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生活>重生之我的1993> 第271章 食品厂起飞了(2)

第271章 食品厂起飞了(2)

  “应该是,现在时间还来得及,我们再去一趟东阳村吧!”
  看到谭红梅和张一鸣隔了这么几天就又上门了,邛海两口子情绪变得很紧张。
  “方子不是给你们了嘛,咋地,出啥问题了?”
  邛海和媳妇儿把那一万块钱已经都安排好怎么花了,他们绝对不容许有人再把这笔钱拿走,反正他们手里有合同,黑子白字,还有大红公章呢!
  “邛大哥,嫂子,我们这回来是想问问你们,你们的枣花蜜是从拿买的,还是自己家酿的?”
  听到张一鸣的问题,邛海两口子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不是要钱来的就行。
  “我哥家就是养蜂的,我这蜂蜜都是我哥给拿来的。”
  听到邛海的话,张一鸣很高兴。
  他还真怕邛海两口子的蜜是自己家酿的,一般农户自己家养蜂,酿出来的蜜也就是十斤八斤的,根本供应不了批量生产。
  “那麻烦邛大哥带我们去看看呗!”
  “你们要买蜜?”
  张一鸣点点头。
  邛海嗖的一下从炕上跳到了地上,他媳妇儿真是他们老邛家的福星啊,不仅给自己家带了财运现在还给他们整个老邛家带来了财运,这简直是......
  村里人背地里扯闲话,说他们老邛家就是一窝穷货,一辈子都起不来,结果现在呢,他们老邛家彻底要崛起了。
  张一鸣跟着邛海两口子到了邛海大哥家的养蜂园,规模竟然不小,几百个蜂箱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半山腰。
  “邛山大哥,你家一年能产多少枣花蜜?”
  “差不多一千来斤吧!”
  “多少钱一斤?”
  “三块钱一斤行不?”
  邛山是个性格很憨直的人,他在心里算了一下,他酿蜂蜜其实也没啥成本,三块钱一斤,一千斤蜂蜜就是三千块钱,这个收入对于他来说已经非常好了。
  “这样,我给你三块五一斤,但必须要保证纯度和质量,我们还是走合同,只要邛山大哥蜂蜜的质量不变,不管多少,我们都包了,怎么样?”
  听到张一鸣的话,邛山激动的合不上嘴了。
  他只知道买东西讲价,还没听说过谁买东西给加价的。
  “哥,你别愣着了啊,这小兄弟问你话呢啊!”
  张一鸣在东阳村的身份慢慢的也和在良砂堡子一样,成为了大老板的少公子。
  “中中中,我肯定能保证质量,这个绝对没问题。”
  邛山开口说道。
  “那就这样了,邛山大哥先给我装二十斤蜂蜜,剩下的你包装好,我让人过来拿,合同和钱都会一起带过来。”
  邛山喜不自胜,这才真是人在家中坐,财从天上来啊,他不敢怠慢,赶紧用家里最好的一个塑料桶把蜂蜜从缸里舀出来,又用透明塑料布将桶盖一层一层的包好,这还不够,又用家里的被单把捅缠起来,直到缠的没有一丝缝隙才罢休。
  “小鸣,你都没有百分百的确认是不是蜂蜜的问题,就跟人家签了这个合同,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啊?”
  邛山推着独轮车,一直把蜂蜜给张一鸣和谭红梅送到了客车站点,谭红梅也终于找到机会说出自己心里的担忧了。
  虽然一千斤蜂蜜的钱倒不是很多,可如果问题不是出在蜂蜜上,那这些蜂蜜怎么消耗,食品厂总不能卖蜂蜜吧?
  “谭姐,我心里有数儿,你只管把蜂蜜拿回去交给我爸,我敢保证,这一次,枣汁的味道肯定差不了。”
  对于张一鸣的这种自信,谭红梅总是觉得很迷。
  这小子到底是哪来的自信呢?
  但即便如此,谭红梅还是按照张一鸣说的,把蜂蜜交给了张河山。
  等到谭红梅再次品尝到枣汁的时候,直接跪了。
  张一鸣判断的没有任何问题,之前枣汁怎么做味道都不对,就是蜂蜜的问题。
  这小子到底是啥托生的啊,咋像成精了似的,做生意有一套,咋连做果汁都比别人厉害呢!
  口感的问题解决了,枣汁的投产就提上了日程,张一鸣提前手绘了枣汁的外包装,然后找了一个广告社帮忙设计了一下,外包装照样还是玻璃瓶子,瓶子两种规格,一种250毫升的,一种450毫升的。
  时间进入1995年之后,物价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上浮,所以,综合各种成本之后,张一鸣将250ml规格的枣汁定价为1元,450ml的定价为1.5元。
  对于这个价格,张河山觉得有点高,但听说是大老板的决定,张河山就不吱声了,他现在对大老板的决策基本上都是拥护的。
  特别是听说枣汁口感不对也是大老板找出来的问题,还亲自采购了蜂蜜,张河山对大老板就更加的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国庆节,远山牌天然蜂蜜大枣汁正式上市。
  远山食品厂之前的一系列产品和举动已经把名声打出去了,所以这一次即使没有大的市场促销活动,大枣汁还是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砸出了水花。
  张一鸣趁热打铁,又推出了蜂蜜梨汁和苹果汁,这三种果汁并驾齐驱,将远山食品厂一下子推上了明湖地区食品行业的大佬位置。
  与此同时,张一鸣又引进了烘干、研磨生产线,大枣粉和枣干同时上线。
  年底的时候,一个俄罗斯人找到了谭红梅。
  对方打算和远山食品厂合作,把远山食品厂的一系列枣制品引进俄罗斯,谭红梅兴奋异常,她之前完全没有想过食品厂的产品竟然会被外国人看上,这让她一下子看到了一片光明灿烂的未来。
  张河山也兴奋的不行,晚饭的时候手舞足蹈,口若悬河的跟范玲玲母子描绘那个俄罗斯人到工厂之后的一系列表现。
  第一次出口,虽然数量算不上多巨大,但自己工厂的产品能够走出过门,被老外看上,别说是谭红梅和张河山,就是工厂的普通工人都觉得与有荣焉,各个充满了干劲。
  鸣振电子设备厂经过夏天的那场大雨,李振庭整个人变得更加的谨慎了,对于张一鸣的建议和意见也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
  之前电子厂只生产机模,但因为智能机还没有出现,机模的款式非常单一,销量并不能完全支撑起整个电子厂的运营,所以,张一鸣建议李振庭重操旧业,一边生产机模,一边做组装机。
  转过年,大哥大的组装件就能出现,到时候,将会出现一轮大哥大的销售高潮,张一鸣算计了一下时间,那个时候,他应该已经上大学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