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科幻未来>大明文魁> 第两百二十二章 洛阳纸贵(第二更)

第两百二十二章 洛阳纸贵(第二更)

  此刻至公堂上静得一根针丢在地上,都可听见。
  解元林延潮依旧站在那,不争不辩。
  官位最尊的万思谦,身为外帘官却不愿意插手内帘官的事,置身于外。内帘官之首王世贞在低头喝茶,倒是其他几位房官露出了关切之色。
  “你是何人?”方才那‘质疑林延潮年纪轻轻就乱立言’的官员问道。
  堂下林世璧站在那犹如翩翩贵公子般,他淡淡地道:“弟子乃乡试第三人濂浦林世璧,先父讳炫,曾任通政司参议,祖父讳庭?,官至大司空。”
  濂浦林姓世代簪缨,林世璧的祖父林庭?,是林庭机的兄长,官至工部尚书,而工部尚书雅称大司空。
  听了这牛逼的背景,众举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此人祖父官至二品,父亲是进士,而他现在又是经魁,简直是前途不可限量。那官员当下脸上带了几分恭敬道:“原来是名门之后,不知你是如何知林解元有过目成诵之能?”
  林世璧露出几分忿忿不平的神色来道:这要从数年前说起了,当时这位林解元年纪虽小,却十分狡诈,与我打赌,从四书里任取一句破题,效曹子建七步成诗,看看谁快,但没料到解元郎依仗自己过目不忘之能早已背下整套程文集,结果我连败数场,以为不如一介孩童,后来才从他蒙师口中得知,他有此能。”
  王世贞等人脸上都露出笑意,心道果真是狡猾。
  众举人也是恍然,看了林延潮,再想想方才他整治刘廷兰的事,竟是得出解元郎有几分‘狡猾’的印象。
  见众人反应,林延潮不由看了林世璧一眼心想。你这是帮我呢,还是黑我呢。
  当下侯官县周知县也站起来道:“解元郎过目成诵之事,下官可以担保。此事前任胡督学也可作证。”
  不要怀疑周知县这么刻薄寡情的人,为何在这时替林延潮说话。若是林延潮中了解元。那么身为侯官知县,地方出了解元,在文教一项要被吏部考优的,可谓政绩赫赫。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还是林延潮的老师,因为县试时,是他录取的林延潮。
  方才质疑林延潮的官员终于无话可说,向王世贞道:“总裁大人。下官冒昧了,恳请责罚。”
  王世贞温言道:“你不过将众人心中之疑道出,何罪之有,若非你这一问,我们如何知道解元郎有这过目成诵的本事。”
  “谢大人。”当下这名官员满脸羞愧地退下。
  这时候数名官员,都是一并站起身来对王世贞道:“恭喜,贺喜,这实是天降奇才佑我大明,总裁大人真是为朝廷选得一栋梁之士啊!”
  王世贞闻言,不由抚须大笑。
  到了这一刻。众官员,众举人还有什么怀疑。
  之前替刘廷兰不平的何乔远,庄履朋等好友。心底也没什么好抱怨了。刘廷兰虽号称七岁千字倒履,但要他三个月内背下几百万字的程文文集,真没那个本事。这解元旁落,可谓是一点也不冤枉。
  而刘廷兰此刻抿住嘴巴,望去十分严肃,不知他此刻在想什么。
  这时候王世贞走到林延潮面前道:“本官看了你乡试的朱卷,旁人都以为本官好拟古之文,故而写文和之,唯独你一人不随波逐流。因此你的文章令人眼前一亮,几位考官都在本官面前力保你的文章。就怕本官不喜,将之罢落。”
  “当然本官始终以为‘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可你的文章平中见奇,扑中见色,流出苏海韩潮,却又直追苏韩二人,他日必超群出众,故而这才破格将你取了第一,你懂了吗?”
  众人都是用一番无比羡慕的眼光看着林延潮。有了一代文宗王世贞这一番话,林延潮的文章,将随着他十五岁解元的传奇,从此将名扬天下。
  王世贞一席话,也释了众人心头疑惑,翁正春,刘廷兰等人这才知自己输在了哪里。他们都知王世贞持拟古之见,故而都改变自己文风去迎合,却没想到众人千篇一律,最后导致众考官‘审美疲劳’。
  最后坚持自己文章风骨的林延潮中了解元,这只能由衷佩服他的坚持了。
  王世贞这一番夸奖,对林延潮有几分受宠若惊,好比民国时胡适对自己道,小伙子我看好你。
  陶提学走到王世贞身旁,对林延潮道:“总裁大人,对你一番栽培之意,你切不可辜负啊!”
  林延潮当下道:“多谢两位恩师,此恩此德,弟子终身不忘。”
  王世贞,陶提学都是欣然微笑。王世贞是林延潮乡试座师,陶提学则在院试,岁试里取了林延潮,将来在官场上这都是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下中举士子的朱卷,照例可供众人察卷。
  见了林延潮的卷子,众举人终于最后一丝不平也没有了,真才实学就在那里,还有什么好争议的。特别是同样治尚书的举人士子,他们看了林延潮几篇五经题的卷子,佩服得更是五体投地。
  几人道:“难怪此人敢注书经,此人治经的本事,在我等之上,我回去后将他的那本书问同窗借来一读,必大有所获。”
  “正是如此,之前有人说什么拿来垫桌脚,既是没用了,借我来看看啊,总比你家垫桌脚的有用。”
  而之前放榜后,私报考官,说林延潮不自量力著书的士子,万万没有想到,经至公堂之事后,反而是替林延潮扬名。
  不少士子从贡院出来后,即是要踏上回家归程,临走之时都是不忘去书肆买一本尚书古文疏证。
  不过半日,各书肆残余的百册书籍被人抢购一空,不少还没买到的士子,不由垂足顿胸,只能借他人之书来抄写几卷回家慢慢看。
  一旁士子不明所以,见书卖得如此好,引得众人争购,当下都是纷纷相询。得知是十五岁解元郎的立言之作后,众人能借书则借书,不能借书则抄书,一时之间读书人争相传抄,洛阳纸贵。
  这本尚书古文疏注,借着林延潮中解元的东风,从而流传出去。(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