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盛唐血刃> 第994章 最信不过的就是巧合

第994章 最信不过的就是巧合

  第一二三章最信不过的就是巧合
  陈应绝对会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累了会累,痛了会痛,特别是光明正大与陈应并排坐在一起,感受着陈应手腕上的脉搏跳动,李秀宁又陷入了迷茫之中。
  陈应非常享受着杨蓉与李道贞崇拜的目光,即使是后世修建一条铁路,还需要大把的时间,危险地段,也同样拥有人员伤亡。可是,陈应却硬是在唐朝的时候就修建了三条战略大动脉。
  从长安向东过潼关、函谷关、经渑池、洛阳、开封、黄墟、睢阳、齐郡进入不其。几乎陇海铁路的翻版,这条名为驰道的铁路,从兴建开始到全线贯通,差不多用了五年时间。最坑的莫过于,陈应没有办法修建郑州黄河大桥,这条驰道过黄河的时候,需要用渡船。对于四轮载重马车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哪怕最轻的渡船载重也可以达到百石,完全可以载着一辆马车加上骏马,顺利抵达对岸。可是将来火车……
  这可就麻烦大了,以火车自重计算,差不多相当于这个时代的两万多石,相当于一千吨左右。如果算上载重,将近三万石。
  三万石的大船大唐不是没有,像横洋舟桥,载重就可以多达一千多吨。关键横洋舟也好,五牙战舰也罢,这都是海船,在黄河或长江的特别航线上是可以航行,可是这东西吃水太深,根本就没有办法当渡船使用,而且转向极为不便。
  蒸汽机火车继续奔跑着,速度比奔驰的骏马还要快,轻轻松松超过了时速四十五公里,看样子,可以做到五十公里左右。战马最多一柱香时间就完全跟不上了,哪怕是换马,依旧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李秀宁望着陈应笑道:“陈郎,咱们这是去哪儿?”
  陈应被问住了,他其实也不知道这次试验要走多远的路。
  齐诺躬身回答道:“回禀公主殿下,此次我们的终点是龟兹,沿途会经过峻古、迦师、尉头(今巴楚县)、三站停靠后抵达龟兹!”
  李秀宁愣住了,疏勒与龟兹的距离足足九百里,即使使用快马也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这算是长途跋涉。
  李秀宁道:“我现在什么也没有准备啊!”
  陈应望着李秀宁道:“你要准备什么?火车里有洗漱用品,也有换洗的衣服,吃的,喝的,全部都有!”
  李秀宁道:“我放心不下孩子们!”
  只是这个时候,李秀宁说不下去了。因为她发现李嗣业、陈谦、李若曦,以及李道贞的长女陈玖玖等都在侍女的带领下,缓缓而来。
  陈应的手按在李秀宁肩膀上,笑道:“行了,全当我们全家出来春游了!”
  杨蓉比较关键火车的造价问题,她很想买大量的火车运输物资,现在杨蓉是大唐有名的矿老板,名下不仅仅有猛火油、盐、铁、经营了大量的皮货生意,这些物资都需要长途转老运,拥有火车非常方便。
  杨蓉试着问道:“五郎此车造价几何?”
  陈应对此同样也不知情,为了这个火车,他先先后后砸下去了二十多万贯,加上赏赐的一百万贯,足足一百二十万贯。
  齐诺自然负责回答杨蓉的问题。
  不过,价格也让杨蓉望而却步。
  “二十万贯?”杨蓉难以置信的问道:“怎么会这么贵?”
  陈应笑道:“还真不贵,其实你也没有必要买!”
  杨蓉道:“不买我想运货怎么办?”
  陈应道:“就算买了你也没有用,你有驰道吗?这种火车需要在驰道上奔跑,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养路费用,保养费用,你根本承担不起!”
  杨蓉道:“你是说租?”
  陈应点点头道:“差不多吧,你把货交给我来运输,只需要付出相应的运输费用就可以了!”
  杨蓉道:“那好就这么说定了!”
  其实坐火车刚刚开始还有一个新鲜劲,不知不觉奔跑了两个时辰,众人都感觉疲惫不堪,最重要的是无聊,无论是沐浴室也好,餐厅也罢,其实新鲜劲一过,众人都哈欠连天。
  想到这里,陈应哑然失笑。
  自己不知不觉居然成了大唐的铁老大,大唐超过三分之二的驰道是陈应修建的,当然关中向东到不其,这两千八百多里,属于朝廷修建,还没有完成的部分,从洛阳转邺城,抵达幽州的铁路,也是朝廷负责修建的,不过因为灵州以西,朝廷用处不大,所以,整个西部的驰道,都是陈应自己修建的,付出的成本非常大。
  这几年陈应疯狂敛财的财产,包括非常赚钱的钱庄和医院,都被陈应用在了修建驰道上,至少多达上千万贯。
  如果不成为大唐的铁老大,陈应感觉对不起自己。
  李秀宁却郑重的道:“火车乃军国利器,肯定是首在军用。如果交给朝廷,恐怕朝廷负责不起……”
  陈应想也不想的道:“朝廷负担不起,那我就来负担吧!”
  李秀宁道:“你也负担不起!”
  陈应道:“无偿负担肯定负担不起,可是收费呢?”
  “收费?”李秀宁突然想起长安的清林里的载客马车,只需要花费三个大钱,就可以坐着马车,从长安抵达清林里。
  按照现在的速度,最多七个时辰,也就大半天的功夫,就可以抵达龟兹,平均下来,时速可以达到三十多公里,如果刨除停靠的时间,时速已经超过四十五公里,而且能耗大降,已经具备了商业运营的可能。
  陈应默默计算了一下,虽然说蒸汽机火车运输的时候,耗水非常多,不过水是不要钱的,所付出的成本,仅仅是车站以及养路费用,煤炭在安西也仅仅比土稍贵一些。
  每二十里,需要耗费六千斤水,以及大约一千斤煤炭。按照耗费的资源加上人工成本,以火车损耗,相当于每里九贯。
  像陈应这样从疏勒跑到龟兹,大约需要花费八千多贯。如果运输粮食每石粮食加要运费高达一贯两千五百钱。
  运输粮食去关中,事实上是不赚钱的。
  当然,奢侈器或其他物资,还有赚头的。
  陈应指着这个火车道:“我们这次从疏勒到龟兹,用时不超过七个时辰,花费大约八千贯!”
  “八千贯?”李秀宁的思路更加漂。
  她计算的是运输人员,一列火车可以装载一个旅,一列火车可以挂载十七个火车厢,那就是足足十七个旅。一千七百余人,平均每个人不到五贯钱。
  如果使用原本的速度,九百里需要精兵走十天甚至半个月,如果是骑兵那也需要两到三天,关键是人吃马爵,也需要不少钱。
  花五六万贯将一万大军一天之内,运到千里之外,怎么算也不能算贵!
  现在陈应想成为大唐的铁老大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毕竟,后世的铁老大是相当威风,而且可以养活二百多万人。
  不过,现在陈应的铁路总公司连后世的百分之一都做不到,而且机械化程度太低,需要的人手会更加多。
  陈应冲齐诺与周青道:“现在的火车,还有两个问题,能耗太低,需要进一步降低,速度也让我不满意,需要进一步提高速度。还有……就是运输成本问题,你们没有想过,这蒸汽机火车,还实用性。从龟兹到疏勒,需要花费八千多贯。如果仅仅运输一万多石粮食,九百里,每石粮食需要增加一贯两千五百钱。最好是可以把运输成本,降低三千贯,甚至更低!”
  周青与齐诺连连应诺。
  ……
  就在火车向着龟兹呼呼啦啦奔跑的时候,太原王氏硕果仅存的元老王景床前,年轻的王仁表向王景道:“叔祖,要说天罚,第一个辟中的应该是我们王氏的祠堂正殿,而是偏殿!”
  王景作为隋朝的上柱国,自然清楚。太原王氏能成为今天的地位,历代王氏子弟都是功不可没。
  特别是他的祖父王思政,王思政早年曾是元修(北周孝武帝)的幕僚,后投奔关中宇文泰,进封太原郡公。东魏高欢进攻西魏,王思政率军防守玉壁,经过九天激战,击退东魏军,因功升任骠骑大将军。东魏侯景叛变。王思政时任荆州刺史,趁机占据战略要地颍川,被加封为大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
  可以说王思政是太原王氏近年来的杀神,死在他手上的人命,没有三十万人,至少也有二十万人。
  与王思政相比,王康太弱了。
  既然是上天降下神罚,最应惩罚的其实是王思政,而非王康。
  王康一生虽然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事实上功绩还不如王思政,如果不是因为其父余荫,他成不了太原王氏的家主。
  王仁表又接着道:“最可疑的是,咱们的祠堂东配殿,三天之前,做过修缮,而负责此事的管事,以及修缮的工匠,全部找不到人了,不仅仅他们本人,而且同时消失的还有他们的家眷,这实在是太可疑了。”
  看着王景沉默不语。
  王仁表又道:“叔祖,这个世界上,最信不过的就是巧合!”
  王景哑着嗓子道:“是谁……会如此狠心?”
  王仁表道:“仁表查到武德七年,在长安太极宫的南衙里也曾出现过一次天罚,不过威力却要小很多,死了几名士兵,伤了七八人,这几个伤兵,有四人先后战死,唯有一名名叫郭炳添的伙长,仁表曾带着查看过东配殿……“
  王景用毋庸置疑的语气道:”直接说,他是谁?“
  王仁表缓缓道:”安西大都护陈应!“
  ”哦……“王景叹了口气道:”冤冤相报何时了?“
  王仁表不甘心的道:”难道就这么算了?“
  ”不然呢?“王景没好气的道:”陈应此人做事向来不择手段,从无顾忌,他既然敢对太原王氏下手,就不怕报复,他有如此手段,就有能力把我们太原王氏连根拔起!“
  ”我们太原王氏子弟不下十万!“王仁表因愤填膺的道:”他还能杀光不成?“
  王景叹了口气道:”慕容伏允也是一个人物,如今他安在?吐谷浑可是带甲十万,他们如今还剩下几人?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堪称一代人杰,二十万雄兵成了他陈应仕途上的一点功勋,难道真让太原王氏赴其后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