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第1章 歼击机/战斗机

  1.1 福克e1:歼击机的横空出世
  提及歼击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尖尖的脑袋,凸起的座舱,灵巧的动作和喷火的航炮。的确,轻盈如燕的歼击机拥有华美的身姿,能在空中自如地翻着筋斗穿云越雾,凝聚了最尖端的科技成果,拥有惊艳的飞行速度、爬升速度和凶猛的火力,不仅是空中格斗的主力,还是轰炸机、强击机甚至巡航导弹的拦路虎,而且在对地攻击任务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飞机走向军用
  早在飞机问世之前,人类已经开发了飞行器—热气球,人们貌似也意识到这种长了翅膀的“魔鬼”无异于灾难,于是,在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中通过了《禁止从气球上或用其他新的类似方法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1907年重订后甚至成为公约,禁止各缔约国从飞行器上投射武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显然,这个公约已经成为现实与法律开的一个大玩笑。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试飞成功。之后,人们开始痴迷于这项新发明,飞机的稳定性能和飞行距离不断提升。在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中,飞机的军用价值首先便在侦察方面展现出来。相比传统的骑兵巡逻队和游击人员,飞机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敌军数量、方向、建筑工事等重要情报。此时,只要自己的飞机没有故障,在空中飞行是非常安全的。地面防空武器还没有出现,敌方飞机也寥寥无几,偶尔相遇时,飞行员甚至会友好地打个招呼或者示威性地挥挥拳头,完全不必理会地面上热火朝天的战斗。
  然而,早在一战爆发前,英国人就预见到这种“互不干扰”的局面不可能维持太久。他们在《飞行队手册》中写道:“不应指望飞机将能不受阻拦地履行职责。在战争中,必须通过战斗去夺取有利条件。航空侦察是如此重要,因此,任何一方都将尽力阻止对方进行航空侦察。”
  原始空战
  事实证明,空战的确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的战争动机使巡逻机换上了便于识别敌我的颜色,飞行员们也开始互相投掷石块、小钢箭。富有创意的俄国空军飞行员还在飞机上加装了秘密部件,为空中战士增添了战斗力。例如,涅斯捷洛夫上尉在飞机尾部装了一把刀,在与敌方飞艇相斗时将其蒙皮划破,使其坠毁。此外,卡扎科夫上尉在飞机下部安装了一条钢索,钢索顶端是连有雷管的活动抓钩。飞越敌机时,抓钩可以挂在敌机上,然后引爆雷管,将其炸毁。在战斗应用中,这些原始武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神奇,但正是早期勇战者们并不成熟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空战格斗的雏形。
  大家可能会奇怪,当时已经有了枪炮,为什么不直接安装在飞机上,还要用这种笨拙的“空手道”方法呢?
  其实,早期飞行员的确想到把枪炮搬到空中,但遇到了诸多难题。由于飞行中风速大,而且发动机抖动厉害,手枪、步枪难以进行瞄准,命中率极低,警告意义远大于杀伤效果。对于高速飞行的飞机,沿飞行方向从机头前射出的子弹在理论上最具杀伤力,而当时的飞机多在机头上装有螺旋桨作为推进器,使用机枪发射子弹很难避开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片,即使对于少数非螺旋桨飞机,笨重的机枪也极大增加了机头重量,限制了飞行的高度与速度。法国人干脆直接把机枪抬到飞机上,由观察员从活动底座上直接射击,但敌方飞机只要飞在其上方或前方,机枪手便无可奈何。
  射击同步协调器
  这种粗糙的空战模式在1915年2月的一天改变了。那天,4架德军巡逻机正得意洋洋地返航,突然看到一架法国螺旋桨飞机,便仗着自己的数量优势开始接近并挑衅。可这架法国飞机更加勇猛,毫无半点躲闪之意。德军正惊诧好奇的时候,猛然发现对方的螺旋桨中间迸发出了子弹专有的黄色火花。转瞬之间,一架德国飞机在飞行员中弹后一头栽到地上,另一架飞机在燃料管中弹后凌空爆炸,余下两架飞机慌不择路地逃了回去。
  德军百思不得其解,完全无法想象每分钟数百发的机枪子弹如何穿过每分钟上千转的螺旋桨。但这种噩梦一直在持续,德军飞机相继被穿过螺旋桨的法国子弹所击中,吓得他们见到法国飞机后在第一时间就选择逃跑。终于,在1915年4月19日,一架发生故障的法国飞机在迫降后落到了德军手中,机枪的秘密才真相大白。原来,机枪就装在座舱前面,径直向木制螺旋桨瞄准,但面向着枪口的叶片由楔形钢片保护,子弹打中后可以转向而不损害桨叶,而穿过去的子弹就可以飞向敌机。气急败坏的德军马上把这套装备交给了当时为德国效力的荷兰人安东尼福克,要求他在48小时之内将一挺帕拉贝卢姆气冷式机枪安装到德国飞机上。福克是当时最好的飞机设计师之一,虽然从未接触过机枪和射击,但他的团队在规定时间内不仅完成了德军的任务,而且在技术上更胜于法国。福克发明了一套“射击同步协调器”。其中,螺旋桨轴上装一只双凸轮,凸起处正好正对着两个桨叶。当桨叶转到子弹射击的正前方时,凸轮操纵一个连杆抬起,控制机枪停止射击;当桨叶通过枪口时,凸轮回到原来位置,机枪继续射击。这样,机枪只在与螺旋桨不成一条直线时才发射,子弹可以穿过螺旋桨弧而不致击中叶片。驾驶和射击全部由飞行员完成,命中精度大为提高,后座的射击员也被取消。装有这套同步系统的m5k飞机被命名为福克e1。
  福克e1的最大速度为130千米/小时,升限高达3000米,一经使用便大显神威,将英法的飞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奥斯瓦尔德波尔克、马克斯伊梅尔曼、马克斯米尔希等德国飞行员都是驾驶着福克e1一战成名,并创立了各种空战战术,使德国很快建立了空中优势。因此,福克e1可谓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的战斗机。它确立了歼击机武器的基本布局,从根本上改变了空战模式。
  尽管德军在千方百计地保密,甚至不允许德军飞行员飞近前线,一架德机还是像“泄密”的法国飞机一样被俘获,于是英国、法国的飞机上都安装了类似的同步发射系统,相继推出了dh.2、科德隆g3和g4、纽波特10和斯巴德sv等战斗机。后来,德国又开发了福克e3型战斗机、阿尔巴特罗斯c1型双座双翼战斗机、福克dr.1型三翼战斗机等,在空中火力方面再次占了上风,也拉开了歼击机对攻时代的帷幕。
  福克简介
  德国在飞机方面的领先优势大部分要归功于荷兰人安东尼赫尔曼杰拉德福克。福克是一位技术娴熟的飞行员和卓具天分的歼击机设计师,于1890年4月出生在荷属东印度的爪哇。上学时他学习成绩平平,但对机械兴趣浓厚,20岁就制造并驾驶过当时最快和最坚固的单翼飞机。他先是把这架飞机献给自己祖国的荷兰军队,但却遭到冷遇。之后,法国、英国、俄国也相继拒绝了年轻又缺乏技术教育的福克。最终,福克得到了德国军方的认可和重视,为他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设备,建立了福克飞机制造厂。他的聪明才智终于得到了充分发挥,被公认为欧洲当时最优秀的飞机设计师。
  慧眼识珠的德国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14~1918年间,福克设计了近60种不同型号的飞机,包括被英国人称为“飞行剃刀”的d-8战斗机。德军飞行员在驾驶着灵巧的福克单翼机在空战中连连取胜,使英法等国的飞机遭到重大损失,被称为恐怖一时的“福克式灾难”。据统计,在一战期间,福克一共为德军制造了3350架战斗机。法国人后来认识到福克的才能,专门给福克写信,以1000万美元的酬劳邀请他设计飞机,但德国情报机关截获并扣留了这封信。直到一战结束后,福克才得知此事。
  1918年德国投降后,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而无法建造飞机或飞机发动机,福克飞机制造厂被迫解散,福克将装有发动机的数百架飞机引擎连夜偷渡回荷兰,成立了新的飞机公司,发展了f-2、f-3、f-4等民用飞机。1922年,福克移居美国,1939年病逝。福克公司共设计了各型飞机125种,曾为欧洲主力飞机制造公司之一,在1927~1933年间甚至统治了美国商用空运市场,但在残酷的市场打击下于1996年宣告破产。
  1.2 斗智斗勇斗技术:一战期间的空战战术发展
  如果说大炮比的是威力,导弹比的是航程,那么在歼击机战场上,除了性能以外,战术则在成败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蓝天上短兵相接,飞行员们以精湛的驾驶技巧、无畏的战斗精神开发出各种单机战术动作和多机合作方式,将歼击机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尾追迫降
  正如上文所述,初期的空战宛如孩童们的游戏。飞行员们用石块互砸,甚至相互撞击,并没有更多的技巧可言。1914年8月下旬的一天,英国皇家飞行队的三架巡逻飞机正在悠闲地飞行,突然发现前下方有一架德国飞机,便直接俯冲下去。三架英机中,一架在德机后方追赶,两架在德机左右方威胁,将其团团围住,吓得德国飞机只能一边向前飞行,一边朝地面方向躲闪。英国飞机见状更为激动,穷追不舍,直到逼迫越飞越低的德国飞机降落到一片树林里。得意洋洋的英国人洗劫了德国飞机,然后一把火将其烧掉。这种“牧童尾追小公牛”式的“挤压”战术传授给英国皇家飞行队,其他各国也纷纷效仿,这可以说是多机合作进攻的雏形。
  咬尾战术与双机编队
  随着福克e1飞机的诞生和机载机枪的普及,空战变得越发残酷,一不留神就陷入机毁人亡的惨剧,飞行员们不断琢磨如何能最高效率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波尔克是德国一位著名飞行员。在福克飞机问世之前,他就发现了“高度优势”在歼击机作战中的重要性。1915年7月,他躲在高处一片浮云里窥视,等到一架法国飞机从后下方飞过时,波尔克突然下滑到它后面,射击员一下子就将其击落。驾驶了福克飞机以后,波尔克每次都是先爬升到1500米左右的高度,利用上方的太阳光进行掩护。当敌机从下方飞过时,波尔克便会俯冲追赶,到近处进行机枪连续射击。如果未击中敌机,波尔克就会再次拉升飞机,重复这一过程。福克飞机的升限领先于同时代其他飞机,为波尔克的战术使用提供了高度保证。
  然而,波尔克很快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自己在攻击一架敌机时,有时也会受到另一架敌机的追击,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于是,他找了另一位德军飞行员殷麦曼作为搭档,一架飞机攻击时,另一架飞机为其掩护;或一架飞机做诱饵,另一架飞机去进攻。两人配合默契,发展了独有的联络方式,有效解决了尾随敌机的问题。真正意义的双机编队由此产生了,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国飞行员拉弗伯雷率先破解了波尔克和殷麦曼的高空伏击战术。当德军从后上方追击时,拉弗伯雷将飞机迅速拉起,使其进入失速螺旋状态,盘旋半圈后向原航线俯冲,正好到达敌机后方有利于自己的位置。
  而殷麦曼不甘示弱,也开始苦思冥想如何化解此招,于是发明了“半筋斗翻转”战术。他将急速飞行的突然拉起,几乎在垂直方向进行大幅度爬升,翻了半个“筋斗”以后,再进行滚动式翻转,朝原航线相反的方向飞去。在实战中,这种垂直机动战术既可以摆脱尾追敌机,又可以快速获得进攻所需的高度优势,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殷麦曼在一战期间共击落了15架飞机,被称为“里尔之鹰”。
  由此可见,在早期的歼击机作战过程中,单机的战术创新可谓勇敢者的游戏,飞行员总是想方设法利用高度、速度、战术动作等各种优势来到敌机后方位置,然后从机头进行射击。近百年来,歼击机和所携带武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种原始的“咬尾”模式到今天仍旧是空战的最基本战术之一,速度、高度、灵活性也是歼击机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多机混战
  1916年夏末,德国空军开始采用6机大圆圈编队搜索敌机,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防御能力和反击能力。9月17日,波尔克率领着6架阿勃脱劳斯公司d-1型新式飞机进入协约国防区,以零损伤一举击落英军飞机6架。为此,法国的拉弗伯雷又进行了改进,使编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绕圆圈盘旋爬高,从而获取高度优势进行攻击,被称为“拉弗伯雷圆圈”。这一战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还在使用。
  然而,1917年7月的一天,英军一个“拉弗伯雷圆圈”编队自信满满地进入到德国占领区。突然,德国8架飞机组成了4个双机编队,占据了英机编队高处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4个位置。德军飞机从各个方向发起攻击,一个编队退下去,另一个编队冲上来。英军顾头顾不了尾,很快损失过半。
  由此可见,编队空战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和灵活性,飞行员们不仅需要利用个人技术“斗勇”,还需要精诚合作来“斗智”。从此以后,零星的单机作战越来越少见,战场上空经常出现数十架甚至上百架飞机相互追逐的场面,飞行员的技巧、歼击机的性能都在残酷的战争威胁下不断提升,制空权也成为战争中一个关键词。
  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先集中20架歼击机编队参加战斗,随后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了80架侦察机、40架歼击机和5个轰炸机大队,利用飞机的数量和性能优势夺取了制空权。法军随即也从各部队集中了120架歼击机与德军对抗,逐步夺回了空中战场。
  在1918年的马恩河会战中,协约国集中了1100余架飞机与德国800余架飞机展开空战对抗,仅会战当天,法国飞机就出动了700余架次,2天后,德军就被迫由攻转守。7月19日协约国大反攻时,有400架飞机分3层进行空中支援,第一层在2000米以上高度对抗敌方歼击机,第二层在1000~2000米高度对抗敌方侦察机,第三层在1000米以下对抗敌方强击机和地面目标。可以想象,这种组织严密的大规模空中支援极大地推动了地面进攻,德军很快失败。到了9月的圣米耶尔战役,协约国更是动用了前所未有的96个航空中队多达1500架飞机。
  1.3 空战传奇:“红色男爵”里希特霍芬
  正如上文所述,歼击机空战是性能、智慧、勇气、战术的综合比拼。纵观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历程,世界各航空强国的歼击机技术水平相差并不大,一种先进机型在横空出世之时往往所向披靡,但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遇到性能更为优异的对手。歼击机就是这样“你追我逐”地不断发展。而在很多情况下,双方战机性能势均力敌,“人”的因素则显得非常突出,一样的歼击机在不同飞行员手中写下的故事则迥然不同。
  讲到一战期间的飞行员,则不得不提到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一共击落敌机80架,是整个一战中战绩最好的飞行员。勇猛好战的里希特霍芬将自己座机涂上鲜明的深红色,被人们称为“红色男爵”。
  从男爵到战士
  里希特霍芬于1892年5月2日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其家族不乏名人,包括二战期间德国空军元帅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远房表弟)、德国首位女性社会科学家伊利丝冯里希特霍芬(远房表妹)、击落40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洛塔冯里希特霍芬(弟弟)、1989~1993年间德国驻英国大使赫尔曼冯里希特霍芬(侄孙)等。
  里希特霍芬是家中长子,从长辈那里继承了男爵爵位,但他不甘安逸,乐于冒险,11岁便进入少年军校,接着在陆军学院深造,1911年进入骑兵部队,1915年转入更富挑战性的空军,先是担任侦察员,不久后成为战斗机驾驶员,成为德军空中精锐“狩猎小队”中的一员,并在随后的空战中表现出了超群的胆识。
  神勇的“空中猎人”
  1916年9月17日,里希特霍芬击落了第一架敌机。这对于大多数战斗机飞行员来说并不稀奇,但对于里希特霍芬却是一部传奇的开始。
  此后,一架又一架敌机坠落在他的枪下,在仅仅2个月的时间里,战绩就超过了10架。1916年11月23日,里希特霍芬在空中巡逻,突然发现了3架英国飞机,其中一位驾驶员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拉诺霍克少校。两位对手都在利用“咬尾战术”的原理,尽力追逐敌机,到敌机后方发起进攻并躲避敌方的攻击。于是,两架飞机在空中兜起了圈,圆圈原来越小,高度越来越低。其实,此时的英国飞机在机动性和速度上要优于德机,但在纠缠的过程中,里希特霍芬发现自己的爬高性能略胜一筹,而且风向对自己有利,已经将飞机吹向德方地域,使霍克终于有了离开之意。里希特霍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终于爬到了霍克上方开始射击。一颗子弹正中霍克头部,英机随即坠地。此战使得里希特霍芬名声更震。1916年10~12月,他所在的第2狩猎小队共击落76架敌机,而自己仅损失7架。1917年1月,里希特霍芬成为第11狩猎中队指挥官。
  为了防止误击,里希特霍芬将自己的战机涂上深红色,他的部下们也纷纷效仿,在空中形成了红色机群。而英军为了表示打下“红色男爵”的决心,也在自己的机鼻上涂上红色。在1917年4月的阿拉斯战役中,以里希特霍芬为代表的德国飞行员将英军的战机数量优势彻底摧毁。里希特霍芬本人击落敌机20架,所率领的中队击落敌机89架。整个4月内,英军损失了150架飞机和316名空勤人员,另有200架法国和比利时飞机被击落。此时,“红色男爵”战绩已经超过50架,可谓名震天下,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击落敌机的战果。1917年7月,里希特霍芬在战斗中负伤,此后饱受剧烈头痛的困扰。德国军方开始以此为理由将他“保护”起来,试图说服他离开战场而进入社交和军事管理的领域。然而,里希特霍芬虽然病痛在身,却依旧渴望战斗,经常找机会偷偷驾机作战,并逐渐恢复了全天战斗的状态。
  神话终结
  1918年4月21日上午,里希特霍芬率领9架德机以v形编队在空中巡逻,遇到了15架英国飞机。很快,德机便驱离了英机,迫使其逃离,但嗜杀成性的里希特霍芬穷追不舍。一直飞到了法国上空的英军阵地。在空中追击飞机和地面防空炮火的双重攻击下,一颗子弹从后方穿过了里希特霍芬的心脏。“红色男爵”的神话一生就此终结,年仅26岁。
  虽然里希特霍芬为协约国带来了无数灾难,但他的战斗精神和成果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英国按照自己的传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皇家军官衣着笔挺,列队整齐,左手托帽。里希特霍芬的棺椁由6名上尉飞行员(与里希特霍芬的军衔相符)和一队驾驶员护送,在一位神职人员的引导下缓缓驶向墓穴。木棺落下墓穴时,荣誉鸣枪队向天鸣枪致礼,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一架英国飞机带着里希特霍芬满盖鲜花的坟墓照片和讣告投送到德军战线后方。里希特霍芬的座机部件成为了珍贵的纪念品,发动机被捐赠到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至今仍在展示。
  可以想象,里希特霍芬的牺牲令德军大为震撼。他们甚至制订了包括空中轰炸、地面进攻在内的多种方案去抢夺里希特霍芬的尸体。当然,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实力去实施这种疯狂的计划。1925年,里希特霍芬的遗体被运回德国,葬于维斯巴登地区的西弗瑞霍夫墓地。后来,德国为里希特霍芬修建了博物馆;1935年德国空军重建时,将第一支战斗机联队命名为“里希特霍芬”;二战后德国空军重建时,第一支喷气式战斗机联队也被命名为“里希特霍芬”,而且该序列保留至今。里希特霍芬的故事被多次搬上大荧幕,包括1966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蓝徽特攻队》和2008年德国拍摄的电影《红色男爵—空中骑士的传奇》。
  王牌飞行员
  为了纪念战功卓著的空中战士,国际惯例将击落敌机数量超过5架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从此世界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是上文提到的最先将机枪搬到空中、并促使德国发明“射击同步协调器”的法国人罗兰加洛斯。一战中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是德国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击落飞机80架,另有法国鲁内保罗丰克战绩75架,英国威廉毕晓普战绩72架,意大利佛朗西斯科巴勒可战绩34架。二战是“王牌飞行员”的时代,尤其是德国,107位德国飞行员击落敌机超过100架,其中战绩最好的埃里希哈特曼,共击落敌机352架;日本头号王牌飞行员是击落94架敌机的岩本彻三,苏联是击落62架敌机的伊凡尼阔日杜布,英国是击落40架敌机的马德克帕特尔,美国是击落40架敌机的理查德邦格(由于经常难以判断敌机是否击落或被谁击落,历史学家还在不断修正着具体数字)。二战以后,空战规模大大缩减,新诞生的王牌飞行员也越来越少,美军在二战中曾有708位王牌飞行员,朝鲜战争中有39位,越南战争中仅3位,此后再也没有过王牌飞行员。
  1.4 苏联伊-16:现代战斗机雏形
  一战结束后,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制空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争相发展各种飞机。20世纪20~30年代也是航空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伊-16就是在这次浪潮中诞生的一种重要机型,它的诸多设计元素被后来的活塞式战斗机甚至今天的现代战斗机所沿袭。
  厚积薄发
  伊-16的前身是苏联天才设计师波尔卡波夫研制的伊-3、伊-5、伊-6、伊-7、伊-9、伊-10、伊-11、伊-13、伊-15等一系列战斗机。其中,伊-3是苏联完全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战斗机,而伊-15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性能最优异的双翼战斗机,以卓越的空中机动性得到了苏联空军的长期青睐。基于这种雄厚的技术积累,波尔卡波夫于1933年研制了极具创新的伊-16战斗机。
  伊-16长6.1米,高2.6米,翼展9米,空重仅有1.5吨,比二战时期的主力飞机都小一号,但其速度可达450千米/小时,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主力战机的速度高出100千米/小时左右。伊-16装有20毫米机炮和7.62毫米机枪,是最早配备机炮的战机之一。在速度和火力上占有双重优势的伊-16马上装备了苏联空军,与适于低速盘旋缠斗的伊-15搭配作战,战果卓著。
  现代战机鼻祖
  伊-16不仅性能优异,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它首创了多种重要设计,从中可以直接窥视到现代战斗机的身影。
  首先,伊-16采取了悬臂式下单翼。在此之前,飞机大多使用双翼布局,机身两侧各伸出上下并列的两个机翼,中间用支柱和张线相连,这是因为早期飞机多用木材和蒙布制造,自重较大,加上发动机功率不足,不得不采用较大的机翼总面积来提高升力。然而,随着飞机速度的提升,两个机翼和支柱所带来的阻力越来越大,而且严重妨碍了飞行员的空中视野。美国波音公司率先在p-26战斗机上尝试了单翼,但仍需要机翼上下方与机身连接的支撑钢线来维持机身结构,依旧增加了飞行阻力。伊-16则彻底取消了这些零件,只有两个干净的机翼从机身上延伸出来,好像向两侧平直举起的双臂一样,从而大大提升了飞行速度。自此,双翼飞机也基本告别了战机舞台。
  其次,伊-16使用了全封闭式座舱。早期的战斗机飞行员都坐在一个敞开或半敞开的座舱里面,有些机型在面前增设一个玻璃风挡。可以想象,即使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高速飞行时产生的疾风、高空带来的寒冷等不利条件都会对飞行员产生极大的影响,更别说天气恶劣的时候了,因此,他们不得不以牺牲视野为代价而带上挡风眼镜,以牺牲灵活性为代价而穿上厚厚的飞行服。然而,所有这些对抗措施都不如伊-16所设计的全封闭式驾驶舱,后来的机型还增加了有利高空飞行的供氧设备,飞行员再也不必承受露天驾驶的痛苦,可以舒适地驾驶飞机进行空战。为了进一步保护飞行员,伊-16还为驾驶舱增设了防护措施,在座位后面安装了一块防弹钢板,后来还使用了防弹玻璃座舱罩,大大降低了空战飞行员的伤亡率,可谓是最人性化的创新。
  此外,伊-16还首次使用了可收放式起落架。之前的飞机起落架是固定不动的,与双翼机上的翼尖支柱一样,是飞机速度提升的重要阻碍之一,而且如果起落架在空战中受损,飞机降落还要承担更多风险。伊-16设计的起落架可手动收回,起飞后,飞行员摇动手柄40余次,将起落架收回机翼,降落时松开手柄,起落架便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放开。虽然方法繁冗原始,但实现了机身的光滑平整,有利于飞行速度的提升。
  悬臂式下单翼、全封闭式装甲驾驶舱、可收放式起落架在今天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结构,甚至是我们心目中战斗机的标准元素,但这些都是在80年多前由波尔卡波夫在伊-16上率先实践的。此后,战斗机几乎无一例外地沿袭了这些重要设计,我们不得不敬佩波尔卡波夫的天分和伊-16的鼻祖地位。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在作战初期,以佛朗哥为首的国民军得到了纳粹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支持。德国支援的ju-52运输机运送了大量兵员和武器,西班牙共和国军老旧的nid-52歼击机完全不是德国he-51战斗机的对手,眼睁睁地看着德机在天空畅行。11月15日,苏联政府派出了航空志愿队支援共和国军,475架伊-16成为主力战机抵达西班牙,同伊-15一起配合作战,迅速夺回了空中优势。直到1938年,德国将时速超过500千米的大马力型me-109送达西班牙,空战局势再度扭转。
  伊-16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价格低廉,各型总计生产7500架,是20世纪30年代产量最高的战斗机。虽然伊-16在1940年以后的二战中已经无法对抗各国配备的更先进战机,但它作为一种承上启下、富有诸多重要创新的过渡机型,见证了苏联航空工业腾飞的开始,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机。
  1.5 me-109:德意志之鹰
  me-109(bf-109)歼击机作为整个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使用的主力歼击机,从二战爆发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从欧洲战场一直飞翔到非洲战区,几乎参加了德军所有战斗,是德国空军的中坚力量。
  劫后重生
  一战结束后,饱尝德国飞机和飞行员之苦的协约国再也不希望看到那支强大的德国空军,于是在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明确禁止德国制造各种飞机,并取消德国空军。德国约1.6万架飞机被交出或销毁,飞机制造业被迫终止。然而几年后,曾经为此弹冠相庆的协约国就忘了疼,慢慢放松了对德国的限制,允许其发展一些民用机型,苏联甚至与德国在飞机制造方面展开了合作。德国的航空工业依靠过去强大的技术储备,在强烈的复仇主义民族情绪中逐渐复兴。
  到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开始了军备大扩张。希特勒死党之一戈林在一战期间曾为一名王牌飞行员,二战期间成为纳粹德国的空军元帅,此时则成为建设空军的中坚力量。于是,飞机制造厂纷纷恢复生产,各种军用飞机的研制也被列入日程,ju-87、he-111、hs-123等二战主力机型都在1935~1937年定型生产。me-109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me-109由巴伐利亚公司飞机设计师梅塞斯密特主持研制。虽然在过去10余年间,德国航空业的几近停滞,而国外航空业正蓬勃发展,梅塞斯密特仍然依靠着自有积累和国外资料,于1935年7月研制出样机。在试飞时,该机成功地向右做了21次盘旋上升,再向左做了17次,并从7500米的高空垂直向下俯冲,在接近地面的一瞬间改向升空。这些惊险的特技动作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风光无限
  me-109长8.8米,高3.6米,翼展9.8米,为全金属结构,配有一台活塞发动机及一副3叶螺旋桨,在速度上达到了活塞螺旋桨式飞机的最高水平,可达600千米/小时以上,而且其卓越的爬升能力超越了同时代所有歼击机,飞行性能在二战期间名列前茅,能进行高难度的水平盘旋及垂直机动,而且不易陷入螺旋状态。因此,该机在高速性和灵活性两个歼击机最重要指标上都具有很强的实战价值。
  此外,me-109设计合理,结构坚固,工艺简单,因此成本较低,非常适于大批量制造,这些正合德国当局的胃口。新成立的德国空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选定为新一代战斗机。事实也证明了梅塞斯密特的远见卓识。虽然以英美为首的同盟国拥有德国数倍人口、资源与国力,但无论是在战争初期还是战争末期,me-109在西线对英美和东线对苏联的战场上,都没有丧失数量优势。
  me-109相继推出a、b、c、d、e等各型,共计生产3.3万架,占德国二战时期全部战斗机数量的60%。其中,1941年推出的g型时速高达619千米,航程720千米,飞行高度达1.2万米,装有2挺13毫米口径机枪和3门20毫米口径机炮,生产2.16万架。
  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初,伊比利亚半岛上空呼啸着苏联和德国、意大利的各种战机,其中苏联凭借性能优异的伊-15、伊-16夺取了空中优势。然而,到了1938年,天空中出现了时速超过500千米的德国me-109,它们经常组成双机或4机编队在空中巡逻,好像凶猛的老鹰一样击落了一架架曾不可一世的苏联飞机,制空权随即回到德国手中。
  在二战初期,me-109的技术性能明显超出了其他各国的主力战机,而且德国的战争对手们多为挪威、丹麦等小国,空军本就较为虚弱,因此取得了节节胜利。在1939年9月的波兰闪击战和1940年5月的荷兰、比利时、法国作战中,me-109完胜对手的pzl、福克、莫拉纳索尔尼埃、德瓦丁内、“飓风”、寇蒂斯“鹰”等各色战机,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霸主。me-109也造就了二战中德国多位王牌飞行员,如埃里希哈特曼曾驾驶me-109击落敌机352架,格哈德巴克霍恩战绩为301架,京特勒尔、瓦尔特诺沃提尼、威廉巴茨等飞行员都击落过200架以上敌机……
  优势丧失
  me-109的风光无限在1940年7月德国攻击英国本土的“不列颠战役”中终结了。
  首先,英国已经配备了性能上与me-109不相上下的“喷火”式战斗机,面对远程奔袭的me-109,可谓以逸待劳,因为后者需要穿过英军严密的对空雷达探测系统,已经占不到很多便宜。其次,me-109固有的航程缺陷在跨越英吉利海峡后凸显出来。从法国起飞的me-109在理论上仅能在英国上空停留短暂的时间,而实际情况下,为轰炸机护航的me-109无法采用最佳的航线、高度和速度,在天气恶劣时需要绕云飞行,遇到战斗时耗油量也需要增加,受伤的飞机返航时几乎全部被海水吞没。更为不利的是,损耗严重的me-109得不到有效补给,梅塞施密特公司每月最多能提供200架me-109,而英国每月能生产出440~490架战斗机,德军很快失去了数量优势。
  在此期间,英军还采取了“田忌赛马”的战术:尽量回避与性能相似的me-109缠斗,直接攻击自卫能力薄弱的轰炸机。一时间,德军轰炸机大损,无法实现空袭英国的战略构想。于是,德国开始使用me-109挂弹执行轰炸任务,在初期确实收到了奇效。7月成功攻击了英国舰队,8月又轰炸了英国海岸的雷达天线塔和内陆的马特鲁斯哈姆战斗机基地,9月还成功偷袭了伦敦市区。可以想象,智商正常的英国人很快就识破了德军的伪装,再也不会轻视那些身材娇小的战斗机,而负重的me-109在灵活性和速度上大打折扣,变成了英军的“肥肉”,这种“轻型轰炸机”战术也告一段落。
  到了1940年以后,同盟国相继研发出时速超过600千米的新型歼击机,me-109的空中优势进一步缩减,甚至完全消失。
  例如,在1941年6月22日开辟的对苏东线战场上,德军投入了上万架me-109。当时,苏军的主力战机伊-15和伊-16在me-109面前毫无反击之力,第51战斗机联队仅在开战当天就击落苏军飞机114架,第54战斗机联队在开战后1个多月的时间里击落苏军飞机623架。凭借着突然性和飞机性能优势,德国空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夺取了制空权。此时,苏联已经研制出可与me-109匹敌的拉-3式歼击机。面对德军的猖狂,愤怒的苏联人马上加速了拉-3的生产,并相继研制出拉-5、拉-7超越me-109的机型,最终将德国人从苏联上空彻底赶走。
  德国人也不甘示弱,想出各种方法扭转颓势。为了对抗袭击德国本土的轰炸机,他们曾在me-109上装备可自爆的250千克炸弹,在轰炸机上空1000米处投掷,成功炸毁了几架同盟国飞机,但这种粗糙的方法无法准确掌握投弹时间、高度及引爆时间,命中率非常有限,反倒限制了战斗机本身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很快就被放弃了。后来,德军又在me-109上加装21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对轰炸机进行弹幕轰击,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为了进行夜间作战,德军借助探照灯使me-109冲击敌方的夜航轰炸机,并成立了夜战联队,但这种战术依旧过于原始,根本无法适应复杂的气象条件或作战环境。
  与二战末期的纳粹德国一样,me-109最后的反抗收到的成效越来越可怜,盛极一时的“德意志之鹰”伴随着纳粹德国的衰落而消亡,三万余架me-109多在战争中消耗殆尽。随着战斗机的更新换代,me-109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世界头号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
  埃里希哈特曼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歼击机飞行员,曾击落过352架敌机,可谓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哈特曼于1922年4月19日出生于德国魏斯扎赫城,自幼热爱飞行,14岁开始驾驶滑翔机,1939年加入德国空军。参战初期,哈特曼表现平平,甚至错误百出,险些丧命。但从1942年末开始,他突然开了窍,很快便取得了惊人战绩。1943年8月17日,哈特曼击落了个人的第80架敌机,10月29日击落了第150架,1944年7月1日击落了第250架,8月24日击落了第300架。
  苏联曾悬赏1万卢布索取哈特曼的人头,然而毫无结果。哈特曼曾在自己的me-109机头上涂上一个好像黑郁金香花心的箭头,苏联飞行员称其为“南方黑色魔鬼”,一见到这个标志就望风而逃,竟使哈特曼一度没有对手,被迫与队友更换座机才能继续战斗,结果,任何登上特殊标识的飞行员都失去了接敌机会,最后,哈特曼只好将其擦掉。
  哈特曼的战绩多在德国军事态势转劣的二战后期取得,战果中还包括数架问世于二战末期、性能上完胜me-109的美制p-51战斗机。能在如此险恶的空战中全身而退,充分显示了他在战场上的冷静沉着和个人技术的无与伦比。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那天,他击落了第352架敌机,之后被苏联判处25年徒刑。
  1955年,西德总统在访问苏联期间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和一项一般协定,以此换回了哈特曼。而立之年的哈特曼重新回到了重建的西德空军,在奥尔登堡战斗机飞行学校担任副校长,成为第一支喷气式战斗机联队的指挥官,直至1970年9月退役。
  1.6 “喷火”:不列颠的守护神
  提到二战空战,规模最大的要数1940~1941年德国对英国发动的不列颠空战。纳粹德国出动了欧洲战场上的4000余架飞机,倚仗当时在各大战场上风头出尽的me-109,妄图一举摧毁英国防御体系。此役最终以德国惨败而告终,其中的头号英雄就是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唯一一种能与me-109抗衡的歼击机。
  民间英雄的幸运诞生
  二战之前的英国已经不再是称雄世界的“日不落帝国”,与遭到扼杀之后又顽强崛起的德国航空业相比,英国好像忘记了一战期间经历的“福克式灾难”和对德国空军的惧怕,对国防工业毫不重视,飞机制造方面日益凋敝,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机时速竟然不及300千米。对此,英国航空界的有识之士心急如焚,在没有政府要求和支持的情况下,以“民间”方式研究新型战机,超马林飞机制造公司和霍克飞机制造公司相继推出了“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
  “喷火”式战斗机由超马林飞机制造公司的雷金纳德米切尔设计。米切尔是一代天才设计师,他于20世纪20年代初设计了超马林s5型水上单翼轻型机,时速达到500千米,几年后又发展了s6型飞机,时速超过640千米。“喷火”式战抖机就是以s6为基础进行开发而来,于1936年3月5日试飞成功,速度达到554千米/小时,爬升率达到762米/分钟,一步跃入世界最快战斗机行列,也终于得到了英国皇家空军的重视,英军于1938年9月开始配备“喷火”。
  “喷火”基本型长9.1米,高3.5米,翼展11.2米。与me-109的简单粗犷不同,“喷火”的设计非常精致,在整个二战期间都属于一流战机。该机装有一台罗尔斯-罗依斯最新型pv-12大功率水冷活塞发动机,在当时是货真价实的名牌产品。机身为全金属结构,半纺锤形的机头和气泡形座舱不仅看上去优雅美观,而且减小了飞行时的正面阻力,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视野。其独特的椭圆平面形悬臂下单翼空气动力性能优良,里面可容纳枪炮、燃油和主起落架,虽然设计与制造费时费力,但大大提升了飞机的速度。
  然而,此时的英国领导人正奉行消极的“绥靖主义”,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沆瀣一气,能在二战之前赶制出“喷火”实在是让人感到庆幸。战史学家亨利莫尔说:“说实在的,大不列颠之所以能拥有堪与me-109相匹敌的战斗机,完全归功于少数有远见的皇家空军军官和爱国人士的努力。”
  初露锋芒
  雪藏的“喷火”终于在1940年的敦刻尔克上空露出锋芒。
  1940年5月,德国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炸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随即攻入法国,到了5月27日,近40万英、法、比联军挤在陆路已经被隔断的敦刻尔克港口地区。德国空军已经瞄准了敦刻尔克,遮天蔽日的机群在27日一天就投下了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为了挽救这些军队,英军动用了一切力量,包括唯一能与me-109抗衡的“喷火”战斗机。
  与me-109相比,“喷火”在航程、装甲、俯冲时的供油等方面稍逊一筹,但在最大速度、火力强度、飞行机动性方面遥遥领先。口吐火蛇、身姿灵巧的“喷火”上翻下跳,从四面八方对德国的轰炸机及护航机群进行围追堵截。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们勇敢地与德机纠缠战斗,使德军领教了“喷火”的威力,有效拖延了德军的地面攻击,最终以100余架飞机的损失使20万英国士兵和13万法国士兵乘船逃离虎口。
  猎杀“德意志之鹰”
  1940年7月爆发的不列颠空战对英国来说可谓生死攸关。当时,英军仅剩700架歼击机和500架轰炸机。针对德国的大举来袭,英国再度投入了全部家当。当穿过英国雷达防空体系的德军飞行员发现身后的“喷火”时,无不感到惊恐万分。经过敦刻尔克空战的德国飞行员都知道,me-109在“喷火”面前很难占到什么便宜。速度和机动性都占有优势的“喷火”非常适于高速接近敌机实施打击,其航程不足的问题在本土作战中则无关紧要,而长途奔袭之后的me-109消耗了大量精力和油料,空中很难躲开灵巧的“喷火”,受伤之后虽不致坠毁,但难以回到几百千米以外的基地,处处都显得十分被动。
  在1940年8月15日的英格兰空战中,英国约1000架战斗机与德国约2000架飞机展开空战,一举损毁了400余架德机;在8月24日开始的“千机大轰炸”行动中,德军又有380架飞机被击落;9月15日,300架“喷火”和一批“飓风”战斗机与德机空战,在20分钟内就摧毁了德国的轰炸机编队。德国的王牌飞行员赫尔穆特奥斯特曼中尉在不列颠空战后感叹:“‘喷火’式战斗机非常灵活,适合飞特技,翻筋斗、做横滚都很拿手,并能在做这些特技的同时进行射击。可把我们吓坏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飞机战损915架,28%为“喷火”;而德军则损失了约1733架,另有943架受伤。
  不列颠一役使“喷火”威名远扬。如果没有空战的胜利,英国本土恐怕难逃纳粹德国的魔爪,二战进程也将改写。英国首相丘吉尔感慨道:“人类历史上从未有那么少的人拯救过那么多的人。”随着战争的深入,“喷火”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欧洲、亚洲、非洲等战场上,成为德国、日本战机的克星。英军飞行员还利用“喷火”开创了各种战术战法,与其他飞机组成空中编队相互掩护,协同攻击,不仅有力地摧毁了轴心国在制空权方面的优势,还大大改变了空战面貌。
  “喷火”战斗机在二战中又经历了多次改进,在1947年英国本土生产线关闭之前,各型共计生产2.5万余架,被评价为“世界航空史上名机中的名机”,是活塞式战斗机的巅峰之作。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喷气式战斗机逐渐淘汰了活塞式战斗机,“喷火”淡出历史舞台。鉴于“喷火”的赫赫战功,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为其专设了一间陈列室,长期摆放一架机头高昂,准备随时冲天的“喷火”战斗机,每年的9月15日,“喷火”还要在伦敦上空进行庆祝不列颠空战胜利的飞行表演,可见英国人对“喷火”的感情之深。
  1.7 苏维埃的拉式奇迹
  拉式战斗机是由拉沃奇金、格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联合设计制造的一系列轻型战斗机,各型累计生产约2.3万架。在二战的硝烟中,它们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与德机展开了激烈对抗,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时俱进的拉式成员
  在拉式家族中,第一位走上战场的成员是诞生于1940年的拉-3,是二战初期苏联最好的战斗机。由于当时苏联缺少铝材,拉-3为全木质结构,外形修长流畅,轻巧美观,自重仅有2.65吨,最大时速558千米,航程647千米,配有1门20毫米机炮、1挺12.7毫米机枪、2挺7.62毫米机枪。从性能到火力,拉-3都可以与德国的me-109相抗衡,因此战争一开始就被立刻派往战场,产量也迫于战争的压力不断提升,共有6528架出产,是1942年冬季大反攻的主力机种。
  拉式战斗机的发展并不顺利,但其在二战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来源于它的与时俱进。拉-3问世不久,由于苏联水冷发动机数量有限,苏联最高统帅部就决定将其优先用于雅克式飞机,拉-3被迫停产,格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离开了设计团队。然而,拉沃奇金并没有气馁,而是采用可靠性更高的空气冷却式发动机,称为拉-5。
  拉-5的功率增加了55%,最大时速增至650千米,机头装有2门斯伐克20毫米协调式机炮,每门携弹200发,6000米以下中、低空综合性能已超过当时德军主力机种me-109d2,也优于同时期欧美战机。1942年6~12月,首批1129架拉-5下线,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力挫德国的me-109、ju-87等战斗机,扭转了苏联一溃千里的局势。1943年,发动机性能和机身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的拉-5Φh问世,在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开战的5天内,就击落德机936架。二战期间,共有1万余架拉-5飞往战场,成为苏联的主力战机之一。
  1943年,拉沃奇金还推出了时速高达680千米的拉-7。拉-7在武器方面升级为3门23毫米机炮,而且具有更优异的爬升性能,仅需4.5分钟就可以从地面飞到5000米高度。此外,拉-7的发动机在冬天无需热水就能启动,非常适应苏联的寒冬气候。飞机还能在未经碾压的土跑道上起飞,具有很强的战场适应性。拉-7共生产了近6000架,是苏联卫国战争后期的主力机型。
  二战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拉沃奇金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又研制了全金属战斗机拉-9、远程战斗机拉-11、喷气式战斗机拉-15、后掠翼飞机拉-160等,但随着和平的到来,这些飞机的产量和影响力也大大降低。
  同盟国空战王牌阔日杜布
  二战时期的天空战机密布,无数王牌飞行员相继涌现,但要论反法西斯战线中表现最为卓越的飞行员,苏联的伊凡尼阔日杜布当之无愧。
  阔日杜布于1920年6月8日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小山村,在肖斯特化学工艺学校学习时加入了当地的航空俱乐部学习飞行,1940年在苏联的备战浪潮中进入歼击机航校。虽然成绩优异,但一心向往战争的他却被留校任教,直到1943才进入战场。
  满怀壮志的阔日杜布在第一次战斗中遭遇的却是下马威。1943年3月26日,他驾驶拉-5执行护航任务,与德军飞机遭遇。满腹经纶但缺乏战场经验的阔日杜布完全无法实施有效攻击,结果在6架me-109的围追堵截中狼狈逃回,座驾被炮火严重损毁而报废。但阔日杜布并未因此消沉,凭借着自己的丰富知识和技术储备,他很快适应了战场,并刻苦研习,不断创新战法,显示出过人的战斗能力,以至于德军一听到阔日杜布在天上的消息,就会军心大乱,仓皇逃窜。
  有一次,阔日杜布驾驶拉-7飞到柏林,遇到了美军一架b-17轰炸机,当时为b-17护航的p-51“野马”将其误认为是德国飞机,对阔日杜布发起攻击。p-51是人类活塞式战斗机的顶级作品,性能远超拉-7,然而结果却是两架战机均被阔日杜布击落,一名飞行员被打死。虽然这是一次不幸的误击事件,但阔日杜布的战斗才华却显现得淋漓尽致。
  在短短2年出头的空战岁月中,阔日杜布累计战斗出动330次,空中战斗120次,击落敌机62架,甚至包括苏联击落的唯一一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这一战绩不仅在同盟国中居于首位,而且他自己从未受过伤,堪称奇迹,被誉为“伟大卫国战争中诞生的巨星”。
  1985年5月,阔日杜布被晋升为空军元帅。阔日杜布曾驾驶的一架拉-7机身被图上62颗银星,至今仍留在俄罗斯加加林空军学院供后人瞻仰。
  天才设计师拉沃奇金
  很难想象,创造拉式奇迹的天才设计师拉沃奇金却是一个业余航空爱好者出身。1918年,18岁的拉沃奇金参加了红军,1920年退役后,在莫斯科高等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开始参加航空俱乐部的业余活动,1929年进入航空工厂,开始协助飞机设计工作。长期以来,没有人关注到这位默默无闻的普通职员,直到1938年,拉沃奇金与格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利用业余时间根据国内外图纸研制了木制歼击机拉-1。1939年,该机试飞成功并投产,虽然评价一般,但拉沃奇金的才华却得到了认可。他升任为设计局局长,开始自主研发战斗机。
  此后的拉式飞机使拉沃奇金的才能与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许多苏联王牌飞行员的赫赫战功都是来源于拉-5和拉-7,他们对拉沃奇金充满了敬意。后来成为苏联空军元帅的著名飞行员波克雷什金曾说道,拉式飞机虽然比雅克飞机大,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机动性和其他作战性能,在与各种梅塞施密特和福克式飞机作战时非常出色,在火力和特技飞行方面甚至有所超越。拉沃奇金还经常与波克雷什金等一线飞行员进行交流,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去,使拉式飞机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战斗力。
  二战后,拉沃奇金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巡航导弹、冲压发动机、无人机的研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拉沃奇金本人于194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被评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一生获得了无数荣誉,1960年6月9日猝然离世。
  1.8 东方昙花:日本零式战斗机
  在太平洋战争的前两年,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可以说是令美军闻风丧胆的名字。它不可思议地具备了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强、火力猛、航程远等诸多优点,是人类飞行史上首架性能超过陆基战斗机的舰载战斗机,被日本称为“东方战斗机的骄傲”。
  日本歼击机之路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逐渐跻身于世界军事大国的行列,在歼击机方面也不甘落后。其中,作为老牌重型机械制造集团的三菱公司从1920年开始,就在英国的指导下研制飞机及发动机和飞机,是日本海军作战飞机的主要供应商。1935年6月,三菱公司研制出96式舰载战斗机和96式双发陆上攻击机。96式舰载战斗机在3200米高空时速达到480千米,成为当时速度最快的舰载战斗机,甚至在陆基战斗机方面也是名列前茅。96式战机很快被投入到对中国的作战中来,也使日本在飞机制造方面摆脱了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一跃成为航空大国。
  然而,此时的战斗机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世界各国不断刷新着战斗机的各个参数。尤其是在入侵中国的战争中,空战并不如日本预想得那么顺利。虽然当时的中国空军既缺乏飞机、补给,又缺乏经验、训练,但中国飞行员的斗志和英勇毫不逊色于以顽强著称的日军,而且中国所用的美制鹰式2型、3型等战斗机在性能方面也与日军飞机不相上下。尤其是后来得到苏联制伊-15、伊-16以后,日军在原本差距悬殊的中国空军面前占到的便宜越来越少,甚至在1938年的武汉空战、成都空战中损失惨重。针对当时的战局和未来可能的更大范围作战,日本迫切需要一种高速度、高机动性、大航程的新型战斗机。
  其实,从1937年,日本就提出了研制新机的要求,但因条件苛刻,只有三菱公司接受了招标。1938年,三菱公司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开始了新式战斗机的研制,主要设计师就是主持96式舰载战斗机研制工作的崛越二郎。2年后,新机试飞成功并被日本海军采用。由于1940年正好是日本皇纪2600年,因此,新机被称为零式战斗机。
  独树一帜
  零式战斗机小巧别致,长9.06米,高3.05米,翼展12米,在必要时也可以改装为水上飞机。该机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全气泡座舱盖和可投弃式大型副油箱的战斗机,前者为空战中的飞行员提供了最佳视野,后者使战机可以在延伸航程的同时根据作战需要减轻载重而增加机动性(抛弃副油箱),因此,也被后来的战斗机所沿袭。此外,该机首次采用了全封闭可收放式起落架、电加热飞行服、20毫米航空机炮、恒速螺旋桨等技术,尤其是20毫米航空机炮的火力远胜于当时其他战机普遍使用的航空机枪,使零式战斗机在服役初期占尽火力优势。
  由于该机研制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为长途奔袭中国内陆的轰炸机进行护航,因此,零式战斗机采用了多种方式减轻自重而增加航程。例如,该机的主桁梁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日本住友金属”,抗拉强度和抗疲劳强度都大大优于常用的硬铝材料,大大减小了截面尺寸和主桁梁重量;而且飞机在多个组件上钻孔来减轻自重,甚至在铆钉使用上都省了又省,不得不用的铆钉也由标准的3.5毫米减为3毫米。同时,三菱公司还破例采用了其竞争对手中岛公司的大推力发动机,使零式战斗机时速高达534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战斗机之一,而且航程可达到3000千米,可以从日本在武汉的空军基地往返全中国几乎所有战场,所有相当于同时期主要战机航程的2倍以上。
  同时,这种轻巧的机体也赋予了零式战斗机极高的灵活性,垂直、平面机动性都高于同时代西方战机,1分钟内可爬升850~936米,爬升6000米仅需6分钟,而苏联的伊-16则需要15分钟。零式战斗机的转弯半径很小,使自己很容易咬住敌机而敌机很难从背后咬住自己。在空中格斗中,敌机经常被绕得晕头转向,感觉对方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加之其火力强大的20毫米航炮,在问世之初的太平洋战场上,零式战斗机几乎成了美军的噩梦,很多美国飞行员见到了这个画有红色圆圈的小飞机就放弃了归航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有了航母这种海上起落平台,但西方国家一直认为舰载战斗机受到跑道长度、存放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性能上不需要追求陆基战斗机的标准。而日本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新理念,认为舰载战斗机需要与陆基飞机大量交战,在水准上不能落后,因此,零式战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性能超过陆基战斗机的舰载战斗机。
  战场兴衰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45架零式从中国台湾起飞,将空气调节阀开到最小,螺旋桨转速调到最低,以省油50%的高危险超低速飞行方式奔袭800千米,为53架轰炸机护航,袭击了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等驻菲美军目标。此时的战场还没有空中加油技术,美军完全无法相信没有航母作为依托的日本能从如此超远距离实施攻击,机场上整齐排列的战斗机被日军肆意轰炸。少数升空的战斗机突然发现,护航的日本零式战斗机完全未曾见过,看似轻小却威力惊人,在空中具有难以想象的灵活度和火力,结果,美军在一天内就损失了108架飞机,而日军仅损失了7架。
  1942年2月19日,23架零式与50余架美军p-36、p-40型战斗机在婆罗洲上空激战,结果美军损失近半,而日军仅损失了3架。在一个月后的爪哇岛空战中,零式战斗机在近两周的时间内以40余架的损失击落了550架盟国飞机。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中,零式战斗机在为第一波轰炸机护航,以零损失击落了美军迎战的全部26架“野猫”战斗机。1942年9月中旬,一架由零式战斗机改制的水上侦察机从伊号25潜艇上起飞,两次飞临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布兰科角,投下4枚67千克燃烧弹,成为历史上外机对美国本土进行的唯一一次空袭,震撼了整个美国。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零式战斗机几乎都是从上千千米以上的距离起飞,为日军轰炸机护航,向美军驻扎的岛屿发起袭击。相比之下,前文提到的二战名机德国的me-109,航程仅400千米,飞到伦敦打个转就被迫返航,如果me-109有了更大的航程和英国飞机纠缠,不列颠空战的历史恐怕将要改写。
  在侵华作战中,零式战斗机一投入战场就扭转了伊-15、伊-16带来的空中优势,开始肆虐在中国领空。1940年9月13日,13架零式战斗机护送36架轰炸机袭击重庆,中国空军派出34架伊-15、伊-16拦截,结果一场激战过后,中国空军13架飞机被击落,11架受损,10人牺牲,而日机无一损失。这是抗战以来中国空军最为惨重的损失。一位返航的飞行员含泪叹息“飞机差得太多了,根本还不了手”。1941年3月14日,日军在对成都的轰炸中又击落了8架中国飞机,8名中国飞行员牺牲……这种空中一边倒的状况直到1941年8月美国“飞虎队”和新式战斗机到来后才有所改观。据统计,零式战斗机在抗日期间共出动529架次,掩护过2600架次以上的攻击机或轰炸机对中国内地进行轰炸。
  然而,零式战斗机的长处也就是它的短板。在过于追求长航程而减轻自重的同时,它的自我防护性能做出了重大牺牲。例如,盟军飞机虽显笨拙却很“皮实”,在空战中挨上几枪几炮都扛到飞行员跳伞,甚至有时被打得满身窟窿也能回家。而零式战斗机大量使用重量很轻的铝合金,机体很容易燃烧和解体,加上没有采用自封闭式油箱,一旦被枪击中就会空中爆炸,被盟军戏称为“空中打火机”。最可怕的是,这种快速爆炸使得飞行员没有时间逃离,导致日军损失了大量的飞行员。
  这些弱点在1942年6月,美军得到一架完整零式战斗机后暴露无遗,加上美军f6f、p-47、p-51等更先进战机的问世,“零式”的优势也逐渐消失。从1942年末,日军在空战中开始连连失手,而且损失巨大,尚缺乏科技工业实力的日本却再无更新型号的出现,逐渐丧失了制空权。零式战斗机最后慢慢变成了臭名昭著的自杀式武器,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零式战斗机生产了超过1万架,是日本产量最高的军事飞机。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作为太平洋初期性能最优异的战斗机,该机无疑对战局起到了深远影响。而且该机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彻底摆脱了对西方的依赖,被公认为日本飞机设计的里程碑式产品和日本科技制造实力的重要体现。
  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
  “神风”特攻队是二战后期日本发展的一种自杀式特别攻击队伍。1281年元朝忽必烈入侵日本的远洋舰队被一阵台风意外摧毁,日本认为这是天皇所赐神风,“神风”特攻队的名字由此而来。
  1944年10月美军反攻菲律宾时,日本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发现日本第5基地航空队能仅有不到100架飞机能作战,因此决定使用零式战斗机装载250千克炸药对美国舰船实施俯冲撞击(其正常载弹量仅为60千克)。其实,自杀式撞击本不是新鲜事,各国都有英勇的飞行员在自己无法返航时选择玉石俱焚,但好端端的多架零式战斗机从天而降,令美军毫无准备,结果,10月22~25日的800架自杀飞机炸沉了2艘航母和3艘驱逐舰。
  自此以后,日军变本加厉,在后面的硫磺岛、冲绳岛等战役中大量使用“神风”特攻队,武器也从零式战斗机扩展到“樱花”有人驾驶飞行炸弹“、回天”载人鱼雷“、彗星”俯冲轰炸机等。二战后期,日军总计出动4000余架次,损失飞机近1300架,炸沉美军34艘舰船。自杀式袭击深刻反映了日本的法西斯军国主义精神、穷途末路的绝望心态和落后的战术技术,已经遭到了各国的批判,与纳粹德国的集中营一样,成为二战时期最阴暗的角落之一。
  1.9 p-38“闪电”:山本五十六的铡刀
  在人类战斗机历史上,p-38是一种外形奇特的“双身怪物”,看上去像是两架并在一起的连体飞机,装有驾驶员的中央机身很短,两个长引擎分列左右,后方各有一个尾翼。该机装甲厚实,火力猛烈,战场生存力极强,与日本零式战斗机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是因为猎杀了山本五十六而名垂史册。
  空中坦克
  p-38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军用飞机,绰号“闪电”。1937年,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研制一种能在6100米高度以时速580千米飞行的截击机。豪尔赫博德和克莱伦斯约翰逊带领着洛克希德设计小组很快交出了设计方案。1939年1月27日,p-38成功首飞。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约翰逊说服了美国当局,将这款截击机改造成为当时战争更需要的攻击力更强的战斗机。改造后的p-38长11.5米,翼展15.9米,高3米,最大起飞重量近10吨,实用升限1.3万米,装有1门备弹150发的西斯潘诺20毫米机炮和4挺备弹各500发的12.7毫米机枪,并可携带火箭发射器或炸弹。
  1942年,p-38投入实战,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足迹遍布整个二战战场,但使用最为成功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相比小巧而柔弱的日本零式战斗机,p-38明显具有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和更快的速度。该机的厚重和结实赋予其强大的战场生命力,其双尾撑结构能迅速吸收异常振动,油箱、尾翼等容易遭到打击的部位多有重叠,一般的炮弹和机枪难以造成致命毁伤。
  1944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一架p-38与一架德国me-109相撞,结果,me-109失去机翼即刻坠毁,而p-38在失去了一侧的尾翼和螺旋桨后居然返回基地,并成功降落。在一次对日作战中,一架p-38遭受了日军密集的火力打击,身中100多处机枪和5处炮弹,一侧翼尖也被削去了近1米,竟也摇摇晃晃地飞了回来。坚固的p-38无疑是美国诸多王牌飞行员钟爱的座驾和日本飞行员的眼中钉。日本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说p-38是“最不愿意浪费炮弹的对手”。
  狙杀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14日清晨,美国海军情报部截获了一份绝密电报:gf及属员将于4月18日上午8时由拉包尔出发,9时45分在巴莱尔机场降落。经过破译,gf身份被确定为美国人恨之入骨的山本五十六,他一手导演了珍珠港事件,令美国太平洋舰队险些全军覆没,早就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偶像和美国的肉中刺。得知此消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和罗斯福总统一致决定实施狙杀。在精心策划的猎杀行动中,p-38可以说是美国唯一能够胜任的机型。它航程较长,可达1800千米,而此次任务往返航程为1600千米;另外,该机火力强大,而且枪炮安装在机头位置,适于进行迎面战斗。
  根据电报内容,山本座机为三菱1型轰炸机,由6架零式战斗机护送。为此,美国派出了18架p-38战斗机。为了隐蔽,机队以15米超低空贴海飞行700千米,通过了日本占领区,在规定时间抵达巴拉尔。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山本果然准时出现,然而尾随其后的却是黑压压的上百架零式战斗机,敌我战机数量立刻发生了逆转。负责掩护的p-38立即爬高,将一群零式战机成功诱引过来,2架p-38成功甩掉副油箱,向山本座机冲去。此时的每一架p-38都受到数架零式战机的围追堵截,但两位驾驶p-38的“杀手”飞行员奋不顾身,死死咬住山本座机,终于将其在丛林上方击落。低空飞行的山本根本无法跳伞,当场毙命。
  p-38在二战期间共生产了近1万架,直到后期p-51“野马”等战斗机出现后,才逐渐退出。2007年11月15日,人们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的沙石中间发现了一架完整的p-38战机。据考证,该机造于1941年,1942年9月27日由24岁的罗伯特埃利奥特少尉驾驶,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飞往欧洲西北部执行战斗任务,途中因燃料故障迫降在英国北威尔士海滩上。虽然当时埃利奥特成功脱险,但他于3个月后在战斗中牺牲,使得该机的去处无人知晓,在沙石中埋藏了65年之久。
  p-38叛逃风云
  在二战史上,马丁蒙蒂被认为是美国唯一一名叛逃的飞行员。
  蒙蒂出生于美国一个极度虔诚的天主教家庭,深受种族主义、纳粹主义和极右翼煽动性言论的影响,后来因生计加入美国空军,期间又被反共反苏的宣传所感染,决定加入德国对苏作战。1944年10月13日,一架p-38刚刚完成检修,蒙蒂成功获得了试飞批准,驾机上天后立刻调转航向,最终降落在意大利米兰附近的荒野中。德军还不及做出反应,蒙蒂就高举双手走出飞机,被押解到审讯室。
  经验丰富的德国空军主审官汉斯夏弗被蒙蒂搞得一头雾水,因为他与其他被俘美军飞行员迥然不同,既不反感美国,也缺少有价值的信息和文件,而且提出的要求是对苏联作战。对此个例,德军认为蒙蒂是一名间谍而非投诚者。于是马丁蒙蒂被关进了战俘营,二战后被美国接收。关于战俘营里的故事版本很多,有的说是蒙蒂一直是一名普通战俘,有的说蒙蒂被作为宣传工具在柏林宣读反动资料,也有的说蒙蒂加入了党卫队投降美国。而那架崭新的p-38也成为德国人的“宝贝”被仔细研究,等到美国人找到时,已经伤痕累累,直接被扔进了废品堆。
  之后的故事更是充满了戏剧色彩。二战结束后,美国军事法庭居然没有发现蒙蒂的被俘实际上是叛逃未遂,于是在轻微处罚后恢复了其军籍,1948年以上士军衔退伍。不久,在当年主审蒙蒂的德国人夏弗后来也移居美国,配合了美军的一系列调查行动,蒙蒂当年的叛逃过程真相大白。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叛国、偷窃贵重军用物资拘禁了蒙蒂。按美国当时的法律足以判其死刑,但蒙蒂的辩护律师成功地利用其叛逃目的争取到减刑。最终,马丁蒙蒂被判处28年徒刑,1977年获释。
  1.10 p-51“野马”:活塞战机的巅峰之作
  二战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对战斗机来说,可谓更新换代极为迅速的时代。在战争的压迫下,先发者制人,后来者居上,一型胜过一型的飞机不断被推向战场,其中的巅峰之作莫过于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
  意外之喜
  相比众多名机,p-51的诞生颇具有戏剧性。前文提到,日渐衰败的英国在20世纪20~30年代疏于国防,在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消极怠慢与国际上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差距甚远。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以后,英国终于有了严重的危机感。幸好,英国民间的爱国人士们在政府觉醒之前研制出了“喷火”战斗机,可与德国的me-109战机相抗衡,但数量实在不够用。英国人不得不向美国求助,准备购进数百架柯蒂斯p-40战斗机。
  然而,繁忙的柯蒂斯公司产量已经达到了瓶颈,美国的交货速度实在是赶不上欧洲战火的蔓延速度。急不可待的英国政府于1940年春派出一个飞机采购团直接跑到美国,找到北美飞机制造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金德伯格,希望能帮助赶制一部分p-40。北美飞机制造公司着实不是什么资深航空企业,可金德伯格却拒绝了英国的请求,因为他坚信,美国当时所有战斗机都不是德国me-109的对手,生产再多的p-40也是徒劳无功,而且他可以用比生产p-40更短的时间,研制出性能更好的新型战斗机。
  金德伯格看似狂妄的断言其实有着深厚的资本。金德伯格不仅是优秀的商人,还曾做过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其团队中的埃德加舒默德还曾在德国梅赛施密特公司工作过。1938年初,金德伯格曾亲赴欧洲近距离调研当时各国的作战飞机。二战爆发后,他四处搜集各方作战报告,得到了上述结论,并有了初步想法。将信将疑的英国人很快便看到了新型战机的图纸。金德伯格承诺120天完工,而且他的团队果真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品质。1940年10月26日,轻型战斗机p-51试飞成功,兴奋的英国人将其命名为“野马”,一下子就定了321架。p-51于1941年开始交付,1942年开始正式执行作战任务。
  豪气野马
  p-51机头纤细,机身线条流畅简洁,有效减小了飞行阻力,其尺寸与德国的me-109、英国的“喷火”以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相似,但合理的气动布局使载油量增大了3倍,航程超过1000千米,因此非常适于为远程轰炸机进行护航,突破了长距离空袭安全性方面的瓶颈。该机首个型号a型最大时速627.5千米,升限9600米,爬升6000米仅需9.1分钟,两个机翼前缘装有4挺勃朗宁mg53-212.7毫米机枪,各备弹280~350发,并可携带数枚132~250千克炸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p-51不断升级,速度、爬升率、航程、武器装备等也有了大幅提升,超越了二战中所有战斗机。
  其实,p-51的高空机动性比不上“喷火”,防御性不如p-47,但它很好地将这两个重要性能进行了折中,生产和维护成本又低于“喷火”和p-47,且盟军正值战略大反攻阶段,急需可执行高速远程护航的战斗机。p-51各型共计生产约1.5万架,在技术上和实战上都完全匹配了盟军的军事需求,被评为二战主力战斗机中最优秀机种之一,是盟军制空权的象征。p-51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最卓越的战斗机并不需要各个指标都超越群雄,而需要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最符合时局所需。
  正如p-51的缔造者金德伯格所预期,p-51比美国所有其他战斗机都棒,结果,不仅英国人大喜过望,美国人自己也垂涎三尺。在最初为英国生产的150架中,美军居然扣掉了一大半,只将57架真正交付。后来,美国订购了越来越多的p-51,各个战斗机大队也相继换装了“野马”,以至于最初为英国人生产的p-51慢慢变成了美军的象征。
  辉煌战绩
  p-51的参战经历写满了胜利与辉煌。1942年8月19日,英军的两架“野马”潜入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境内,利用该机优异的超低空性能,在距地3米的距离对德军步兵狂扫。面对天上的攻击,地上的德军毫无还击之力。德方2架fw-190战斗机来攻击时,p-51又从超低空距离甩开敌机,并将对方打掉一架。1944年3月6日,美军上百架p-51与600架p-47在柏林大空袭中与德机激战,41架德机被p-51击落。接下来,p-51成为为轰炸机护航的主力飞机,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英苏间穿梭轰炸等重要战斗行动。德国虽然也在不断更新战斗机,但综合性能终究无法战胜“野马”,制空权完全被同盟国掌控。据统计,在欧洲战场上,p-51出动13873架次,投弹5668吨,击落敌机4950架,击毁了4131个地面目标,自己共损失2520架。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初期空战中风光无限,主要原因就是日本于1940年推出了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强、火力猛、航程远的零式战斗机,使美军飞行员一见到零式战机就几乎放弃了归航,而p-51的到来彻底终结了“零式”的嚣张。p-51在零式战斗机引以为傲的各个参数上都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而且安全防御性能远远高于零式战斗机。日军飞行员屡战屡败的噩梦开始了。1945年1月11日,美军第71战术侦察机大队第82中队刚换装p-51,比尔肖莫中尉在空中遇到了由12架战斗机和1架轰炸机组成的日军机群。在悬殊的数量对比之下,肖莫先是利用爬高俯冲从上面打掉了4架战斗机,又钻到轰炸机下方从机腹将其击落,接着追赶2架试图逃跑的日机将其击落,仅用6分钟完成了0:6的战绩。在战争末期,p-51进驻硫磺岛,在袭击日本本土的行动中为轰炸机护航或实施直接突击,此时,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太平洋上空的p-51几乎完全是在进行“表演”。
  p-51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战后仍继续服役,即使到了喷气式飞机时代,“野马”还活跃在部分战场上,在玻利维亚、多米尼加、危地马拉等国的空军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是生命力最为持久的活塞发动机战斗机。
  1.11 me-262:坎坷的喷气式战斗机鼻祖
  正是因为活跃在二战战场上的几乎都是活塞式飞机,人们经常认为喷气式飞机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产生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德国的me-262和英国的“流星”都是出现在二战战场上的喷气式战斗机,其中,me-262出现时间更早,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性喷气式战斗机,但它的诞生和发展充满了坎坷。
  活塞式发动机与音障
  当我们今天提起战斗机的时候,“超音速”、“喷气式”可能都是最常谈到的关键词,而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二战期间的名机最高速度都是600千米/小时左右,与现在所经常听到的超音速(高于1126千米/小时)相距甚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障”。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二战以前和二战期间研制的飞机大多使用活塞式发动机,利用汽油、柴油等燃料产生的热力推动活塞往复运动,用产生的压力驱动螺旋桨,但推进效率在飞行速度高时急剧下降,限制了飞机速度的提升,直到人们研发了喷气式发动机。喷气式飞机利用燃料产生的气流高速喷射产生动力,驱动飞机前进,大大提升了飞行速度,而这正是战斗机所梦寐以求的特质。此外,飞行速度接近声速时,机身、机翼、尾翼等部位会产生激波,使飞机阻力大幅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障”。因此,空气动力学家和飞机设计师们研制出薄机翼、窄翼展、翼身融合等先进的飞机外形,终于将声音抛在飞机之后。
  生不逢时
  德国的喷气式飞机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德国以梅塞施密特公司和海因克尔公司为首的航空企业陷入了追求“高速”的竞赛漩涡之中,工程师们敏锐地发现了活塞发动机在速度上的“瓶颈”问题,开始研究喷气式推进模式。1939年8月27日,海因克尔公司研制的he-178完成首次飞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然而在此时,稍快一步的me-109已经成为纳粹德国的主力战机,而且1939年9月1日,he-178上天后的第5天,德国使用me-109成功发动了对波兰的闪击战。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军方进一步认可了me-109,竟愚昧地将he-178扼杀在了摇篮中,觉得不等he-178装备,战争就已经结束,he-178的研制就此终止。
  虽然喷气式飞机遭到了军方否认,勤奋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就此放弃。梅塞施密特公司继续进行秘密研制,于1941年组装出兼有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的“双元动力”me-262。军方也终于听到了飞机专家们的声音,相信自己的敌人早晚也会造出这种飞机,同意继续研制该机。但在首次试飞中,me-262的两台喷气式发动机就双双停车,最后还是靠备份的活塞发动机逃过了机毁人亡的结局。这无疑给了me-262当头一棒。工程师们不得不更换发动机,调整机身结构。1942年7月18日,取消了活塞发动机的me-262终于飞上天空,并创造了800千米/小时的速度纪录。
  可叹的是,此时的德国面对盟军越来越严峻的空中威胁,人力、物力、财力都捉襟见肘,在航空工业上已经不再像10年之前一样锐意进取、百花齐放了。当时很少有飞行员能够自如驾驭如此高速的新型飞机。在me-262第一次成功试飞时,试飞员也是冒险采用了非常规方法,才让飞机离开地面。1942年8月17日,军方派出的试飞员因操作不当在起飞时失事,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斗机不仅没有被批准投产,而且失去了研制的优先权,再次被希特勒政府束之高阁。
  灾难般的“新生”
  时间转眼到了1943年5月22日,31岁的战斗机部队总监阿道夫加兰德在雷赫林试飞场亲自驾驶me-262试飞。他采用点刹的方式使飞机成功离地,被该机箭一般的速度、强劲的爬升能力和稳定的驾驶感觉所深深震撼。在加兰德的力荐之下,军方派出资深航空专家重新评估了me-262,各方终于认可了喷气式飞机才是未来战场的主宰,“弃儿”获得了新生。
  1943年11月26日,希特勒在因斯特堡亲自观看me-262飞行表演,突然向身旁的梅塞施密特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它可以带炸弹吗?”梅塞施密特回答:“任何飞机都可以带炸弹。”于是,好战的希特勒立刻兴奋起来:“闪电式轰炸机终于诞生了!”
  这貌似是对me-262的偏爱,实际上是me-262的另一大灾难。轰炸机需要更高的负载力和航程,这都不是新生的喷气式发动机所擅长的。虽然me-262的机体结构做出了改变,也无法满足挂弹高速俯冲的需要。更糟糕的是,飞行员的水平也无法驾驭这种“闪电型”轰炸机。在1944年8月初的对法轰炸中,9架me-262轰炸机在路上就因飞行员无法适应“全负载”飞行而损失了4架。因此,用me-262去轰炸,着实是希特勒一厢情愿的想法。
  强弩之末
  1944年4月,在盟军的大轰炸之下,加兰德再次推出me-262,声称“宁愿要1架me-262,也不要5架me-109”。军方终于默许了me-262战斗机的生产。幸好,梅塞施密特公司一直没有停止对me-262战斗机型的研制,很快便造出了新机。7月25日,me-262战斗机首次参战,在慕尼黑上空遇到一架正在拍照的英国蚊式螺旋桨侦察机。蚊式飞机开出663千米/小时的速度,本以为可以轻松摆脱,却一下子被me-262追了上来。英国人完全没有见过这种没有螺旋桨却速度惊人的怪物,赶忙转了几圈逃命去了。到了10月,me-262被用来拦截美军b-17轰炸机。日渐熟练的飞行员很快拓展了战果,一个月内就打下了22架敌机,自己包括事故在内损失27架。
  me-262的威力终于得到了认可,产量也开始提高。1945年2月末,me-262一个大队在一周内就击落了45架重型轰炸机和15架战斗机。3月18日,me-262在柏林上空击落美军25架轰炸机和5架战斗机,而同时参战的活塞式战斗机却毫无战果。这些无疑深深震撼了同盟国。相比于箭一般的me-262,盟军的螺旋桨飞机仿佛在空中抛了锚,立刻陷入被屠宰的阴影当中。
  然而,这一切都为时太晚了。强弩之末的德军一次又一次错过了发展me-262的黄金时期。长期秘密发展而临阵赶制的me-262只剩下了速度。此时的德国也没有时间来训练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即使驾起了me-262,也鲜有能力进行空中机动作战,其攻击力远远小于威慑力。此外,失去制空权的德国不得不领受美军针对喷气式飞机加工厂的大量轰炸机,成千上万吨的炸药如雨点般洗礼着厂房和基地,起飞跑道上落满了大小弹坑,近千架me-262没来得及上战场就在轰炸中化为灰烬……而这对于世界来说也许是件好事,战后不少人推论,如果me-262能早一年参战,二战后期的天空归属则成为未知数,二战的进程恐怕也将改写。
  虽然me-262在二战中没有像众多活塞式飞机一样的辉煌战绩,但它是第一种实用型喷气式战斗机,称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不为过。作为喷气式飞机的第一只“小板凳”,me-262本身研制过程就充满波折,作战性能相当不成熟。二战结束后,德国由于战败而被迫关闭了梅塞施密特的飞机生产线。美苏两国则争先从德国抢夺专家、数据、零件甚至整机,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出成熟的喷气式飞机。可以说,me-262用自己的悲剧换来了喷气式飞机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二战盟军的喷气式战斗机—“流星”
  几乎紧随me-262的脚步,英国也推出了喷气式战斗机“流星”。
  在整个二战期间,“流星”仅有几十架参战,而且没有击落敌机记录,因而产生的影响较小,但它却创造了一项为人称道的奇迹。1949年6月13日,德军开始使用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有翼飞航式v-1导弹参加空袭,英国则派出“流星”升空拦截。此时的“流星”飞行时速可达675千米,比v-1导弹快出51千米,因此完全可以追上v-1并展开攻击。采用“咬尾攻击”的方式,“流星”在整个夏天击落了十几枚v-1,直至v-1逐渐销声匿迹。勇敢的英军飞行员迪恩曾在炮击失败后直接追上导弹并等速伴飞,然后将自己的一侧机翼插入v-1翼下,猛然压杆,将v-1直接掀翻,上演了一出“空中摔跤”的好戏。
  作为二战期间盟军使用的唯一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流星”也算是喷气机的元老,而且由于它是战胜国的作品,在战后自然受到追捧和青睐,生产线持续到1954年,共计生产3900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曾进口。
  1.12 米格-15:朝鲜上空的利剑
  1950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朝鲜半岛上空飞行的是清一色的美国f-80喷气式战斗机和p-51战斗机。经历过二战的美国飞行员驾驶着先进的战机,将制空权完全掌控,因为他们的对手朝鲜空军只有寥寥一百余架老旧螺旋桨飞机和几乎为零的空战经验。直到11月,美国人发现一种陌生的歼击机经常从f-80和p-51旁边高速掠过,将自己远远地落在后面,不久后,还打下了一架b-29轰炸机。这种令美军闻风丧胆的新式战机就是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作,时速超过1000千米的苏联制米格-15战斗机。
  惊恐的美军赶忙调来最新的f-86喷气式战斗机来应对,从此朝鲜战场上空不再是美军的“独角戏”,数百架飞机的大厮杀时常上演。
  苏联首架喷气式战斗机
  正如上文所述,世界上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是德国于1942年研制成功的梅塞施密特me-262,但当时技术并不成熟,加上战事对德国日趋不利,该机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获得了德国的技术,争相展开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开发。1946年,苏联的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和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分别研制出雅克-15和米格-9喷气式战斗机。两机属于“过渡”机型,时速仅为800~900千米。之后,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利用各方已有成果,对米格-9进行改进完善,于1947年开发了米格-15战斗机。1948年,苏联完全实现了发动机国产化,米格-15进入量产,直至1954年停产,累计生产约16500架,是战后生产量最多的战斗机。
  米格-15长10.1米,高3.7米,翼展10.1米,最大时速为1070千米,是世界上首批时速超1000千米的飞机之一,1.55万米的最高升限和50米/秒的爬升速度也超过了同时代其他机型。该机机身呈圆筒状,机头是一个大圆孔,也就是发动机的进气口,水平尾翼在垂直尾翼高处,成为米格-15的显著标志,被美国人称为“柴捆”。米格-15的火力非常凶猛,机翼下的挂架可携带火箭或炸弹,机头下方装有1门37毫米机炮和2门23毫米机炮,备有200发子弹。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装备37毫米机炮的战斗机,炮弹射速高,穿透力强,可打穿世界上所有飞机装甲。
  朝鲜空战
  米格-15最初被大量部署在莫斯科周围进行首都防空。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曾调拨一批米格-15及飞行员支援我国对抗国民党的袭扰飞机。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我国的争取和战局的逼迫下,苏联开始为朝鲜战场提供米格-15歼击机。随着米格-15的登场和f-86“佩刀”的加入,为期两年半的朝鲜空战拉开了帷幕。
  苏军防空军部队先后有12个师7万多人使用米格-15到朝鲜轮战。然而,出于政治考虑,苏军在1953年以前都对此严格保密。米格-15机身和飞行员着装都与朝鲜空军相同,空中通话也用朝鲜语,作战空域严格限制在三八线以北地区。尽管这样,苏军一共出动了超过6.3万架次,取得了辉煌战果。其中,阔日杜布师共击落敌机258架,其飞行团长叶夫根尼佩佩里埃维击落敌机达23架,是二战后成绩最好的飞行员。第69防空集团军的夜航团团长阿纳托列卡列林少校击落敌机9架,是夜战战果最高的飞行员。
  对于我军来说,这场现代化的喷气式飞机搏斗却是飞行员的战场首秀,但经验丰富的美军并未占到多少便宜。在1951年1月21日首次作战中,大队长李汉率6架米格-15阻截20架f-84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将其中一架长机击伤;1月29日,又有16架来袭的f-84,李汉此次更加注重战术合作,与其他7架米格-15一起展开对抗,击落击伤f-84各一架。两次交手中,我军无一损失,取得了3:0的战绩。
  1956年7月,美军开始实施“空中绞杀”战,出动1.4万余架飞机轰炸朝鲜北方交通线,企图切断中朝军队的后勤保障,空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战场上的米格飞机超过了500架,空战规模也发展到200~300架,美军损失了越来越多的先进飞机和王牌飞行员。
  据不完全统计,在朝鲜战场上,以米格-15为主的志愿军空军部队共战斗起飞2457批、26491架次,实战366批、4872架次,击落“联合国军”飞机330架,其中包括211架最先进的f-86“佩刀”,击伤敌机95架,自损231架。志愿军中涌现出了先后击伤、击落敌机8架的一级战斗英雄刘玉堤,用4次射击击落3架f-84的“空中神炮手”罗沧海,击落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的放牛娃韩德彩……
  米格-15使得在活塞式飞机时代一直默默无闻的“米格”品牌一战成名,可以想象,美国人对米格-15恨之入骨,曾千方百计希望得到一架实机进行破解。为此,美军曾使用“夹击围捕”战术逼迫米格-15降落在己方机场,但被性能优良的米格-15所逃脱;美军也曾大规模发放传单,以10万美金引诱米格-15飞行员驾机来降,也没有得到回应。直到战争即将结束,才得到了投敌叛变的朝鲜人民军空军一架米格-15。然而,此时的米格-15已经没有什么价值,因为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新一代歼击机已经准备粉墨登场了。
  f-86“佩刀”:跨洋而来的米格克星
  从一战和二战的战斗机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战斗机的世界总是在不知不觉地遵循着“一物降一物”的准则,世界几个强国的综合航空技术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当一种先进战机问世之时,与其匹敌的对手往往也已经近在咫尺了。对于苏联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杰作米格-15来说,其旗鼓相当的对手就是紧随其后的美国f-86“佩刀”。
  作为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美国f-86的研制背景和进度几乎苏联的米格-15完全同步。f-86由北美航空公司研制,1945年5月开始设计,1949年服役。f-86比米格-15稍大,升限15000米,作战半径880千米,最大时速为964千米,低于米格-15的1070千米,但在俯冲时速度可超过音速,是世界是第一种实现超音速俯冲的飞机。与米格-15相比,f-86在万米以下水平机动性、低空速度(尤其是俯冲速度)、携带副油箱时的航程方面占据优势,而在高空速度、盘旋半径、升限、爬升率和机内载油航程方面则稍逊一筹。总体而言,两者难分伯仲,都是20世纪50年代最优异的战斗机之一。
  在武器装备上,f-86除了机枪、炸弹等配置,翼下还可挂2枚“响尾蛇”空空导弹,是世界上第一架可携带空空导弹的战机。此外,f-86首次使用了雷达辅助瞄准具。空战时,飞行员根据敌机翼展调整好齿轮,然后把瞄准光圈套住敌机进行射击,而不必再调节瞄准具。而苏联当时还没有如此小型的雷达,米格-15上装的仍是二战期间的陀螺仪瞄准具,需要飞行员不断进行手动调整,在喷气机空战中显得捉襟见肘。值得一提的是,该机是美国第一种后掠翼飞机,也就是机翼前、后缘向后倾斜。之前的飞机机翼前缘多垂直于机身,限制了飞行速度的提升。米格-15也采用了后掠翼结构。
  米格-15较先进入朝鲜战场,完胜当时美国的f-80和p-51。于是,美国将最新的f-86“佩刀”送往前线,与米格-15进行较量。那么,战果如何呢?
  纵观整场战争,中苏两国的米格-15数量是f-86的2~3倍,如1951年的90:50,1952年的400:150,1953年的830:320;但中苏方几乎只有米格-15一种战斗机,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却拥有众多其他机型,总数远超中苏战机。此外,美国动员了大量参加过二战的老飞行员重返战场,中朝的飞行员却都是新手上阵,从头学习空战。虽然f-86之外的其他战斗机对米格-15威胁很小,这种数量优势和飞行员素质差异还是大大弥补了米格-15与f-86之间的配置差异。据统计,f-86在朝鲜战场上被击落约100架,而米格-15则是约600架。总体而言,两者还是难分伯仲。如果没有f-86,朝鲜天空无疑将被米格-15所独霸。
  朝鲜战争结束后,f-86开始进入美国的盟国空军服役,并出口到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土耳其等多个国家,成为其主要战斗机,产量约为11400架。最后一架服役中的f-86直到1995年才从玻利维亚空军退役,创作战飞机的服役纪录(1949~1995)。
  1.13 蓝天“鬼怪”f-4
  f-4是美国第一种成熟的双倍音速战斗机,也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它机头相对下垂,好像一只秃鹰的钩嘴,有时还被喷绘成鲨鱼的獠牙,后掠机翼的翼尖向上翘起并设有锯齿,被评价为“外貌丑陋”,又被称为“鬼怪”。
  飞行速度的角逐
  f-4的研制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上掀起了双倍音速飞机的热潮,坚信速度和航程决定空中优势,力挺高速远程多用途战斗机。
  在美国,这种先进机型的开发由海军发起。1954年10月,美国海军率先向麦克唐纳公司(后并入麦道公司)提出研制双倍音速舰载战斗轰炸机,1955年又将要求修改为舰队防空用的远程全天候战斗机,也就是f-4。f-4于1961年正式投产并列装海军。此时,美国空军发现自己的战斗机f-104和f-105越来越令人失望,不仅机动性捉襟见肘,而且事故频发,于是把目光瞄向了海军的f-4,在1963年也开始配装。因此,f-4是为数不多的同时服役于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战斗机。
  f-4长19.2米,高5米,翼展11.8米,装有两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最大平飞时速为2.27马赫,也就是音速的2.27倍,升限可达17700米。f-4相貌的确有些古怪,甚至有人评价为“外貌丑陋”。它的机头相对下垂,好像一只秃鹰的钩嘴,有时还被喷绘成鲨鱼的獠牙,后掠机翼的翼尖向上翘起并设有锯齿,垂直尾翼很小,水平尾翼向下压低,看上去非常严肃阴沉。但这些机身外形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实现了f-4最值得称道的“高”与“快”。在飞行高度上,它曾在1959年12月通过动力飞到3万米的高空,超过了同时代的所有机型。在爬升速度上,它的海平面爬升率达到210米/秒。在飞行速度上,它在1960年9月创下500千米闭合航线上时速1958千米、在100千米闭合航线上时速2237千米的纪录,1961年8月,创下100米以下超低空飞行时速1452千米的纪录。
  f-4配有9个外部武器挂架,其中4个对称分布在两个机翼上,5个位于机身下方,总体载弹量高达7.25吨,是普通轻型轰炸机的2倍多,而且配有当时最先进的雷达火力控制系统,非常适用于对空、对地攻击甚至精确打击,属于典型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
  重磅出击
  美国空军和海军刚配装f-4不久,越南战争就爆发了。1965年6月,美国海军的2架f-4用“麻雀”空空导弹击落了两架米格-17,为f-4首开战果。自此以后,f-4用实力成为越南战争主力战机,担负的任务不仅包括夺取制空权、近距离空中支援、空中拦截,还包括远程轰炸、战术侦察、地空导弹压制等。f-4的速度优势使其成为苏联制米格-17战斗机的克星,在空战中击落的敌方飞机中,f-4完成了74%。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向以色列发起进攻,史称第四次中东战争。当时,以色列空战飞机主力是从美国引进的约100架f-4战斗机,而对方则拥有410架米格-21歼击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可是,接下来的空战形势却大大出乎人们预料。以军f-4的机载雷达大大增加了导弹发射的命中率,而敌方发射的导弹可以被感受器所捕捉,并被红外诱饵燃烧火箭所引导到错误位置……空中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18天的时间里,训练有素的以色列飞行员击落敌机335架,而自己仅仅损失6架,空战损失比为56:1。
  先天不足
  然而,f-4也存在着先天不足。由于过于强调速度,f-4的机动性相当一般,尤其是在低空和超低空战斗时,机动性劣势就会凸显出来。另外,f-4诞生时正是空空导弹热火朝天的时代,很多人认为射程近、火力弱的传统航炮应该离开超音速空战战场,因此,f-4一开始没有装备航炮。可事实上,当时的空战速度仍以亚音速为主,空空导弹在近距离“咬尾”攻击中并不实用,而且那时空空导弹尚不成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勇。
  越南战争中的统计数字显示,空空导弹在1965~1966年对越南飞机的击毁率还不到5%,有时甚至会误伤己方飞机。可怕的是,当空空导弹用尽后,没有航炮的f-4便成了米格-17的肥肉。尤其在低空近战中,机动性不佳的f-4往往无法依靠速度逃离米格航炮的射程。因为这个短板,仅在1966年9月16日8架f-4与4架米格-17的空战中,f-4一下就被击落了3架。
  与此相似,1965年4月24日下午,对越南谅山至克夫一线实施轰炸的2架f-4进入了我国领空,一架立即被我军防空高炮部队的密集炮火打下,而另一架继续内蹿。我军4架歼-5全速追击。其实,我军的歼-5是米格-17的仿制型,论速度、论升限都无法和f-4相提并论,而且连导弹都没有,只配了3门航炮,但f-4在广西的山区,对地形一片陌生,加之在低空近战中的局限性,还是被我军的歼-5所击落。
  汲取教训的f-4从1967年5月开始安装航炮,在空战中效率大大增强,其他缺陷则留到了下一代战机f-15、f-16进行弥补。尽管有了更现代的机型,f-4仍是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主力机型,生产线直到1981年才关闭,延续时间超过30年。各型f-4总计生产超过5000架,在西方战斗机中仅次于f-86“佩刀”(约10000架),曾出口到英国、希腊、西班牙、韩国等10余个国家,并被日本进行仿制。虽然美军早已淘汰了f-4,但一些其他国家仍在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在新世纪中继续服役。
  1.14 “空中ak-47”米格-21
  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掀起了研制超音速战斗机的热潮,也因此诞生了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美国的f-4“鬼怪”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几乎与f-4同步问世的,是苏联的二代战机米格-21,北约称其为“鱼窝”,波兰称其为“铅笔”,苏联则称其为“三角琴”。
  紧追不舍的苏联二代战机
  早在1953年6月朝鲜战争尚未结束之时,苏联就提出了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要求。根据米格-15的成功经验,米高扬设计局于1955年试飞了2倍音速的米格-21,苏联终于迈进了二代战机时代。米格-21于1965年开始服役,在20世纪60年代曾是苏联空军的主力机种,装备数量一度超过2500架。到了70年代,米格-21逐渐被米格-23等机型取代。苏联解体后,米格-21从俄罗斯空军退役。
  米格-21长约15米,高5.1米,翼展7.5米,配有一台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最大速度超过2马赫。该机的研制借鉴了朝鲜战争的实战经验,要求轻巧灵活,具备较好的超音速、跨音速机动性以及较强的火力,尤其强调高空高速性能。在追逐速度的过程中,米格-21简化了一切不必要的结构。它采用了很薄的大后掠角三角翼,圆形的机身细长紧凑,进气口在机头处,中间伸出尖锐的圆锥形减震器及雷达。米格-21的主要机载武器为23毫米航炮和不断改进的空空、空地导弹,也可将导弹挂点用来挂载炸弹。
  战场胜败
  如前所述,在米格-21和f-4研制时期,“空空导弹”这一概念被炒得热火朝天,f-4一开始没有装备航炮。然而在不久后爆发的越南战争中,大家发现当时的空战大多发生在亚音速范围内,在近距离“咬尾”模式中,尚不成熟的空空导弹不仅缺乏实用性,还经常误伤己方飞机,当不到5枚的导弹配备用尽以后,数百发航炮便成为杀手锏,而且在低空范围内,f-4很难用速度来摆脱航炮的射杀。这使得美国的f-4不仅难以战胜越南军队的米格-21,甚至面对更为落后的米格-17都占不到优势。因此,在越南战场上,米格-21大出风头,在参战头八个月对阵f-4就取得了12:47的战绩,而航炮成为它在二代战机对决中的取胜法宝之一。
  在与f-4的对抗中,米格-21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低空盘旋和高空高速性能。在以0.9马赫速度飞行时,米格-21和f-4的瞬间转弯率都是13.5度/秒,而速度降到0.5马赫时,f-4的瞬间转弯率为7.8度/秒,而米格-21则可达到11.1度/秒。这使得米格-21在低速缠斗和躲闪导弹中具有更强的优势,一架米格-21甚至曾成功躲掉5枚“麻雀”导弹的追击。此外,米格-21能以美军望而却步的150~160千米/小时做低速飞行,使追击美机被迫飞到前方的不利位置,瞬间完成攻守易位。虽然米格-21在加速性能、机翼阻力、航电系统、航程等方面相较美机存有缺陷,但在越南战场上仍旧占了上风。美国被迫改进f-4,并且在研制三代战机f-16时也以米格-21为假想目标。
  随着f-4的改进、“幻影”的出场以及三代战机f-15、f-16的问世,到了接下来的局部战争,米格-21开始失去越南战争中的辉煌。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的米格-21经常受制于伊朗的f-4;在中东阿以战争里,埃及、叙利亚的米格-21以及飞行员素质都无法同以色列的f-4、“幻影”和f-15、f-16相比,结果在六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和黎巴嫩战役中惨败。战场上的失利原因是复杂的,总体上有两点,一是阿拉伯等国家的米格-21飞行员训练水平不够精良,二是米格-21本身与改进后的f-4以及后来的三代战机f-15、f-16确有差距。
  相比昂贵而复杂的西方战机f-4,虽然米格-21的绝对性能和战场表现逐渐走向下风,但米格-21价格低廉,结实可靠,操作简单,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欢迎,加上各种改型,产量超过13000架,衍生出侦察型、教练型、对地攻击型、多用途型等20余个机种。苏联米格-21生产线一直运转到1985年,使用国家超过50个,至今仍有数千架在20余个国家服役。这些都使米格-21成为对世界空军影响最大的战斗机,被誉为空中战场上的ak-47步枪。
  米高扬设计局
  米高扬设计局原名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建立于1939年12月8日,并以两个人的名字命名,是苏联的主要飞机设计制造商。以两人姓氏第一个字命名的米格系列战斗机可谓家喻户晓,成为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象征。
  米高扬于190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来到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久应征入伍,1931年进入布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期间开始涉足飞机设计。1937年,米高扬正式加入苏联唯一的歼击机研制中心——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室,开始了长达32年的飞机设计生涯。格列维奇于1892年出生于乌克兰,曾因参加学生运动而流亡海外,十月革命后回到苏联,1925年进入苏联航空系统工作,1938年进入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室,米格飞机的两位缔造者在此结识。
  两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一见如故,为了共同的战斗机设计理念,两人于1939年成立了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第一件作品米格-1随即问世。米高扬的热情精干和格列维奇的沉稳博学形成了完美的互补,米高扬设计局成为全世界最顶尖的飞机设计机构之一,其不断推出的米格系列战机不仅为两位设计师赢得了无数荣誉和世人的尊敬。同主要用于国土防空的苏霍伊设计局苏氏战斗机不同,米格战斗机造价低,产量大,几乎所有型号都用来出口,被第三世界国家大量使用,也为苏联/俄罗斯的军工产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这两位搭档分别于1970年、1976年离世,由23岁就进入米高扬设计局的罗斯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继任总设计师。由于时局的影响和设计理念的偏差,米高扬设计局于2009年初并入苏霍伊设计局,长达70年的“米格神话”就此结束。
  1.15 苏-15“细嘴瓶”:秘不示人的“民航杀手”
  苏-15是苏霍伊设计局针对美国的f-4“鬼怪”而研制的重型全天候截击机,在1969年装备部队后,逐步成为苏联主力防空用机。苏-15在服役期间未曾外派或出口,但低调雪藏并未折损其国际影响,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屡次击落民航客机的战斗机。
  深藏金屋
  苏-15长20.5米,翼展9.1米,高5米,空重11吨,与f-4相当。其机身细长,机头呈圆锥形,又被称为“细嘴瓶”。苏-15机腹下有两个副油箱挂点,两个机翼下共4个武器外挂架。无外挂时速度可达2.5马赫,外挂两枚空空导弹时可达2马赫。同f-4一样,在对空空导弹的追捧声中,苏-15最初没有安装机炮,后来加装一门标准型23毫米双管机炮。
  苏-15具有较为先进的导航和火控系统,被认为是苏军的第一种真正实现昼夜作战的全天候歼击机,代表了20世纪60~70年代苏联歼击机的最高技术水平,主要用于中高空中远距离拦截。为了在机头安装大型雷达,该机改变了过去苏式歼击机的机头进气方式,而是将2个进气口装配在驾驶舱下方,其中e型的“旋转跳跃”单脉冲火控雷达可在35千米距离上发现轰炸机等大型空中目标,在40~50千米的距离上发现战斗机等小型空中目标。
  虽然苏-15针对f-4而生,但除了高空飞行能力,苏-15在诸多方面弱于f-4,包括挂机载导弹的数量、性能以及雷达探测水平,这与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热衷于地空导弹、空空导弹而忽视歼击机的全面革新密不可分。尽管如此,苏军一直把苏-15裹得严严实实。苏联一般会把新式战机派驻东欧华约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也开始出口最新歼击机,但苏-15既不派驻盟国,也不对外销售,保密程度超过了多种更先进的同代战机和新一代战机,其在苏联防空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可见一斑。80年代后期,苏-15逐渐被淘汰,1993年退役。
  空中卫士
  前面讲到,苏-15是一种截击机,用于在空中拦截并攻击入侵的轰炸机、侦察机、导弹等。截击机与歼击机稍有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空中格斗能力和使用方式。歼击机擅于空战,而截击机主要在雷达、侦察机等预警设施发现敌情后直接进攻,然后迅速脱离,从而达到拦截敌机、保卫领空的目的。苏联之所以研制截击机,是因为美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喷气式轰炸机和小型化原子弹越来越成熟,苏联担心完全依赖自己的导弹系统不够安全,需要高空高速截击机来对付美国的远程高速轰炸机。
  苏-15服役后,确实起到了空中卫士的作用,将苏联领空团团围住,几乎所有大小不明来客都被成功拦截。
  1970年9月11日,乌克兰一部雷达探测到一架不明飞机正接近苏联边境,在距离100千米时,一架苏-15起飞拦截。很快,先进的苏-15就靠近了来犯之客,原来只是一架老旧的希腊c-47运输机。该希腊驾驶员因国内政变而决定逃亡,于是偷了一架c-47从空中飞来。苏-15也不必开火,轻轻松松地便将该机带到了苏联。
  1972年9月7日,土耳其数架f-100战斗机以密集编队超低空突防入侵苏林亚美尼亚地区,在雷达屏幕上宛如一架大型飞机,于是只有一架苏-15起飞拦截。到了近处,苏-15才发现自己上了当,不仅寡不敌众,而且对手们都是擅于空战的战斗机。尽管如此,苏-15飞行员仍然毫不示弱,打掉了土耳其一架飞机。有趣的是,这架飞机残骸落在土耳其境内,结果土耳其非但不承认入侵事实,反倒指责苏联进行了无端袭击。
  1973年6月21日,苏联又探测到一架小飞机从土耳其飞过来,以200米高度进入苏联境内。这次的问题不是入侵飞机过大或是伪装再度上演,而是入侵飞机太小,当雷达发现时距离已经不远了。拦截这种低空小飞机其实不是苏-15的特长,但3架苏-15还是紧急起飞,发现只是一个无聊的赌徒驾机取乐,希望以停留苏联领空赢得赌注而已。
  这些战绩在苏-15的服役史上着实不算大事,因为接下来,苏-15按照设计之初的目的成功“截击”了2架大型入侵飞机,而且这两架飞机都是民用客机。
  击落大韩航空客机
  1978年4月20日下午18时20分左右,苏联一座大型预警雷达突然发现一架不明国籍和机型的大型飞机正从西北方向靠近其北部边境。20多分钟后,该机在北部军港摩尔曼斯克东北方向进入苏联领空并继续南下。此时,东西方冷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架飞机顿时挑开了苏联人绷紧的神经,防空指挥所随即下达了拦截命令。6架苏-15歼击机在尖厉的警报声中迅速爬高到万米高空,很快在雷达屏幕上捕捉到了这位不明来客。
  可这架飞机丝毫没有回避的意思,而是大摇大摆地继续南飞,深入苏联领空300多千米,也进入了苏-15的火力范围。苏-15在飞机旁边翻飞示意要求迫降,但飞机毫无反应。苏联人更加坚信,这分明就是一架蓄意入侵侦察挑衅的北约军用飞机,立刻发射了两枚空空导弹。其中一枚削掉了入侵飞机左翼翼尖,飞机立刻下坠。丢失目标的苏-15以为已经击落敌机,于是掉头返航。几小时后,苏联人就了解到一个噩耗,自己击落的竟是一架满载乘客的民用飞机。
  这架波音-707-320c喷气式客机属于大韩航空,载有10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于当天下午13时从巴黎起飞,原计划向西北越过北海进入北极圈,再向西经过格陵兰、加拿大北部和美国阿拉斯加进入白令海,最后向西南飞抵首尔。该航线已经建立多年,但这次飞机却在加拿大北部偏离了向西的航线而改为向东,2小时后进入苏联领空。更加诡异的是,客机误入的科拉半岛是苏联北部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摩尔曼斯克港驻扎着包括导弹核潜艇部队在内的苏联北方舰队,西南不远的普列谢茨克分布着空军、防空军的8个机场以及军用宇航发射场,驻有苏军最先进的战机。韩国客机不明不白地闯到如此高度敏感的地域,遭到导弹袭击也是情理之中。
  击中机翼的弹片飞进机身,当场打死2名乘客,并破坏了密封舱等设施。为了保证氧气供应,飞机从1万米的飞行高度下降到1000米,接着又挣扎了将近2小时,终于在耗尽燃油前找到了一片冰冻的湖面迫降下来。幸运的是,百吨重的大飞机并没有压塌冰面。在北极的暗夜中煎熬了2个小时之后,乘客们于午夜时分迎来了第一架苏联直升机。第二天凌晨,所有人员都被运走。第三天,一架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包机将乘客、尸体和部分机组人员运往苏联。飞机机长和领航员被扣接受调查,5天后释放。
  可以想象,这次误击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各方大打口水仗。韩国辩解说航线偏差完全是因为老旧的导航设备失灵,而且承认接到过迫降要求但未做出反应;西方大肆抨击苏联违犯了国际公法,草菅人命;而苏联认为这架入侵领空的客机由正在执行侦察任务的rc-135伪装而成,而且已经给予充分警告但毫无回应,导弹袭击属于正当防卫;有的专业人士认为,苏联完全不必把事情做得如此极端,苏军有能力在韩机进入领空之前探测发现并进行驱逐,也可进行围堵、迫降等方式控制速度较慢的韩机,甚至认为在当时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苏-15可以看清韩机的标识和机型,应慎重发射导弹;航空专家质疑,韩机机长和领航员经验丰富,航线稳定成熟,即使仪器发生故障,也可通过太阳辨明方向,如此离谱的航线偏差实在难以理解;还有人指出,冷战的紧张气氛才是此次灾难的元凶,遇到相同的情况,美国恐怕也难以保持克制和冷静……这场空难成为无头冤案,但发射导弹的苏-15却一鸣惊人,顿时成为国际航空界的焦点。
  大韩航空再遭毒手
  在击伤韩国客机后,苏-15名声大震,一时间成为国际舆论焦点。然而此波未平,苏-15就以另一次惊世骇俗的表演彻底震撼了整个世界。
  北京时间1983年8月31日中午11时50分,又是大韩航空,一架执飞007航班的波音-747-200b客机从纽约起飞,先到美国阿拉斯加加油,再向西南方向斜穿白令海抵达首尔。其中,后半段是从北美横跨北太平洋到亚洲的5条航线中距离最短的一条,但该航线紧挨苏联,距离苏联领空最近处不足30千米,而且是苏联的绝密军事管理区,包括部署大量战略导弹试验设施“、逆火”轰炸机基地、核潜艇基地的堪察加半岛以及部署6个空军基地和2批雷达电子警戒探测设施的萨哈林岛。在民航机航行图上,苏联领土及领空均用醒目的蓝道标出,属于绝对禁区。
  可不知为何,这架007航班在离开阿拉斯加后,又鬼使神差地偏离了航路,本应从堪察加半岛南边绕过,却向北冲入了堪察加。这当然被苏军防空雷达所捕获。苏军8架米格-23和苏-15立即起飞拦截,但未找到目标。于是,007航班径直向前飞到了萨哈林岛上空,眼看就要抵达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忍无可忍的苏军又紧急起飞了16架米格-23和苏-15,于2时05分找到了007航班。这架美式飞机对于苏军的雷达锁定毫无反应。20分钟后,两枚aa-3型“阿纳布”导弹从一架苏-15翼下齐刷刷地飞向007航班。韩机应声而落,机上26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其中包括美国众议员劳伦斯麦克唐纳。
  这回掀起的国际巨浪已经无法用轩然大波来形容了,而背后的谜团更是匪夷所思。当时执飞的千炳寅机长是驾驶技艺高超的韩国空军退役上校,飞行经验超过1万小时,曾飞过总统专机。偏离航路时使用的是自引导飞行模式,先进的惯性导航系统能保证飞机在茫茫大海中都不会轻易迷航或偏航。更有甚者,在飞机被击落前10分钟,千炳寅机长还在与日本成田机场管制塔联系,报告自己在北海道以南185千米,但此时日方雷达已经发现该机在北海道以北185千米,却未进行警告。
  苏联认为韩国飞机屡屡迷航至苏军重要军事基地上空根本无法解释,如此间谍活动理应受到打击,因此拒绝道歉,而且振振有词地指控北约经常用韩国民用客机做掩护对苏联实施侦察。事发时,一架美国侦察机rc-135就在007航班附近飞行了10分钟。苏军飞行员发射了曳光弹而对方没有反应,因此坚信苏-15打掉的是rc-135而非民用客机。西方国家则反驳波音747飞机与rc-135体积明显不同,在雷达信号上和肉眼观测上都很容易辨认,而且苏军经常和rc-135过招,绝不可能看错,至于是否有rc-135在事发时同时出现,美国则闭口不谈。
  可惜,遇难飞机的黑匣子始终没有找到,真相又成了无解之谜,美苏冷战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苏-15作为“民航杀手”而在航空史上写下了独特而浓重的一笔。
  由于苏-15的长期雪藏和“民航杀手”名声,退役后,西方博物馆开出高价购买机体,甚至打算将其作为镇馆之宝。面对金钱诱惑,有苏联军官也曾试图非法偷运出境,结果以失败告终,自己也被送上军事法庭。2014年2月,俄罗斯重新夺回克里米亚半岛时,在贝尔贝克基地还发现了几架报废的苏-15。
  1.16 法兰西传奇“幻影”3
  在二战后的军事飞机领域,美国、苏联/俄罗斯都依靠自己强大的国力展开了你追我逐的军备竞赛。在超级“大佬”的竞争中,其他国家几乎只有模仿追随的脚步而鲜有创新超越的能力。但法国的“幻影”战斗机却独树一帜,成为二流军事国家研制的一流军事精品,为法国赢得了“航空领域第三极”的荣誉。
  战后新生
  其实,法国的航空工业在二战时期遭遇了毁灭性的重创。由于法国本土长期沦陷,飞机制造厂几乎都被关闭或拆除,人才也在战火中大量流失。然而二战结束后,法国航空的崛起速度也令人震惊,在美、苏两国研制第一代、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时候,法国的进度也没有落后多少。其中,达索公司的“飓风”、“神秘”、“超级神秘”等战机相继问世并参加了多次局部战争,其良好的战场表现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达索公司也成为欧洲最具实力的军用飞机制造厂商之一,并推出了其代表作“幻影”系列战机。
  “幻影”家族的历史要追溯到1952年法国对新型国产战斗机的需求。根据空军的研制标准,达索公司于1955年推出了“幻影”1,速度达到1.3马赫,但“幻影”1机体太小,只能挂载1枚空空导弹,于是,达索公司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幻影”2和“幻影”3,其中最具突破性和实战力的就是“幻影”3。“幻影”3于1958年10月突破了两倍音速,成为欧洲第一架两倍音速战斗机,也是美苏以外第一个研制出二代战机的国家。
  空中艺术品
  富有艺术气息的法国人所打造的“幻影”3同样充满了想象力。它简洁而美观的无尾三角翼成为“幻影”区别于同时代所有战斗机的独特标志。
  所谓无尾,就是没有水平尾翼。“幻影”3机尾只有一个垂直安定面与方向舵从机身凸起,而机翼的面积很大。从上方看起来,两个机翼与机身的中间部分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种天马行空的外形不仅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大大减小了飞机阻力,提升了推进效率、爬升率和机动性,尤其是其突出的水平盘旋性非常适于近距离空中格斗。同时,大面积机翼提供了更多空间用以装载燃油、起落架及其他设备。在此之后,多种超音速战机也采用了这种无尾三角翼设计,但在技术稳定性方面多不如“幻影”。
  可以想象,法国的综合国力无法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比,因此,法国在飞机研制方面也精打细算。首先,法国力求避免重新研制一个新型飞机,而是在已有机型上“循序渐进”,将重要的新技术和新设计融入已经成熟的已有飞机中,逐渐将量变转化为质变,大大压制了开发所需的成本和时间,提升了新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法国并不根据各种作战目的研制不同战斗机,而是最大程度地寻求“一机多用”,在研制时非常注重改型潜力。“幻影”3就包括了“幻影”3a标准型、“幻影”3b双座教练型、“幻影”3c截击型、“幻影”3e远程战斗轰炸型、“幻影”3r侦察型等,几乎满足了法国空军的全部需求。
  出口明星
  在“幻影”3各种型号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幻影”3c。
  “幻影”3c长14.8米,高4.3米,翼展8.2米,升限可达1.7万米,属于轻型战斗机。其发动机进气道四周可携带最多4个1020升副油箱,大大提升了航程。两个进气道下方各装有一门30毫米机炮,每门备弹量125发,另有5个挂点,可挂载导弹、炸弹、火箭弹、杜兰德尔反跑道武器等,可执行全天候截击和昼间对地攻击任务。
  法国空军从1961年开始相继接受了95架“幻影”3c,一直使用到1988年。“幻影”3c单机在1970年时的价格仅有300万美元,而同为二代战机的美国f-4单机外销价格超过500万美元,因此,“幻影”3c成为20世纪50~60年代最受欢迎的外销战斗机之一,并在以色列空军手中大放异彩。
  1962年8月,以色列的“幻影”3c在巡逻时击落了2架叙利亚的米格-17。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以“幻影”3c为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埃及、约旦和叙利亚,一举摧毁了阿拉伯国家的空中力量。“幻影”3c的机炮和法制反跑道炸弹还把空军机场炸得千疮百孔,令敌方一时间难以翻身。此次行动中,“幻影”3c创下了单日12次出击的惊人纪录,每次落地挂弹、加油、再升空的时间只需7分钟,而其他同类战斗机至少需要20分钟。这些战绩令人们不得不感叹“幻影”3c卓越的实用性,也使大批订单涌向了达索公司。
  在法国“渐进渐改”的研制思路下,“幻影”家族不断有新成员涌入,包括小巧玲珑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幻影”4、苗条的远程攻击机“幻影”5以及三代战机“幻影”2000。尽管外形变化不大,但“幻影”的综合性能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受到多个国家的欢迎。
  “幻影”之父马塞尔达索
  马塞尔达索于1892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足的犹太人家庭,但他没有秉承父辈的医生职业,而是走进了当时还处于萌芽状态的飞机制造业,并在一战期间结识了著名飞机制造商亨利波泰,开始从事飞机设计。一战后,由于飞机订单减少,达索被迫改行,与岳父经营家具、房地产等生意,直到1928年法国创建了空军参谋部,达索与波泰重新开始合作制造飞机,研制了多款轰炸机和战斗机。
  二战爆发后,法国本土沦陷,达索因拒绝与为德国工作而被关进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遭到了严重迫害。幸运的是,这位传奇人物终于活了下来。1945年,达索被释放,他的民族意识更为强烈,不久便重新建立了飞机制造公司,专注军事飞机的研制生产,并加入了戴高乐组织的“法国人民联盟”,成为了国会议员。1948年,达索公司推出了法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暴风”,随后研制了“神秘”系列战斗机、“幻影”系列战斗机、“军旗”战斗机、“巴尔扎克”垂直起落试验机等,为二战后法国航空事业的崛起做出了卓越贡献。1967年,达索公司与布雷盖公司合并,实力进一步加强,成为世界航空航天工业的主要厂家之一,其跨世纪产品“阵风”战斗机与欧洲“台风”、瑞典jas-39“鹰狮”被并称为“欧洲三雄”。
  达索在飞机设计方面具有独到的思路和眼光。他有两句名言:一是“一架漂亮的飞机就是一架好飞机”,其间溢出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另一句是“对一种飞机,一次只能进行一项重大改进”,充分体现了法国航空工业脚踏实地的“渐进渐改”原则。这种思路在“幻影”系列战斗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正是新颖、美观、实用、百变的“幻影”使法国“短频快”地返回到航空强国的行列。1986年4月18日,达索逝世,时任法国总理希拉克在致词中讲到:“达索的逝世是法国的一大损失。他是在世界航空史上创下了光辉业绩的几个幸存的先驱者之一……”
  更为令人称道的是,事实证明,达索对其后代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达索公司的第二代传人塞日尔达索、第三代传人罗朗达索不仅没有在“啃老”的质疑声中掉链子,而且更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将达索公司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以飞机制造为主、兼营多项产业的21世纪法国经济引擎。
  1.17 f-15与f-16:美国霸权的象征
  经过越南战争的检验,美国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机f-4暴露出低空机动性方面的严重缺陷。为此,美军开始放弃一味追求高速,而开始强调战机的综合性能,研制出当今最具影响的战斗机f-15与f-16。
  研制思路转换
  在“速度与航程决定空战优势”的理念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登场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以高空高速为发展目标,时速达到2~2.5马赫,但这种看似华丽的转身到了实战中却屡屡碰壁。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真正的空战主要还是在0.6~1.2倍跨音速范围、6100米以下高度展开,超音速优势很难展现出来,而在低空或超低空近距离格斗中,二代战机的机动性和武器配备有时甚至不如一代战机。在越南战争中,二代名机美制f-4“鬼怪”就时常败在一代米格飞机的手下,这促使美国航空工程师们开始重新梳理设计思路,也促使美军决定研制新一代超音速制空战斗机,将中低空跨音速机动性及火力配置作为重要的设计标准。
  在这种新思想的指导下,美国空军于1968年9月发出新机招标,要求该机具备较强的夺取制空权能力,并兼有对地攻击能力,麦道公司据此研制了f-15“美利坚之鹰”多用途战斗机,1974年11月正式交付部队,开启了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的时代。
  f-15的确不负众望,只是其优异的性能也伴随着美军都难以承受的高价—单机4000万美元。这连美国空军在订购时都要考虑再三,甚至只有在重要的战争中才舍得使用,别的国家更是难以承受。因此,美国空军希望开发一款更经济实惠的轻型战斗机。该计划很快诞生了数种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作战能力强、价格又低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方案。最终,美国空军于1975年1月选定了通用动力公司的f-16,而来自于诺斯罗普公司的主要竞争机型则在后来的美国海军轻型多用途舰载战斗机招标中胜出,即f/a-18“大黄蜂”多用途战斗/攻击机。
  高低搭配
  f-15与f-16一重一轻,一个高端一个经济,两者互为补充,是三代战机的经典之作。f-15比f-4稍大,长19.4米,高5.6米,翼展13.1米,最大速度为2.3马赫(2443千米/小时),升限18300米,作战半径1200千米,这些数据与二代战机f-4相当。而f-16身姿轻巧,长15米,高5米,翼展10米,属于不折不扣的小飞机。
  作为三代战机,f-15、f-16与二代战机的主要区别则是新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尤其是机动性。f-15机身大量采用了高强度而低密度的钛合金材料,使爬升速度、转弯性能等机动数据大为改进。后来的f-16更是大量采用最新航空科技成果,其先进程度不亚于昂贵的f-15。例如,f-16首次将机翼、机身融为一体,结合处平滑过渡,在减小飞行阻力和飞机重量的同时,提升了飞机强度,而且压缩了雷达反射面积。该机座舱为气泡形,飞行员座椅较高,视野开阔,向上达到360度。这种翼身融合设计和气泡形座舱盖被后来众多歼击机所沿用。此外,f-16飞行员的座椅能向后倾斜30度,并将驾驶杆装在座椅的扶手上,从而可以提升飞行员的抗压能力和在复杂环境下对飞机的控制能力。
  三代战机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先进的机载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f-15标准载弹量达7.26吨,机翼下的4枚“响尾蛇”导弹用于500~15000米的中距离空战,靠近机身处的4枚“麻雀”导弹用于15~50千米的远距离空战,1门“火神”式20毫米5管航炮用于无法使用导弹的近距格斗。f-16不仅需要进行空战来夺取制空权,还要兼顾对地攻击、对海攻击,因此也配备了空地导弹、反雷达导弹、制导炸弹等支援地面作战的武器,武器外挂点多达9个,最大载弹量近5吨,相当于二战期间一架重型轰炸机。
  f-15、f-16的高分辨率火控雷达不仅探测距离远,而且捕捉的目标信息可与飞机惯性导航系统整合输入火力控制系统,从而计算出目标未来位置,选择相应射程的武器。飞行员一个按钮便可完成发射。此外,f-15的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向飞行员指示友机、敌机和不明飞机的位置以及地空导弹的威胁,在空战中为飞行员的提供了宝贵信息。
  霸气出战
  以色列是最先购买了f-15和f-16的国家,在三场中东空战中大出风头,完胜阿拉伯国家的苏制战机。1987年6月7日,以色列采用f-15掩护f-16,以密集编队远程突袭了伊拉克巴格达的核反应堆,其间,低空飞行上千千米,穿越3个国家领空,精准轰炸了预定目标,在伊拉克防空警报拉响之前安全返航。
  1982年6月9日,黎巴嫩贝卡谷地上驻扎的叙利亚萨姆-6导弹对着以色列方向蓄势待发。“萨姆”-6导弹在20世纪70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曾不可一世,击落了大量以色列战机,如今更是成为叙利亚的防空至尊。突然,战斗警报拉响,“萨姆”-6立刻朝着雷达探测到的入侵者飞过去。随着阵阵爆炸声,天空中落下了片片残骸。然而,叙利亚人发现,坠机残骸都是塑胶而非金属制成,而且没有半点以色列飞行员的踪影,终于明白自己上了当。
  一切为时已晚,以色列的无人机已经成功诱使叙利亚打开了防空雷达。以色列空军的数十架f-16战斗机在f-15战斗机的掩护下,利用所获取的导弹阵地位置信息,发动了3个波次密集进攻,仅用6分钟就摧毁了花费10年才建立起来的19个“萨姆”-6导弹阵地、228枚“萨姆”-6导弹。不甘失败的叙利亚人立即起飞了62架米格-23和米格-21战斗机。可是时移世易,落后的米格飞机在f-15、f-16战斗机以及配合作战的电子战飞机面前显得毫无反抗之力,雷达荧光屏、半自动引导装置、通信信号纷纷失灵,所发射的寻热空空导弹被f-15、f-16释放的燃烧火箭所引走,而自己却难以逃脱红外制导导弹的追捕。在6月9日的空战中,叙利亚一下子损失了30架战机。之后的几天,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更多的“萨姆”-6导弹阵地被摧毁,更多的叙利亚飞机被击落。最终,以色列飞机以零损失击落了叙利亚80余架战机。
  1985年10月1日,8架f-15从以色列起飞。它们先是在地中海上空7000~8000米民航飞机常用高度上以重叠密集的编队飞行,在雷达系统中仿佛就是一架大型民航客机。在接近突尼斯海岸时,8架f-15转为超低空飞行来躲避雷达探测,加上电子干扰机的有效掩护,顺利抵达2400千米外的目标—位于突尼斯首都南郊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总部。转瞬之间,500千克炸弹、8枚激光制导的“小牛”式空对地导弹和“灵巧”炸弹从空中落下,仅用3分钟就摧毁了巴解组织总部5座建筑物。
  霸权象征
  在更新换代极为快速的歼击机世界里,大多数战机的青春都是短暂的,但f-15、f-16已在蓝天上活跃了数十年,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被誉为“美国霸权时代的象征”。
  f-15还超出了其空战的范畴,加入了对地攻击的行列。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空军提出需要一种能完成“对空、对地”双重任务的战斗机,能够在夺取制空权的同时,打击敌机场、指挥所等纵深目标,于是麦道公司在f-15的基础上发展了f-15e,绰号“攻击鹰”,于1988年底开始交付部队。
  f-15e的外形、尺寸与f-15相同,但载弹量增加到10.6吨,相当于一架大型喷气式轰炸机,威力明显增强。f-15e的飞行控制和火力控制系统进一步升级,并增设一位武器操作员负责处理复杂的雷达、导航等信息并控制武器的瞄准和发射,其“蓝盾”夜间低空导航和红外瞄准吊舱,增强了低空高速飞行时突破敌方防空网的能力,可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攻击,可谓美国当代航空技术水平的结晶。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不惜血本地将手头所有48架f-15e倾囊派出,飞行了2200架次,摧毁了几乎所有发射过“飞毛腿”导弹的发射架,与“爱国者”导弹一起,成为“飞毛腿”的杀手。
  f-16合理的设计也赋予其广阔的潜力,发展出侦察机、教练机、电子干扰机、试验机等改型,不仅功能得到拓展,而且航电系统和装载武器不断得到升级,隐身技术也得到大幅改进。f-16单机价格仅为f-15的一半,其维护和保养却十分方便,零配件费用也不到f-15的50%,与二代战机相当,非常适于大量装备,获得了各国空军的青睐。f-16先后出口到以色列、土耳其、埃及、希腊、泰国等近20个国家与地区,产量超过4100架,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等国家还设有生产线。为了保证f-16的销售,美国也不惜采用经济、政治压力迫使其他国家放弃仿制计划或购买替代机型。可以说,f-16也是美国推行超级大国政策的一个缩影。
  机翼的奥妙
  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的核心结构之一。早期的飞机受航空技术、制造工艺等影响,机翼都是水平伸展的,称为“平直翼”。为了提高升力,此时的飞机多采用了双层甚至三层翼面,不久还在主翼前后安装了多个可以伸缩偏折的翼片,也就是“襟翼”。襟翼在起降时可以展开,有效提高了飞机升力,使飞机过渡到速度较高的单翼结构。
  发动机的更新换代很快将飞机推到700千米/小时的速度,但平直机翼上出现的激波令阻力陡然增加,也就是“音障”瓶颈。人们发现“后掠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机翼前缘向机身后部倾斜(机翼与后机身的夹角就是“后掠角”),于是飞机告别了机翼前缘垂直于机身的平直翼时代,后掠翼成为了二战后喷气式高速飞机的标识性外观。接着,人们把为平直翼提供稳定性的后端和为后掠翼提供高速性的前端结合起来,成为“三角翼”,被美国、苏联/俄罗斯、法国等国大量应用。然而,大后掠角损害了低速性能和升力水平,起降距离也因此增大,因此,人们发明了可兼顾高低速性能的“可变后掠翼”,即机翼可根据需要水平折叠至理想的后掠角。这种结构在f-111、图-160等飞机上得到了成功实践,但其制造复杂性和维护成本也随之提高,而且人们找到了替代解决方案,也就是“边条翼”、“鸭式布局”。
  边条翼是机翼前缘翼根部延伸出的一对贴着机身、后掠角更大的小尖片,多与主翼和机身融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改善超音速飞机的低速性能;鸭式布局是指将水平尾翼移到机翼前面,也就是大机翼前面的小机翼,对主机翼产生的气动干扰有利于提高低速升力。经过多年实践,后掠翼、边条翼和鸭式布局逐渐走向成熟,被现代很多战斗机广泛使用,但这并不是标准,人们也探索了无尾翼、飞翼等结构并取得了成功,百花齐放的航空世界无限包容着无限的科学与想象力,因此也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战机。
  1.18 苏-27与米格-29
  在冷战阶段,苏联和美国的对抗渗透到了军事装备的各个角落。当美国研制三代斗机f-15的时候,苏联于1969年12月制定了“未来新型战斗机”计划。经过激烈的角逐,擅长研制国土防空战斗机的苏霍伊设计局与擅长研制前线战斗机的米高扬设计局提出的两个方案难分伯仲,于是,苏联空军决定同时发展“重型”“、轻型”前线战斗机两种机型,也就是苏-27和米格-29。这与美国f-15、f-16搭配使用的模式不谋而合。
  缓慢的研制
  之所以两个国家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两种战斗机,在很大程度上与不断提高的性能标准有关。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米格-21机动性好,但航程、武器、改型潜力等方面有所欠缺,而米格-23的速度较高,可灵活调整武器、燃料配置,但机动性又显不足。在开发新机时,苏联自然而然地希望将所有优点都集中于一体,需要满足机动性、航程、火力等诸方面的要求。可以想象,这样的理想化战机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就会昂贵得无法量产,于是,很现实地转向两种机型,而且两者的多种技术实现了共享。
  苏-27与f-15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研制,但苏-27的进展则缓慢得多。1977年5月,试验机首次飞行,然而相比已经服役5年的f-15,苏-27还有较大的差距。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决定重新进行设计,立志打造一款世界顶级战斗机。这个颠覆性的疯狂想法遭到了各方反对,因为这几乎推翻了试验机的所有设计元素,之前数年的资金、时间、人力等投入也许就此付诸东流。尤其是西蒙诺夫否定了来自于苏联权威机构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的气动布局,迫使他不得不与相对弱小的西伯利亚航空科学研究院进行合作。虽然面临着专家、军方的双重质疑,而且被调离了原岗位,但西蒙诺夫仍然义无反顾地坚持着“最先进战机”的信念,终于完成了新机设计。
  西蒙诺夫的完美主义在不久后终于得到了认可。在1979年11月的一场空战中,2架f-15击落了5架苏联制米格-23,而自己毫无损伤,苏联空军突然发现f-15的性能远在预料之上,开始支持西蒙诺夫的新设计。新机于1981年4月首次试飞,经改进完善后,1985年开始交付部队,1990年8月被批准成为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标准战斗机。
  与漫长的苏-27研制周期相似,米格-29在开发速度上同样比美制f-16缓慢很多。f-16于1972年开始招标,1978年开始服役,并开始在中东战争的舞台上大显身手;而米格-29于1969年开始招标,直到1984年才装备到前线航空部队,历时15年。
  精益求精出精品
  虽然研制速度很慢,西蒙诺夫精益求精的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回报,他评价苏-27时说道:“这架飞机对我们的意义如同卫国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
  苏-27长21.9米,高5.9米,翼展14.7米,后来各改型在尺寸上差距不大,时速高达2.3马赫,起飞重量超过30吨,是典型的重型战斗机。该机采用了由f-16首创的“翼身融合”设计,边条翼、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圆滑完整。从侧面看上去,机头尖锐,气泡形座舱向上凸起,后面的发动机部分位于机翼以下,机翼、尾翼平直简洁,整个飞机美观大方,极具流线感。苏-27两台马力大、重量轻的涡扇发动机使用了先进的模块化设计,大部分零件可在野战战场上拆卸组装,部件损坏后仅需要更换相关模块,有效提升了飞机的维护性和使用率。机身大量采用高强度钛合金,重量大大减轻,进一步增强了机动性。飞机可装载近1吨汽油,不挂副油箱时航程就超过4000千米,非常适用于苏联辽阔的疆土。
  米格-29同样集成了众多已有机型之长。它外形看上去与苏-27相似,只是小了一号,机长17.3米,高4.7米,翼展11.4米(改进型号略有不同)。米格-29采用了“混合机翼机体”的气动布局,不仅将机翼和机身融合为一个升力整体,还将机翼与发动机机舱融合在一起,机翼翼根向座舱部分延伸较多,可为飞机带来约40%的升力。飞机配有两个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进气道在机身下方,避免机头进气时传输管占用的大量空间。进气门可根据高速飞行的进气需求进行调整,在起降或低速时可近乎关闭,防止异物被吸入发动机。
  除了常规机炮、挂架外,苏-27和米格-29配备了先进的火力控制系统。苏-27雷达最大搜索距离达到240千米,可同时追踪2个目标。座舱风挡前的红外搜索/跟踪仪可在机载雷达受到电子干扰时迅速追踪到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并测出距离,实施导弹攻击。米格-29雷达体型较小,搜索半径约为70千米。此外,苏联人发明了飞行员佩戴的头盔式光电追踪红外瞄准具,与雷达、红外搜索/跟踪装置、激光测距仪等相协同,头盔指向哪里,导弹的导引头即可同步跟踪到哪里,这在西方战机上还未曾装备。
  惊艳苏-27
  苏-27自从服役以来一直被苏联深藏不露,最先令其一举成名的是一次富有创意的“开膛手术”。
  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军所属一架p-3b反潜巡逻机在巴伦支海上空距离苏联海岸90千米处沿苏联海岸向东飞行,苏联派出了一架苏-27前往监视。苏-27急速贴近直至2米距离,吓得p-3b赶忙拐走。可是不久,这架p-3b又折了回来,而且任凭苏-27挤压贴近,p-3b就是不离开自己的航线。气愤的苏-27采取了一种闻所未闻的战术,它从p-3b下方快速穿过,用自己的垂直尾翼翼尖将p-3b右翼外侧发动机短舱切开一条大口子,发动机一片螺旋桨桨叶也被截了10厘米,残片嵌入p-3b机身。面对扬长而去的苏-27,一台发动机停车的p-3b骤然下降了约3000米,再也不敢逗留,匆忙返回了自己的基地。民间盛传,此次p-3b的蓄意挑衅就是为了揭开苏-27的神秘面纱。
  其实,苏-27的参战经历非常少,然而它在各种航空表演、模拟对抗中所展现的优异性能却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该机富有标志性的“眼镜蛇机动”了。
  在1989年的巴黎航空展上,维克多普加乔夫驾驶着苏-27以400千米的时速低空飞行,突然机头快速上仰,机身垂直向上立在空中。令人称奇的是,这种“倒立”还没有结束,飞机机头进一步后仰到110度~120度,变成机头在后、机尾在前、机腹向斜上方的状态,时速仅为125千米。观众从未见过这一幕,以为飞机出现了故障。可几秒钟后,苏-27机头平稳恢复到正常水平状态,并增速到正常飞行,而且整个过程中,飞机没有任何失控状态,发动机正在工作,飞行航线平直,高度几乎不变,是一个绝妙的特技表演。
  因为在飞机机头快速后仰时非常像一条突然抬头的眼镜蛇,该特技动作也被称为“眼镜蛇机动”,成为苏-27的一幕绝活儿,f-15、f-16的机动性都无法完成。在实战中,“眼镜蛇机动”可以使后方追逐的敌机一下子跑到自己前面,处于被追逐的不利位置,随时会被空空导弹瞄准击落。1992年,俄罗斯空军访问美国时,苏-27空军与美国f-15战斗机一同飞行。双方驾驶员互换飞机驾驶,直接比较了两种飞机,认为苏-27的盘旋性能、失速调整等机动性要更胜一筹。此后,英德两国也曾对苏-27和f-15这两种机型进行了空战模拟,从10千米的远距离空战到目视范围内的近距离格斗,结果是苏-27对f-15平均损失比为1:1.85。
  苏-27设计先进,技术完善,并发展了战斗轰炸机、舰载战斗机多种改型,可在远距离对路上、海上目标实施攻击,或在航空母舰进行起降,堪称最优秀的三代战机,为世界战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价格上,苏-27单价普遍比f-15低出1000万美元,是俄罗斯主要的出口武器之一,购买国家包括印度、越南、马来西亚、乌克兰、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等。
  悲情的米格-29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在冷战后的军备竞赛中已经开始有了力不从心的迹象。苏-27从1969年开始研制到1990年成为苏联标准防空战机,居然用了21年。这在歼击机研制周期上是相当低效的,尤其是和其主要对手f-15相比,节奏缓慢很多。更糟糕的是,不久后苏联的解体使得苏-27的生产线几乎面临崩溃的危险,最终虽然得以生存,但改进改型的速度也与稳步发展的f-15相距甚远。由此可见,繁荣昌盛的国家是先进武器难以或缺的生存土壤。
  米格-29的命运更为糟糕。与f-16相比,米格-29的爬升率、加速性、高空高速等机动性指标和武器配置都略胜一筹,可战绩可就差得多了。在20世纪90年代的几场局部战争中,伊拉克和南斯拉夫的米格-29都败在f-15、f-16手下。如此悲凉的战场表现,一是由于米格-29参加的大多数空战都是以少搏多,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二是米格-29的航电配置及仪表布局缺乏优势,智能化程度不高;三是使用米格-29的发展中国家在飞行员训练水平和空中预警方面都比不上发达国家,单靠一种飞机的性能数据无法占据现代空战的主动。由此可见,现代空战并不仅仅是战斗机参数的较量,而是包含了信息技术、飞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对抗,离开了地面和空中的立体保障,再先进的战斗机在孤军奋战之中恐怕都只是一堆废铁。
  不仅如此,苏联/俄罗斯自己的米格-29在训练、表演时也发生了不少事故,令保障米格-29的地勤人员头痛不已。据报道,截至1998年4月1日,苏联/俄罗斯共有45架米格-29坠毁。其中,仅1993年,俄罗斯空军就损失了22架。究其原因,除了少数事故来源于米格-29本身的设计制造缺陷外,大部分事故都是因飞行员误判所引发的。苏联解体前后的动荡局势严重影响了飞行员的正常训练。燃油短缺、军费不足等原因使空军的整体飞行技能普遍下降,事故频发也是意料之中。
  同其他“米格”系列战机一样,米格-29也是以外销为主。1990年后生产的米格-29均被用于出口,包括印度、伊朗、叙利亚、马来西亚、古巴、也门等20余个国家,至今仍在服役之中。总体而言,虽贵为姊妹三代机,性能上也没有硬伤,但米格-29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经济效益,都与苏-27大相径庭,距离其对手f-16更是天壤之别,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1.19 新世纪的欧洲战斗机风潮
  在美国与苏联争先推出三代战机之后,各国便在紧锣密鼓地研制更先进的战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欧洲战机公司的“台风”与瑞典萨伯公司的jas-39“鹰狮”,被并称为“欧洲三雄”。它们比f-16、苏-27等三代战机更为先进,但并没有实现四代战机的隐身等技术特征,因此又被称为三代半或后三代战机。
  中立小国的独立大志
  从美苏的军备竞赛中可以看出,战斗机研制是科技与国力的大比拼。在美苏倾尽全力打造的f-15、f-16、苏-27、米格-29等名机之下,欧洲人也取得划时代的突破,着实不易。然而,率先实现这一“质变”的并不是美苏英法德等传统航空强国,而是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的小国瑞典。
  在20世纪70年代末,瑞典领空经常受到华沙条约国和北约成员国飞机的“光顾”,令其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战机应对威胁。瑞典空军和萨伯公司以瑞典的中立国地位和独立性为由,说服政府放弃购买美国f-16等三代战机的计划,自行研制一种更先进的新机。从1980年开始,萨伯公司开始研制新机jas-39,绰号“鹰狮”,1993年开始服役。其中,j代表对瑞典语中的对空作战(jakt),a代表对地攻击(attack),s代表侦察(spaning)。
  jas-39长14.1米,高4.5米,翼展8.4米,空重6.6吨,是小巧玲珑的轻型战机,体型在1970年以后服役的战机中排名倒数第一,但它使用了大量轻质量、高强度复合材料,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3吨,最大载荷接近7吨,与20吨级战斗机相当。jas-39配有一台引擎,但机动性极佳,可在所有高度上实现超音速飞行,最大速度2马赫。由于瑞典森林广布,很多干线公路的直线段便是临时飞机跑道,后勤补给中心便建立在旁边的密林之中,形成了绵密隐蔽的战备体系,敌方很难一举摧毁。为瑞典空军量身定做的jas-39自然非常注重野战性能,跑道长度仅需800米,可在瑞典多处公路完成短距起降,而且仅需少量人员车辆,便可在公路旁完成保障。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仅有45万平方千米的小国,瑞典不可能像美苏那样研制不同功能、不同档次的各型战机,而是选择了经济实用的原则,主要针对仅有200千米以外的苏联所施加的威慑压力,将入侵敌机拦截、还击并驱离,假象对手为苏-27。jas-39作战半径为800千米,装有一门27毫米机炮,配有7个武器外挂点,空战时挂载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时挂载各种空对地导弹、炸弹、火箭弹等,侦察时挂载副油箱和电子吊舱。同时,数字机载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也相应进行更换,从而实现一机多用的“灵活性”需求。
  瑞典军队的规模不大,不会配置过多战机,萨伯公司早已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虽然遭受了美国的重重阻挠,但jas-39售价仅为美国三代战机的一半,四代战机的1/4,加上维护保障费用低廉,仍然受到了世界多国的青睐,捷克、匈牙利、南非、泰国等国都先后订购了jas-39。
  “阵风”与“台风”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就相继提出了新型战斗机的研制计划。1979年,英国宇航公司、联邦德国的梅塞施密特公司、法国的达索公司决定进行联合研制先进的“欧洲战机”,西班牙和意大利也相继加入。可以想象,在研制过程中,合作国家难免会出现分歧。法国的达索公司因坚持自己的理念而推出计划,研制出了“阵风”战斗机,于1986年7月首次飞行。而其他四国也对新战机有不同的要求,导致研制过程时断时续。最终,新机“台风”于1994年3月完成了首次飞行。
  “台风”、“阵风”与瑞典的“鹰狮”一样,都采用了鸭翼、三角翼、无尾翼的主体设计和大量复合材料,在飞行控制系统、雷达系统等配置上也都非常先进。两者尺寸差不多,长约15.5米,高5.3米,翼展10.9米,最大起飞重量约24吨,最大速度2马赫,配有机炮和十余个武器挂架。此外,两种飞机都具有性能优异的发动机,因此得到了独特的低速和超音速优势,不仅最低时速可达到300千米以下,还可以携带多枚导弹和外挂油箱进行超音速巡航。同时,两者在发动机和武器挂载方面也都考虑了隐身性能,虽未达到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准,但已经远远超过了f-16等三代战机,被公认为仅次于f-22“猛禽”战斗机的多功能战斗机。
  虽然“台风”、“阵风”的首飞时间并不比“鹰狮”晚多少,却迟迟未能服役。其中,法国自己研制的“阵风”进度很快,但由于国防经费的大幅缩减使得战斗机的量产不断推迟,订单数量也大幅缩减,海军型于2000年9月开始量产,而空军则到2002年才开始配备,目前已成为法国海空两军的主力战斗机。涉及多国的“台风”研制速度较慢,2003年才开始服役。
  对于国土面积不大、政局相对稳定的欧洲诸国,战斗机的本土需求量相对总是有限的。因此,“台风”与“阵风”都在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先后出口到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奥地利、科威特等国。然而,这两种缺乏隐身性能的三代半战机普遍价格昂贵,单价均在1亿美元以上,虽然在非隐身战机中属于佼佼者,但市场前景仍然飘忽不定,因为四代战机就要闪亮登场了。
  利比亚空袭先锋
  2011年初,利比亚一片混乱,对该国实施长达42年独裁统治的卡扎菲遭遇了反对派势力的强烈抵抗,大战一触即发。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决议通过了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几乎全世界人都在等待着美国飞机与导弹的打击。出乎意料的是,为此次地区冲突打头阵的居然是一向浪漫、随性而低调的法国。3月19日下午,巴黎时间17时45分左右,20余架法国战斗机攻击了卡扎菲部队,其中包括法国最先进的战机“阵风”。
  此次任务期间,“阵风”携带4枚“云母”导弹、3枚aasm精确制导炸弹、泰雷兹达摩克利兹目标标定吊舱及2个副油箱,经过空中加油,飞行6小时直达利比亚。抵达后,该机无需电子战飞机的支援,仅依靠自身携带的电子战系统就成功压制了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体系,对其实施了有效打击。法国的“阵风”宛如一阵飓风,成为利比亚政府军的灾难,其干净利落的攻击行动令全世界为之惊叹。“阵风”战斗机也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瑞典人的创新精神
  当人们赞扬jas-39的优异性能时,也不禁感慨瑞典这一中立小国在军事上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精神。
  瑞典的财力、国力、人力无法与美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不能与英法德等国相提并论,所遇到的实质军事威胁相对有限,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都宣布中立,也没有遭受占领或军事洗礼,然而瑞典却能为后三代战斗机时代拉开序幕,这并不是一个偶然成绩。瑞典本就是工业发达之国,是按人口比例计算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沃尔沃和爱立信都是源于瑞典的知名企业。从二战以后,瑞典已经研制了诸多性能先进、设计精妙的武器系统,令人拍案称奇。
  萨伯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saab-37“雷”式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率先采用了鸭式布局,不仅成就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其兼顾高速、低速性能,被后来诸多战机所模仿。1997年,瑞典研发的s-100b“百眼巨人”预警机服役,以高性价比赢得了海外市场,打破了美俄对预警机的垄断。由阿尔维斯赫格隆公司生产的履带式装甲全地形车bv206s采用了独特的双车箱铰接结构,可在各种恶劣天气条件下穿过冰雪、沙漠、沼泽、丛林等极端地形,如今产量已经过万,在40余个国家使用。在海军方面,1995年2月下水的“哥特兰”级常规潜艇开创了不依赖空气动力系统(aip)的先河,成为战后常规动力潜艇技术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性进展;2000年下水的轻型护卫舰“维斯比”号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的隐形战舰,领先了美军5~7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赫格隆”铰链式全地形车也在瑞典问世。
  可以想象吗?实现这一系列奇迹的瑞典面积仅有45万平方千米,比四川省还要小,而人口只有956万,不到北京市常住人口的一半。
  1.20 f-22“猛禽”:开启四代战机之门
  虽然f-15、f-16搭档已经独领风骚,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已经开始酝酿研制新型战机,用来取代f-15,并全面战胜苏联的苏-27,称为“先进技术战斗机”计划。全面突破近乎完美的f-15并非易事,美军1985年才发布招标书。1991年4月,洛克希德公司战胜了麦道公司、波音公司等航空巨头取得了竞标胜利。f-22于1997年9月首次试飞,2005年开始服役,距离最初计划花费了近20年时间。
  纵览四代战机
  人们将二战后的喷气式飞机根据其性能特征划分成几代。一代战机是首批采用喷气式发动机的战机,出现于1944~1953年,如米格-15、f-86等,最大飞行速度为0.9~1.3马赫(1倍音速左右),配有航炮、火箭弹、第一代空对空导弹,光学瞄准工具和电子设备较为原始简陋。二代战机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如米格-21、f-4、“幻影”3等,主要强调高空高速性能,最高速度超过2马赫,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都有了较大改进,装有航炮、第二代空对空导弹、更为先进的雷达、具有一定拦射能力的火控系统。三代战机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如f-15、f-16、米格-29、苏-27等,这些机型在速度上没有更进一步增加,但中低空性能大幅提升,武器装备、电子设备、雷达火控系统、机身材料、外形设计等诸方面都有了重要改进。
  如今,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更为先进的四代战机,如俄罗斯的t-50、美国的f-22和f-35、中国的歼-20等。除了继承传统战斗机的精华以外,这些战机强调四个突出性能,即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高机动性与敏捷性和超级航空电子系统,也被称为“4s”标准。此时的战机已经不再是二战时期的“古董”形象,俨然成为了最为华丽炫目而神秘的高科技武器装备。
  飞机隐身的奥妙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f-22最大的亮点就是“隐身”,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目标空域。其实,f-22并不是最早的隐身飞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推出了tr-1型隐身飞机,90年代又研制了f-117“夜鹰”隐身战斗机。但直到f-22出现,隐身技术才真正成熟,能够与其他战机性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那么,飞机如何能够隐身呢?当然,这并不是让飞机被人“视而不见”,而是让各种遥感仪器难以捕捉到飞机的存在,包括雷达探测、红外探测、光学探测、声波探测等多种方式。为此,隐身飞机需要一招一招地拆解。
  雷达是发现高空飞机的主要仪器,也是隐身飞机的“头号敌人”,其原理是以发射机辐射稳定的电磁波,遇到目标物体时发生反射,接收到的回波在雷达屏幕上形成亮点,判断对方具体情况。隐身飞机的主要隐身手段就是让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无法正常反射回去。隐身飞机要么直接吸收掉射过来的电磁波,要么改变其反射特性,使回波无法反映目标真实状况。为此,飞机在外形上要尽量回避垂直于入射波的平面,少使用尖锐的边缘,最好用菱形或无尖锐边缘的凹面、v形双垂尾等设计,隐身配置时,武器也必须内置,例如,f-22的双垂尾就向外倾斜了27度,并设置了2个内置弹仓。但为了实现飞行要求,飞机不能变成全身坑坑洼洼的怪物,因此还需要直接使用或喷涂非金属材料或能够吸收雷达的材料,如铅铁金属粉、不锈钢纤维、石墨粉、铝箔等,这也是隐身技术中的一个高度机密。f-22就采用了大量热加工塑胶和人造纤维复合材料,重量比例达到35%。
  飞机在飞行时,发动机、尾喷管等结构会产生大量热气,成为红外探测仪器所重点捕捉的对象以及红外制导导弹跟踪的目标。为此,隐身飞机需要降低自身的热辐射,减小飞机与周边空气的温差,如f-22使用的矩形二元尾喷管可加大尾喷管和冷空气的接触面,促进尾喷管散热。此外,有的隐身飞机还采用了低噪音发动机等技术,使飞机在低空飞行时声音也难以被敌方觉察。有的则采用新型燃油喷嘴消除喷气燃料燃烧后的残渣与水蒸气的混合物,使飞机后面不再跟随有又长又明显的“拉烟”尾迹……
  当然,真正隐身的飞机是不存在的,更实质的意义则是在自己被敌方发现之前先发现敌方。三代战机苏-27的正常雷达探测距离为前半球100千米,后半球55千米,f-22优异的隐身能力可以使苏-27的雷达探测距离降低到10~20千米,无疑是“迷瞎”了苏-27赖以生存的“千里眼”。
  集战斗机之大成
  除了隐身能力,f-22在超音速巡航、机载电子设备、机动性、武器配置等诸方面也是实力超群,其他机型几乎只能望其项背。
  f-22长18.9米,高5.1米,翼展13.6米,与f-15尺寸相当,属于重型战斗机。最大速度2.25马赫(时速2410千米),升限近2万米,装有1门20毫米机炮、4个外挂点和2个内置弹仓。值得一提的是,f-22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现超音速巡航的战斗机,而其余的超音速战斗机在中低空作战或巡航时仍采用亚音速,只能在高空实现短时间超音速飞行,否则,发动机会因过热而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因此,f-22在中低空飞行时不必拉高俯冲就可以直接达到超音速,具有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2007年11月22日,正值西方感恩节,美国太平洋空军驻阿拉斯加远程防空雷达部队忽然发现,在俄罗斯方向有大型军用飞机正向阿拉斯加领空飞来。来袭者很可能是绰号为“熊”的俄罗斯图-95远程轰炸机。于是,阿拉斯加防空部队所属2架刚部署不久的f-22从基地起飞,很快就找到了俄罗斯轰炸机,并进行伴飞威慑。面对先进的f-22,老式轰炸机图-95很快掉头返航。有人说这是美国在故意“秀肌肉”,从而对俄罗斯达成战略威慑,也有人说这是俄罗斯试图诱惑f-22出洞,既可以测试其防空雷达对隐形战斗机的探测能力,又能一窥美军雪藏的战机真容。无论真相如何,这是美国首次使用最先进的四代战机拦截俄罗斯远程轰炸机,也是f-22的首次正式登场。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服役中的四代战机,f-22可谓美军倾心打造的精品,也是目前世界战机之首,美国空军曾称,一架f-22战斗力相当于15架f-15。f-22不仅是世界最强战机之一,也是世界最贵战机之一,单机价格接近2亿美元,美军自己都对此望而却步。此外,据2008年的报告称,f-22每飞行1小时维护时间超过34小时,成本将近5万美元。一般机队的维护费用会随着逐渐成熟而日益降低,但f-22则因昂贵的隐身涂料等原因维护费用不降反升。由于缺乏实际对手和明确的空对空作战任务,生产线开张之初就面临终止的危险。
  更严重的是,集战斗机之大成的f-22在服役以后不断有坠毁的消息传出。首先是2004年12月20日,然后是2009年3月25日、2010年11月16日,最近一次是2012年11月16日,其中两次飞行员当场身亡。不仅如此,飞行中的小毛病也接连曝光,比如降落时起落架无法放下,飞行员打不开座舱等。美军官方曾解释为f-22在7500米以上高速供氧系统故障,也有解释为是飞行员操作不当,而诸多军事专家则认为美军是在隐瞒f-22其他潜伏的技术问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时不时提出一些机体结构、吸波涂层等方面的缺陷,甚至有前雇员揭露其隐瞒了已知的隐身涂料问题而继续使用,一时间成为军事焦点。无论真相如何,f-22已经被屡次被禁飞,加上过高的成本,奥巴马下令关闭生产线。
  由于高昂的价格、对手的丧失、军费的削减等原因,f-22订单数量不断萎缩,仅生产了187架,与最初计划的1300余架形成天壤之别。尽管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都表示了购买欲望,然而为了防止他国进行仿制,f-22依旧仅服役于美军,逐渐取代曾经的主力战机“不败之神”f-15。同时,美军决定推出一种用途广泛、性能优异、经济实用的轻型战斗机,用来替换f-16等三代对应机型,与f-22搭配作战,也就是f-35“闪电”2。
  经济实用的f-35
  与过去的研发计划不同,f-35一开始就强调了“联合”,希望能够将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以及英国皇家空军的f-16等三代轻型战斗机一起进行替换,这种通用的多用途机型也成为了全世界当前最庞大战斗机研发计划。除美国外,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挪威、荷兰、土耳其、意大利等国也参与其中,整个研发经费预计超过400亿美元。经过激烈的角逐,包括英国航宇公司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洛克希德马丁团队于2001年获胜。
  2006年12月15日,f-35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斯堡首次试飞成功。虽尚未定型,但第100架f-35已经于2013年12月13日下线交付,预计2020年前相继服役。
  f-35长15.7米,高4.3米,翼展10.7米,看上去像是微缩的f-22,升限超过1.8万米,最大起飞重量近32吨,最大速度1.6马赫,虽然在速度上与三代战机差距不大,但机动性、隐身性和航电系统大大增强。例如,f-35驾驶舱内装有世界最大的战斗机显示器,武器、飞机状态、战场环境、安全信息等数据可一次全部呈现。驾驶员不仅可以触摸控制显示屏,还可以通过驾驶杆和油门杆上的各种开关和电位计旋钮进行调整。雷达、瞄准系统等相关图像可直接投射到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上,使飞行员可以实现360度全景感知。
  f-35的隐身性能虽不及f-22,但远胜于其他缺少隐身功能的三代战机,其机头方向的雷达反射截面(即rcs,反映飞机向雷达接收天线方向散射电磁波的能力)仅有0.065平方米,而f-15、苏-27等三代战机则超过10平方米。此外,f-35还改变了全机雷达散射及红外辐射中心,敌方即使发射了导弹,也很难命中飞机。
  虽然以“经济适用”为初衷,f-35的研制时间和费用都超出了预期水平。2014年的单机报价接近3亿美元,预计增加订单后单机价格会降至1亿美元,而且由于f-35三军通用,维修保养和人力培训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作为美国唯一可以销售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f-35已经成为全球战机市场的宠儿。除研发合作国纷纷下单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过也纷纷表示了购买意向,预计总销售量将超过6000架。
  垂直/短距起降型f-35b
  垂直起降这一想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提出。研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初衷有二:一是希望飞机能够摆脱对机场跑道的依赖,在恶劣的机场条件下或海上舰船完成非常规起降;二是希望在空中被敌机追击时能够突然加速甚至悬停,瞬时转入后方的有利位置,转守为攻。在60年代,美国、西德、苏联、英国等多个国家都对垂直/短距起降机型进行了深入研制,发展出十余种试验机,但真正能够装备部队并具备实战功能的只有英国的“鹞”式战斗机。而且“鹞”式为了实现垂直/短距起降,大幅牺牲了速度、航程、载重等参数,安全性也令人堪忧,垂直/短距一时间告一段落。
  而到了21世纪,美军重新提出了研制f-35b垂直/短距起降型,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根据数十年的航空经验和积累,f-35b主要采取负载短距起飞、空载垂直降落的模式,在速度、航程、载重和战斗力上进行了较好折衷。相比过去“鹞”式等机型完全依靠向下喷气抬升机体的野蛮方式,f-35b设计了升力风扇来补充起飞所需的向上推力,在动力系统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尽管如此,f-35b的飞行性能还是受到了诸多限制。直到2010年6月10日,f-35b才实现超音速飞行,成为首架具有超音速飞行的短距/垂直起降隐身飞机。2011年10月,f-35b又成功在两栖攻击舰上垂直着陆,此后,开始了密集的试飞测试。然而,2014年6月,一架f-35b发动机就发生了起火事故,导致该机被限制在指定范围内飞行。因此,集多种理想性能于一身的f-35b短距/垂直起降隐身机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21 t-50:俄罗斯的复兴
  当美国推出f-22高端型和f-35经济型第四代隐形战斗机以后,曾经以近乎完美的机动性而风光无限的苏-27便得到了全面压制,迫使俄罗斯继续研制改进机型。
  俄罗斯的四代战机
  在苏-27成功后不久,苏霍伊设计局就开发了更先进的苏-35,但并没有本质上的改进,综合性能更无法与f-22和f-35比肩。的确,虽然苏-27经历了颠覆性的设计而后来居上,但在不进则退的战斗机世界里,没有哪种机型可以持续30年保持领先。苏-27也不例外,尤其是美国新机的隐身性能使三代战机的雷达探测距离大打折扣。
  在隐身飞机方面,美国早在1981年就试飞了f-117并很快交付部队,在二战后军机大战中终于将苏联远远甩在了后面。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尝试新机研制,但政局的动荡使军工业几乎陷入冰河时代。最终,米格1.44和苏-47两种“三代半”机型还是艰难问世,为第四代战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米格1.44在隐身方面缺陷较大,加上出口市场的黯淡,使得米格公司濒临倒闭,竞争力大减。风头正盛的苏霍伊设计局借鉴了f-22的技术,并与印度展开了经济合作,于2002年制造了第四代战机t-50的原型机。
  2010年1月29日,t-50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首次试飞成功,2011年8月17日在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上公开亮相,预计2025年替换俄罗斯所有的米格-29和苏-27。如果美国在此之前没有新型战机问世,那么,f-22、f-35独领风骚的年代将就此结束。
  犹抱琵琶半遮面
  美国一位高级工程师感慨:“美国人总是在努力解决那些最艰难的问题,以便于俄罗斯人在他们的设计中跟进。”俄罗斯著名战斗机设计师柯内合夫也曾经说过,俄罗斯战斗机总能做到比同时代的美国战斗机更强,原因很简单,因为俄罗斯战斗机总在美国的同类战机之后诞生。
  t-50长22.0米,高6.1米,翼展14.2米,属于重型战斗机。虽然借鉴了f-22很多经验,但t-50更多的还是在苏-2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机动性和可控性堪称一流,并实现超音速巡航和隐身。这在未来的“隐身空战”中可能会变得非常可贵,因为当隐身战机成为常规配置之后,视距外攻击能力将不分伯仲,近距离空战将重新回归到常规作战中来。
  俄罗斯对t-50的具体情况讳莫如深,大多数技术指标还处于保密状态。根据各方透露的消息,t-50可超音速巡航,时速高达145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为37吨,战斗负荷高达7.5吨,可携带航空机炮和各型空空、空地导弹,既可空中作战,也可对地攻击。t-50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400千米,能同时跟踪60个空中目标并打击其中的16个;其新型无线电侦察和对抗系统可使自己在不打开雷达的情况下发现敌人,进一步降低了暴露自己的可能性。正如苏俄所有飞机一样,t-50的航电设备相比美机还是稍逊一筹,恐怕难以达到四代战机所要求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在隐身方面,t-50的机头、机舱、机翼、进气管等都使用了独特的形状,机身外壳有70%为符复合材料,两个大型武器舱接近机身容量的1/3,大大降低了雷达可探测性。此外,t-50还设计了新型空气动力系统,采用了比f-22更先进的等离子隐身技术。但由于t-50体型较大,为了满足飞行需求,尾翼隐身效果不佳,整体隐身效果比f-22有所降低,需要靠吸波材料和吸波结构进行弥补。
  虽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t-50的消息传出来。例如,2013年9月,t-50在莫斯科航展上大秀技术,进行了惊世骇俗的机动性表演;2014年6月10日,t-50第5架原型机在飞行试验时起火;2014年9月,外媒公开了t-50试验机采用了新颖的可动边条翼设计……据航空专家分析,t-50的很多性能优于美国的f-22和f-35,而最为吸引眼球的则是每架仅为4000万美元的价格,这是美制f-22和f-25的1/3。可以想象,如果t-50的性能果真不负众望,世界军机市场上必将再度掀起苏霍伊战机的狂潮。
  苏霍伊设计局
  苏霍伊设计局由其创始人、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命名。苏霍伊于1895年7月10日出生于白俄罗斯的一个小乡村,父亲是一位热爱藏书的知识分子,使苏霍伊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长大。在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读书时,苏霍伊选修了“苏联航空之父”尼古拉茹科夫斯基的航空理论课,对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战时期,苏霍伊中断学业而应征入伍,亲自体验了俄军落后的空军装备,立志研制战机。一战后的苏霍伊经历了生活的重重磨难,他先后感染了斑疹伤寒和猩红热,喉咙留下了终身后遗症,只能小声说话;在莫斯科继续读书时,他在寒冷的严冬中睡地板,还不得不干重体力活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这些苦难塑造了苏霍伊顽强的性格。
  1924年,苏霍伊在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进行毕业设计,完成了一架300马力单座歼击机的设计方案,得到了苏联航空奠基人之一图波列夫的赏识,留在这位大师身边工作。很快,苏霍伊的才华就显露出来,于1939年创建了苏霍伊设计局。苏霍伊非常注意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并大胆应用,因此,苏霍伊设计局的产品大多凝聚了最高端的技术水平,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很多产品没有问世就夭折。1949年,苏霍伊设计局由于长期缺乏投产飞机而被迫解散。在恩师图波列夫的帮助下,苏霍伊团队的骨干才得以保留。
  然而,苏霍伊并没有被这些坎坷击垮,而是以其坚韧的意志继续秉承着自己的设计理念,不断总结着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苏霍伊设计局于1953年恢复,相继推出了苏-7歼击轰炸机,苏-9、苏-15截击机,苏-17、苏-24轰炸机等精品战机。与高产低价、以外销为主的米格系列战机不同,多数复杂而先进的苏氏战机仅供国内使用,因此一直被蒙着神秘的面纱。直到在苏-27战斗机上,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才使苏霍伊设计局为世人所关注,走向了辉煌的全盛时代,并引领了俄罗斯第四代战机t-50的研制。
  苏霍伊于1975年逝世。之后,苏霍伊设计局相继由伊万诺夫、西蒙诺夫主持,但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驱者,所有产品依旧以“苏”命名。2009年,苏霍伊设计局兼并了数十年的老对手米高扬,坐上俄罗斯战机公司的头把交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