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以他的酒量,被灌醉恐怕没那么容易。他这次来也不单单是为了陪我呢。说不定他比我还忙,咱们就不要管他了。”姚燕语说着,和姚凤歌二人并肩进了屋子。
  江南的屋子没有地龙,姚凤歌在云都城住惯了有地龙的屋子,来到南边反而不能适应这边的阴冷,她便叫人把屋子的夹避拆了,修了火道夹墙。此时火墙里填了炭火,正面墙壁都是温热的,屋子里自然温暖如春。
  这座别院依山而建,姚延意也是图享受的主儿,当时修院子的时候就引得一脉温泉进来,在主院上房后面的浴室里修了暖玉浴池。浴池保持着活水,每天都有人清理,随时可以沐浴。
  姚燕语和姚凤歌二人携手入内,各自由侍女服侍着褪掉沉重的冬赏,缓缓地泡进温泉里。
  当晚卫章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四更天了。
  因为姚凤歌留下来陪姚燕语没有回去,他只能破天荒的住在了前院。
  思来想去这还是头一回呢,卫侯爷有点不高兴,但这又不是大姨子的错,自己整晚不回来,总不能怪人家做姐姐的陪着妹妹说话解闷儿吧?
  第二日,经过一晚好眠的姚院判换上一品医官的官服神采奕奕的去知府衙门公干,江宁知府对这位女神医钦佩之至(不钦佩也不行,人家上有皇上撑腰,侧有夫婿帮扶,还有个当首辅的爹,以及济世神医的名头,他可不敢跟这位对着干。)
  知府大人早就选好了靠近知府衙门一侧的院子作为将来药监署的衙门,又把后面的一片地规整起来修建国医馆江宁分院。
  户部从国库调拨的银子已经到位,这边的衙门和医学院已经开始动工。
  只是,姚燕语此番来江宁足足带了二百多口子人,就这三进的院落根本不够用。
  最后知府大人拍板儿,又把府衙后的一片房子划出来,暂时给国医馆用,等那边新房子修好了,这些医女,司医等人再搬出来。
  ------题外话------
  亲爱滴们!本月倒数第二天!
  还留着月票舍不得投的亲们注意了!
  再不投就真的作废了哦!
  抓紧时间砸俺吧!月票多的话,俺会考虑二更的哦!
  ☆、第七章 交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古人诚不气我,姚燕语这药监署一成立,发布的第一条政令便是:各大药铺药场必须到药监署报名,主动接受药监署的监察并领取一纸由当地官府和药监署联合签发的文书。
  按说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因为她只言明了要这些人主动上门来登记就可以领到一纸合法的文书,一文钱都不要。
  可是这一道命令发下去便如石沉大海,姚大人在药监署稳稳地坐了一个月都没见到一个药商药铺的人前来办理文书。
  每日随着姚燕语一起上工的香薷几个未免气愤,因道:“这些人也太可恶了!居然不把咱们家夫人放在眼里。”
  乌梅也生气的说道:“不如跟侯爷说说,让侯爷治了他们。”
  “还说呢,侯爷这两天也没见人影儿。”香薷扁了扁嘴巴,开始的时候侯爷还能每晚回来陪夫人用法你,这几日索性半夜才会,夫人倒是没说什么,可这几日吃饭显然有些心不在焉,身为近身服侍的人,香薷几个丫头是真的很着急。
  乌梅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哎!我还以为侯爷这回是专程来陪夫人的呢。”
  “怎么可能?没有皇上的圣旨,侯爷怎么可能离京?你别傻了。”香薷瞪了乌梅一眼便听见里面夫人唤人,于是忙应了一声转身进去。
  却是天色已晚,姚燕语吩咐她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回家的马车里,香薷几个都不敢多说什么,一不小心说到了公事,惹得夫人不高兴。姚燕语靠在马车里沉思良久,方问香薷:“咱们这药监署开门多久了?”
  香薷忙回道:“回夫人的话,到明儿正好一个月。”
  姚燕语点了点头,说道:“嗯,一个月了!是时候了。”
  香薷和乌梅面面相觑,不知道夫人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也没敢多问。
  第二日,姚院判便宣布了第二条政令:药监署将全面接管江南一省的医药官司。也就是但凡跟医药有关的诉讼诉状,药监署都要过问。尤其是受医药之害的平民百姓可直接上药监署告状,药监署将全力为民做主。若是所告之人果然有罪,药监署则额外奖励原告二十两纹银。
  这下子江宁城可真是热闹了!
  时值腊月,正是平民百姓们闲着无事的时候,这条政令颁布当天,药监署门口就挤满了人,当天接到的状纸就有二十多份,还有十几个百姓没钱写诉状,直接来鸣冤告状的。
  姚燕语也不含糊,当场就接了那些状纸,又命人给那些没钱写诉状的人写了诉状一并收录上来。当晚,姚凤歌便担心的问:“你这样一弄,满江宁城的药铺药商可都成了罪犯了!”
  姚燕语冷笑:“是他们不上道,如今也怪不得我拿鞭子抽着他们上道了。”
  姚凤歌又不放心的说道:“如此你每日去衙门要多带些人。”
  “姐姐放心。”姚燕语轻轻地笑了。且不说她身边白蔻玉果儿寸步不离,单说卫章放在她身边的人没有几十也有十几个,谁想暗地里害自己,恐怕还没那么简单。
  这边姐妹在暖哄哄的屋子里商议事情,那边江宁城里的几家药商也不得不凑在一起商议对策。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眼看着就要撕破了脸皮了,这几个药商财大气粗不错,但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了官府。毕竟这是个皇权社会,朝廷想捏死个把药商那真是太容易了。
  “大家莫不是已经忘了薄家?”端坐在首位的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目光沉沉的看着众人。
  “金老说的是。”坐在老者旁边的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抬手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姚家的势力咱们自然清楚的很。这位女神医又是宁侯的夫人——咱们如此下她的面子,她恼羞成怒也是理所当然的。”
  坐在下手的一个穿蓝色锦袍的老者不耐烦的哼道:“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我听说她今日大大小小接了四十多起诉状呢!在座的诸位谁敢保证自己的铺子不会被告?那些刁民听说有钱拿,还不得跟疯狗一样乱咬人?”
  “就凭着他们乱咬?今儿不是商议对策吗?”有一个人不悦的放下茶盏,看着屋子里的其他人。
  这是一间宽敞雅致的房间,一张红木雕花桌子上围坐了六个人。
  金老,大药商金博英。当初薄家倒台,金家获利最大。几乎吞并了当初薄家一半以上的生意。
  当然这事儿也是在姚延意刻意相让的情况下他才有这样的机会,当初姚延意的想法是自己刚弄了一个药场,姚燕语刚被皇上重视,姚家插手药材生意怕是会引起对手的不满,也容易暴露自己收拾薄家的事实,所以便在收拾完了薄家之后悄然退场,任凭各大药商瓜分了薄家的产业。
  坐在金博英左手的是他的儿女亲家栗坤,栗家原本是做生丝的,但栗坤不是家中嫡长子,掌管家业没他的份儿,后来跟金博英联了姻,也加入到药商的行列里来。这两年被金博英提携,也算是赚的盆满钵满。
  坐在金博英旁边的那个年轻人姓黄名兴义,黄家做的是船舶生意,他们家造船的基业是祖传的,画舫楼船精工细琢,华丽舒适,是富家人的最爱。据说生意很好,订单都排到后年去了。他也是近几年来才加入了药商的行列,但因为本钱足,可谓后来居上,在药行的地位绝对在栗坤之上。
  剩下的三个虽然不能跟这三位比,但也是江南一带的大药商,各自经营着五六七八家药场,六家联手,说是垄断了江南的医药行也不为过。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了一番,最后还是栗坤叹了口气,问金博英:“要不,咱们就主动去药监署报个到?”
  “囊球!”下手的一个人忍不住拍了桌子,“这娘们儿明摆着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明天去报到,后天就得等她抽税!我敢说开了这个头之后咱们每年都得往上孝敬,孝敬的少了照样倒霉!”
  “那你想怎么办?”黄兴义皱眉问。
  “不怎么办!反正我们已经是不配合了,不如一硬到底!把这娘们赶出江宁城去!她在帝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咱们管不着,可江宁城的医药还是我们的天下!况且她老子爷早就不是两江总督了!我们何必看她的脸色!”那人骂骂咧咧的说完,还扭头朝着地上啐了口唾沫。
  “你们都是这个意思?”金博英沉沉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
  大家各自犹豫了片刻,都或轻或重的点了下头。
  “好吧,既然大家都想硬扛下去,那么我们也要为将来盘算一下。”金博英说道。
  “我们自然都为金老马首是瞻。”坐在最下手的一个人忙拍过去一记马屁。
  然后立刻有人附和道:“就是,这些年我们药行的大事不都是金老拿主意?我们都听您的。”
  金博英又看了看左右,栗坤和黄兴义都点了点头。
  “好吧,既然大家都愿意听我的,那我就说几点要紧的。”金博英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说道:“首先你们回去之后先选出几个忠心不二又能说会道的人来,防备着药监署前来拿人。”
  “拿人?”有人立刻怒了,“拿什么人?她敢!”
  “她有什么不敢的?就算你的商铺里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现在既然有人告了,也总要传唤问话走个过场的!既然要走过场,就必须防备着下人乱说话,一不小心上了那女人的圈套!”
  “金老说的是。”栗坤立刻点头,“这事儿咱们不得不防。”
  “然后,大家做好囤货的准备吧。”金博英说完,轻轻叹了口气。囤货,其实也不是商家所愿意的,好好地买卖不做关起门来歇业什么的——多影响赚钱啊?
  “对!我们歇业调整。如今天越发的冷了,看样子很快就有一场风雪。今年冬天这天气冷的邪乎,害风寒的人比往年多了三成……这些人若是都买不到药的话——哼哼!我看她药监署怎么办!”
  立刻有人提出异议:“这能行么?人家可是神医呢。一根银针救人无数,而且我听说她还带了二百口子医女司医来江宁,是为国医馆江宁分院讲学的。有那么多医者在江宁城,难道还怕老百姓看不成病?”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姚神医再厉害,江宁城里没有药,她还能怎么样?太乙神针好像只有她一个人回吧?她一个人给全江宁城的百姓看病?累不死她!”
  “而且,我听说这位姚神医怀孕了,受不得累。”
  “真的假的?”
  “八成是真的。不然宁侯也跟着来了江宁?”
  “不是因为海贼么?”
  “海贼……”
  说到海贼,这几位爷们儿立刻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一时忘了自己坐在这里是为了什么事情了。
  姚燕语又等了两日,等到手中的诉状全到江宁城里的每一家药铺之后,便向知府借兵去每个药铺拿人。
  当然,事情在没有审讯之前谁也不能判定谁有罪。姚院判是懂法度的人,她拿人的理由很单纯:有人告你们药铺谋不义之财,害百姓的性命,所以药监署来拿人回去审问。
  各大药商都有了准备,被药监署拿去的都是忠心可靠能言善辩之人,自然不会将药铺的把柄送到姚院判的手里。
  不过他们还是算猜错了姚院判的棋——人是被拿去了,姚院判却没急着审讯,而是把人都关进了府衙的大牢。
  而且一关进去就没了动静,好像已经忘了还要提审这回事儿。
  一开始药商们还想着如何去打通知府那边的关节,花点银子把人弄出来完事儿。谁知道找到知府,知府说药监署那边不开审,这事儿他也不好插手,还是等等吧。
  于是又得等。这一等就等到了腊月二十三。
  这都过小年了,各家药商的得力手下还在牢狱里关着呢,虽然是奴才,可也都是些得力的奴才,本来也没多大点事儿,总不能让他们在牢里过年吧?这些人能做到替东家挡灾的份上,至少都拖家带口了,那些媳妇孩子们天天来主子跟前淌眼抹泪的,这年还过不过了?
  而且,有一家生意做得小的药商因为怕坏了事儿,居然把自己的堂弟给送去受审,结果堂弟一直没出来,这位东家差点被家中叔父婶娘给逼得去上吊,恨不得自己进去把堂弟给换回来。
  以金老为首的众位药商们再一次坐不住了。
  大家又趁着小年的功夫聚在一起,商议着该如何把自己的人先从牢狱里弄出来。一切等过了年再说。
  但这事儿的主动权掌握在姚燕语的手里,他们早就往知府那边探过消息了,知府大人说,姚院判手里有皇上的圣旨,但凡跟医药有关系的官司,知府衙门必须会同药监署一起审理。知府大人收了药商们的好处自然要问一问姚院判何时审理,熟料姚院判只给了他一个字:等。
  等谁?等什么时候?等着干什么?知府大人的心里明镜似的,但就是没办法再多说多问了。
  因为姚院判嘴上虽然没说心里早把知府大人跟那些药商划到一起去了。问了也是白问,说了也是白说,说不定还得被姚院判给安上一个官商勾结的罪名,一道密奏送往京城,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
  药商们商议了半天,最后选出黄兴义为代表去拜访这位姚院判。
  理由么,黄兴义是现在江宁药行商会的副会长,他去,身份有了,面子有了,姓姚的女人就算是提个什么要求他也能替药行的爷们儿答应下来。再说了,你总不能让金老出面吧?哪有战事刚开,老将就出马的道理?
  黄兴义借着过年的由头,准备了一份厚礼,坐着好话的黑漆油壁车往姚燕语的住处来。
  恰好这日卫章也在,年关将至,姚燕语也不去衙门了,只在家里看着丫鬟们试穿新衣,分挑首饰,预备着过年的事情。旁边凌霄也在试穿一件白虎皮大红锦缎的小坎肩,小家伙白净圆润的包子脸被大红锦缎衬得越发粉团玉琢似的可爱,姚燕语见了十分的欢喜。
  正说笑间,前面有人来回,说江宁黄家的三爷来了,说是有要事求见夫人。
  姚燕语笑了笑,对来人淡淡的吩咐道:“若是私事,就请侯爷去见客,若是公事,就请明儿药监署去说。”
  来人应了一声,转身去前面传话。
  黄兴义来姚家私邸自然不能说是公事,于是下人又去回了卫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