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快穿]成为猫妖之前> [快穿]成为猫妖之前_82

[快穿]成为猫妖之前_82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风力的带动下正向外飘去,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挣扎的想法。一来,系统早就通知他,任务已经完成了,因此他也没什么留下来的必要;二来,只要他还“活”着,或许辛楚仍然对所谓的“借尸还魂”抱有希望,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只是光需要活人躯体这一个条件,他就不可能答应辛楚。
  他微笑地看着辛楚伸过来的手,甚至还微微倾身将手伸过去给他。辛楚在那一瞬间碰到了他的手指,他情不自禁地露出的一丝笑容,却在下一刻凝固在了脸上。
  他的指尖轻而易举地穿过了沈庭知的手指,就在那一刻,沈庭知的身体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气流卷了出去。
  “不要!”辛楚惊恐地叫喊出声,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抹蓝色的声音消失在一片白光之中。
  纪飞寒听到他的声音,慌乱地抬头,眼前一道白光闪过,一阵劲风瞬间就将他卷了出去。
  身体重重地砸在地上,眼睛也重见光明,纪飞寒的眼睛楞楞地看着上方,强烈的阳光刺得他的眼睛几乎就要流出眼泪来。
  身旁突然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纪飞寒木然地转头,看见辛楚躺在自己的不远处,眼睛的刺痛感一瞬间强烈得几乎难以忍受。
  终于忍不住,眼角悄无声息地落下一滴泪,却不知,究竟是谁的。
  ——————
  一大片翠绿层层叠叠铺展开来,鲜嫩的叶子在阳光下闪耀着明亮的色泽,偶尔有零星的粉色小花点缀其中,挺拔的枝干撑着碧绿如盖的荷叶,一眼望去,如同无数把小伞,尤其当一小滴水珠从上面滑落到花瓣上,更显得它可爱迷人。
  整片池塘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才初初冒出头的莲花昭示着这夏日才开始不久。
  沉浸在这片美景之中,只教人眼睛都要看花了去。然而在如此美好的时刻,却有一道不和谐地声音闯入了。
  只听得一个粗重刺耳的男人在大声叫喊着什么,离得近了些,才分清那人似乎在教训什么人,他语气严厉,用词也十分地不客气。
  只听他道:“你是死的么昨儿个那朵花还开得好好的,今日怎么就枯萎了?说什么是养莲的行家,连一株花都照看不好,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你想死可别连累我们这些人给你陪葬。”
  段秋榕垂着脑袋,直挺挺地跪在地上,任凭男人脏话连篇,越骂越难听,她只是沉默不语,暗自承受着。
  她本是招莲村的一位再平凡不过的姑娘,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招莲村以莲花出名,村里池塘连片,生长着无数莲花,它们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甚至连外界极为少见的品种,在她们那里也能够找到。
  村民以采莲为生,他们种植莲花,并且将莲花,莲子等果实贩卖到其它地方,以此作为收入来源。生活固然简单,但也和乐自在。
  村里的每个人对于莲花都有着特别的感情,不仅是因为它们维持了他们的生活,更因为他们对于这种植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
  蜗居在这偏僻山村的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平静的生活也有被打破的一天。一日,村里突然来了一大批官兵,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携带武器,仿佛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抓什么罪无可赦的犯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犯错的不是人,他们是为了村里的莲花而来。当今圣上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谣言,说是有一种莲花,结出的莲子能够延年益寿,永葆青春。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简直是无稽之谈,然而更可笑的是,皇帝信了。不仅信了,为了找到这种不知名的莲花,他派出了大量的人马去民间搜寻,并将这些莲花移植到皇宫中培养,因为据说只有最早盛开的那株莲花,才是最有效的药引。
  众所周知,不同种类的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对于莲花来说更是如此,有的莲花甚至一离开水,便立刻就会枯死。因此被移植到皇宫中的莲花中,只有少部分存活了下来。而皇帝为了培植这些莲花,不惜劳民伤财,在郊外开挖荷塘,并请来最好的花匠精心照看。
  就这样,他尝试了一种又一种莲花,食用了无数莲子,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各个州县稍有些名声的莲花品种都无一幸免。
  就在当今圣上气火攻心,几乎整个朝廷都被迁怒之时,不知是哪名官员突然将招莲村提了出来。之前圣上派人到民间搜寻莲花都是以郡县为单位,招莲村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自然不会有这么大的荣幸被查到,更何况这种立功的大好机会,底下的官员自然都会积极提名自己手下直属的州县,又哪里轮得到招莲村?
  可惜,对于追求长生之术心切的皇帝来说,任何机会都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因此他派了大批人员进入招莲村,只为搜寻到最好,品种最为优秀的莲花。
  其实招莲村大部分品种的莲花在别的郡县都能找到,但是以采莲为生的招莲村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皇帝仿佛就认定了那能够助他寿命长青的莲花就在招莲村,故而对前来办差的官员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搜寻仔细,绝不能放过任何一种珍稀的莲花。
  在这种压力之下,官差哪里敢有丝毫的松懈,硬是将整个招莲村都洗劫了一遍,无论是哪一片荷塘,都没有避免毒手,虽然他们只是在搜寻不同种类的莲花,但是来的人数太多,已经远不是这个小村庄能够承受的了,那盛开着无数莲花的池塘,可想而知,在这群毫无爱惜之情的官兵走后,是何等的惨状?
  甚至在他们还没有离去之时,已经有不少村民忍不住当场嚎哭起来。这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支柱,顷刻之间,便毁于一旦。
  他们不是没有反抗过,但是在绝对权利的压迫下,在武力的震慑下,在丧失人命的威胁下,一群弱小的村民又能做什么呢?
  段秋榕闭上眼睛,仿佛还能想起官兵离去后,村里人悲戚的哭声,让她忍不住从心里恨起那个高坐在皇位上,不知民间疾苦的昏君来。
  段秋榕是自愿跟来的,在招莲村所有养植莲花的人家中,她家算是做的不错的。不仅是因为她的家人在培植莲花上技术成熟熟练,更是因为她们家种植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莲花品种。
  这种莲花是他们祖上就流传下来的,也不知是哪位祖先培育出来的,无论在花的色泽,还是在花苞的大小上,都远胜于其它种类的莲花,段家人便唤它“招莲”。
  更为奇怪的是,这莲花,只有在段家人的手下才能存活下来。村里的其它人也曾从她们家移植过几株,想要尝试培养,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因此也有流言说是因为她们家有祖传的培植技巧,但只有段家人才知道,根本没有所谓的祖传秘方。
  但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再试图养植这种莲花了。毕竟莲花的种类繁多,美丽的莲花比比皆是,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一种上面浪费多余的精力。
  而在这一次搜寻中,因为品种的特殊性,官差几乎将段家所有招莲都给带走了,无论是幼苗还是成熟后的莲花植株,段秋榕对于这些自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宝贝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她非常担心,这些招莲一旦离开她们村,离开段家,就会立即死去,因此她义无反顾地跟着这些莲花来到了京都。
  作者有话要说:  首先,想对小天使说声抱歉,周四周五估计不会更新,因为最近实在太忙了。今天老大说要请我们吃龙虾,我的内心毫无波动,毅然地拒绝了,因为我要码字!!!(其实我的内心在滴血,我的龙虾,我好久没吃龙虾了呜呜呜呜)
  其次,就是关于这个世界,这个梗其实之前我是放弃的,因为有些设定有些重复,但是眼看这篇文已经没剩下多少世界了,不写我又不太甘心,所以还是决定写出来。因为决定地比较匆忙(只有在这个世界写不会影响到后面的发展),所以有些设定可能会有bug,比如关于移植莲花这个梗,我一直没有找到充分的资料来确定,移植莲花究竟合不合理,所以大家看看就好,也可以将它当成另外一种植物,不要太过深究,希望大家能够见谅,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很愿意接受小天使给我科普的~~
  最后,辛苦大家看我啰嗦这么多啦,晚安么么哒~
  第65章 采莲记(2)
  招莲并没有像其它品种的莲花一样被种植在郊外新开挖出的池塘中, 而是全部被带到了庆王府中。
  庆王乃是当今圣上的第三子,圣上并没有立储,朝□□有四个皇子,只有三皇子云迹被封了爵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无缘帝位了,宁国皇室没有所谓“传嫡传长”的传统, 向来以能力作为传位的依据, 更何况, 当今圣上还正值壮年, 离禅位一事还远得很。
  提到庆王就不得不说到他的生母洪淑妃, 洪淑妃是御前最受宠的妃嫔,可以说,这后宫之内,除了皇后, 洪淑妃的权利是最大的,而云迹作为洪淑妃唯一的儿子,自然也是受尽帝宠,年纪轻轻便被封王,足以见得皇帝对他有多么满意。
  段秋榕并不知道为什么招莲会被种在庆王府, 因为据说庆王云迹对于皇帝寻求长生之术一事其实还是颇有微词的。但庆王府上下, 无论谁都非常看重这批莲花,虽然或许有一部分是皇帝的原因,但若真要说庆王没有下过什么命令,倒也不太可能。
  这本是段秋榕的猜想, 很快却得到了验证。
  初夏来临,这正是莲花肆意绽放的季节。辛苦了几个月的段秋榕心中也开始有了期待,无论庆王府的生活有多么艰辛,亲眼看到自己的付出即将有了成果,总归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但是段秋榕没有想到,这成果来得这样快。
  在初夏的一个早晨,庆王府里的荷塘迎来了第一朵招莲,它开在茂盛的荷叶正中间,虽然不显眼,但是仍然被段秋榕一眼就发现了。清晨的露珠贴在淡粉色的花苞上,更显得那小小的一团粉嫩可爱,就如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一般。
  按照以往的情况,即使在莲花最好的时节,段秋榕家种植的招莲也从未这么早绽放过,虽然只是一朵小小的花苞,也足以令段秋榕兴奋地整夜无法入睡了。
  整个荷塘只有这一株莲花生了花苞,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母亲温暖的怀中待腻味了,因此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跑了出来。也正因为如此,段秋榕对这朵特别的莲花更加关爱有加,一天要看上很多次。她常常撑着小舟,小心翼翼地划到荷塘中央,在一大片荷叶中细细地观察这个“小家伙”的长势。
  在她的日夜期待和悉心地照看下,这朵初生的莲花终于在一个夜晚悄悄地绽放了,而这个过程足足耗费了将近一个月,比普通的荷花足足迟了将近半个月,而在此期间,其它莲花也姗姗来迟。
  尽管如此,这朵最早出现的招莲仍旧引起了庆王府以及整个朝廷的注意,毫无疑问,它是特别的,但是这种特别除了为它引来更多的关注以外没有任何额外的好处,而段秋榕更是忧心忡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