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生活>乡土药神> 第二章 凉亭救危

第二章 凉亭救危

  第二章凉亭救危
  “(领)前辈先知把话讲,(合)嗨着;
  (领)药王村人下山岗,(合)嗨着;
  (领)山上山下如平地,(合)憨着几;
  (领)黄土变成金饭碗,(合)嗨着!”
  下山的路上,一声声焦急而整齐的号子声响起,从白云尽头之处,出现了一遛人影,步伐整齐,飞也似的下山而来。
  芝麻大的影子变成豆大,越变越大。
  这首抬石头的号子相传了不知道几百年。自从甘松有记忆以来,就经常听到这首号子,抬石头的、抬礼盒的,行走时都会唱起这首号子,代表了药王村人不屈于天地自然的精神,也表现出大家对“平地”、“金饭碗”等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据村里的汉子讲,每当唱起这首号子歌,抬东西的时候都会有使不完的劲。
  号子声音越来越近,从山脊回荡在山谷,如一曲悠扬的歌!
  听到号子声,甘松和谢霞便知道有人抬着重物下山了。
  一方面,号子起到指挥的作用,让大家步伐一致,从而节省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路上的人,赶紧让开,不要影响抬东西的人前行的道路,方便他们快速地通过。
  “这是谁家在抬什么东西呢?”谢霞问道。
  “可能是牲口吧,抬下山去卖吧。”甘松道。
  山上的牲口要下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很不方便。甘松想到自己动员大家喂野猪,已经刚刚起了个好头,如果路没有修通,那增加收入还不是一句空话?
  必须得把路修通啊!
  这时,抬东西的人群已经很近了。总共五个人,其中一个冲在前面,领着号子,其余四人则抬着一幅担架,“嗨着,憨着几”地应着。抬东西一般都是五个人,轮换着抬,轮到休息的那人负责领号子,同时控制前进的速度。
  终于看清几人抬的是担架,甘松眉头一皱,一种不好的预感出现在心头,暗道:“站在最前面的是我的小舅,不知谁家得了急病?”
  药王村有谁得了急病,都是用担架抬下山,从山下到镇上的医院,最快的速度至少要一小时。一般得了急病,对病人来说就是间接宣判了死刑,其中一半的人都会死于路上或死在镇医院里。
  但是,药王村人不服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都会找人用担架把病人抬下山。
  叫到了谁,谁也不能推托,也不敢推托。
  大家齐心协力,与老天爷抢时间,与死神抢生命。
  同时,病人亲属则会拿起钱纸香烛,如果在路上病人就死去了,好随时送终。
  这也很无奈,谁叫药王村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呢?
  来到凉亭之处,甘松和魏香已经让开了位置。
  路不好走,他们一定会在这里休息两分钟再走,不然,抬担架的人受不了。
  果然,这群人靠近了,直接到了凉亭里,把病人担架放在地上。抬担架的汉子则赶紧放松一下被压得发红的胳膊,喝一口山泉水补充水份。
  一路急行,他们都出了一声臭汗,全身的水份都流干了。
  “松娃子,谢霞,你们也在这里,放假了?”放下担架,一个汉子道。
  “小舅,谁得病了?这么严重。”甘松看到面带忧色的李锋,他是母亲李梅最小的亲兄弟。李梅排行老大,李锋排行老七,年龄只比甘松大了五六岁。
  “你外公他,快不行了!”
  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在甘松的头顶炸响。
  甘松赶紧走到担架前,掀开盖住病人的毯子,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外公!
  此时,老人已经奄奄一息,陷入了昏迷状态,脸色煞白。
  “他得了什么病?”甘松一边用鼻子闻着外公的气味,一边问道。
  “今天早上摔了一跤,便不醒了人事了。”
  通过呼吸,甘松感觉到,外公的脑海中血管破裂,正在向外渗着鲜血,渗血的量并不大,但时间一长足以致命。脚上一块骨头已经摔断,还是粉碎姓骨折。
  脚上的骨头倒是小事,不会有生命危险。
  最重要的便是脑中的溢血,如果不及时止住,必然死亡。
  这样的病,抬到镇医院也没有用,他们绝对是让病人赶紧转院,转到县城的大医院去。
  如果到大医院,必须做手术,把渗出的血吸掉。
  而老人已经七八十岁,如何经受得住手术的折磨?
  从福宝镇到合江县城,包车以最快的速度跑,也要一个多小时。
  说不定,还没有送到城里的大医院,病人就去逝了。
  一查探到什么病,甘松即刻解开背包,拿出魏教授奖励他的祖传银针,准备施针。
  “松娃子,你要干什么?”李锋急道。
  “救命!”甘松来不及多说,精神陡然集中起来,将手中的银针插入外公身上的穴位,轻轻捻动。
  一针、两针、三针,甘松的速度很快,外公的身上被插成了刺猬。
  “这?”李锋有些迷惘,遇到这种情况,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制止甘松吧,万一甘松能够把老人救过来,那不是浪费了一个机会?任由甘松施针吧,又害怕耽误了下山的时间。
  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谢霞拍了拍李锋的肩膀,道:“李七哥,你要相信甘松,他一定能把老辈子救过来的。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甘松的医术是全校最好的,甚至连泸州医学院的很多医生都不如他。他还是医学院大教授的亲传弟子呢。”
  “再说,甘松救不了的人,抬到镇医院去也没用。”
  李锋没想到甘松去上了一趟学,医术就这么高明。想到谢霞说的最后那句话,的确,父亲的病在镇上医治没多大希望。之所以把父亲抬下山,是尽人事信天命。
  现在死人当活人医吧!李锋下定决心,看甘松施针。
  很快,甘松便感觉到外公脑中的血液止住了,但淤血还在,只能慢慢恢复。如果是年青人还好些,自我恢复能力比较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就不会有事。但老年人就不一样了,即使好了也可能会留下失忆等症状,这一点甘松也无能为力。
  始终岁月不饶人啊!
  将银针拨了出来,老人悠悠醒转,看着甘松,道:“松娃啊,我这是在哪儿啊?”
  外公能够把自己认出来,这是好现象。
  老人又看了一眼谢霞,道:“你是松娃的媳妇吧,我去年还吃了你们的喜糖呢,生娃子没有?这摔了一跤,我怎么不大记得起来?哎哟,脚好痛啊。”
  谢霞脸一红,正要纠正,甘松赶紧拉了拉谢霞的衣角,小声道:“我外公还没完全好,会乱讲话,受不得刺激。”
  谢霞将想说的话吞了下去,狠狠地瞪了甘松一下。
  李锋见老人醒过来了,赶紧把毯子给老人盖好。这里风大,害怕老人得了感冒。
  “真神了!”抬担架的几人看到甘松只是在老人身上插了几根针,就把老人给救活了,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从此,甘松“神医”的名字传遍整个乡村。
  甘松道:“还是快些把外公抬回去吧。到家后,我再给他正骨,外公会很快好起来的。”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