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156章 权宜之计

第156章 权宜之计

  “徐大人啊!你只当可怜可怜我成吗?我连自己的衙门都不敢回去,县里头也没有余粮给百姓当种粮,这颍州城的大户都是一个鼻孔里出气的主,他们要是不想放粮,耽误了春耕,你我都交代不过去。”
  说话的这位姓唐,下面的知县老爷,被一群堵着衙门要种粮的百姓给吓怕了,只能找徐让来打秋风。
  徐让端着茶碗,心中七上八下,他想要整治的是贾道全等人,可没想到,刚刚出了一口恶气,把常平仓控制在手中之后,回到衙门不到三天,却被自己手下给堵住了。
  大宋的知州老爷负责当图章,基本不怎么管事。
  这不是说大宋的官员都是尸位素餐之辈,而是大宋的制度限制了知州在官场上的发挥。通判作为知州的副手,并不是什么大官,但是大宋的通判却有一项非常古怪的职能,可以直接上书皇帝。当年太宗皇帝就很不放心知州们天高皇帝远的糊弄他,于是就给通判多了一个可以监察知州的职能,偷偷给予秘密上书的皇帝的权力,而且不经过中书省和御史台,直接送入大内之中。搞地大宋的通判像是知州的监视者一样,让人难受,知州消极怠工也就成了常例。
  尤其是通判的职责和知州的职责完全重叠,可以说,知州和通判两人之中,有一个人做事勤恳,另外一个人必然会无事可做。总不能让官阶更高的知州老爷忙里忙外,通判却无所事事吧?
  于是,大宋州一级的官场,就变得有意思起来,基本上就是通判忙里忙外,知州却在游山玩水。
  于是下属只要有事,就会直接找通判,而不是去找级别更高的知州老爷。
  颍州通判徐让也是如此,他被颍州治下的县令唐倞给堵住了,虽说汝阴县令唐倞说的是他的难处,但目的只有一个,要粮。
  “这事学士已经知道了,他正在想办法。”徐让不说破,只是用言语推脱着。
  可是唐倞却颇有怨气的说道;“徐大人,您还不清楚吗?学士终究是学士,他和我们不一样。我等都是官场的劳碌命,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真要是有了错处,御史台根本就不会搭理我等米粒大的前程,只要吏部在岁末的评语上写上两个字——下下,说不定过一两年,下官就要去看守料场,做个不入流的小吏了。”
  徐让摆摆手道:“不至于,但你总该说自己来的目的吧?”
  “听说老大人手里有三万多石粮食,我不要多,给我两万石,我就能将县里缺粮的状况解决了。
  “两万石,你可真真敢开牙啊!”
  徐让气地真相拂袖而去,连说:“没有,这粮食不是给你准备的。”
  “徐大人,你别动怒,听我说。”唐县令忙起身作揖道:“你我都是这颍州官场的浮萍,说不定哪天就离开了。可我们和学士他老人家不一样,他不用在乎政绩,且能往高处走,而你我不往高处走,难道还要往下走吗?昔日同僚成上司,情何以堪啊!”
  “这个……”
  见徐让似乎有说动的痕迹,唐县令追着卖力道:“老大人,你不为我等下属考虑,总该为自己考虑吧?”
  唉……
  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徐让起身道:“老夫也不能作保。得问问学士再做决断。”
  他虽是这么说,但心情却跌落谷底。甚至对唐县令这个下属也是颇为惋惜。显然,徐让认为唐县令是贾道全等人的帮凶,他这里刚刚手握了粮食,那帮人就如同闻到血腥的狼一样,前脚刚安排好粮仓,后脚却跟着来要粮食。
  他不认为唐县令会看不出来,这粮食是颍州百姓救命的粮食。
  后衙,徐让的到来让苏轼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他原本以为,粮食只要在自己手中,就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安排。可没想到,他刚刚控制颍州的两个常平仓,就有人打着民变的幌子来要粮食。
  一个县的县令,竟然敢开口就要两万石粮食,这里面没有别的用心,苏轼说什么也不信。
  徐让斟酌着对苏轼询问道:“要不下官出面拖一拖?”
  “春耕是百姓一年的指望,也是朝廷最为重视的内政,你我真要是在春耕这件事上有所闪失,恐怕真要让那些人得逞了。”苏轼也是没办好办法,看向了章授。
  章授无奈,开口道:“不如答应大户们的请求,来缓解百姓的压力?等春耕过去了,再做打算?”
  “不可。”苏轼虽没好办法,但他不认为大户们会妥协,自始至终,大户们都没没有提出过要求,这时候官府低头,岂不是让大户狮子大开口?
  再说了,大户不答应呢?
  说话间,苏轼的视线落在了李逵的身上。
  后者埋在一堆稿纸之中,避而不闻。
  这让苏轼不免奇怪起来,没见过这么安静的李逵。
  “人杰,你这一天天的忙什么呢?”
  李逵的表现给苏轼一种既奇怪又欣慰,奇怪的是李逵整日琢磨起了数字。还用天竺的计数符号记录,整的他还以为是李逵在做见不得人的事呢?
  可是细细一品,没跑了,都是颍州最近几年的数据。
  漕粮几何?
  减免税多少?
  百姓的徭役承担情况。
  乱七八的数字,只李逵觉得有点用的,都会让他整理一遍。最后还真让他看出了一些端倪,颍州这几年的经济,宛如一潭死水。这对于财富的积累毫无用处,反而会让大家手里都拮据起来。
  至于说欣慰,就更好理解了,苏轼理所当然的认为,李逵在为他的事而忙碌。这种忙碌是出于孝心,就难能可贵了。
  李逵是个好孩子!
  苏轼心中赞许不已。
  李逵抬头从数据堆里仰起头,对苏轼回答道:“我在琢磨,这颍州城的大户手里究竟有多少钱。”
  苏轼一脑门子糊涂,他摸了摸脑门,发现没喝酒啊!怎么就听着有喝高的感觉?可李逵去琢磨别人兜里有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李逵小心的收拾着稿件,他给自己弄了一根鹅毛笔,用毛笔记录实在不方便,鹅毛笔就方便了许多,也快了许多。
  就见李逵摊开所计算的稿子,低头看了一阵之后,嘿嘿笑起来。
  这魔性的笑声,听地章惇一阵后怕。他就怕李逵犯浑,干出些让人始料不及的事来。收粮仓的时候,李逵就故意让李云动手打了孙卓。这可是民打官,要不是李逵手里拿着州府的文书,李云这是摊上大事了。动手,这是章授非常忌讳的红线,轻易不会触及。可是李逵呢?他或许只是看不惯对方,就这么简单。
  至于结果,有好有坏。
  先说坏的,苏轼肯定被孙卓告了。不过提举常平司可奈何不了苏轼,不用搭理。
  好的一方面就是,李云竟然是个高手,苏轼手中多了一个临时能担当大任的人手。而且还是他的徒孙,信任上绝对没有问题。
  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心头一直紧绷着的章授,还以为李逵对颍州的大户有想法。别人不知道,他能不清楚李逵的底细吗?当初,他可是站在楼上,亲眼看到李逵在临沂的长街上,将皇城司的番子一个不落的打折了腿。这厮完全有能力组织一帮人,将颍州所有的祸害都弄死。
  虽然颍州之后的天下太平了,可李逵怎么办?
  去做山大王?
  关键是,章授都想不出来,有谁能够制住李逵的本事。他都不敢想,万一李逵要犯浑,这颍州会被搅合成什么样?急忙撑开双臂,拦住李逵道:“人杰,你可别想去让逃到山里的三民去抢大户,此事断无可能。要让朝廷知道了,你这学籍都要没了。”
  李逵咧嘴道:“我怎么可能做这糊涂事呢?我这些天就是琢磨出了一个细节,似乎颍州治下大家都没有什么钱。”
  “没钱?这和春耕,百姓闹事有什么关系?”苏轼不解道。
  李逵冷笑道:“大户既然囤粮,我们就囤钱,两样东西,我们总该控制一样。粮票可以提前发了。”
  “可是种粮和春耕呢?”苏轼问。
  李逵答:“师祖,粮仓的粮食不能动,这是州府衙门的底气,没有了这几万石粮食,州府想要再让百姓信服,就难了。守住了这批粮食,才有机会等到对手拿出更多的招数。如果连这几万石粮食都守不住,我们乘早还是不用去管百姓的死活了。因为到时候州衙被大户绑架着,官威尽失,与其如此,还不如早早的收手,让百姓自某生路去吧!”
  “而且要严厉,不能给大户反应的时间。甚至可以散步谣言,要核对各户的田产和税收,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去折腾大户,让他们反应不过来。”
  “最后,官府发讣告,官府担保,由大户给百姓派发种粮,满数额,可以送一子入颍州书院。佃户问主家要种粮,不给的治罪。去年受灾的乡县由州府酌情发放种粮,夏收之后让百姓归还。”
  “朝廷的恩典,怎么能成为买卖?”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竟然不是苏轼,而是徐让。他反对的理由很简单,有卖官鬻爵的嫌疑。
  李逵吸了吸鼻子,委屈道:“送去书院,考不上太学也罢,中不了进士,没什么危害吧?”
  可徐让却据理力争道:“朝廷的脸面呢?”
  李逵鄙夷不已,心中暗道:“朝廷自从和西夏议和,又和吐蕃议和,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