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锦衣镇山河> 第177章 兰陵笑笑生

第177章 兰陵笑笑生

  王世贞比杨炼虚长两岁。他和杨炼是同科好友,又是金榜宴的同一桌,二人一向相互视为知己。
  王世贞知道杨炼半夜派人找他,一定有大事。他不敢怠慢,乘着一顶小轿,来到了杨炼的四合院里。
  一进正堂正屋,王世贞便看到了那口柳木薄板的棺材。
  “杨兄,你这是做什么?”王世贞问。
  杨炼笑道:“我是将死之人,自然要预备好棺材。”
  王世贞看了一眼桌上孔衍圣公牌位下焚香供奉的折子,面色一变:“杨兄,难道你要死谏?”
  杨炼点点头:“是。”
  王世贞追问:“你要以死相谏皇上的是什么事?”
  杨炼道:“参两个人。”
  王世贞再问:“参谁?”
  杨炼朝着王世贞笑了笑:“王兄,你说我还能参谁?”
  王世贞倒吸一口凉气:“你要参严嵩父子?我劝你一句,不要学飞蛾去扑火。我是裕王爷的人,自然对严嵩这对狗父子亦无好感。可你想过没有,此次锦衣卫的贺六将赈粮贪墨案的事情报给了皇上,可皇上却只惩处了薛扬,没有追究严嵩父子的罪责。这说明,皇上还没有下定决心除掉严嵩、严世藩!皇上没下决心,你就是写一万道折子也没用。只是自找麻烦罢了。”
  杨炼一脸平静的说:“你不去参严嵩,我不去参严嵩,他不去参严嵩。难道满朝文武要坐视严嵩父子继续为祸朝纲?如果是这样,这对狗父子迟早把大明朝折腾亡了!国事已经倾颓如此,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遍地饿殍。究其原因,是因为朝纲不正!朝纲不正,是因为奸党弄权!就让我做那只扑向孽火的飞蛾吧。但愿我的死,能让满朝文武、永寿宫里的皇上明白:不除严党,国将不国!”
  王世贞苦笑一声:“杨兄。你刚刚升任都察院佥都御史。正四品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要寻死腻活么?你住在天子脚下,自然看严嵩父子不顺眼。不如这样,眼不见为净。我给胡宗宪写封信,让他请旨,调你去江南,做个道员也好,做个知府也罢,总好过在京城里看那对狗父子祸害忠良,扰乱朝纲。”
  杨炼摆手:“我不会去沾胡宗宪的光。你别忘了,严嵩是他的座师!我意已决。王兄,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我想去做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王世贞叹了口气:“既然你已下定了决心,为何今晚还要找我?”
  杨炼起身,拱手道:“我有一事相托,另有一物要还给你。”
  王世贞是聪明人。他说道:“杨兄是想让我把你的家小带到山东去吧?放心,山东是咱自家地盘。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都是裕王爷的人。我可以保他们的平安。”
  杨炼给王世贞作了个揖:“那就谢过王兄了!”
  杨炼转身去了趟书房,片刻后,他拿着一部书稿回到正屋。
  这部书稿的封皮上写着三个大字《金瓶梅》。
  杨炼道:“王兄所作的这部《金瓶梅》,我已然阅完。有趣,有趣的很。王世兄写的那位西门大官人,其实是在隐指严世藩吧?”
  王世贞笑道:“知我者,杨炼也!”
  杨炼又道:“你没署自己的名字,而是署了个‘兰陵笑笑生’。山东兰陵是你的祖籍。不过这笑笑生又是何意?”
  王世贞叹了口气:“我空有一腔报国志。奈何奸党掌权,裕王想重用我也重用不了。只得一笑观尽天下事了。”
  杨炼道:“原来如此。我这道折子上去,想必肯定会丢官、罢职、掉脑袋,还会被抄家。这部书稿我已看完,还是还给王兄,省得被人抄了去。”
  王世贞接过书稿:“好。对了,杨兄,我可以看看你的奏折么?”
  杨炼将奏折递给王世贞。
  王世贞仔细观看着奏折。先是一连说了三个“好!”
  而后,他面色一变:“杨兄,你这奏折,虽然尽数严党的五奸十大罪。可却有一处地方,会危及我大明的国本。
  王世贞指着折子上的一除地方,上面写着“愿陛下听臣直言,察严嵩父子之奸,或召问裕王。”
  王世贞道:“你让皇上召问裕王,询问严嵩父子的奸诈险恶。这会让皇上认为,裕王是指使你上这道折子的后台。裕王爷是王储,指使人参劾皇上的宠臣,皇上会不会认为裕王有二心?”
  杨炼笑道:“放心。我早就想好了如何撇清裕王与我的关系。”
  王世贞点点头:“看来杨兄是成竹在胸。唉,好了。杨兄,天色已经晚了,我该走了。我——不如你啊!”
  杨炼凝视着知己王世贞离去的背影。他心中暗道:此一别,应是永别。来生再会了,我的世贞兄。
  的确,与杨炼相比,王世贞缺少以死相争的勇气。他这个“兰陵笑笑生”,也只敢写写书,在书里冷嘲热讽严世藩。
  杨炼已经准备好了,放弃自己的官位,放弃自己的生命,去完成那件必死无疑的大业。
  他其实已经能预料到死谏的结局。皇上将他的折子留中不发,严党众多爪牙上折子参他诬告、锦衣卫的拷打、诏狱或者刑部大牢的关押。。。严党树大根深,他甚至不能指望什么九死一生。因为他知道,迎接他的将是十死无生。
  然而,杨炼还是决定这样做。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让我杨炼,做几千年前那个大胆指出莒国国君光着屁股的天真孩童吧!
  飞蛾扑火,通常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
  城北,德云楼。整座德云楼已被锦衣卫包下。
  此刻,锦衣卫中百户以上,齐聚德云楼。
  这场酒宴,是在庆贺刘大高升锦衣卫指挥左同知,何二高升锦衣卫指挥右同知,老胡高升锦衣卫指挥左佥事,陆炳的长子“邵瑛”——陆纬高升锦衣卫指挥右佥事。
  陆炳举起酒杯,道:“犬子年轻气盛,没有什么单独办案的经验。他成了四太保,又接任了右佥事。这是皇上的恩典。我陆炳在此敬诸位一杯,还望诸位今后多多帮衬陆四。”
  成了十三太保,就要舍去以前的姓名。如今的陆纬已经成了陆四。锦衣卫中纷传,皇上有意让他子承父职,他日接任指挥使。
  一众太保爷齐齐举杯:“指挥使放心,我们定当尽力辅佐四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稽查副千户徐七徐胖子说道:“指挥使,昨儿出了一件稀奇的事儿。”
  锦衣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自然要养着数量庞大的耳目。徐胖子当得稽查副千户一职,掌管着锦衣卫遍布两京一十三省的众多耳目。
  陆炳道:“什么稀奇的事儿?”
  徐胖子边啃着一只鸭腿,边道:“新任都察院佥都御史杨炼,去福禄街买了口棺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