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医匡九合> 第403章 劲旅

第403章 劲旅

  温体仁微微一笑,朗声道:“陛下,通州城还有一只劲旅呢!陛下难道忘记了?”
  崇祯皇帝猛地一惊,旋即脱口而出道:“通州?劲旅?--张力?!”
  温体仁重重地点了点头,正色道:“陛下,那张力的团山军先前不是收复了金州卫,又在石景山打得建奴满地找牙,而后在通州守城战中让鞑子碰了壁!”
  顿了一顿,温体仁笑着道:“陛下您看,团山军攻城、野战、守城全数占尽上方,丝毫不弱于鞑子,想必能解除蓟辽军的顺义之围!”
  崇祯听得龙颜大悦--是呀,自己怎么就忘记张力的团山军了?!呃,其实还是团山军人数太少,只有两万来人,故而一直没有想起来……
  一想到此,崇祯觉得有些泄气,连忙追问道:“温爱卿,张力骁勇善战,朕是知道的。可是,他那团山军人数太少,恐怕非鞑子之敌!”
  周延儒一听温体仁将张力推出来垫背,顿时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温体仁与洪承畴是穿一条裤子的,自己已然落了下风。故而必须要笼络住张力的团山军,以作抗衡。原本在他的计划里,早已炮制好了一份给张力加官进爵的奏折,只是蓟辽军突然被围,打打乱了他的部署而已。
  周延儒立刻上前两步,大声地道:“臣启陛下,团山军人数太少,镇守通州已是极限……呃,若事有不谐,还可以将张力调入京师护卫陛下周全,不可轻易调动啊!”
  其实周延儒这话确有几分道理,张力那点人马,在朝廷看来,恐怕连给建奴塞牙缝都不够……
  崇祯皇帝顿时又犹豫了,一时间只觉得左右为难,眉头也深深地皱了起来。
  就在气氛略显沉闷的时候,温体仁又开口了--这一开口,便是石破天惊!
  “周大人,你那么想让张力进北京城护卫城池吗?啧啧,周大人先前说什么季孙之忧……若是本官没有记错的话,那张力是你的门生弟子吧?”
  周延儒一听这话,头上立刻冒出了黄豆大的汗滴,整个人面如死灰,身子也开始微微发起抖来!
  先前周延儒用“内臣结交边将”之事摆了温体仁和洪承畴一道,现在温体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周延儒又要如何解释?
  当然没法解释!
  崇祯皇帝猛地一拍御案,高声道:“二位爱卿不必争论!朕意已决,马上下旨让张力全军开往顺义营救洪承畴!另外,张力作为主攻,宣大军以及其他勤王军队也一同对鞑子展开反攻,务必解了顺义之围!”
  温体仁立刻高声应道:“吾皇圣明!”
  周延儒用屁股想都知道,现在绝对不能忤了皇上的意思,只是张力就这么被温体仁当枪使,没准一战就被鞑子灭了,那自己可就划不来了--等等,不是还有一种战法,叫做“游而不击”么?
  周延儒立刻觉得自己找到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张力是可以去顺义,但是仗怎么打可就是他说了算,这里面弯弯绕绕可就多了,张力必然也不是傻子,会一头撞上去送死……
  一想到此,周延儒决定要送张力一份大礼!
  先前管家周平不是说,温老贼也在拉拢张力么?只需将今日之事私下里泄露给张力,并且自己再为张力弄点好处,还怕张力不俯首听命,对温体仁那老贼恨之入骨?
  “陛下,既如此,张力实为我大明朝栋梁之臣。臣建议为张力举行郊迎大典--”
  崇祯皇帝猛地一惊,脱口而出道:“郊迎大典?”
  周延儒点了点头,沉声道:“陛下如此礼遇张力,还怕他不死心塌地?”
  顿了一顿,周延儒意味深长地看了在一旁皱眉的温体仁,而后对崇祯皇帝道:“臣建议给张力升职,升为--”
  ……
  京师的百姓再一次的挤在南城城门里外,观看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盛大仪式……
  先是几声礼炮响起,轰隆轰隆的震得空气中充满了硝烟味道,接着,被选派出来代表崇祯皇帝住持“郊迎”大典的文武官员们在周延儒的率领下出现了,排成两队整齐的队伍缓缓前进。而后,在城门口拱手肃立。
  每个人的身上都穿着既威严又体面的礼服,可是,这些人脸上的神情却都带着几分木然、呆板,甚至还有几分茫然和无奈,但也全都行尸走肉般的行礼如仪。
  只有看热闹的百姓们因为不明就里而不停的私底下发出赞叹,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着:
  “这郊迎大典已经多少年没有过了,看来这张大人真是了不得呀!”
  “听说,万岁爷本来要出宫亲迎的,实在是日理万机已然太过忙碌了,才生生地被周延儒大人硬给劝谏下来的!”
  “圣眷如此之重,张大人此番进击鞑子,一定会戮力报效的……看来,无须多少时日,顺义便会解围,鞑子就该滚回辽东去了!”
  “这张大人确实是个能臣,听说他先前收复了辽南金州卫,又在石景山大败鞑子十数万大军,而后又在通州城让鞑子吃了瘪……君恩如此浩荡,也就是指望倚重他的大才,解围顺义,护卫京师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讲来讲去,大伙儿都在话里添加着自己的想象,甚至有人引经据典,说张力是本朝不世出的名将云云……
  一阵私语下来,人人都显得兴高采烈,都盼望着张力能够尽快将鞑子赶回辽东去。
  团山军终于出现了,在一列马队的前导下,飘扬着几面大旗的大车缓缓地驶进了南郊,车队后面依次是骑兵、火枪兵以及炮兵辎重队。
  整个队伍绵延得很长,显得人马众多;但是,映入百姓们眼帘的画面却令每一个人有了错愕的感觉--被大家在言语上以及推崇了好半天的“张大人”根本就没有露面,而是隐身在大车之中,而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雄赳赳气昂昂地骑在高大的骏马上,展现着万夫莫敌的英雄气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