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明末之草木皆兵> 第175章 乡镇衙门

第175章 乡镇衙门

  日出日落,时间很快,一个月就已经过去。
  这个月广州发生了三件大事,三件事可以说都是喜事。但对于士绅来说却开心不起来。
  首先是四万亲兵和安南军回驻广州,四万亲兵加上兵营的三万亲军。可怕的英灵军已经达到了七万,汉亲军不满万,满万则无敌!七万转生军让岭南士绅更加安分下来,他们本以为汉亲军至少损失大半才能拿下安南国。可五万亲军出征,回来时竟然还是五万!亲军扩军的速度一点也不慢!
  了解到汉亲军的人数变动,精明的士绅也彻底绝了暗谋之心。
  五万汉安军也很勇悍,不过让人关心的事安置他们的新城。他们将于十几万家属在东卫城十里外,建造独属他们的汉安城。广州四卫城已经容不下他们,只能另建新城。
  这算一系列让人震惊的事件,第二件是水师带来的。
  不提水师和安南莫氏朝廷送回来的四千万两,水师这一个月来竟然拉回了五十五万妙龄少女,这一个月几乎所有船支都奔向安南。
  几十万少女登岸,立即轰动岭南。若是一个一百两卖出去,汉王就足矣收获五千万两。
  几十万少女的到来,让广州五城更加热闹。一批批军队也轮流回到广州找对象,然后就带着自己的对象返回驻地。
  陈雄也不直接分配,他让安南少女自己挑选自己满意的战士。战士挑选到一个对象,就立即离开广州,然后轮到下一批战士。
  先从骑兵开始,然后到五军六军和广州城卫军挑选。可惜只给南归汉民挑选,城卫军的本地战士却也轮不上。这几十万少女的到来,彻底缓解了岭南的男女失衡!本地人也不用再担心北人跟他们抢媳妇,随后南北汉民更融洽起来。
  北归的汉兵光棍都找到了媳妇,他们的思乡之情也淡化了许多。有了老婆和自己的小窝,他们才算真正的在岭南安家。
  这一个月来陈雄主持相亲接见各军长营长,也是天天没停过。
  当兵吃粮发军饷还送媳妇,让岭南汉民都非常羡慕。特别是水兵城卫军更是眼热,可惜他们都是本地人暂时也轮不到他们。
  第三件:让军政府上下最为激动的是,汉王后继有人,哪怕汉王出事,他们岭南也稳固不衰。
  让陈雄最满意的是,两个老婆都顺产。爱敏王妃先生了个王子,然后馨娜第三天也生了个郡主,儿女双全大小平安。
  京王妃生了个王子,让四位总长也很满意。京藏的祖上是实打的南方汉人,两百年前京家逃离大明的事件他们依旧能查到。相比高丽李氏是不是汉人,就很难查知!毕竟练高丽王也不敢去查,哪怕他们都知道是,也不能公布于众。
  有了儿女后,陈雄也专心呆在王府。除了抱娃就是亲自培训三百银灵军官,其余七百银人已经交给四位总长带教:学习处理政务。
  时间总是匆匆,好消息接连而来。
  “王爷,水泥已经研制成功!硬度已经可比普通石头。”跪地的龚建忍不住热泪盈眶!
  王爷之前吓他们要是研制不成就充军,还好如今提前研制成功。
  人逢喜事精神爽,陈雄温和的扶起中年工匠。“好,龚头你们果然不负孤心!从今天开始你们正式加入研究院,还有立即在白云山建造水泥厂,建成后让人继续研制各类特种水泥。随后让政治院给你加八品官身。”
  “拜谢王爷。”龚建从没想过烧泥瓦的他,有朝一日也能混个小官吏。
  三合土比普通水泥更好用,但成本实在太高。基础建设,还需水泥才能大规模铺设。
  吴久特意让龚建这时候来报喜,因为一会接连的会议将要开始。
  自古皇权不下乡,但明年陈雄就打算成立乡镇衙门。如今士绅大地主不敢反抗,正好把乡村纳入军政府的统治下。乡镇衙门虽级别小,但它才是统治的基石。乡镇衙门关乎田地里的农民,更关乎余粮赋税的落实。有了乡镇衙门,村民才能知道汉王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命令。
  乡镇衙门的护卫主要以本地民兵为主,同样也配有衙役。
  这时王化澄也走了进来汇报:“主公,文士代表已经到齐。”
  “嗯好,我们过去。”第一批大考招收的是县府各级官吏,这一批招收的就是乡镇衙门的官吏。
  政治院前院此时一百个人已经安坐,他们都是各地寒士和商人子弟的代表。
  互相见礼后,陈雄就说到:“诸位一定很疑惑,我们岭南军政府为何会如此快就进行第二次会考。”
  众人都认真倾听,他们也非常疑惑。
  “诸位:自古皇权不下乡,天下万民的赋税律法都由士绅代管。之后本王不仅要亲管余粮赋税,还要成立乡镇衙门。而乡镇衙门,就是第二次会考的主要目的。”
  乡镇衙门!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成立乡镇衙门又需要多少官僚和衙役,这粮饷又要消耗多少!
  关于乡镇衙门,本来四位总长也不同意!不过陈雄拿出工商业和海贸发展的新税银统计报表后,他们一翻细算,最后也只能同意。不过如此一来,军政府的财政又会紧缺!
  众人消化一番后,陈雄再次说到:“这次会考取士,取都就是乡镇衙门官吏。往后各部升迁都需从基层一部部提升,如果有能力未来取代总长也不稀奇。当然以自愿参加为原则,若不愿意参加会考军政府会给于各士子来往的反乡费。下面由各总长以诸位商谈。”
  陈雄说完,对着众人抱拳就转身离去。
  “恭送汉王。”众文人代表连忙站起行礼。
  陈雄不是演讲家政治家,他也不喜欢拖泥带水。他喜欢权力,却不喜欢繁琐的民事。相比治理,他更喜欢带兵征战四方,更喜欢指挥工人建设,或者跟工匠研究制作。
  威震天下的汉王一走,文士代表都轻松了许多。
  “敢问总长,这乡镇衙门如何步局?主管何事?”
  吴久站起来淡淡的跟众人见礼:“乡镇衙门设乡长一人,副乡长两名。下设三所:赋税所,民事所和礼宣所,设三个所长和一个副所长。”
  余粮赋税众人自然已经明了,这民事和礼宣所,见字明意。三个镇长六个所长,一共九人。
  众人都有些心动,除了礼宣所外,其余的都是实权之位。
  有人立刻提问。
  “总政大人,这乡镇衙门:衙役有几何,官吏是否过少?”
  吴久微信点头:“乡镇衙役十个到二十不等,但城卫军会在各乡建立民兵点,足矣维护衙门。各所长可以在乡里挑选民意代表为辅员,辅员可适当减免部分赋税!若有民变,乡镇衙门可立即回城。”
  众人都满意的点头,看来军政府已经下定决心。能立即回城,也让众人安心许多!毕竟士绅地主会不会聚众反抗,他们也不敢保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