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农圣> 第188章 分田到户

第188章 分田到户

  “两个壮丁才四十亩地?”王旭闻言有些失望的道。
  他王家的两个青壮农奴,每年至少得给王家种植两百亩地,一年到头基本不会消停,怎么到了孙享福这里,才四十亩,这差距可是太大了。
  “怎么,王公子可是觉得少了?”
  “少呀,太少了。怎么可能才四十亩呢!”
  “呵呵,公子可算过,这四十亩地种出来的东西,价值几何?”
  王旭可不知道孙享福要种的是香料,他还只当是普通农田,所以,当孙享福这么说的时候,他有些诧异的看向了孙享福。
  “王公子,请菜。”
  孙享福含笑的做了个请的手势,而他指向的餐盘,正是孜然烤羊肉,这道菜作为被北方人的王旭当然是经常吃,而且,他所吃的烤羊肉通常也都会放很多的香料。
  起初他还没明白孙享福喊他吃菜的意思,不过孙府的菜品确实美味,就拿这道平时他常吃的烤羊肉来说,就鲜香的多。
  “这道烤羊肉所用的香料,王公子知道多少钱一斤吗?”
  “香料?”
  “没错,本官想在草原上种植的农作物就是香料。”
  孙享福为什么要种香料?这里面有很深层次的原因,香料对于肉食的辅助作用非常大,不仅是调味,还能减缓肉质的腐坏速度,对于草原上以肉为主食的游牧民族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可偏偏,这个东西它又吃不饱肚子。
  如果草原上的当权者们习惯了吃添加过香料的牛羊肉,那么他们会越吃越穷,因为这东西贵啊!
  而且,就算种植在草原上的香料被他们抢去了,损失的是王家啊!
  再说了,他们把香料抢过去又吃不饱肚子,只会让他们更加的离不开香料。
  这是一笔怎么算孙享福都不会亏的买卖,至少他借了王家的手,将自己的地盘向外延伸了,当然,如果王家能够摆平关外的几个游牧民族邻居,那么,整个朔州将会成为被王氏田地包围的内线,将会更加安稳。
  “香料好,香料好啊!”
  不仅是王旭,和他一起来的几个王氏子弟得知孙享福竟然会种香料,也是附和了起来,虽然他们十指不沾阳春水,但还是知道香料这个东西在大唐卖的还是比较贵的。
  “呵呵,一亩香料田至少可以产出一石多香料,那可是价值一百多贯,不知王公子家的田地,多少亩才能产出一百多贯啊!”
  大唐今年的粮食价格大跳水,一亩地的产出五百钱都卖不到,孙享福要是真能种出香料来的话,那么一亩地产出的价值就相当于王氏二百多亩粮食田地的产出了,而如果两个壮丁就能打理四十亩香料田的话,那简直就是太划算了。
  “好,四十亩就四十亩了,我王家开春之后,至少能给你提供四万青壮,届时,你就看人头划地吧!”王旭一拍案几笑道。
  听到‘四万’这个数字,孙享福在心里猛抽了一口气,朔州之地,整个还不到五万人口,王旭一张嘴就给他弄四万青壮过来,这估计还是保证了他王家在关内土地的耕种之后能派出的人数,这份实力,也是没谁了,整个并州几郡,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他们王家控制之下。
  四万人,那可是能够开荒八十万亩土地,八十万亩土地按照大唐的田亩面积来算,那可就真是方圆百里之地了。
  “可不能等到开春,到那个时候,就什么都迟了,因为种香料的地对于整田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公子家的人,现在就得往这边派,先修筑堡垒,把佃户们的住处安置下来,以本官之见,方圆五里筑一堡最为妥当,每两千人分住一个堡垒,正好分筑二十个堡垒······”
  讲起这个,孙享福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他并不去管王家如何在冬季让四万民众迁到关外雪地里的难度,因为王家的家大业大,物质储备充足,耗的起,孙享福乐于见到他们消耗。
  所以,他只告诉王旭,自己对那些地方的规划,将来的产出几何,想要获得那么巨大的利益,他王家就得投资。
  如果王旭这里有一个算学高手的话,一定会告诉他,大冬天的让四万民夫到关外的雪地筑堡垒,盖房子,要花费的钱粮可能达到数十万贯,但此刻,王旭早已沉浸在八十万亩香料田的美梦中不得醒,那可是年产出八十万石以上的香料,即便种多了价格会贱些,但至少也能卖出几百万贯吧!
  想比于几百万贯的收入,几十万贯的投资算什么?
  在王旭看来,这个生意做得,而且一旦做成,王麟和王浩就再也没有和自己竞争家主之位的资格。
  “那本公子吃完这顿酒,就立刻回去安排动员人手。”王旭说罢,端起了自己案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孙府的酒烈,倒是让他面色一红。
  孙享福闻言一笑道,“不急,不急,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几万人的动员可不是小事情,本官以为,必须要通报朝廷,另外,这些人既然在我朔州周边开荒种地,最好把户口迁移到朔州来,没有户口的,本官这里可以给他们补办,王公子要的是土地,是财富,那本官就要点政绩,这一点,王公子不会不同意吧!”
  “怎么会,你我合作,本就互惠互利,不仅如此,本公子在马邑城周边还有十几万亩田地,雇佣的佃户里,有许多都没有户籍,就一并送给孙长史做政绩了。”
  王旭也算是个大方人,知道这个合作想要长久稳固的保持下去,就必须跟孙享福互惠互利,好处他一个人占的话,孙享福这种人是不会甘心情愿跟他合作的,之前他大哥王麟不就是招揽失败了么。左右不过是给官府交些人头税的事情,花不了几个钱。
  有了王旭的许诺,他属下带过来的几个人也知道该怎么办事了,目前孙享福跟他们的主子是合作关系,他们自然的要卖力,还别说,自他们在各处县衙上任之后,短短几天,衙门的运转就开始慢慢走上了正轨,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即痛恨世家,又不得不用他们治理国家的原因。
  整个朔州地在孙享福见过王旭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连随同李绩大军一起到来的民夫孙享福都没有放过,先是给团结营将城内营房改造了一番,一水的砖瓦房,火炕大通铺。
  由于这里原先是梁师都过万兵马的驻地,规整了之后,地方很空旷,孙享福除了给团结营建造了足够大的室内和室外训练场之外,还将好多地方改成了库房,和一些可以养殖的农舍。
  现在他可是有管军的权利的,当然,如何训练军士,带兵打仗他不会管,但士兵的日常生活他是要管的,毕竟,虽然只有三千人马,但这却是朔州财政最大的一笔消耗。
  朔州现在一穷二白,根本没有钱粮拿出来供养他们。所以,孙享福就想到了一个明朝时期才会实行的制度,军屯制,在未来,团结营的军士将会常年服役,在服役期间,除了早晚出操之外,他们还要负责耕种孙享福划给他们的五万亩田地,平均分摊下来,每人也就十多亩,比这个时期普通农夫的耕种量少了好几倍,这是因为孙享福认为,五万亩田,精耕细种的话足以满足他们的口粮消耗,毕竟,他划给团结营的是熟田,用自己教授的种植方法耕种的话,五万亩地一年至少可以产出二十几万石以上的小麦。
  一石小麦差不多就够一个士兵吃一个月的了,三千人一年的口粮消耗不会超过五万石,多出来的十几万石,可以换豆料喂马,可以当做军饷福利发放,还能饲养一些鸡鸭猪等,来增加肉食,只要不出现将官贪污腐败的问题,军屯田地的产出,足够供应他们消耗。
  对于这个所谓的军屯,郭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军队有了自己的产业,吃喝有了保障,当兵的谁不高兴,要知道,大唐的府兵很多时候是需要自己带粮食用度的,一般是由户籍所在地几户共同供养一个府兵,孙享福将府兵服役常态化,那么就大大的增加了府兵的训练强度,让府兵在训练之余,能够种植田地,自负消耗,这就减少了这个府兵家里,以及供养这个府兵的几户人家的税收,是大好事。
  都等不到冰雪融化,郭破就求着孙享福给他划军田,于是,整个朔州地的分田事业,就在这个冬季展开。
  孙享福首先出榜宣布了叛逆梁师都对朔州的统治朝廷是不承认的,所有地契,房产等,必须经过大唐官府的重新勘验,发放文书,而发放这些文书,首先你就得到官府重新登记户籍,所有的田产,房产,将会登记在你的新户籍册上,那些不能出示原有田地地契文书的,不好意思,这田就不是你的了,官府要收回,重新分配。
  在户籍登记完毕之后,每户按照大唐规定,划永业田八十亩,不管你是牧民还是农民,都有八十亩,农民以户籍所在地的熟田优先,牧民则是以户籍所在地的荒草地优先,如果你要在这八十亩以外的草场放牧,也可以,朝廷给每个县的牧民指定的放牧区域,但去那边放牧,你每年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赋,这不计算在免税期内。
  基本上整个腊月孙享福都忙碌在勘验发放户籍,分田到户。好在朔州地的人口不多,就一万多户,一个来月,基本全部搞定,统计完之后,孙享福得到了一个更加全面详尽的数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