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武侠仙侠>聊斋仙境> 第325章 、皇帝天然的掌权心

第325章 、皇帝天然的掌权心

  知道天师要来,赵祯很是准备了一番。他平日里的扣巴,夜里连碗羊汤都舍不得喝的赵祯,这一回展现的是帝王礼乐。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
  礼,原本是古人事神祈福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在这种仪式上,献祭、颂神、祈福的各项活动都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西周初年,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礼便从宗教的制度转换成了基本的社会典章制度,规定着贵族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制礼作乐”。据《仪礼》记载,周初的礼,内容有十七项,包括士冠礼、婚礼、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聘礼、朝觐礼、丧礼、祭礼、凶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等。
  迎接张天师的便是宾礼。
  迎宾殿,恢弘大气,雄伟非凡,大显皇家气派,里面还有妖娆动人的舞女起舞,悦耳动听的歌乐之声飘来,四处更是香气弥漫,烟雾寥寥。
  这便是乐。乐原本是一种辅助性的原始宗教仪式,是古人将“颂神娱神”的愿望以舞和乐的形式“送达天听”的手段。周初,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乐便成了人们在宗庙中,在族长乡里之间,在父子长幼闺门之内等等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唤起血缘亲情,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亲近感,从而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而引起的种种对立感和心理矛盾。荀子把乐的这种功能恰当地称之为“和”。
  如果是个没什么传承的人见了这场面,真的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
  但张天师是个有传承的。人家一看,便明白了。礼的本质是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的各种人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绝对不可混肴。这种有差异的秩序叫“礼”,不可僭越。所以孔子曰:“非礼忽视,非礼忽听,非礼忽言,非礼忽动”。
  但是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大同,社会就不会和谐。因而周公“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乐讲和同,乐当然是指音乐,但已超越了音乐,以音乐激起人们相同的共鸣的喜怒哀乐的情绪。
  后来,用大园子里听戏代替了乐,甚至外国人来,已经没了乐,李鸿章只能让人唱什么茉莉花,真真是丢了传承。
  “现在,虽然经历了五代十国,但是传承还在。“这还是个汉人的国度。还才是汉家宫廷的样子。”张天师扫看一眼,心中立刻就有了定论。也是亲近不少。
  龙虎山天然便是亲汉人的,因为龙虎山的源头在汉,否定了汉,也就否定了他们自己。
  所以这阵式一摆出来。张天师看了,便是天然的亲近。
  如果是儒家学子在此,估计就要劝戒皇帝节简了。
  但是皇帝铺张浪费了吗?这场面也是你们定的好吧。大臣们,哪个家中没有歌伎。
  皇帝这边不叫歌伎,但是宫廷乐师也是一直养着的。用与不用,这工资照开。
  至于酒宴。呵呵,赵祯的酒宴还真不一定有他们那些人宴请天师时花费的大。
  大抵上,拿的出手,也就是说这帮女子了。一个个身姿卓越,貌美无比,就不是一般二般的人收集的齐的。
  甚至人家那气质,那放的开,扭动身躯的热辣与引诱,一般人家可养不出来。
  当然,这些受过专门陪训的女子,又有多少人是暗探,可就说不明白了。
  “真没想到,官家这宫廷如此的气派非凡,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张天师感叹的说道。引出话聊。
  长生,他不想聊。女人,他不能聊。从汉代传承来的,一个貂大女间流传了多少年。皇宫的女人,那是白痴才碰的。
  “呵呵,天师过誉了。来,我先敬天师一杯。”官家举起手中的酒杯道。
  张天师看了看旁边的一尊琉璃杯,里面散发着红色的光芒。
  他问道:“这是什么酒?”
  官家笑道:“这是唐代皇宫之中的西域葡萄美酒,当年唐代的皇宫覆灭,有一些葡萄美酒埋在地下被人遗忘。如今天师到来,何该它们重见天日。”
  这么贵重的酒都弄出来了。看来官家所求不小。只怕是要施展一些手段了。
  张天师想着,对着酒杯隔空吃了一口。
  一股酒气被他吸进了腹内。
  “好酒。”张天师忍不住赞道。
  放下酒杯,里面的葡萄美酒却是已经没了酒气,宛如白水。
  “好!果然是天师传承。”见了张天师的手段,赵祯更是赞道。
  张天师的手段越好,赵祯越是喜欢。身为皇帝,政治改革,他做不了什么。前台有庆历诸君子,幕后有晏殊晏老相公。而军权,那是宁愿毁掉,也不愿意让皇帝碰到的东西啊!
  原历史长河中,他只是在当个大好人,仁君。太后时,他是放权太后的孝顺儿子。庆历诸君子,他是放权的贤明君王,看他们改革,看他们失败。也就是有人反了,有胡人打进来了,他这皇帝露露面儿。
  嘶--真真是文人眼中的贤德君王。
  现在,沈石来了。恍惚间,他似乎发现了现世上所隐藏的另一种力量,妖魔鬼怪。
  更妙的是,这是一股没人利用的力量。敬鬼神而远之,可不是简单的让人远离鬼神。这里面也是有政治的东西。理解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最关键要明白一点——他是子姓。之所以要强调这点,是因为要理解他说这话,不并不是从他儒家教主身份出发,而是夹杂着他殷商遗族的身份。
  为了防止神权外泄,商王族对旗下诸侯方国的祭祀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商人自诩为天神赐予的与神沟通唯一合法代表,严令禁止他人未经许可私自与“神”聊天。甚至连商代著名贤相伊尹之后,也不能擅自祭祀伊尹,必须得经过商王室同意后才能祭祀先祖。
  但是这有用吗?
  没任何卵用,周人还不是干掉了信神的商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