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其他类型>名士> 第143章

第143章

  “这怎么可能?!”
  这当然可能,有人里应外合就有可能。
  当年朝臣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大军压境,朝中无人,一支不知道打从哪里窜出去的胡人军队如闪电般,顺着洛川直取洛阳!就像是二战时德军使用的闪电战那般,以突袭的方式快速占领一城,将奇袭和快袭杂糅在一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雷霆之势,使人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恐怖威胁而丧失斗志,从而在重压的打击之下立时崩溃,彻底丧失反抗的斗志!
  德军闪电战能够成功,依靠的是飞机、坦克等先进的武器;这支胡人军队依靠的却是城内有人作为内应,杀光守城士兵,为他们打开了城门,放胡人直接入了内城。
  当时大多数世家都还在睡梦之中,根本不知道外面已经变了天。
  据说卫玠以前总会遇到的那位热爱裸奔的王家世叔王澄,那晚也磕了药,夜奔了一次,结果就是这么寸的正面遭遇了一小股胡人。王澄和胡人都被彼此吓的不轻。王澄一个激灵,就彻底醒了脑子;胡人则大概没见过这么奔放的汉人,一时间都有些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最后还是王澄灵活应变,装疯卖傻躲过一劫。不止如此,估计他还给那些胡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毕竟胖胖的、上了年纪的王澄的果体,真的不算多么赏心悦目。
  不管如何吧,王澄这个奇人据说因此捡回一命,并决心以后再也不嗑药了。
  ……好吧,停止嗑药什么的不太现实,最起码是不裸奔了。
  拓跋六修有些不太合时宜的想到,王澄在历史上的奇葩故事,大概又要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希望未来研究这段的人,能不要觉得所有魏晋的人都是如此,王澄的放浪形骸,哪怕是放在魏晋,也足够“标新立异”了。
  不幸中的万幸,世家中有不少家族,都深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大多都提前送了小辈跟着晋惠帝去北邙避难。好比卫家就把卫崇和他阿娘庾氏一并送到了北邙。卫璪在年前就决定要调任回京了,所以庾氏就先一步回了京城,正赶上这事,连行礼就没放下,便和大儿子一起被打包送出了洛阳。
  据说卫崇和太子都很好,加上团爷的“小太子”,两个小盆友加一只幼猫,在北邙可以说是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谁见了都想逗两句,实在是太可爱了。
  孩子走了,大人却不能当甩手掌柜。
  卫玠三人的祖父、阿爹都坚守在第一线,王氏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留下来陪伴丈夫。常山公主也留了下来,因为她要守着洛阳皇宫。
  晋惠帝走时,把皇宫内外的一切权利都托付给了常山公主。因为常山公主如今已经算是皇室中辈分比较大的了,交给她,能服众,还不会轻易被人拿辈分倚老卖老的为难。晋惠帝天然的相信着他的这位身后父皇晋武帝喜欢的姑母,羊皇后则是宁可把后宫的掌控权给常山公主,也不愿意便宜了那些找到机会就要兴风作浪的太妃、后妃。
  “太后呢?”
  “太后长伴青灯,不愿沾染‘世俗’。”
  胡太后不是晋惠帝的嫡母,俩人在晋武帝时期也没什么太多的交情。当晋惠帝登基后,胡太后也很有自知之明,毫不犹豫的就退居二线,把皇宫交给了羊皇后。
  胡太后只有个待嫁的女儿,只要晋惠帝和羊皇后能对她的女儿好些,她就别无所求了。
  这位当年因为心直口快的耿直而得到晋武帝喜欢的武将之女,其实心里远比很多自认为绝顶聪明的人通透的多。
  这些年,胡太后除了晋惠帝需要她帮忙一波带走麻烦的太妃们以外,就一直秉承着低调、低调再低调的原则,深居简出不闹事,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关起宫门,过着她惬意的小日子。
  羊皇后也不是不懂礼的人,反而她一向是“你对她好一分,她回馈你十分”的类型,太后如此省心,她心怀感激,对胡太后各种尊敬有加,每日的请安行礼自不必说,下面孝敬了什么稀罕玩意,羊皇后第一时间就会把最好、最大的部分送到太后宫中。婆媳相得,传为美谈,成为了不少人家的榜样。
  这一次离宫避难也是如此。
  晋惠帝和羊皇后想带着太后一起走,太后却坚持不肯。当时大家谁也不知道胡人真的会大胆到攻入洛阳,只以为是藩王作乱。太后自持长辈身份:“他们不敢对哀家如何的。相反,哀家在这里还能为皇帝和皇后震慑一下那些宵小之辈,若哀家离开,宫中定要大乱。”
  不过,胡太后坚持只肯当一根定海神针,不愿意沾染权利。因为人心是会变的,胡太后也不能确定她在宫外的家人,会不会因为她这个太后有了实权,而心生出什么本不该有的心思。
  最后还是胡太后牵线,向皇帝和皇后推荐了常山公主。
  常山公主虽然有眼疾,却是宫中难得不会被功名利禄熏晕了心的人,她本身还有一套特度的生存手段,帮助她拥有了比所有同期公主都要更好的一切,不怕她治理不好皇宫。最主要的是,她的驸马是王济大将军,虽然王济如今不再京中,但他离开前肯定会给他的妻子留下一二自保的手段,这样一来,她肯定能够更好的守护皇宫。
  也是胡太后带着自己的女儿和阳平公主,一起说动了常山公主出山。
  这些年常山公主愈发的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泥塑菩萨了,是胡太后的念经好姬友,一般人想说动常山公主可不容易,也就胡太后了。
  常山公主一旦答应了,就肯定会认真完成,她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
  哪怕有敌人入了城,常山公主也会坚守在洛阳皇宫内,完成她的承诺:“人在,宫在,人亡,宫依旧在。”
  王济比谁都了解他眼瞎心不瞎的老妻的这种一诺千金的君子风度,他曾爱惨了常山公主这份内心的强大,如今却又想着若她能少几分她的坚强该多好。他只想她活着,并不关心洛阳皇宫会因此损失多少。
  “除了小辈,就彻底没有人逃出来了吗?”卫玠的眼前开始走马灯一样的闪过他的朋友,陆机、温峤、楚王世子,除了这二年他所不知道的外调的人,其他人肯定都在城内。
  “后来倒也陆陆续续逃出来一些。”
  世家总会有一二压箱底的手段,狡兔三窟,谁家能没个地道、密室的?他们肯定不可能在城中坐以待毙。
  “那些人里有咱们认识的人吗?”卫玠急不可耐的询问了下去,“如果没有,那逃出来的人里有带回来什么有关于咱们认识的人的消息吗?”
  王济再一次沉默了,有些事情,他并不想让卫玠知道,但肯定瞒不住,与其让卫玠从别人口中听到什么含含糊糊的话,还不如由他来说。
  “有认识的人逃出来了,但卫王两家,没有任何一人在其中;这些人也带回了一些城内的消息,但是情况不容乐观。”洛阳城曾是无数人所憧憬的全国中心,如今却已是人间炼狱。糟糕的消息里首当其冲的便是,不少世家女不堪受辱,第一批就自尽了。
  这个世界付诸在女性身上的恶意,总是在不断的刷新着底线。
  “我要去洛阳!立刻!马上!”
  卫玠已经毫无理智可言了,因为他的女性亲属几乎都在洛阳!他的阿娘,他的舅母、叔母,他的从姊从妹……
  卫玠前几天才从栆哥口中知道,吃货七娘去年生了一对双胞胎,长的是一模一样的可爱,让繁昌公主这个外祖母嘚瑟了很久,逢人就夸那对孩子多像、多像卫玠。王氏还拿了两件卫玠小时候穿过的衣服送给双胞胎,希望双胞胎长大后能像卫玠一样,颜值才华两不误。
  抱着、逗弄双胞胎,几乎已经成了在卫玠沉睡后,唯一能领王氏重展笑颜的事情了。
  七娘也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卫玠给两个孩子起名,因为那是在她出嫁前就说好的,要让卫玠这个小舅舅给她未来的孩子起名,她一直记得这个约定。
  第196章 古代一百九十三点都不友好:
  卫玠仿佛再一次看到了七娘,那个时候她还很年幼,穿着一身湖蓝色的纱罩襦裙,兴奋地坐在马车里与卫玠同游铜驼大道,热闹的繁景引得小萝莉惊呼连连,眼睛睁的滚圆,生怕错过什么景象。偶尔有飘香的美味阵阵传来,薄如蝉翼的鼻翼还会灵活可爱的颤动,十足十的馋嘴猫模样。
  但是,当七娘发现繁昌公主从宫里带回来的点心只剩下最后一块的时候,她总会忍着一脸的肉痛,对卫玠奶声奶气的说:“还是让给阿弟吧。”
  王氏放下牙签卷轴,笑着逗她:“给了阿弟,七娘不就没有了吗?七娘都不心疼的哦?”
  “心疼啊。”七娘傻乎乎的仰着头,对二伯母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为什么还要给阿弟?”
  “因为阿弟是阿弟啊。”七娘歪头,不解的看向王氏,有这一个理由还不够吗?那可是她阿弟呢,对她很好很好,这个世界上她最喜欢的阿弟。
  其实在卫玠心中,他从未把只大了他一岁的从姊七娘当做过姐姐,更多的是把她当一个妹妹在照顾。但七娘却在很认真的把卫玠当做弟弟,一个姐姐应该做的她都做了,一个姐姐不一定做的,她也做了。有了什么好吃的,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卫玠,因为那是她最喜欢的、最能令她开心的事情,她也希望阿弟能开心。
  这样的七娘,只是卫家小辈娘子中很普通的一个,她们的父母把她们教的都很好。性格或许有所不同,但对家人的那份关爱之心却是一模一样的。洛阳城内有着那么多的七娘……
  想及此,不等卫玠有所表示,卫璪已经不淡定了,身为嫡子嫡孙,卫家注定要由他来继承,家族成员的安危也注定了会成为他肩膀上的重量。权利与责任总是并肩而行的,枣哥这方面的自觉还是有的。
  “仲宝(枣哥的字)你冷静点。”王济按住了卫璪的肩膀。
  但是完全没用,卫璪还是挥舞着拳头站了起来,道:“你让我怎么冷静?!”
  “你既然了解咱们家的娘子,就应该知道她们大多都不笨,一定会保护好自己;她们的性格那么坚强,绝不会、绝不会……”只因为这点事情就自杀的。她们的仇只会自己报,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枣哥无言以对,这还真是家里那群娘子们的性格。
  然后就轮到卫玠反问了:“你们以为自杀就一定要出于本意吗?!”
  为了防止寡妇嫁人,干脆活活绞死;为了全家族的荣誉,随随便便就能牺牲一二“不洁”之女什么的……不要说古代了,在现代也是比比皆是,女性只是离个婚,都会被人指指点点,娘家人总会以“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来作为阻止女儿离婚的理由。
  卫家当然不会这么惨无人道的对待儿媳妇们,但是卫家那些嫁到别的世家的女儿们呢?
  “在那些逃出来的世家带回来的名单里,没有卫家任何一个娘子的名字,哪怕是外嫁女也一样!”王济道。他就说不应该把这些告诉小娘的,他根本受不住!
  卫玠却受住了,就像是那日反杀刘聪和拓跋六脩,哪怕心脏痛到爆炸,卫玠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大脑,坚持到了最后。
  疼痛促使卫玠变得更加清醒,他说:“那我们去北邙!”
  卫玠去北邙的想法,正与王济不谋而合。
  北邙那边有不少世家的别苑和坞堡在,里面圈养着大批的部曲,闲时务农,战时当兵。部曲的社会地位在进入魏晋后,越来越低,盖因这种武装力量越来越私人化,带着浓重的从属色彩。不少部曲都是在天灾战乱下失去了土地的流民,军事行动越频繁,世家部曲越活跃,也就代表着人命越不值钱。再加上一些海外黄金和粮食的流入,世家能够承担起的部曲上限在不断上涨。
  即便朝廷对于世家私兵有着明确的人数规定,也架不住世家暗中圈养部曲的数字疯狂增多,只不过这部分部曲会当做隐民,不会上报。
  这曾是卫老爷子一心想要阻止的,但在历史的车轮下,个体的力量会被无限的渺小化。
  可也正因此,才有了王济今时今日的便宜。他要整合这股“隐藏”的力量,依托北邙的天然地理优势,谋取洛阳,给入侵的胡人一个大大的“惊喜”。一夜间就在洛阳城附近“变出”千军万马,想想就有趣极了。
  至于世家们会不会同意,王济并不担心,他有的是说服他们的手段。
  去北邙的原因还有一个——太子司马顼和羊皇后都在那里。
  从洛阳城里逃出来的世家们,大多也都在那里接受着庇佑。不是他们不想逃往别处,而是他们根本逃不了。先不说他们还有家人在城内等待救援,只说如今晋朝的混乱局势,就让这些大部分有生力量都是孩子的世家们不敢千里南渡。而且如今的洛阳城,也不知道为什么,诡异的只是紧锁城门,并没有向外扩张,世家们都在打着“誓于太子共存亡”的旗号,静观着局势的变化。
  于是,就这么火速而愉快的决定了,去北邙!
  不到一天之内,大军再一次集结完毕,朝着北邙整装待发。
  至于荡阴城的大大小小事务,还是后勤小能手枣哥快刀斩乱麻的做出了决定,当然,这一次打的是晋惠帝的旗号,那帮助枣哥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变得更加畅通利索了。
  对于叛军,为防止生乱,大多就地格杀,在处决时会事先宣布罪行,只一条吃人,就足够荡阴城内的百姓对这些恶魔再生不起任何怜悯之心;少数的叛军将领,和之前魏兴郡的胡人高层一个待遇,他们被秘密关押在了荡阴城内,由石勒亲自率部负责留守看押,他特意在这些人面前领了命令明确的圣旨——一旦这些高层有任何异动,可直接斩首,不用留情。
  荡阴城的安全,也一并交给了石勒和留下的一部分士兵守护。
  荡阴城的百姓自发的组织起了护卫队,有配合石勒一起留下守护家园的,也有主动请缨想跟着圣驾打回洛阳的。
  这一世,晋惠帝还是像历史上被绑架时做的那样,免了不少百姓的税收。傻皇帝对胁迫他的藩王表示,战争已经够苦的了,不能再加重百姓的负担,你们要是不同意朕下旨,朕就不走了!
  吨位日益增加的晋惠帝可不是说着玩的,他若不想走,没三五个壮汉别想抬动他。
  威胁成功后,荡阴城便成为了这道旨意的受益者之一,百姓无不感念晋惠帝的恩德。又有这些年潜移默化的越来越强势的民风所致,晋朝的百姓比历史上多平添了一分奋起反抗的勇气。
  炎黄子孙善于忍耐,不喜欢战争,但那并不代表着他们会一直忍气吞声,他们也有着会顽强不息的斗争的一面,只为他们觉得值得的事情。
  这是我们共同的祖国,理当由我们共同守护!
  王济哪怕还受着伤,也咬牙挺直了腰板出现在了人前,他不能再继续养伤了,他是大将军,这是他不可脱卸的责任。
  就像是晋惠帝被救活后,也坚持跟着众人一起回了北邙一样,哪怕他的伤口还会时不时的撕裂,他也一声都没哭。
  好吧,至少是在人前没哭。
  人后,萌皇对着卫玠哭的可伤心了,一直吧嗒吧嗒的掉眼泪,顺便遗憾于他的眼泪没办法像卫玠给他的讲的故事里的鲛人一样变成珍珠,若是能变成珍珠,那能为国家赚多少钱啊。
  咳,卫玠想表达的重点是,哪怕这么难受了,晋惠帝也没有丝毫一丁点想要退缩的打算,该需要他出来当表率的时候,他会比任何一个演员都要敬业的站出来唬人,稳定军心。没有什么为什么,这是他身为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他享受到了全国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权利,自然不会吝啬在关键时刻的那百分百的付出。
  说实话,有很多皇帝,如果不是当了皇帝,他们会成为很好的诗人、军人、演员(?)、木匠(?)、驯兽师(?),但既然命运注定了他们要成为皇帝,那么无论他们喜欢什么、又或者在哪方面有天赋,他们要是因此而荒废朝政,就是一种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要么不当,要当就好好当。哪里来的那么多委屈呢?被你这个皇帝不管不顾的百姓岂不是更委屈?
  连痴傻如晋惠帝,都在被嵇绍好好教了一段时间之后,知道要努力当个好皇帝,虽然他的努力也并不会有什么效果,但至少他有那份心。无论嘴上怎么抱怨,自晋惠帝当上皇帝,他就没有落下过一次早朝。如今在这种时候,晋惠帝也是鼓起勇气挺身日出,让卫玠和嵇绍都很欣慰。
  一行人就这样朝着北邙浩浩荡荡的连夜疾行。
  在车上的时候,卫玠终于问了晋惠帝是怎么被从北邙抢走的。
  晋惠帝说不清楚,还是由嵇绍代劳。
  洛阳城大乱,有世家跑了出来,自然也有藩王跑了出来,或者得了消息不远万里跑过来凑热闹。这些藩王斗不过城里的那位,便只能想些歪门邪道,继续作死。
  最先绑架了晋惠帝的是长沙王,他比他的兄弟们都快一步的在北邙找到了晋惠帝。侍卫不疑有他,以为长沙王是来寻求庇佑的,放了长沙王进来,结果引狼入室。晋惠帝见事情不妙,以己身性命相要挟,换取了皇后、太子以及那些世家孩子的安全。
  结果长沙王在半路上就被河间王截了胡,到了荡阴,河间王又被张方打败,张方则被武贤法师给收拾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