。
  时代的精英,并不只是翻看历史时,用上帝眼光随意藐视那么的简单。就像是我们不知道未来,在当前的时代洪流中一样只是个弱不禁风的小蚂蚁。
  除了老蒋在历史中也有过不少的贡献,孟享也不想承担清理掉老蒋后的影响。
  正是因为存在无数的时空,时空管理局也同样不是只有一股势力说了算。
  虽然孟享领取的是共和国的红色基地,但也不排除其他的意外因素。
  即使不算合格政治家的孟享也知道,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况且,孟享对老蒋也谈不上滔天的仇恨。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央党盘根复杂,已经渗透到了华夏的各个地方和各个领域,孟享需要一个熟悉的老蒋顶在前边,给他消化中央党的时机。
  而且有了众多仇恨值加身的老蒋的存在,才可以牵制其他势力。
  这一次,红党联合众多其他势力和一些无党派人士突然发难,冲击上了公民代表大会委员长的位置。
  孟享也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措施。
  除了时空管理局的限制容易引发基地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华夏崛起,攻略全球的机会丧失外,孟享也觉得有一帮理想主义的激进人物更能担负起公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责。
  孟享不希望国家之鼎缺少一根腿丧失稳定,虽然一根腿和两根腿都能发挥平衡的作用,但却不如三足而鼎的稳固。
  一个稳定的政权积累下的时间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华夏已经被西方文明落下太多了,他更需要的是时间。
  同议长一样,公民代表大会更能体现全体公民的参政议政的职能,更加重视每一位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就连委员会的权力都被大幅度削弱,更不用说委员长这个位子了。
  因为新的宪法规定,总统和议长、公民代表大会的主席不可以来自于同一个党派。
  既然孟享坐上了总统的位子,老蒋接过了议长的交椅,作为华夏此时编录在册的第三大党派的首脑,魏仁当上代表大会的委员长之位也不稀奇。
  “公民代表大会的委员长可是和总统和议长平等的位子,应该不存在谁领导谁,谁当小弟的问题。这下应该不会天降神雷了吧?”面对着一个劲的要挤人高层的他们,孟享也只能虚上几个位子以待之。
  虽然孟享有把握凭着众多克隆人的死忠以及越来越多的嫡系部下,掌控议会和公民代表大会中的声音。但考虑到魏仁的手段,为了防止意外,他还是留着老蒋来对之制衡。
  “不能打,不能杀,我也加些限制该没问题吧?”孟享心中纵有更多的遗憾,此时也只能做到这些了。这也为以后49年的变局做准备。
  而在之前,孟享的重心放在了对外的扩张上。
  只要基地发展起来,一个地球国家的权力又算什么。能让华夏在这个时空屹立世界巅峰,已经解开了孟享心中的一个大疙瘩,不枉穿越一回。
  ……孟享扫了一眼两旁随同一起观礼的老蒋、魏仁等众多大佬,心中无限感慨,但依旧面不改色的带着一丝微笑,继续望向下方排成纵队走过的阅兵方阵。
  在一系列仪式完成后,阅兵式成了最后阶段的重头戏。就连借口抱恙的老蒋也到了观礼台上。
  观礼台前的华夏广场是中都新落成的,面积一点都不差于[***]广场。
  当初老蒋在妥协的时候,依旧对首都的问题极力争取。
  他提出的渝城和南京自然没有人选,却点燃了新一轮的首都争夺热潮。
  “新政斧需要新首都!”其中虽然不乏一些别有用心者,但长安作为远离沿海开放地区,自然环境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治理好的,在孟享的一系列西北环境治措施还没有看到效果的时候,至少现在还不是最佳的首都选择。
  当初选择长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北方和西方的苏俄,现在西北稳定,长安作为首都意义被一些其他因素影响。
  随着先锋军海军的发展,海岸线越发稳固,沿海地区作为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影响地,依旧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人才流动的最佳选择地区。
  这一点即使孟享都无法靠着一个长安的牌子扭转。
  没有足够的人才,没有思想意识的扭转,长安首都发展的并不是很顺利。
  除了周围环境的问题,交通也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时,虽然有陇海线,还有已经修好了的长安到太原的铁路,以及完成了大半的长安北上直通包头的铁路,以及刚开始建设的南下四川的铁路通道,但比起交通的便利,还是有不少的弱势。
  长安的防御地利也成了他的交通弱势。显然这点上,四通八达轻松连接华夏各地的中都有着优势。
  中都的位置在人才的交流和未来发展布局中也更显强势。
  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中都的所在地的中原核心。
  “论到华夏文明,不止是有汉唐,若是要追溯炎黄,夏商周三代文明,中都或许更合适。华夏文明中,中原是任何政权绕不开的中心位置!”唐药师的一番话,让孟享最后改变了主意,顺手推舟的把首都定在了中都,换来了老蒋更多的让步。
  有了六百公里的直辖范围,秦岭中的基地没有挪动。为了防止意外,成为副都直辖市的长安还会作为战略要地经营。
  中都的建设一点不差于长安,经过了完整的规划,华夏古代风格和现代文明的融合起来的一座大都市已经初具模样。足以完成一座首都的职能,包括这一次大阅兵。
  ……在统一色的白马黑马两个骑兵代表方阵的陪同下,一队混色的汗血宝马方阵刚刚走过。
  虽然骑兵已经落伍,但在边疆地区,骑兵作为侦查和巡逻的效费比还是很划算的。
  而且对于此时很多地方来说,马匹的交通作用在民间是无可替代的。
  在孟享的指示下,华夏也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培养,早早建立起了血统记录,以河曲马、蒙古马、西南马等华夏本土马种为蓝本,引用阿拉伯马、柏布马和欧洲的诸多马种来进行改良,在蒙古地区和中亚众多地区开始培育更加优良的品种。
  当然自从先锋军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后,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也已经属于华夏的物产了。
  或许是为了某个时代的遗憾,这才又有了这凑起来的三百多匹汗血宝马方阵的展示。
  但即使再好的马匹,它的战斗力在现代装甲部队的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一队队的现代钢铁骑兵方阵缓缓的驶过。
  从多功能战车,到T-34/85以及黑豹、虎王,一长串的队列好像望不到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