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 完结+番外_1
《景帝纪事》作者:非言非默
文案:初掌朝政的少年帝王景骊,看上了殿前的侍卫,忍耐无果之下,任性行事恣意下爪,却没料到最终把自己陷了进去。
cp:口是心非搞事永远有理不皮不开心傲娇帝王攻x正直善良侍卫受。
ps:这是2019年新修版,比较适合喜欢看景骊各种宝贝卫衍的读者看。
盗文里面有很虐的版本,别去看,看了也别来和我哭。新修版我按照现在读者口味,增加了不少甜度,因为外面有许多同名古早虐文存在,读者就从第一章开始往下看,不要再去引入虐文的剧情,再把自己给虐惨了。
本文有两个版本,一个傲娇攻版,一个渣攻版。正版是傲娇攻版,景骊从第一章开始,就是个口是心非的傲娇,中立或者偏爱受的读者,想看景骊和卫衍认真谈恋爱,景骊宝贝卫衍,读者能够哈哈哈的,就看这个版本。我写文不偏爱攻,正版做的是平衡设定,偏爱攻的了会各种心疼景骊,不过可以去看文包在放的渣攻版。渣攻版里面,景骊是个漫不经心的渣,各种虐卫衍。这个版本大概是有人为了偏爱攻的读者,特地魔改出来的,至于其他读者,看了渣攻版,通常不是被虐得哭唧唧,就是纠结难受想不通,还会各种看不懂。比如有读者奇怪他们是怎么相爱的,我当然有写,但是魔改的人大概对谈恋爱不感兴趣,把谈恋爱情节都魔改掉了,所以读者看不到感情互动。正版和文包里那个渣攻版,是两篇文,适合不同口味的读者看。正版是傲娇攻版,适合中立或者偏爱受的读者看;文包里的魔改,适合偏爱攻的读者看。不同口味的读者,只要不搞错版本,就能看到适合各自口味的文。
有些读者可能看不懂我在说什么,以前我也不懂,我这文,很多年前读者就是一片哈哈哈,新修版更是小甜文,那些被虐到怀疑人生的读者是怎么回事,还有我都不知道的剧情又是哪里冒出来的?所以我去文包里扫了一圈,已经弄明白了,文包里存在魔改版本。我这些话是对以前看过渣攻版,或者以后看到了,疑惑这么虐的剧情,其他读者为什么能够哈哈哈的读者说的。哈哈哈的读者,看的是傲娇攻版,有些读者看到了偏爱攻的读者喜欢看的魔改版本,才会各种纠结难受想不通。至于偏爱攻的读者,魔改版可能存在前后矛盾逻辑混乱情节莫名其妙这些问题,这是魔改者技术不到家造成的,看正版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正版与魔改人设剧情不同,不符合你们口味,所以凑合着看看魔改吧。
pps:因为章节没法上下调整,2019年修订版的阅读顺序是:第一卷天熙年间;第二卷弘庆改元:第三卷弘庆岁月(见《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第四卷现代番外。
广播剧已出,卡司很棒。
微博:晋江非言非默
内容标签:强强年下宫廷侯爵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景帝(景骊),卫衍┃配角:┃其它:君臣,he,非言非默
第一卷·天熙年间第一章执念
故事的开端是天熙元年的冬天。
很多年后回头想来,那是一个严酷而漫长的冬天。
年轻的景帝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心思,虽然他极力克制,但是他的心里面像是有猫的爪子在挠,越来越痒,很快到了极限。
到底是哪里好呢?
腰不够细,身体不够柔软,容貌不够俊美,声音不够纤细,性格不够有趣,口舌不够伶俐,景帝在心里将他贬得一无是处,偏偏还是忍不住要在批改奏折的间隙去看他,越看这心头的渴求就越盛。
殿前的身影对即将到来的厄运毫无所知,依然笔直矗立,就像很多年前那样。
他是什么时候到他身边来的呢?
景帝细细回忆,却没有答案。
不过,殿前的人是三世公卿、满门忠烈的世家出身,若幸过一次就感厌倦,处理起来也是麻烦。
年轻的帝王合上奏折,揉了揉疲累的双眼,决定继续忍耐,转身向他的后宫走去。
景帝的后宫不像他的祖辈们那么庞大,这倒不是他清心寡欲,仅仅是因为他还很年轻,想来过个十年八年,他的后宫也会充斥各色美人。不过就算不是很庞大的后宫,三宫六院的一圈轮下来,时间也已过去十天半月。
景帝本来以为温柔乡可以浇灭他的念头,等他看到因母疾归家、多日不见的人重新侍奉殿前时,他才发现问题没有解决。
他还是很想要他。
也许是方法不对,用女色来转移对男人的心思,不起作用是理所当然,景帝想到这里,不由自主松了一口气。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则是残酷的。俊美的内侍甚至连京城南风馆的头牌都偷偷地弄进宫来,这火还是泄不下去。
事到如今,也只能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夜,景帝坐在殿上,沉吟良久,最后,他抚着青色瓷瓶,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终于下了这个决断。
以天下之大,供养一人,太医院呈上的秘药自然也是极品。
“这也算是为君分忧吧。”年轻的帝王端坐殿上,姿态优雅而高贵,嘴里却吐出凉薄的话语,很快消散在冬日的寒意里。
“陛下圣明。”心腹的内侍自然万事都随皇帝高兴就好,听到这种话依然面不改色地奉承着,很快宣了那人进殿。
景帝的一生中有三次看到他露出那种神情,第一次自然是赐下那混了秘药的酒时。
他跪在地上,虽然极力忍耐,捧着酒杯的手却依然在微微颤抖,想来不明白为什么皇帝刚刚大肆封赏过他,就会有这样的下场?
他用那种神情望着他,从起初不敢置信的吃惊,到最后的绝望,然后慢慢低下头去。
“臣,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