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盛世国师> 第48章

第48章

  不过现在太子逐渐展现出他的聪慧,让皇帝心中遗憾稍稍减轻一些。
  幼子成长,长子辅佐,或许他所期盼的比大汉更强盛的盛世在下一代就能到来吧。
  若易家能给炎黄一个繁荣昌盛,那些嘴碎的文人是不是就会闭嘴了。
  成王败寇,汉室自己倒行逆施,王朝被颠覆。之后群雄逐鹿,他易家问鼎中原,乃是自己的本事。
  在那些嘴碎者口中,取代汉室的易家,倒成了乱臣贼子,不义之人了。
  虽然颠覆汉室的不是易家,但他们就觉得,易家取得天下之后,该将天下还给汉室。
  凭什么?
  若是汉室的长治久安让汉室成为正统,那易家也可以。为此,他愿为天下黎民的安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最担心的是,遭受秦朝二世而亡的惨剧。
  他后宫中佳丽无数,但登基以后再无子嗣。御医道他征战之时,气血亏损太过,恐以后子嗣艰难。
  而他长子被祭天,嫡幼子痴傻,庶子身份有问题,嫡幼子和庶子谁登基,都与昱朝无益处。
  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要筛选宗室子弟入宫养在皇后名下的时候,长子归来,不但治愈了幼子,还带来了许多神奇的东西。
  皇帝心想,上苍果然是眷顾易家的。易家的确是天命所归。
  皇后若是知道皇帝打算,估计得呕死。
  她本以为她赢了,无论如何,最终都是她孩子继位。但显然她对皇帝还不够了解。易家的天下安定,天下的黎民安康,比他皇帝的血脉继承皇位更加重要。
  所以即使那几位叔伯皆是仇人,皇帝还是会选择旁系血脉中年纪尚幼不记事者入宫。
  皇后比起皇帝,更加恨那几位罪魁祸首。别说幼子无辜,那罪魁祸首的血脉继承皇位,皇后绝对不能接受。
  那之后不知会有如何混乱。
  还好宿谊即时回来,提前结束了这一状估计会导致天下大乱的祸事。
  皇后虽然不知道此事,但宿谊回来,巩固了幼子的太子地位,她还是知道的。她心中十分难受。这皇位本是长子的,她也与长子感情更深。
  不过皇后在理智的前提下,知道怎样做对她、对两个孩子更好,所以只能把愧疚难受压在心中。
  所以在知道宿谊为那位皇子写了字,她也只觉得宿谊实在是太懂事,并不觉得有何不高兴。
  她自己为了显示皇后的贤明,对那皇子也十分好,无微不至,做足了她可以做的事。
  只太子心中不高兴。
  太子对那个幼年时未曾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父亲并没有多深感情,他现在,也对皇帝敬畏多于亲近;而太子对皇后,虽然有亲近之情,但更多是愧疚之情。
  太子自幼时说话便比普通孩子晚,皇后那时生活艰难,自顾不暇,自然没有那么多精力给这个久久不会说话的孩子。只让他吃饱穿暖,便是尽到母亲的责任了。
  只宿谊不放弃,亲自照顾幼弟。他和幼弟同吃同住,每天不厌其烦的教幼弟说话,连做功课也带着幼弟。自己做什么都要讲给幼弟听,不管他是否有回应。
  或许是宿谊对幼弟的爱护之情感动上苍,太子居然渐渐有回应了。之后,他除了过分依赖宿谊之外,各类能力急速上升,居然与同龄孩童无异。
  那时的太子,只听宿谊的话。离了宿谊便焦躁不安,连皇后安抚都无用。皇后便就继续将幼子交给长子了。
  宿谊被祭天的时候,太子是知道祖父有意让他代替宿谊的。
  那时太子并不觉得难受。他觉得大哥优秀,若自己能代替大哥,帮助大哥,那是值得高兴之事。他已经做好了代替宿谊的准备。
  没曾想宿谊得知此事之后,便让下仆将他锁在屋内不准出门,并自请祭天。
  太子精神受到了极大刺激。
  对于太子而言,宿谊性命重要性远胜过他。宿谊为了他丧失性命,他不能接受。
  太子只是不与其他人交流,实际上智商超过同龄孩童,也对其余人的想法感情十分敏锐。
  太子知道父皇的皱眉中有对为什么活下来是他的怨恨,太子知道母后的哭泣中有对为什么活下来是他的悲伤,而他自己,也有对为什么活下来的是他,而不是大哥的痛苦和迷茫。
  因此他再次拒绝和外界沟通,直到大哥听到他的呼唤,回到他身边。
  太子现在显得十分正常,他敬爱父皇,敬爱母后,但他心中最重要的、最亲近的还是宿谊。
  他也以为宿谊对他理应是最特殊的。他是宿谊唯一的弟弟。
  现在宿谊居然准备送同样的东西给那异母兄弟,太子不能接受。
  这样子,似乎告诉他,宿谊的弟弟不止他一个人了。太子怎么能接受?
  于是太子闹别扭了,他绝食了。
  宿谊得知之后,心中宛若一万头神兽羊驼昂首挺胸呼啸而过。
  太子多大了?居然还闹别扭?还是绝食?这小子是不是欠抽啊?
  宿谊想起来,以前对付闹别扭的太子,就是扯着太子的脸颊往两边扯,然后絮絮叨叨的数落他。
  但那时候太子还是小孩子。现在太子都是少年郎了,这样不太好吧?
  皇帝皇后也气得够呛。
  刚开始,帝后以为太子只是不认可那异母弟,帝后都觉得这正常,但太子太蠢。好歹装出个兄弟情深的样子啊。
  当他们分别找太子谈天后,得知太子的别扭点居然在于“我才是大哥唯一的弟弟”这种无法理喻的事情后,帝后简直差点吐血。
  虽然早知道太子对宿谊的依恋。只是现在太子表现的很好,他们便忘记了。哪知道还有这事等着。
  帝后分别苦口婆心的教导太子,现在他们都长大了,不能跟个小孩子一样,占有欲这么强。
  宿谊是宿谊,他是他,不能再和以前一样了。你若真是好弟弟,要理解宿谊的处境。以他现在的身份,是不可能不给另一位皇子备礼的。
  太子就是“不听不听我不听”的熊样,让帝后无语凝噎。皇后简直又生出想把这孽子塞回去的冲动。
  最终帝后还是无奈将太子交给了宿谊,让宿谊教训太子。
  他们是没办法了。
  宿谊见到死倔死倔的太子,伸手扯出了太子两边脸颊,道:“你都长大了,还想让我为你担心吗?说好的长大了要帮我呢?”
  太子眼泪汪汪。
  宿谊道:“你也知道我现在是个什么身份,我可能不同时送礼物给他吗?”
  太子哼哼唧唧。
  宿谊道:“况且那孩子好歹是你弟弟,又没了母亲,多可怜啊。你有父皇母后,还有我。他呢?母后没了?兄弟姐妹都没有,父皇也不能跟他显得太亲近。若你我不对他好,便没人对他好了。”
  太子倔强瞪。就是不喜欢就是不高兴!
  宿谊道:“你不是想要成熟起来吗?先当一个好哥哥吧。让我看看你是否成熟了。”
  太子气得直哼哼。
  宿谊松开手,拍了拍太子的头,道:“听闻那位皇子在我回来之前,对你也多有关照。若不是如此,我也不会接受他。”
  宿谊之后得知,那皇子不知道是真纯善还是会做人,太子虽然不与他交流,但他时常带礼物去看太子,并且对外也极其拥护太子。若有人说太子坏话,他撸起袖子就揍人。
  偏偏他有前朝皇室血脉光环加成,有不少归顺昱朝的汉室老臣护着他,且又受到皇帝喜爱,所以即使嚣张,也没人敢拿他怎么样。
  他为皇后太子母子两做了许多以母子两身份不能做的扬眉吐气的事。
  第57章
  宿谊的心的确很软。知道那人有照顾太子之后, 他对其的态度就改观了。
  况且, 似乎电视剧中那些明君身边,都有一位贤王辅佐。或许在那些帝王心中,最不能信任的是血脉,最能信任的,还是血脉。
  他不可能入仕帮助太子,但那位皇子能。
  以那位皇子不可能继承皇位的身份, 若是太子自己好好干, 不作死,手握权力, 那么那位皇子便是很好的辅佐人选。
  虽不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好歹两人团在一起,不给其他人有机可趁。
  宿谊就算再没有政治敏锐性, 但也知道现在窥伺帝位的人不少。
  太子揉着脸,委屈的噘着嘴:“知道了。”
  太子虽然不与人交流, 但对外界发生的事都记得, 包括别人如何对待他, 包括他所学到的东西。
  所以那人对他不错,他还是记得的。其实太子并不讨厌他,只是不希望大哥被抢走罢了。
  现在宿谊道,是因为那人对自己不错, 他才对那人好,太子其实已经不别扭了。他就是那么容易被安抚。
  不过就这么被安抚了,多不好意思啊。难得可以出来缠着大哥的机会, 太子才不会放过。于是太子光明正大的借此机会赖在宿谊身边。
  慕晏本来想好好享受宿谊最后住在他家的时间,谁知道太子横插一杠,在他家住了好些日子。之后虽然太子回宫了,但是帝后为了安抚太子,特许他每日只要功课做好,都能出宫找宿谊。
  慕晏要上朝、要当值,时间太晚他也不能打扰宿谊休息。每日就那么一丁点时间与宿谊相处,就被太子分去大半,慕晏心情越发差了。
  他知道宿谊身份,知道太子和宿谊关系,按理说,不应该有此不满。但他就是产生了如此不合常理的感情。
  慕晏不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不对劲。
  不过最近太忙,皇帝终于想好用什么理由推举科举制,他作为近臣,自然全程参与,倒暂时没有机会深究。
  只是种子已经埋下,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成长到不容他忽视的地步。
  ...................................
  这时候已经可以炼钢,只是技艺落后,产量极低而已。
  不过宿谊想要钢,皇帝还是给得出的。
  有了钢,有了好工匠,宿谊给了工匠设计图之后,工匠们就热火朝天的开始干活。
  宿谊制作了许多比现在精确的多的工具,让工匠们制作盔甲的过程顺利许多。
  因是一群人打造盔甲不同部位,然后组装在一起,且工匠们为宿天师干活,十分卖力,加班加点赶工,所以耗时并不长。
  在宿谊乔迁前一日,盔甲正好完工。
  宿谊十分慷慨的给了工匠不少工钱,还赏了不少布匹。
  在宿谊来看,他家中没有女眷,许多布匹用不着,不如送人。但对于工匠们而言,一辈子都买不起这种布匹。而且,布帛曾经一度成为流通货币。
  在东汉章帝时,曾经以布帛为货币,不久后废止了。而货币的价值和政治的稳定有很大关系。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百姓没有安全感,钱币用不出去,自然就回到以物易物。
  虽然现在昱朝建立,政治清明,社会渐渐稳定,昱朝的钱币也算保值。但布帛在老百姓中间,仍然是可以当做货币换取东西。
  宿谊只是给了工匠他用不着的东西,对工匠而言,这赏赐实在是太贵重太实用了。本来宿谊在工匠们心中就有仙人光环,现在又有利可图,他们对宿谊更是死心塌地,半点没有另找主顾的意思,对宿谊所做之事更是守口如瓶,深怕半句话不对就被赶了出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