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寒门枭士> 第二十八章 擂台首赛(二)

第二十八章 擂台首赛(二)

  默经当然不仅是背诵经,也可反过来,说一段经,让对方说出作者和出处,或者说出经所指的对象。
  姚鼎不可能问对方《论语》、《孟子》之类的送分题,一定会问稍微冷偏一点的书籍,不过姚鼎出题还算厚道,已经明着告诉对方这道题是出自《史记》,只要读过《史记》,这道题能答出来。
  众人向审议官望去,主审官点点头,“此题可答!”
  四名卫南镇学子不愧是挑选出的佼佼者,他们商量片刻,主答学子起身道:“这句话是出自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是指留侯张良。”
  ‘当!’一声磬响,表达答对了,四名卫南镇学子顿时激动得欢呼起来。
  下面该卫南镇出题了,何振抽了题型,他抽到了问诗,一般是说诗名,然后要求回答作者,并背诵出来。
  卫南镇主问学子抽出题目问道:“《腊日》,请对方说出作者,并背出全诗。”
  李延庆都愣住了,怎么会这么巧,昨天吃饭时他们正好说了这首诗,连姚鼎的嘴角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何振却十分恼火,他准备了十几首极为冷僻的诗,但第一轮的要求是难度偏下,如果太生僻会被否决,他便找了四首稍微容易一点的,这一首他当时正好想到了腊八,便胡乱塞进了题封内,偏偏被对方选了。
  随着主审官表示认可,李延庆便起身道:“这是诗圣杜甫的《腊日》。”
  他随即背了起来: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当!’又是一声磬响,通过了,王贵顿时和汤怀一起激动得跳了起来。
  李延庆向岳飞笑着点点头,表示感谢,这首诗他真忘记了,幸亏昨天在饭堂岳飞朗读了一遍,他便记住了。
  岳飞也暗暗庆幸,若不是师父当时让自己读一遍,他们第一轮输了,他心兴奋,便举起手掌和李延庆重重一击。
  双方首轮战成了平局。
  按照惯例,第一轮都较简单,从第二轮开始逐渐加大难度,第三轮最难,第二轮依旧是鹿山镇学堂先问,姚鼎抽到了竞射,他眉头一皱,给主审官看了看便放了回去,竞射不是必答题,可以换签。
  他第二次抽到了问诗,但姚鼎却没有注意到,旁边何振的目光紧紧地盯住了刚才自己放回去的那支竞射签。
  岳飞起身问道:“《西塞山怀古》请说作者名并背诵全诗。”
  这是刘禹锡的一首诗,一般而言,刘禹锡流传于世的是《忆江南》、《竹枝词》或者《陋室铭》等等,《西塞山怀古》虽然是他所作,但稍微冷僻了,但也不算太冷僻,难度是等偏,符合第二轮的要求,审评官便同意了。
  这首诗让何振有点紧张起来,这首诗他在很久前给学生们讲过,时间有点久远了,看他们有没有谁还记得。
  他们只有一炷香的思考时间,时间一点点过去,但学子始终想不起来,何振发现墙角正好有一丛竹子,卫南镇学堂年初种竹子时,他便专门给学生们讲了刘禹锡的《竹枝词》。
  何振偷偷向后看了一眼,只见两个学子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他便若无其事的抓抓耳朵,迅速指了指墙角的竹子,暗示学子想到刘禹锡的竹枝词。
  这时,主审官不满地重重咳嗽一声,他看到了何振的小动作,但没有指责他作弊,毕竟大家都不容易,只要不过份,审评官还是会稍稍宽容。
  但正是何振的暗示使其一名学子想到了师父在竹林前讲过《竹枝词》,又想到了刘禹锡,便终于记起了这首诗。
  他们嘀咕几句,主答学子站起身道:“这是刘禹锡所作。”
  他也背诵道: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主审官狠狠瞪了何振一眼,勉强敲了一声磬,算是过关了。
  四名学子再次激动得抱在一起,这一关过得不容易,因为对方轻松答对第一题,他们已经没有刚开始那样轻蔑,甚至也开始有点紧张起来。
  或许是姚鼎事先真有一种直觉,他在饭堂让岳飞背《腊日》,正好是第一轮的题目,而当何振抽出第二轮的题型时,他也呆了一下,居然是杂考。
  杂考是对联、灯谜、天、地理、数学、绘画、书法等等内容,因为涉猎太广,所以童子会只考两类,对联和书法。
  书法是学子的基本功,基本都能过关,所以作为第二轮出题,一般是选对联,这是姚鼎觉得很巧的原因。
  卫南镇的主问学子抽题问道:“我出联,请对下联,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
  不料主审官对刚才何振的暗示十分不满,便直接否决了这个十分冷僻的对联。
  卫南镇的主问学子又连出两个极为生僻的联,都被主审官毫不犹豫否决了,何振气得满脸通红,他知道是刚才自己的提醒被看见了,所以主审官才如此对自己不满。
  主审官冷冷道:“三题都未过,按照规则,由我们来出题了。”
  主审官对李延庆笑了笑,我也出一个联,“不算很难,但也绝不简单,请听题,联是:‘以忠孝仁恕传家,无大盛亦无大衰,先世之贻谋远矣’,李学子请把下联写下来,一炷香时间。”
  主审官便对卫南镇的学子道:“为了以示公平,这个对子你们也可以对,对得来,第三轮我算你们提前通过了。”
  这个题目是考对联和书法,李延庆本身十分擅于对对联,他沉思片刻,便提笔一挥而,旁边岳飞激动得拳掌相击,“好联!”
  姚鼎虽然背对着他们,却听到了外孙的夸赞,他心顿时一松,便知道李延庆对来了。
  李延庆前交了下联,主审官先不急着看,而是面带微笑地等着卫南镇学子的下联,一炷香结束,他们始终没有能写出来。
  主审官点点头,“机会给你们了,但你们没有抓住,那不是我偏心了。”
  他这才展开李延庆的对联和其他两名审评官共赏,只见李延庆的下联是:‘于困苦艰难行善,有厚德必有厚福,后人之继述勉旃。’
  三人异口同声赞道:“好联!”
  书法是隶书,虽然还谈不大家,但也十分流畅漂亮,是一笔好字,主审官连连点头,“可惜只是第二轮,如果是第三轮的话,我也算通过了。”
  ‘当!’他拾起小锤,敲了一声磬。
  四人同时欢呼起来,这时,主审官缓缓问何振道:“我出的联是:以忠孝仁恕传家,无大盛亦无大衰,先世之贻谋远矣;鹿山学堂对的下联是:于困苦艰难行善,有厚德必有厚福,后人之继述勉旃。何师父,你觉得可行吗?”
  何振无话可说,对方的下联工整大器,志格高远,他挑不出一点毛病。
  连姚鼎脸也展开了一个大大的笑颜,自己这个弟子真的堪称才。
  第二轮,双方再次战成平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