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明兴天下> 第66章 落荒而逃

第66章 落荒而逃

  徐铮站了起来,施礼说道:“晚生非是无意功名,只不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以此可见,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事,若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又如何安心读书呢!”
  董秀才听完不禁莞尔,笑道:“小友的话不无道理,吾也曾听人言‘穷文富武’,但不知道又做何解?”
  徐铮正欲再次起身,董秀才摆了摆手,示意不用拘礼。
  徐铮道:“此言也是有理,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想我读书之辈,衣食无忧者有,然寒门之士亦有。贫家子弟可谓穷,若想过上好日子或是有所为,则必然以读书为径;而富者从武,家中能给其提供充足食物、药物强健体魄,优良盔甲兵器助其武功,非富裕之家不足以支撑,因此才有‘穷文富武’之说!此乃晚生拙见!”
  “哈哈哈,不错不错,分析的内容竟然和我夫人不谋而合!只不过这‘知识改变命运’一词颇为新颖奇特,却又言简意赅,但不知出自哪位高才之手?”董秀才好奇的追问道。
  徐铮也差点笑出声,从来没见过两个大老爷们谈话,还没有忘记把自己媳妇塞道话题中间的。
  徐铮浅笑着说道:“此话也是道听途说,晚生哪里还记得出处!尊夫人如此见识,真是巾帼不逊须眉,真是了得!”
  董秀才一时高兴,顺着话题说了下去,道:“小友有所不知,贱内也是出身耕读之家,论才学不在我之下,而且每每见解独到,时常令我大受启发!”
  徐铮不敢在往下接,只得借喝茶搪塞一下。
  书房屏风后面传来一声微弱的咳嗽声,如果不是徐铮耳朵尖,肯定不会在意,对面董秀才却是立刻收起脸色,也是咳嗽了一声,恢复了刚开始时候的一本正经。
  徐铮注意着董秀才的变化,顿时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心说听说过人家垂帘听政的,却没见过偷听丈夫和客人谈话的,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妇人!
  徐铮见董秀才久不开口,于是打破僵局,说道:“不知道前辈对于晚生所提开设分店的事情如何看待?
  董秀才回过神来,道:“董家绣庄传到我手上,已有数代,昔日第一任家主曾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曾言‘后世子孙须立足科举,不得醉心财帛之事’,我等后辈时时恪守,不敢任意逾越。吾也认为,财物再丰也不及读书修身,弱水三千,我之取一瓢饮,足以!”
  徐铮听完,知道董秀才无意于开设分店,心里略感失望。董家的败落在后世的网络中随手可查,再过十年左右,董秀才患痢疾丧命,白寡妇带着董白隐居守丧,后被绣庄伙计做假账蒙骗钱财,甚至欠下巨额外债,再加上白寡妇重病卧床,内外交困之下,不愿意低三下四求人的董白,自卖自身,入青楼赚钱救母还债,才有了后来的秦淮名妓董小宛!
  对于秦淮八大名妓,徐铮只有怜,没有厌,八个苦命女子,虽是浪迹于烟花粉尘、迎来送往之地,靠色艺谋生,但内心都是纯洁无瑕,甚至有着一腔爱国碧血,其所作所为甚至足以愧杀明亡之后的众多高官名士。杜牧曾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是作者并不认同:首先‘商女们’唱什么并不由自己决定,而是取决于听曲的;其二‘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明诗人曹学佺)’。每当身负国耻家仇时,大多时刻都是市井匹夫冲冠一怒,而所谓的社会精英又或是读书人,往往屈身事敌,真是莫大的讽刺!
  秦淮名妓们的才艺,徐铮是佩服的;她们的人品,更是让人钦佩。说到“怜”,徐铮怜悯的是她们的遭遇和命运,以及她们在末世里苦苦挣扎活命,以及对爱情和稳定生活的奢望。
  董秀才再次说道:“小友,虽说董家绣庄无意开设分店,但是你家所产的布源,我们还是需要的!”
  徐铮心说肯定需要啊,我所提供的布源比苏州地区的低了差不多一成!
  董秀才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只待验过你家所产布源成色,若果如你之所言,我们董家绣庄肯定长期采购!”
  徐铮说道:“行,就按照董家主的吩咐,近日我们先发一批布源过来,请贵方核验成色。”
  说完之后,董秀才喊了张管事进来,起草了合作文书(类似于后世的供应合同),双方签字画押。
  一切妥当之后,董秀才开口说道:“小友学问不赖,见解更是独特,若是有闲暇,多多上门,我们也好切磋一二!”
  徐铮表示有机会肯定会再次登门请教,更何况双方现在是合作关系,以后见面的机会多得是,董秀才在舍得放徐铮离开。
  徐铮来董家绣庄的本意是想帮助董家把生意做大做强,就算是董秀才以后身故,也可以让董白衣食无忧,但就今天所取得的效果来看,是远远没有达到初衷的。
  徐铮也是没办法,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徐铮带着小道士张礼真,从董家绣庄出来,见天色不早,就在山塘街上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第二天,结过房钱,两人前往桃花坞,寻名访胜。桃花坞就是今天的苏州桃花坞大街,西、北至护城河,东到人民路,南到东中市,景德路,面积约为一个多平方公里,占苏州古城区八分之一左右。桃花坞自宋时兴盛,元时废弃,明清再度繁荣,期间涌现出数位名人,有宋诗人范成大,明画家诗人唐寅。明内科专家曹沧洲,名妓陈圆圆也寓居于此。
  徐铮和小道士张礼真骑着骡子,一路信马由缰,边走边看。此时正是三四月的好天气,路边杨柳依依,桃花河碧水荡漾,路边行脚有人络绎不绝。
  俗话说春困秋乏,徐铮被暖洋洋的春风吹的昏昏欲睡,小道士张礼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强忍着睡意,瞪大了眼睛,防备不测。
  就在二人行走当中,路中窜过来一群孩童,也不管路上有没有车马经过,自顾自的横穿马路,其中有几个在嬉笑打骂。
  童生把徐铮惊醒,两人赶紧停住骡子,等儿童们过了马路,然后才继续前行。
  被着一打岔,徐铮的睡意反而消退了。徐铮说道:“贞子(真子),我们下骡步行吧,顺便找个地方喝喝茶,歇歇脚。”
  小道士牵着骡子,跟在徐铮身后,徐铮时而跑到河边,看看春水游鱼,时而折根柳条,摘片柳叶儿,放在嘴里吹响,最后还用柳条编了两个帽圈圈,自己戴了一个,剩下另一个套在了小道士的头上。
  小道士张礼真无语的摸着头上的草帽圈,每当有好奇的游客看过来的时候,小道士张礼真都被臊的脸通红。徐铮不管,拿别人的目光不当回事,还告诉小道士张礼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一时兴起,徐铮再次哼起了神曲《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小道士张礼真故意放慢了脚步,低着头远远的跟着徐铮,一副我不认得他的神情。
  徐铮几乎放空了思维,蓝天、白云、春风、旭日,何等惬意!一时间没留意,自己在歌曲中加了几个颤音,顺带还飙了几句美声。
  还真别说,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游人,特别是爱起哄的顽童们。
  小道士张礼真的头更低了!
  “唱得不错,再来一个!来一个!”顽童们围着徐铮身边,起哄。
  “嘿,真爷们,不错哎,再来两句!”估计这游客是从天津卫过来的。
  徐铮清醒过来,尴尬的看着周围,就连两世为人的厚脸皮,也不禁闹了个满脸通红。
  最后只得压低了草帽圈,疾步摆脱顽童们,落荒而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