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生活>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325章 大丰收的喜与忧

第325章 大丰收的喜与忧

  这只是考察团此行考察的前半程,众人在海上平台匆匆的吃了一顿简陋的午餐后,又搭乘一艘人员运输船只,前往收获任务已经完成有一段时间的其他海上平台。
  为了解决自然降解带来的海水富营养化问题,必须在这些植株解体的时候,让足够多的鱼类将这些解体的植株吃掉。
  如果不吃掉的话,这些植株的尸体腐烂的过程中,会大量吸收水中的氧气,造成海水局部缺氧,严重的会造成海水变臭了,会严重污染周围海洋环境。
  其实赵一在一开始进行海上农场项目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而且也知道,如果是一般的鱼类,根本就无法在短短两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消化完这么多解体物质。
  而且一般的鱼类即使能够消耗掉这么多的植株解体物质,也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涨到一定的个头,这些鱼类的销售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赵一亲自改良了一些食草型鱼类的基因,让他们比正常的鱼类食量更大,体型成长速度也更加快,当然肉质也比正常的鱼类更好吃。
  吃过海鱼的都知道,海洋鱼类的肉质一般是没有淡水鱼类鲜嫩,就像赵一,他就不怎么喜欢吃海洋鱼类,即使淡水鱼类的刺比较多,他还是喜欢吃。
  按照赵一的性格,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极致,就像他给农牧公司培育的羊牛品种一样,如果不能够做到顶尖,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付出。
  所以面对鱼类改造方向,除了让体型更加容易长大外,最重要的改良方向就是肉质了,将海洋鱼类普遍存在的不良口感都去掉,让其他优秀肉质鱼类的有点都加入进来。
  说实话,这个比起羊牛品种改造更加科幻,这么大幅度的改造之后,其实就和新鱼类品种没有多大区别了。
  正是由于这次的基因改造幅度有点大,所以赵一才要亲自出手。
  一是怕别人改造不好,留下隐患,毕竟这是给人吃的,不能出现一点安全问题。
  二是这种改造技术,相比起他给青农实验室的基因技术,还要先进一点,如果更进一部,就相当于可以创造全新的物种了。
  如此恐怖的基因技术,不是赵一舍不得让别人学习,而是怕这些掌握技术的人员,脱离自己的掌控之后,做出一些让人遗憾的事情。
  而且也只有自己能够对这么大幅度的改造,带来的安全性有更高的预见性,因为他可以在宙灵空间中进行几万年时间的模拟。
  可以确定改造后的种群,经过无数代繁殖,基因依然可以表现出来它的稳定性,也可以确定基因交叉传播是否带来新的基因污染问题。
  其他人即使掌握了这种大幅度基因改造技术,也没有条件判断这种新的品种是否对人体安全,因为他们无法跨度几万几十万年的时间历程。
  许多基因改造物种,在很短的时间跨度内,是察觉不出来这种危害的,只有经过无数代繁衍的过程中,才会慢慢的表现出来。
  半个小时候,船只就来到了一处海上平台,这片区域和周围的几个区域都是已经收获完的,这从周围的植株水面叶子就可以看得出来。
  凡是收获完成的植株,水面叶子会迅速的从略有黄色,变成几乎全黄,同时也因为收获的过程中,机械的操作,导致叶子相对破损,没有以前那么完整。
  众人登上海上平台之后,有平台上的负责人,带领大家视察,怎么样快速搭建海洋养殖场。
  想要在海上养殖鱼类,就只能通过网箱养殖,但是传统的网箱养殖是无法适应现在的这个场面。
  一是因为海上农场的整个区域太大了,传统的网箱都比较小,想要将海上农场里面的植株尸体全部消耗掉,需要的网箱数量太多了。
  不说资金成本,就是需要迅速搭建这么多的海上网箱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最佳养鱼时间只有两个半月,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二是网箱装置虽然透水性比较好,但是总体还是封闭式的,植株解体后的碎屑大小不一,大一点的根本就无法透过网箱,造成资源浪费。
  三就是不能够让农场海水区域里面的植株解体碎屑被海浪冲走,不然的话,不仅会浪费这些资源,同时也可能会对周围海域造成污染。
  正是因为有如此考虑,一开始天玑农牧公司就耗费巨资,在整个海上农场区域,建设了大大小小非常多的海上平台。
  海上平台不仅可以给海上农场的员工提供安全的港湾,而且也是一个结实的海上固定桩。
  只见员工使用机械,将渔网上面的绳子系在海平面的平台卡扣上,渔网的下面的绳子沉入水底,系在海床平台卡扣上面。
  然后分别由10艘船,将渔网协同运往另一个海上平台,在运输的途中,将渔网缓慢的放入到海里。
  等到了另一个海上平台的时候,船上的渔网已经放的差不多了,然后在将渔网的上来绳索分别系在平台的海平面卡扣上和海床卡扣上面。
  渔网的中间还有许多挂扣,需要沿着海上平台往下,密密麻麻的挂在海上平台上,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养殖的鱼类溜走。
  到此这一面的渔网就铺设完成,两个海上平台的距离相差一公里,如果是普通的绳子和渔网,自重其实非常大,海面上的绳子会向下凹陷比较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些绳子和渔网的材料,都是由基石材料公司帮忙研发的碳纳米管制成,不仅重量非常轻,而且任性和拉伸应力非常强。
  使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渔网和绳索,不仅可以避免海面上的绳子向下凹陷,造成鱼类越过渔网,同时还能够应对巨大的海上风浪。
  等整个海上农场都这么围起来后,那么大型的海上船只就无法进入内部了,但是每一个养殖区域内,都会提前准备好各种设备,例如自动捕鱼机,鱼群观察机等。
  以后捕鱼的时候,人工参与的部分非常少,只需要操作这些机器,就可以完成从养殖、观察、捕获到运输的整个过程,相当的方便。
  有人可能会说,养殖的鱼也可能会在海底下面穿过去,毕竟海底并不是平坦的,这个问题,赵一也已经考虑到了。
  所以赵一改造的这些鱼类,都是习惯生活在海洋的中上层,他们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潜到海底。
  看到这里,考察团的海上考察之旅就正式结束了,他们对于天玑农牧公司的这个海上农场作业过程评价非常高。
  不仅相对密集的海上平台保证了海上农场员工的安全,同时各种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也大幅度减少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农场的工作效率。
  众人搭乘船只返回陆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钟了,也差不多到了晚饭的时间,于是赵一就提议让他们在这里的厨房吃一顿晚饭。
  既然是过来视察的,当然要尝尝这种石榴米的味道到底如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评估。
  说实话,石榴米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为了让考察团全面了解这种米的特性,赵一特意让厨师将制作过程从头到尾演示一遍。
  只见厨师直接将一颗貌似刚收获上来的未刨开的果实,直接刨开,里面就是一颗颗类似大米的果实种子,这就是石榴米了。
  这种新鲜的石榴米,做饭非常简单,只需要直接放在蒸笼上面蒸即可,连水都不需要放,等待约莫半个小时之后,就可以蒸熟拿下来了。
  当蒸笼打开之后,大家纷纷往里面看,发现原来放进去是一粒粒的,蒸熟之后,依然还是一粒粒的,不似大米那样,如果不通过特殊手法,蒸熟后会相互黏连。
  这样的话,石榴米做出来的饭就显得卖相好看多了,至少这是现场大家的一致看法。
  当石榴米饭熟了后,厨师亲手给各位盛碗后端上桌,然后将早就准备好的菜也上了桌。
  “大家尝尝石榴米饭的味道如何,保证大家不虚此行。”赵一笑着招呼大家吃饭。
  于是众人带着探究的神情,挑了一些饭粒进入自己的口中,慢慢的细嚼,想要感受这种米饭和普通的大米饭有什么区别。
  首先就是香味,这种大米一入口,就是满嘴的清香,比起普通的大米要浓烈很多,其实这种状态下,根本就不需要吃菜,就可以很轻松的将饭粒吞下肚。
  其次就是比较有嚼劲,这种嚼劲恰到好处,有点q弹,但是又不会粘口腔,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爽。
  以上两点就是石榴米饭给他们的感受,不说其他的,就这卖相和这口感,就感觉比起米饭来说,就上档次的多。
  在大家品尝之后,赵一还为他们介绍了这种石榴米里面的营养成分,可以说,只要吃了这种米饭,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基本上都不需要额外补充了。
  这是这种石榴米区别于普通大米的根本不同之处,赵一在研发这种粮食的时候,刻意将淀粉的比例降低,提高了他们的蛋白质占比,同时还将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纳入其中。
  以前百姓不富裕的时候,追求高淀粉物质,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体能量消耗,但是未来大部分人一天的活动不需要消耗那么多淀粉,而对蛋白质的需求提高了。
  所以到时候,这种石榴米肯定会被更多人追捧,因为它对于人体的日常营养需求来说,更加健康。
  只是这么好吃的米饭,在场的众人却选择了沉默,赵一也觉得现场气氛不太对,也知道是什么原因,也只能选择默默的吃饭。
  吃完饭后,赵一和各位连夜赶回京都,在大家散开前,首辅说道:“各位明天早上务必抽出空来,参加会议。”
  本来以为没自己啥事的,赵一准备离开现场,毕竟自己听到太多的东西不好。
  结果临了,首辅补充了一句:“赵总,你明天也过来一下。”
  这么紧急开会,肯定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这次天玑农牧公司的海上农场,虽然是大丰收,应该感到高兴,但是背后的隐忧,这些高层也非常清楚。
  明天的会议估计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需要商量出来一个妥善的办法,解决这些背后的隐忧。
  回到家后,赵一洗漱完毕后,躺在床上,仔细想着这个问题,毕竟明天不仅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他的一次大考,想要考的漂亮,就必须先准备好。
  之前赵一就知道会有今天这一幕,因为这种石榴米,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和质量都是一流的。
  这虽然是喜事,但是对于国内广大农民来说,就不是喜事了,赵一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让天玑农牧公司搞农业合作示范点。
  目的就是想要做出一个样板出来,让政府高层看看什么是现代化农业,同时也想让这些农民不再种植粮食,因为国内的粮食生产结构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必然会大幅度降低农民的用工人数,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不然还是以老样子种植的话,虽然就业人数增加了,但是人均收入则是无法提高。
  就像前世那样,虽然农民手里都有几分地,但是如果靠种地维持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出去打工。
  这就是现实,土地的单位产出太低了,和投入的精力严重不匹配,只有提高人工效率,增加单位产出,才能够让农民具有和城市人口一样的收入。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赵一这两年一直给农村人口找出路。
  一是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为此,百味食品公司甚至贴钱让农民进行果树的种植。
  二是增加各地的工业产业,按理说,百味食品公司如果工厂建设在一起,更加方便管理,许多设施也可以共用,减少相关的成本开支。
  但是百味食品公司并没有这么做,就是为了这些农村剩余人口的就业,为了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赵一也要求百味食品公司尽量扩大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
  只是去年他们刚刚成立,即使在怎么努力,精力都是有限的,随着几年各项事情都会走上正轨,来年百味食品公司具备了大爆发的潜力。
  但是仅仅这样,是完全不够的,按照赵一提供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我国最多只需要5000万的农业劳动力,就可以满足我国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需求了。
  甚至技术再先进一点,这5000万农民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全国都消耗不完,还可以大规模的出口。
  按照农村劳动力和无劳动力人口1:2计算,也就是说,农业领域只能够养活1.5亿人口。
  那么就会出现近6.5亿的农村人口剩余,不能解决这部分的就业生存问题,赵一现在推广的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推行的下去。
  而且这6.5亿人口当中,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的,就达到了3亿多人,问题是,城市劳动人口并不是都有工作,还需要将这一块的人口就业也要算进去。
  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天玑农牧公司的海上农场也就只能维持今年的种植规模。
  因为再扩大规模的话,国内的农民种植的粮食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不管是价格还是品质都是如此。
  所以赵一就必须就这个问题提供一个稳妥的解决思路,主要有以下思路。
  首先就是增加工业规模,这个赵一其实已经有意识的这么做了,一开始赵一进行的都是高科技领域,但是这些行业门槛比较高,而且总体就业人数也不会非常多。
  所以他就开始创办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这两个都是用工大户,事实上也是如此,就赵一的这两家企业,现在员工人数大约在1500万左右。
  但是这已经差不多到极致了,倒不是说赵一不能在扩大企业规模,而是他们已经占据了世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的50%以上了。
  想要再提高,难度就非常大了,一些国家也是有意识的在保护本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只有那些欧美发达国家,才不在乎这些纺织服装工业。
  因为这些产业对于他们来说,属于低端产业,而且他们的工人工资很高,资本无法获得超额利润,经营不好,还会亏损。
  当然,随着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后,赵一旗下的纺织服装企业的世界份额会提高一些,但是赵一估计最高也不会超过80%。
  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最多也就只能提供2000万人左右的就业,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增加就几乎不可能了。
  另一个能够容纳大量就业的,就是食品行业了,这也是为什么赵一这两年,一直让郝思敏加快百味食品公司的发展的原因所在。
  根据赵一预计,整个食品加工行业,可以容纳的直接就业岗位,大约也在1000万左右的就业人口,在加大就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
  原因就是,食品行业出口不像纺织服装行业,各个国家的壁垒更加高,想要大规模出口,困难程度非常高,这是各个国家保护本国食品的安全需要。
  再加上他投资的基础建设项目,忙忙碌碌到现在,他创造的就业人口总数也没有超过4000万。
  想到这里,赵一忍不住叹了口气,重生回来已经7年了,看似财富挺多的,其实按照这个角度看,也就那样,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