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农女当家> 第121章

第121章

  偷回来......
  至于怎么偷,等她翻过这堵墙再说。团团无力的看了看跟前的墙头,要不是娘亲把她生的太矮太胖,她就能直接翻墙过去了呢。
  不知道被闺女吐槽的崔玉听了自家男人的话,可算是是不哭了。只是那眼睛瞪的老大,直接拧了赵二石胸前的肌肉一把,“我闺女那么小,你也忍心送他去私塾......”
  接下来又是一番哄劝,然后就是窗幔飘下来的场景。反正赵二石总是经不住媳妇的诱/惑,每次好好的说话,甚至媳妇开心时候小模样,总能让他心猿意马的想到什么不和谐的事儿。
  所以刚刚还在声讨的人,这会儿可就挂在男人脖子上轻喘娇啼了。
  这男人也不知道哪来的精力,都三十多了,还跟毛头小子一样冲动。如今,正躺在炕上让家里的大夫诊脉的崔玉,可不就忍不住心里吐槽起来。
  “恭喜夫人,这是喜脉,已经一个多月了,胎相很稳当。”老大夫笑呵呵拱手祝贺,自打他来了赵家村,除了帮着看病把脉,余下的日子就是享福了。而且村里因为就一个赤脚大夫,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极高的,这种日子当真跟掉进蜜罐子一样。
  后来赵家更是每个月给他二两银子的供给,每日里也从不克扣他的饭食。如今赵家夫人有了身子,他自然也替人高兴。
  崔玉也没想到自己又怀了身子,不是说上次生小丫头时候伤到了吗?怎得这又有了?
  等到屋里人满脸欢喜的送走了大夫,崔玉才一歪身背对着赵二石躺下。这回任由他怎么说好话,她就是不开口。都怪这个男人,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她又要各种忌口了。
  这边赵二石正忙着照顾媳妇,给媳妇顺气呢。京城那边的科举也落下了帷幕,据说这次有一个学子的《国富论》很是被主考官看重。甚至,在送去御览之前,还主考官还专门跟皇上提了提。
  御书房内,身着龙袍的帝王阅览过被呈上来的考卷,当看到劝课农桑跟农富则国本立的论点时忍不住抚额大笑。然后把考卷递给边上处理政事的太子,此时才看清那太子就是曾经代天巡使被徐子钦恭迎过的俊朗青年。
  “果然是他,当初子钦在锦州为知州时,就曾提过被半麓书院院长亲自招收的学子赵小山。当时儿臣假借游学的名义曾去接触过,此人虽然有些不懂变通,但确实有真材实干。”
  “到底是年纪小,未经世事,不懂变通也说得过去。倒是这寒门的身份......”
  “父皇不是也有打算?如今朝中为官者大多是士族豪门,其中关系错综复杂,且靠家族蒙荫的甚多,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必将是国之大患。”太子是帝王一手教导出来的,俩人政见自然相差无几。帝王早些年受士族的牵制,没法变革重用寒门清流一派,如今倒是个好机会。
  世家大族历来瞧不起农民百姓,也不愿于寒门官员相交,甚至在政事上也为着那所谓的门第观念多番对清流一派打压。这件事一直是帝王心病,所以他才会允了太子众多心腹外放,到下边查看寒门学子的状态。
  原本被报上来的消息极为不好,百姓穷苦无力负担笔墨纸砚跟读书的开销。加上如今书本本就价格昂贵,当真是一个村出一个掌柜的都是难得的,更何况是举人状元了。
  现在看来......
  “让人查一查他的底细。”
  作者有话要说:  好想写关于小丫头的文啊,名字大概可以叫做《一枝青梅翻墙来》?哈哈哈哈~~~~~~~
  当然,这是开玩笑哒,蠢球儿这智商要写欢脱文,恐怕会抑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哒。
  第113章 白头偕老
  赵小山这会儿正陪着如燕在京城街面上买东西,对于宫里两位上位者的话也是一无所知。其实就算知道了,他也不过是激动一会儿然后想着如何报答皇恩罢了。
  虽说是在京城,但俩人也不担心落脚的地方。因为赵记的铺子在京城虽然算不上一等一的,但在几个热闹的街道上,也是看得见的。
  所以甭管俩人是休息还是放松玩耍,都不必担心无处可住,更不用考虑参加科举的人过多,客栈会没有房间。
  到了月底的时候,赵二石风尘仆仆的赶了来,瞧见赵小山就笑着说是周氏跟崔玉不放心俩人,让他来瞧瞧。
  其实并非不放心别的,只是赵小山毕竟第一次来京城,又是参加科举考试。一来是担心他被京城繁华迷了眼,变了心。二来也是担心一旦他落榜,心情抑郁会生了什么变故。
  等到放榜那一日,用不着赵小山几个人挤着去看,就有人敲锣打鼓的来了赵小山落脚的赵记门店报喜了。这也是惯例,每次放榜之后,都会有一群专门的人盯着金榜题名的那些学子,然后抢在别人之前去报喜。
  除了为着得赏,更重要的也是讨个好彩头。
  没想到能进前三甲的赵小山当下就有些犯傻了,半天没憋出一句话来。让来报喜的人也忍不住皱起眉头,莫不是这新科探花是个穷光蛋,拿不出什么赏钱来?
  来人正懊恼着呢,就见赵二石麻利的从怀里掏出个大红封递过去,还让店里的伙计在外头挂上鞭炮响了一会儿。
  幸亏自家媳妇有先见之明,在他走的时候特地准备了个红包,说是以后可能用得着。现在看来,若是自家没有准备,少不得要被人笑话呢。
  赵小山考中探花的消息飞一样的传回了赵家村,于是整个等着消息的村子都沸腾了。赵家甚至直接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大摆宴席,而里正赵德发也乐的整天见牙不见眼的,还特地去宗祠给祖宗上了香报喜。
  这期间,到底有多少来祝贺的,有多少来攀关系的就不再多说了。左右赵家村一夜之间,成了附近人人羡慕向往的地方。瞧人家村子家家户户都能盖新房不说,如今还出了个探花郎,那可是能见着皇帝大老爷的人呢。
  在京城的赵小山意气风发的参加了殿试,又参加了琼林宴,之后更是以《地赋论》让许多人高看一眼。尤其一些清流官员,看着他更是像看到香饽饽一般。
  官场上的事儿,赵二石插不上嘴。可好在崔玉得了消息,让人日夜兼程的往京城送了好几封信,按着自己前世的经历说了许多。加上赵小山不是愚笨的人,不过几日就想通了里面的关节。
  琼林宴之后,各位进士都得了官职赏赐,而赵小山更是直接进入了农政司。原本还看不明白的众人,在太子多番与之交谈后,哪个还看不出赵探花是皇上给太子准备的人?
  安置好了一切,众人都有些时间回乡。却不想在这个时候,又起了波澜。而这次对方看重的却是正炙手可热的新科探花,甚至还不惜以权压人。
  原来京城白家,也是三皇子的姻亲家族嫡系有个闺女,年方十六正是要与人结亲的时候。也不知怎得,那家小姐偏生看中了赵小山,央求家人提亲还死活非赵小山不可。
  白家人自然知道赵小山已经娶妻,但架不住心疼自家女儿,加上他们也觉得赵小山的妻子不过是乡野村夫配不得探花郎。而且打心底里,他们还是想要拉拢了帝王跟太子双双看重的新任农政司副司。
  所以白家先遣了管家相邀入府叙话,却见赵小山还带了如燕一起拜访。后来又设计想要生米煮成熟饭,却不想赵小山根本不上当。
  总之软硬皆施,就是没能让赵小山点头答应。
  最后白家小姐干脆找上了如燕,先是苦苦哀求,嘴上说到甘愿做平妻。又言说娶了她,赵小山日后在京城的道路定然会一路平坦。且说京城官家夫人的圈子她也知晓,如燕一没背景二无门路,定然会连带赵小山成为京城笑柄。
  其实如果早些时候,如燕指不定就着了她的道道。可随着崔玉书信三天五日的进京,她的心里也门清,自家相公最好还是不要联姻。
  毕竟涉及皇室的事儿,能不沾染还是不沾染的好。否则被人算计了,都没法叫屈。
  眼看赵小山软硬不吃,白家人只得求了三皇子在皇帝跟前讨个赐婚。
  皇帝本来就没想过废太子,所以才一路为太子铺路,如今心里自然是厌恶三皇子横插一杠子的。不过他也想试探试探赵小山的心性,所以就把人宣召入宫。
  “皇上容禀,臣早在家中就娶了贤妻,所谓富贵不忘糟糠妻,这辈子除了糟糠之妻,臣不会再娶她人。”赵小山的话掷地有声,他也并非追名逐利之人,若是能做官造福一方自然是好的。若是为此而断了前程,他只管回到赵家村跟着二叔婶娘打拼,或者去半麓书院授课。
  皇帝在上座看着底下赵小山宠辱不惊的表现,又见他回答糟糠之妻不可弃时的毫不犹豫,心里不由感慨太子说的话。当真是个不知变通的,但是他不正是需要这般人才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